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59|回复: 0

[江西] 2024年樟树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75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2356
    发表于 2024-5-30 08: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樟树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30日在樟树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樟树市人民政府市长  罗功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加压奋进,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8%左右、6.1%左右。获评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全国首批县域商业“领跑县”、全国康养百强县、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产业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完成粮食生产年度目标任务,生猪出栏、蔬菜面积、油料产量保持稳定,双金中药材现代化示范园初步建成。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完成赣东大堤涝区治理等水利项目5个,樟树东站国家粮食储备库获批全国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单位。工业经济实现逆势增长,工业税收增长19.6%,工业增值税增长22.5%。中医药首位产业量质双升,获评工信部四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五星级产业集群。全年新增医药类企业42家、总量达到469家,药业税收增长28.9%,其中医药流通业增长64.5%、生物(化学)药增长111.6%、中药饮片增长90%。司太立、迪赛诺分别申报原料药品种9个、15个,迪赛诺制剂一期正式投产,医药制造实现新的突破。枳壳国际标准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答辩。全年引进医药项目34个,医药类技改项目备案10个,仁和集团一批在外子公司回迁樟树。成功举办中国首届特(兼)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晶昊盐化被评为全省国企数字化改革样板。金属家具产业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樟树工业园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全省产业集群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示范园区,连续十一年荣获全省先进工业园区。商贸消费逐渐回暖,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出席第54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发布助推湘赣粤港澳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樟树行动;四特、药都品牌被评为中华老字号,“樟树金属家具”入选2023最受欢迎的江西十大地域消费品牌;举办非遗购物节等文旅促销活动11场,发放政府电子消费券742.8万元,阁皂山全年接待游客13.76万人次,三皇里街区、仁和863科技园成为网红打卡地。
    (二)改革创新活力加速释放。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改革等多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项目。市属国企市场化、专业化改革扎实推进,国投集团组织架构、业务范围进一步优化,获评AA+主体信用等级。开展乡镇(街道)敬老院市级直管改革试点,《暖心适老“小改造”托起养老大幸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全年申报中央预算内项目12个,争取资金1.8亿元;申报专债项目23个,获得专债资金12.48亿元。新签约招商项目51个、总投资132亿元。完成工业技改项目20个,省、宜春市大中型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1%。入选全国创新型县建设名单,现有省级“揭榜挂帅”项目4个、省双千项目17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6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8家、省级第三产业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级专业化“小巨人”企业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7家、瞪羚(潜在)企业6家。
    (三)城乡环境品质日益改善。深入推进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改造老旧小区19个4547户、背街小巷9条,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69套,新增停车泊位3610个,连续四年获评全省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考核先进县,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省级评估。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施美丽乡镇项目154个,建成美丽宜居示范乡镇2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20个,完成村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项目218个,获评全省美丽乡镇建设专项工作先进县,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扎实推进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重点水域实现全面禁捕退捕,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空气优良天数95.9%,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四)各项民生事业亮点纷呈。十大民生实事如期完成。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576人,城镇新增就业4869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05亿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高于省定标准,江西师大健康产业学院建设稳步推进,江西樟树中医药职业学院正式获批,推行学生用餐“四零”改革,获评全省平安校园建设优秀县。社保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6%,发放城乡低保救助金、特困供养金1.37亿元。健康樟树行动扎实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通过省级评估,市人民医院入选国家首批“千县工程”综合能力提升县医院。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50%,连续十二年荣获全省森林防灭火“平安春季行动先进县”。深入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犯罪得到有效遏制,非警务警情联调联动工作经验做法被公安部推广。高质量承办全省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治化工作现场会,临江镇尹家村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
    (五)政府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完成国家统计执法检查反馈意见、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涉统计问题整改。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入围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创建名单,获评首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入选首批全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三公”经费减少2.7%。与此同时,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工青妇、老龄、残疾人等事业持续加强,审计、供销、气象、档案、史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红十字会等工作都有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困难多挑战大的情况下,我市各项事业能够发展进步,实属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一直关心关注樟树改革发展的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向驻樟单位、驻樟部队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支持、参与樟树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对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和群众的新期待,我们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有效需求仍有不足;科技创新支撑不够;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中国药都”振兴还有瓶颈待突破;乡村振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还有短板,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还需加大力度解决;防范化解风险任务较重,经济金融、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领域风险隐患还不少,等等。对此,我们将坚定信心、担当作为,全力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
    二、2024年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坚持“产业兴市、文化强市、人才立市、依法治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高水平保护,解放思想、鼓足干劲,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力建设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樟树样板。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促稳提质,实际利用外资稳中有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2%、7.2%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完成宜春下达目标。
    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坚持创新引领,全力构筑产业集聚新高地。坚持以创新引领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强化创新支撑,数字赋能推动产业发展。
    大力提升中医药产业首位度。牢牢把握“举全省之力支持樟树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集中资源、集聚力量,深入实施“中国药都”振兴“986”重点项目攻坚行动,着力推进9条细分产业链86个重点项目,一产一策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进一步擦亮“中国药都”金字招牌。全面提高中药材种植标准化水平,推进中国药都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樟头红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做大中药饮片市场,开展老中药材市场提升改造,鼓励企业利用现代工艺技术进行二次开发,支持仁和、纳弗堂、百仁、天齐堂等企业增品种、扩产能。做强生物医药化药产业,推进迪赛诺国际化制剂二期、汇仁等一批医药项目,力争在仿制药、原料药、制剂上市方面取得突破。完成大健康创新创业产业园建设,加快医疗电子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推动中药材加工及现代冷链仓储物流项目一期建成使用,打造中部地区中药材冷链仓储中心。建强医药数字经济产业链,加大头部企业招引力度,大力实施医药数字经济产业园满园扩园行动。推动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医联体、全省中药饮片联(集)采平台建设。力争入库中医药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加大中医药产学研合作项目推进力度。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樟帮中医药一条街服务能力,力争引进全国名中医工作室3个,启动现代化针灸艾灸特色专科医院建设,推动中医医院挂牌“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樟树中医院”。加快中医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推进阁皂山景区改造提升、仁和药都里、药博园建设,举办全国性的药工炮制技术大赛,争取岐黄小镇申报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全面落实省制造业“1269”、宜春“869”行动计划,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选育链主企业4家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左右。实施新一轮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行动,充分发挥酒、盐化工、金属家具等产业比较优势,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深入开展数字产业化引领、产业数字化提质、应用场景培优三项行动,用足用好“机器换人”升级版,实施工业技改项目30个左右;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新增入云企业30家以上,其中深度入云5家。加快绿色转型步伐,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做好项目审核论证和节能监察,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坚持二产带一产、促三产,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测认证、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探索人工智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研发投入强攻行动,争取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增长30%。强化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争取新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瞪羚(潜在)企业2家,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独角兽实现零的突破。围绕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5个左右。持续推进省级创新平台建设,争创国家火炬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等国家级创新载体。支持华星、金属家具检测中心等平台拓展业务,力争培育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个。
    (二)千方百计扩大内需,聚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和消费基础作用,切实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开展“重大项目季度看、重点工作季度评”活动,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紧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围绕新基建、节能减排降碳、民生保障、产业发展升级等领域,建立跑项争资动态储备项目库,努力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上级政策支持。坚持“招龙头、引上游、接下游、带配套、促集群”思路,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支持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力争开工亿元以上招商项目50个左右。强化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全流程、高效率服务,落实好招商引资项目开工建设和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资金管理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东阳光、微医集团等项目落地,全年实施省、宜春市大中型项目100个左右,完成年度投资80亿元左右。支持乡镇(街道)利用零散工业用地发展实体经济。
    推动园区创新发展。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为主的功能定位,着力提高园区建设管理水平,理清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实行“管委会+公司”“开发区+主题产业园”运营模式,提高市场化运营水平。完成园区扩区调区工作,提升电力保障、污水处理等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园区承载能力。突出绿色发展和亩均效益导向,持续深化“标准地”改革,力争清理闲置低效用地1000亩以上。推进医药化工园区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建设,完成安全整治提升复核保级工作。推动政务服务进园区,建立健全园区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园区办事不出园”。推进大健康、中药饮片、医药物流、原料药、冷链仓储、金属家具等主题产业园建设,加大医疗器械医疗电子产业园招商和运营力度,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持续激发消费潜力。探索出台支持服务业发展相关政策,开展引进知名品牌和大型连锁商超行动,推进商业街区改造提升示范建设,繁荣三皇里、时代广场商圈业态,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培育线上线下即时零售、智慧商店等新零售业态,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新改建乡镇商贸中心4个,推动农产品、商品“触网”双向流通。大力发展直播经济,引导传统企业进军电商领域。做强会展经济,筹办好第55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中国特(兼)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中国金属家具博览会。支持古海景区恢复营业,着力策划中医药康养年系列活动,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
    (三)深入实施改革开放,着力营造亲商安商新环境。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潜力,积极破解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打造有利于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安心发展的良好环境。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提升,探索国有资产管理新机制,推动市属国企实体化运营、市场化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财政结算体制,落实金融监管机构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建设医保基金监管信用体系,探索医保支持中医药发展机制。加快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统筹推进要素市场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土地和宅基地等领域改革,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提升开放平台能级。积极畅通对外通道,协调推进袁河航道提升项目建设,稳定运营河西港综合码头,启动河西港铁路专用线上跨桥项目,努力把樟树港打造成与九江、南昌并列的区域航运中心。扎实做好出口“两转”工作,鼓励晶昊盐化、春丝、艾微笑等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参加外资外贸专项招商活动,依托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招引一批外资企业。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贸易合作,积极承接沿海中医药产业转移,打通出口港澳互认机制,努力实现中医药“买全球、卖全球”。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纵深推进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集成优化惠企政策,落实好红黄榜测评、营商环境服务日等工作机制,奋力打造全省营商环境一等市。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广营商环境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更多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一网办好”。全面落实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办法,鼓励银行按市场化原则支持企业展期、续贷,建立抽贷、断贷备案报告机制,公开曝光盲目抽贷、断贷行为。支持企业股改上市,拓宽融资渠道,力争新增上市公司1家。精准抓好企业帮扶,落实好政企会客厅、政企圆桌会等制度,持续降低企业用气、用电、用水等方面成本,出台稳岗留工等政策,全力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引育留用工作机制,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地。
    (四)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倾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集约发展的鲜明导向,外修“颜值”,内塑“气质”,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推动老城有机更新、新城精明增长。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紧扣“中国药都”城市发展定位,高标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主动对接融入南昌都市圈,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融合发展。完成未来三十年城市规划、重点地段详规及城市设计,持续深化“多规合一”远期2021-2030年试点改革工作。着力消化处置批而未用土地,探索开发利用滨江新城闲置地块,谋划引进休闲文旅项目,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积极争取靖安至樟树高速增设张家山互通及连接线,加速推进G533国道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不断提升辐射带动力。
    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全力打好创文创卫攻坚战,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规范城区弱电线路,推进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力争获评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项目40个,改造老旧小区20个,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任务,实施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统筹推进地下管网建设,建立城市道路开挖备案审批制度,减少城市主路开挖频次。持续抓好草溪河综合治理,全面启动盐城大道排水管网改造,补齐道路交通、污水处理等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积极稳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加强固废综合利用,推动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科学编制湿地保护“十四五”规划,提升河(湖、林、矿)长制工作实效,巩固禁捕退捕工作成果,统筹抓好森林质量提升、国土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实施新“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加大排污口执法整治力度,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96%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土壤环境基本安全。
    (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开创和美乡村新面貌。聚焦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形成具有樟树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
    加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改建高标准农田2.6万亩,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完成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任务。推进优良水稻品种示范推广工程,完善农业社会服务化体系,依托樟机通平台和农事服务中心提供“菜单式”“托管式”农机服务,推广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6万亩。全面拓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力争全市“两品一标”达200个,富硒农产品面积达24万亩。
    大力提升乡村环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十个一”“八个有”建设为抓手,推进“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完成新农村建设点100个。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完成行政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24个,新(改)建农村户厕1300个。持续推进省级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示范先行创建工作,推行全流程标准化线上审批。加快推进撤渡通路项目建设,改扩建农村公路50千米以上。稳步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倡导婚丧嫁娶新风尚。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农户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渠道。坚持产业牵头、片区谋划、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十百千万”工程,谋划建设一批以中药材、食用菌、蔬菜、富硒水稻为特色的农业产业示范园,促进村级集体经济量质齐升。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80名以上。
    (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竭力满足群众生活新期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在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整合资源建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5+2就业之家”,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着力稳岗扩岗,力争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500人以上。全力打好根治欠薪攻坚战,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分层分类救助帮扶困难群众。关心关爱“一老一小”,稳妥推行公办养老机构市级直管改革,合理设置区域中心敬老院,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推进母婴康养托育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统筹保障房、公租房、安置房供给,多措并举、多策并用,让群众住有所居、住有安居。
    切实优化公共服务。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优化全市教学网点布局,推进四中、滨江二小等校建项目,深入抓好学生“放心用餐”工作。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江西师大健康产业学院、江西樟树中医药职业学院开学招生。深入实施健康樟树18个专项行动,加强公立医疗机构重点专科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力争建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抓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争市博物馆创评国家一级馆。持续开展全面艺术普及活动,加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开放运营全民健身中心,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全面加强新时代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化拓展尊崇内涵,扎实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切实防范风险隐患。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规范市属国企举债和融资行为,持续降低融资成本。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加强项目开发监测预警,健全资金监管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危化品、道路交通、城镇燃气、消防等重点领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推进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建设,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治化工作,全力化解信访积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确保社会大局安定有序。
    各位代表,按照“群众提、委员议、代表定、政府办”的要求,我们通过广泛征集、深入论证、反复征求意见,梳理形成了12项民生实事,提请本次大会票决,确定2024年重点实施的10项民生实事。我们将认真组织实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坚决兑现民生承诺。
    三、深化政府自身建设,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政府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更加高昂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努力向全市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强化政治引领。坚定不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决有效、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在胸怀“两个大局”、践行“国之大者”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回应群众关切。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群众关心的事做起,从让群众满意的事抓起,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真正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深入推进信访法治化工作,充分发挥“互联网+督查”“12345热线”和“网上信访”等平台作用,畅通群众反映诉求渠道,完善快速办理机制,及时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老百姓感受到政府就在身边、服务就在身边。
    做到务实高效。落实“大抓落实年”活动要求,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抓落实、抓操作、抓执行,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工作方法,深入一线“解剖麻雀”,现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发扬斗争精神,破除惯性思维,自觉运用系统观念、创新办法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对工作实行台账化管理、清单化推进、闭环化销号,加大政务督查力度,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确保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依法全面公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健全政府与“一委两院”联动机制,更好运用法治方法推动工作、解决矛盾、维护稳定,以法治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
    注重廉洁规范。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履行主体责任,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遵循行政决策程序,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厉行勤俭节约,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严控政府一般性支出,兜牢“三保”底线,把宝贵的财政资金更多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共进,奋楫者当先!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奋斗、勇往直前,为建设全国中医药特色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樟树篇章而努力奋斗!
    附件
    名 词 注 释
    1.学生用餐“四零”改革:即学校自办食堂,做到零租赁;成本运行,做到零利润;“码”上监督,做到零风险;取消教工食堂,做到零差别。
    2.“中国药都”振兴“986”重点项目攻坚行动:指围绕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中药材市场、生物医药化学药、医疗器械医疗电子、医药流通、医药数字经济、中医药科技创新、中医药事业、中医药文化等9条细分产业链,重点推进86个项目建设,全力提升中医药产业竞争力。
    3.省“1269”行动计划: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的简称,指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装备制造、新能源、石化化工、建材、钢铁、航空、食品、纺织服装、医药、现代家具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电子信息、铜基新材料、锂电和光伏新能源、钨和稀土金属新材料、航空、炼化一体化和化工新材料6个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统筹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取得明显成效。
    4.宜春“869”行动计划:宜春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69”行动计划的简称,指深耕新能源(锂电)、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建材家具、生物医药(大健康)、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富硒)、先进装备制造、纺织鞋服8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赛道,保持制造业量的合理增长;实施链主企业选育、科技创新、产业链协同、平台提升、数字化转型、企业梯度培育6个专项行动,实现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推动全宜春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挺进“全国先进制造业五十强市”。
    5.碳达峰十大行动:即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
    6.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粮头食尾指粮食生产在前端,农产品消费在尾端,着力衔接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农头工尾指农业在前端,工业在尾端,着力衔接农产品种植与加工。
    7.“千万工程”经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8.“十个一”“八个有”:“十个一”是指一图、一网、一审、一管、一护、一文、一厕、一水、一治、一查;“八个有”是指富有所产、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托、娱有所乐、食有所供、出有所行、诉有所求。
    9.“四融一共”和美乡村:指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四融一共”和美乡村。
    10.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十百千万”工程:2026年实现建设十个占地面积500亩以上的农产品加工园(食品工业园),新增百家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头雁引航、百家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雏鹰振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百家农产品网络年零售额超1000万元的电商平台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打造一批万亩(头、尾、羽、吨等)以上农产品特色产业基地。
    11.“5+2”就业之家:5是指省、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2是指开发区和大中专院校(含技工院校)两类。
    12.“四下基层”: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