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69|回复: 0

[江西] 2024年九江市濂溪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75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3372
    发表于 2024-5-27 10: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九江市濂溪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31日在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陶宇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濂溪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四年再次亲临江西考察,首站来到九江。总书记在考察期间,提出“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作出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极大鼓舞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目标定位和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当主力,走前列,扎实开展“三大攻坚行动”,全力推进“六做”,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创优”的良好态势。

    ——稳中有进。面对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叠加、三年疫情冲击亟待修复的压力,我们坚持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保持定力、果断应对,精准施策、去虚求实,推动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平稳增长,先行指标、实物量指标运行良好、支撑有力,牢牢稳住了经济基本盘,提高了发展质效和可持续性。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0亿元,增长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4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5%、6%。

    ——进中向好。“五经普”基本单位名录库专项核查试点经验全市推广,清查法人单位21088家、全市第一;新增“五上”企业156家、总数达612家,均为全市第二。持续打好“项目大会战”,举办集中签约开工仪式4次,签约项目86个、总投资418.25亿元,开工项目90个、总投资462.06亿元,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工作考核位列一类县(市、区)第八名。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协同联动开工九江分会场仪式在我区举办。赛得利年产100万吨化学纤维项目和水刺无纺布项目被列为全省6个招大引强重点项目之一,获省奖励资金3300万元。

    ——好中创优。坚持“全省争前列、全市创一流”,累计承办全省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赣湘鄂皖区域农产品展销会、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九江国际名茶名泉博览会、全市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暨食品产业链工作现场会等省市重大活动,以及作大会典型发言30余次,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二类先进区、全省外贸进出口先进单位、江西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集体等国家级、省级荣誉,迎接了多批次代表团来考察交流学习,提升了濂溪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了影响力、传播力。

    重点呈现出五个方面的成效:

    (一)聚力“扩量提质”,产业升级见行见效。新型工业加速壮大。全面实施制造业“6510”行动,推进实施市重大工业项目32个,大陆希望集团总投资68亿元的智能光伏组件产业园一期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总投资35亿元的聚乳酸一期、总投资30亿元的赛得利高档生活纸一期等重大项目竣工,总投资25亿元的云威锂业、总投资21.6亿元的圣山户外用布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预计工业固投增长16.4%。新能源产业营收增长超2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9个百分点。绿色食品、玻纤及复合材料省级产业集群通过复核,现代纺织产业营收突破百亿元。税收过千万工业企业达到17家,增加8家。2家企业入围全省企业100强,赛得利(中国)位列全省民营企业百强榜第45位,长江化工获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青岛啤酒、有色金属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九宏总部产能转移项目获工信部批复。山水光电获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入选工信部2023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改造园区道路14条,完成滨湖片区2.5万米电力管廊工程,第一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从6000吨提升至25000吨,赛诚码头投入使用,建成标准厂房12.7万平方米。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引进数字经济或关联产业项目30余个,新建成项目18个,获批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全省第二批5G产业基地,入选工业互联网园区星级评价“链洲”计划首批星级园区名单。现代农业质效双收。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47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5万亩。种植油菜2.5万亩。良种覆盖率96%以上。认定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2家。濂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一期建成。绿丰茶厂获评江西省现代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新港镇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斩获茶叶产区品牌强度奖。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区。全区农业产业化综合排名全省第二十、全市第二,涉农市场主体数量5384家、全省第一。第三产业活力迸发。预计实现增加值210亿元、增长3.6%。九江杰博人力认定为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网络零售额达到34亿元,全市第二。举办第五届汽车展、第七届九江青岛啤酒节等促销活动,发放消费券910万元,拉动消费近亿元。九江茶市进驻“六大茶系”优质品牌70余个、知名茶企150家,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建成运营。举办周敦颐逝世950周年暨九江·濂溪首届理学文化论坛、姑塘海关建关300周年等文旅节事活动。九江欢乐世界建成开园。打造全省首个沉浸式文旅休闲街区“九江之夜”,开街当日游客13.37万人,跨年夜吸引游客13.77万人,一个月内三次登上央视。

    (二)聚力“品质提升”,美丽城乡出新出彩。城镇面貌有新变化。全面推进城市功能品质再提升行动,实施市重大城建项目44个。青年南路“白改黑”、学府路延伸线、105国道北澳线工程等项目竣工,中心城区主次干道“白改黑”全覆盖。建成花园畈小游园、周家湾公园、城南体育运动公园。仪表厂周边完整社区入选全国首批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全省转化应用城市体检成果实施城市更新项目优秀案例,德化小区完整社区入选全省高品质智慧社区试点。区文化艺术中心建成,打造城市书房4家。新建改造农贸市场5个。新增停车泊位642个。改造背街小巷22条、老旧小区9个、老旧公厕5座。整治架空线缆街巷57条、沿线环境96公里。超额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获全省通报表扬。有力破解火车站东西地块整治提升难题,改造提升五里廖家咀片区。实施文明创建“八大专项决战行动”,88个创文项目全部完工。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全覆盖。乡村颜值有新看点。建设新农村点50个,新(改)建农村户厕618个,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庄8个、美丽活力乡村示范点2个、美丽农户庭院1000家。推进实施水利工程项目17个。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赛阳镇获评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东林村获评省级乡村森林公园。威家镇星德村、积余村获评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高垅乡双垅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生态环境有新改善。PM2.5浓度均值3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91.8%、增长5个百分点,连续三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深入实施鄱阳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专项行动,整治入江入湖排口57个,新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4个、污水管网22公里,长江濂溪区段水质持续保持Ⅱ类,鄱阳湖蛤蟆石断面水质Ⅲ类,鄱阳湖出口断面水质总磷浓度同比改善1.6个百分点,达到国家总磷考核目标。修复废弃矿山1215亩。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95%以上。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获评全市优秀。退化林修复2109亩,清理疫木2万余亩,获评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控成效评价优秀区。连续12年获评全省春季森林防火平安区。

    (三)聚力“动能提速”,改革创新走深走实。重点改革持续深化。区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容缺预审等集成改革全面推行。芳兰湖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成功出让。探索推进“巡审联动”“民营企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相关做法在《江西改革》刊登推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稳步推进。供销系统“三会”制度进一步健全。创新引领持续强化。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增长46.6%,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3.49%,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0亿元、增长249%,增幅均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市前列。九江学院大学科技园、麦斯云谷认定为江西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新引进国家级人才1名,入选省“双千计划”人才工程2名、“赣鄱俊才支持计划”3名。斩获“江西名牌”4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94%,网上中介服务超市交易量全市第二。扎实开展企业挂点帮扶走访、工业直通日等活动,解决问题900余个。发放财园信贷通1.98亿元。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措施15条,“惠企通”平台在线兑现惠企政策资金1.7亿元。落实税费支持政策,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6.55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6742户,总量达85870户,企业增幅及总量均居全市第一。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向好,企业扎根濂溪、投资濂溪的信心十足,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增资扩产持续显现,蓄足了发展后劲。

    (四)聚力“指数提高”,惠民实事共建共享。民生保障更暖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考核获全省优秀、位列“好”的等次。新增城镇就业582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97人,分别超目标任务21.4个、6.5个百分点。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亿元、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4538万元。社保覆盖面持续扩大,区乡村三级医保服务网络日趋完善。建设保障性住房1338套,城房历史欠账全部还清。新增养老床位217张,完成适老化改造120户,建成农村颐养之家4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1个、社区嵌入式养老院3所,认定托育机构8家。获评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全省双拥模范城创建考评通过验收。公共服务更贴心。全面完成市区两级17件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完成区三小、虞家河乡中心小学改扩建,区二幼、孙家垅幼儿园、竹林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学位1800个、园位900个。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获省级优秀等次。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高标准建成区人民医院。完成区疾控中心整体搬迁,区中医医院申报成功并投入使用,新改建乡镇卫生院3所。代表江西省接受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国家检查考核,获优秀等次。创建全省“五星”“三星”幸福社区6个。开展文艺下乡83场。举办全民健身赛事80余场,高质量承办全国县域足球赛、全省百县乒乓球赛、全市老年门球赛,获评江西省三十强体育精品县。社会治理更安心。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通过验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禁毒工作连续两年全市第一。扎实开展第三批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积极做好“保交楼”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圆满完成第一批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救形势总体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此外,审计、保密、编制、档案、对台、侨务、机关事务、民族宗教等工作进一步强化;工青妇、残疾人、老龄、志愿者、红十字和慈善等事业进一步发展;国防动员体制改革顺利落地,民兵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获评全省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征兵工作稳中有进,连续五年获评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五)聚力“效能提优”,自身建设从严从实。坚定政治建设。扎实开展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热潮。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和党组成员领学制度,推动理论学习深化内化转化。坚决依法行政。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2件、政协提案80件。积极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举办机关开放周系列活动。新港镇获评全省基层审批服务执法示范乡镇、全省首批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乡镇。濂溪区人民政府发布获评全省政府系统优秀微信公众号。坚持实干担当。扎实开展“肃风纪、树形象”“转作风、优环境”“提效能、促落实”专项活动,抓实调查研究、成果转化,解决重点难点堵点问题12个,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实行重点事项清单式督查、销号式管理,有力推动各项决策落地落实。坚守廉政底线。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民生资金监管、项目投资审计。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严履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克难奋进之路,实属不易、成之惟艰。取得的每一项成绩,赢得的每一次掌声,获得的每一个点赞,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体现着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倾注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鼎力支持,饱含着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拥护,积淀着商贾贤达的信任投入,凝聚着全区人民的奋勇拼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干部,向驻区部队官兵、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和公安干警,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基层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濂溪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濂溪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质量还不够高,一些领域存在不少风险隐患;特色优势彰显不够,新赛道、新业态布局不足;民生保障还存在短板,“三保”和化债压力较大;营商环境、服务效能还需提升,等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开局之年。总体来看,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问题仍然存在,面临的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但是,从宏观环境来看,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且随着系列政策强势牵引,一批重大项目陆续落地投产达效,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加快形成。

    最为关键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亲临九江后,全区上下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凝聚起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我们有信心、有底气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爱,切实把感恩之情转化为忠诚之志、奋进之力、实干之为,全力做好今年政府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区委二届七次全会部署,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坚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着力增活力、稳预期、防风险,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加快提升综合实力,深入开展“三大攻坚行动”,全力做强新型工业、做旺鄱湖新城、做靓文旅“珍珠”、做优城镇品质、做实乡村振兴、做好惠民实事,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新濂溪,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展示濂溪更大作为。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8%左右;实际利用外资稳中提质;出口总额促稳提质;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2%、7.2%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节能减排降碳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下达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以新型工业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工业作为立区之本、强区之基,深入实施制造业“6510”行动,全力做强新型工业,加快构建具有濂溪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区域制造业中心核心区。

    壮大产业集群。锚定提升传统、培育新兴、布局未来“三大路径”,推进产业做大做强、集群发展。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以赛得利为龙头,加快推进赛得利白卡纸和高档生活用纸二期、圣山户外用布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纤维素纤维—无纺布—成衣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力争现代纺织产业营收达到120亿元。积极培育粮油、饮品、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链,扶持中粮粮油、鲁花食用油、青岛啤酒、三嘉天泰等龙头企业提档升级,加快推进田缘美等项目建设,力争绿色食品产业营收达到80亿元。加快信息技术和建筑建材、装备制造融合发展,推进诺贝尔陶瓷一期技改提升、瑞恺丰桥梁装备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力争建筑建材及装备制造产业营收达到80亿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力推动聚乳酸二期、九宏新材料含氟新型制冷剂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中科鑫星三期建成投产,力争新材料产业营收达到100亿元。加快推进光存储产业基地、华电新能源独立储能等项目建设,推动鑫星绝缘、朋讯消费电子产品研发制造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云威锂业、智能光伏组件等项目尽快增资扩能,力争电子信息及新能源产业营收达到70亿元。积极部署未来产业。聚焦生命健康、数据产业、氢能、机器人、无人飞行器等前沿领域,大力推进联悦氢能电子特气、猎户星空数字应用、科技城机器人小镇等项目建设,加快未来产业孵化。

    提升企业能级。坚定不移强龙头、育企业,加快推动企业提能升级。推动企业培优育强。开展“龙头企业”“领航企业”“链主企业”培优扶强行动,力争赛得利(中国)成为首家过100亿元营收龙头企业,超50亿元企业3家、超20亿元企业5家以上。深入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加快中船九江精达、长江化工等上市步伐,中科鑫星完成股改。推动企业赋能智造。实施工业技改、数字化提升改造项目15个以上,力争新增省级专业化“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智能制造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以上。推动企业达产见效。计划实施市重大工业项目30个,加快企业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达标、入规入统,力争规上工业营收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新增15家。夯实园区平台。深入实施园区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和“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升级行动,夯实工业发展“主阵地”。加快园区建设。深化园区改革创新发展,大力推行“开发区+公司”运营模式。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做好化工集中区复核认定,加快推进濂溪产业园和化工集中区调区扩区。建设疏港大道二期,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园区物流企业,用好岸线码头资源,加快提升九江港庐山港区姑塘作业区辐射带动能力,建设区域航运中心重点区。完善配套服务。启动第二污水处理厂改造,加快推进智慧园区、新港停车场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完成姑塘变电站扩容、沿江片区供热管网工程,以及利源路、雨霖路等9条主次道路提升改造,建成标准厂房21万平方米,进一步增强园区承载力。提升发展效益。加快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加大存量用地、闲置资源、低效企业盘活力度,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提升整体效益,全力推动园区发展全省考核争先进位。(二)以扩大内需为基点,加快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千方百计稳预期,推动经济平稳增长。强化项目支撑。持续释放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全力推进“三大攻坚行动”,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积蓄后劲。精准谋项目。紧盯政策导向、资金投向、需求走向,谋划一批补短板、稳投资、利长远的重点项目,储备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债券重点项目,进一步创造项目增量。加强争资金、争项目、争政策激励考核,做实项目前期,重点争取城镇基础建设、河流水域治理、生态环境提升整治、社会民生事业等领域资金项目。全力招项目。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瞄准大型央企、头部民企、知名外企,靶向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瞄准产业细分领域,大力开展组团招商、产业链招商、乡贤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标准厂房招商,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引进市外资金增长6%以上。优化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奖惩机制,不断提高招商实效性。加速推项目。坚持“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督查、一季一开工”,计划推进24个省大中型项目、130个市重大项目、157个区重点项目建设,有效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千方百计破解土地、资金、能耗指标等瓶颈制约,做到“天天抓项目、月月上项目、年年成项目”。推动消费升级。深入实施促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打造特色商圈。引导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差异化发展,鼓励实施线下商贸消费转型升级,丰富体验式消费场景,努力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商圈。加快濂溪万家灯火、九江之夜等新兴商圈发展,积极推进濂溪夜市建设,打造休闲娱乐消费人气商圈。办好促销活动。组织开展迎春、盛夏、金秋、岁末等一批促消费活动,继续办好青岛啤酒节、汽车展、茶博会等特色消费展会,适时发放消费券,进一步丰富消费供给、提高消费“热度”。拓展多元模式。培育壮大电商平台等新业态、新模式,力争网络零售额突破36亿元。支持数字优客工场、麦斯云谷、微盟创客、易佳购等做大做强,打造一批数字化、创意类消费平台。打响文旅品牌。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融入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承办好全市旅发大会,全力做靓文旅“珍珠”,建设区域文旅中心精品区。突出特色引领。结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深入挖掘理学文化、名人文化、禅茶文化,加快推进沿江农文旅长廊、濂溪书院、东林净域、岳氏名园等项目建设,不断丰富文旅内涵。以滨江临湖环山乡村振兴点为重点,推进实施莲溪谷田园综合体、冰川峡生态农旅、姑塘桃源仙村等项目,争创一批省级旅游重点村。加快推进姑塘海关景区、庐山东海鄱阳湖旅游度假村、新港江湖重逢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天花井、芳兰湖公园创建4A级景区,九江茶市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寻求多点突破。积极对接“悠游浔城”旅游公交专线,依托九动省级历史街区、濂溪书院、南山公园、古银杏公园、九江茶市、濂溪印象等“城市符号”,因地制宜发展城区游、研学游、文体游、休闲游,办好一批文旅节事活动,加快培育复合型旅游业态。完善配套服务。加快推进美豪酒店、时光公舍民宿等项目建设,推动庐山开元名庭酒店创建四星级旅游饭店,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一批非遗载体,鼓励文化创作。加强旅游品牌宣传、市场监管。(三)以功能品质为重点,加快彰显城市靓丽形象。尊重城市发展规律,顺应广大群众期盼,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行动,全力做优城镇品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品质城市。

    优化城市格局。坚持区域协同、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山江湖城有机融合的城市形态和空间格局。完善城市规划。完成区、乡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审批,推进十里、新港、姑塘片区控规修编,适时开展控规单元调整及动态维护。加强风貌管控。严格管控建筑风格、开发强度和公共开敞空间设计,推广实施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带方案出让。强化规划引领,抓好“两违管控”。开发城市建设。按照建设需要,启动实施石化产业园防护区、学院东路、区一小、区四小等棚改项目建设,完成东城玻纤基地动迁工程,加快新三鼎地块拆迁和商业开发,提升城市整体面貌。

    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服务,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畅通交通路网。加快推进九星路延伸线和九江学院新校区周边路网等项目建设,推动浔南片区、芳兰组团连线成片,城区发展向东南片区拓展延伸,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实施青年路延伸线、花园畈北侧道路、南山西路、螺子山路等项目建设,打通城市道路“肠梗阻”。建成芳兰大道南段延伸线、环湖南路西段等项目,加快形成“外围辐射、内部联通”的路网格局。完善生活配套。深入开展城乡社区配套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建设赣北商城完整社区,改造老旧小区8个,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快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推进体育场所建设。加强城市微空间改造提升,力争新增停车车位1599个,建设一批小游园、休闲广场、城市书房。加快城镇建设。突出人口集中、产业集聚,支持培育城镇主导产业,加快繁荣城镇经济。加快推进鄱湖家园三期、东光、临港新城C区五期等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安置还房1734户20余万平方米。小规模、渐进式对城镇配套设施进行修补式更新。持续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争创一批省级美丽乡镇示范城镇。

    精细城市管理。以解决城市体检发现问题为抓手,推动系统治理“城市病”。加强环境整治。推动城市管理服务向街道和社区下沉,加强住宅小区、老旧小区和农贸市场日常管理。常态化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实施智慧环卫一体化项目。改造老旧公厕6座。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争创国家卫生乡镇4个。提升城市韧性。深入开展城镇燃气、自建房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施老旧燃气管道更新项目,提升城市安全运行水平。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变“末端治理”为“系统治理”。持续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推进文明创建。促进文明创建融入日常生活,为全市夺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贡献力量。

    (四)以融合发展为路径,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全力做实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效益。保障基本供给。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3000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6.47万亩以上。加强菜篮子稳产保供,新增设施蔬菜1000亩。稳定油菜种植2.5万亩以上。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培育特色产业。加快推进茶园扩面升级,力争新增(改造)茶园1000亩,打造一批绿色生态示范茶园,全力创建全国“三茶统筹”示范县区。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响农业品牌。提升发展质效。拓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条,坚持“外引内培”双轮驱动,力争引进农业项目8个以上,新增“头雁”企业2家、“雏鹰”企业3家;加快推进中农联、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五维农业园等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新业态发展,力争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三美”建设,争创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点上创示范。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完成13个省级新农村点整治建设,打造“四融一共”示范点2个、活力乡村+乡宿示范点2个、三线整治示范点1个,创建美丽农户庭院600家。线上促延伸。改扩建一批农村公路,推进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巩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果。做好串点连线文章,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2条。面上强管护。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用好“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突出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等重点工作,新(改)建农村户厕320个,推动乡村从“一时美”“局部美”向“时时美”“全域美”迈进。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严守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减”要求,健全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促进稳定增收。积极推进农业与产业发展、土地流转、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加大金融惠农力度,力争全年发放惠农信贷通贷款4000万元以上。加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培育壮大一批集体经营性收入过50万元、100万元经济强村。加强乡村治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文化广场等平台资源,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五)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加快集聚跨越赶超动能。坚持改革破题、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厚植区域发展竞争优势。

    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瞄准先进目标。聚焦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系列指标,实施“指标长”制,对标先进、全力攻坚,推动各项指标争先进位,力争营商环境排位进入全省前20。打响濂勤品牌。巩固拓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成效,最大限度减材料、压时限、降成本,持续提升“掌上办”“自助办”“帮代办”“就近办”服务水平,全力打响“濂勤办”营商环境品牌。构建“亲清”关系。深化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扎实开展企业帮扶走访、工业直通日、政银企座谈会等活动,全面提高政策惠企的准度、政务服务的温度、政商关系的纯度,营造亲商、安商、敬商浓厚氛围。

    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激发创新活力、创造潜能。培育创新主体。鼓励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双创基地等布局,推动盐湖智谷科创园尽快建设,力争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家。加强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力争新增瞪羚企业1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60家。推动成果转化。推行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对接技术合作、承接成果转移,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0%以上。强化“科贷通”政策激励,推动研发投入强度继续保持省市前列。积极引育人才。着眼企业生产一线,强化供需对接,健全“人才+项目”柔性引才用才机制。用好人才新政,加强专技人才培养,全力打造省级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全力做旺鄱湖新城,打造全市数字经济发展主平台。夯实数字平台。坚持基础先行,谋划启动新产业综合体四期、五期,力争新产业综合体三期建成投入使用,科创中心二期基本建成。聚焦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做大做强优必选智慧行业总部暨人工智能产业园、青网新经济科创园、湖心船艇科技园等“园中园”。集聚数字产业。细化数字赛道,力争引进数字经济及关联领域项目50个以上;加快推进半导体存储芯片封测基地、智能通讯终端成品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建成数字经济及关联领域项目30个。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力争新增数字经济核心企业10家,数字经济营业收入达80亿元。加强数字应用。积极发挥数字产教融合平台促进作用,力争在专利申请、软件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打造一批数字示范项目,力争新增上云企业100家。

    (六)以生态优先为导向,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减污、扩绿、降碳,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纵深推进生态环保督察等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强化大气污染治理。加大空气污染防治力度,持续加强“四尘三烟三气”污染防治,确保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强化水污染治理。加强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监管,实施管网更新、破损修复、清淤堵漏、雨污分流等建设改造。深入推进鄱阳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专项行动,分类推进重点水域排口综合整治,确保国考、省考断面稳定达标。强化土壤污染治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进重点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有效管控全域土壤污染风险。

    打好生态修复持久战。坚持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筑牢生态根基。加强生态保护。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建设鄱阳湖水生生物保护中心,加强湿地候鸟保护,推进森林湖泊休养生息,保护生物多样性。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完成人工造林100亩,退化林修复1000亩。培育乡村绿化品牌,实施乡村振兴绿化项目7个,创建省级乡村森林公园1个。加强生态治理。强化河流水域治理,全力服务两河流域综合整治,启动青山湖堤加固整治工程二期和12条主河道项目建设,完成长江涝区、城东涝区治理工程。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除治、废弃矿山修复。加强生态监管。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严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动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坚决守住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

    打好减排降碳主动战。紧盯“双碳”目标,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推进源头控碳。严把项目准入关,持续做好能耗双控预警分析,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进综合减碳。加快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广,提升企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实施光伏项目10个,争创省级绿色工厂2家、省市级节水型企业5家。倡导生活低碳。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新能源消费比重。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积极倡导简约舒适、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补齐民生需求短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群众“最期盼”的事上想办法、“最迫切”的事上下功夫,办好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加快建设富裕、美丽、文明、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致力业有所就。落实落细稳岗扩岗举措,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打造“5+2就业之家”133个,力争新增城镇就业585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3.35%以下。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在外人员返乡创业,扶持青年创新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亿元以上。加强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

    致力弱有众扶。完善“主动发现、分类救助、部门联办”机制,加强低收入人口、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严格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抚恤补助等保障政策,着力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5%以上。

    致力老有颐养。整合养老资源,推动敬老院区级直管改革,加快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大力实施养老服务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发展,新建 “一老一小”幸福院5个、老年幸福食堂10个,完成1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加快构建以嵌入式养老院为重点、以日间照料中心为补充、以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为基础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

    致力幼有善育。加快完善生育政策配套支持体系、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积极推动托育一体化建设,着力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完善托育设施服务,争创1家省级示范托育中心。

    致力学有优教。落实“两项评估”认定,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启动区四小建设,加快推进德化中学、区一小改扩建、怡康学校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完成浔南小学、爱莲小学改扩建和九莲幼儿园项目建设,力争新增学位540个、园位270个。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推进交流轮岗激励,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好九江职业大学濂溪校区西区建设服务保障工作。

    致力病有良医。深入推进健康濂溪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疾控体系改革。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探索推动与市中医医院构建城市医疗集团,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完成区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培训基层卫生专业人员100人以上。严格医保基金监管,守护好群众“看病钱”。

    (八)以安全稳定为底线,加快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底线思维,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平安濂溪,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防范化解风险。严防政治风险,坚决保障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全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和资金使用绩效,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严格控制增量,稳步化解存量。强化金融风险排查,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加强房地产领域监管,及时有效化解各类风险。

    筑牢安全防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实施安全生产能力提升工程,深化重点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建成区应急指挥中心,统筹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防御等工作,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加强社会治理。纵深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做好“双提升”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深入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扎实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建成区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妙智派出所,新设小区警务室(站)27个,提高治安防控能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快推进新时代国防动员建设。做好双拥共建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

    (九)以勤廉并重为根本,加快建设人民满意政府。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对标全省“大抓落实年”活动和全市“改作风、强担当、优服务、抓落实”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作风大转变整治,落实机构改革任务,不断增强履职能力,努力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政府。坚持以政治铸忠诚。深怀忠诚之心,践行忠诚之举,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坚持以为民践初心。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践行“四下基层”,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做到“民呼我为”,全力做好惠民实事,以增进福祉践诺初心、温暖人心、赢得民心。坚持以实干强作风。始终把狠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自觉扛起改革发展稳定重任,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惟实励新、守正创新,不断提升乐业心态、敬业精神、专业水平和创造性执行能力,确保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坚持以法治促规范。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行使权力,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持续做好“八五”普法工作,争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高标准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持续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积极配合巡察监督、综合督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以勤廉树形象。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从严履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健全过紧日子制度,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腾出资源做好基层“三保”。

    各位代表,牢记殷殷嘱托,不负切切期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感恩奋进、勇毅前行,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新濂溪,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展示濂溪更大作为。


    名词解释:

    1.六做:做强新型工业、做旺鄱湖新城、做靓文旅“珍珠”、做优城镇品质、做实乡村振兴、做好惠民实事。

    2.制造业“6510”行动:实施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纺织、绿色食品等6大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重点打造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纺织、绿色食品等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规上工业营收年均增长10%左右。

    3.完整社区: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的物业管理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且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居住社区。

    4.八大专项决战行动:城市道路整治专项决战行动、住宅小区环境专项决战行动、文明交通秩序专项决战行动、重点市场规范专项决战行动、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决战行动、美丽文明村镇专项决战行动、问卷调查专项决战行动和市民文明素养专项决战行动。

    5.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6.供销系统“三会”制度:供销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

    7.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8.海绵城市:一种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9.四融一共: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

    10.河湖“清四乱”行动:指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清理整治。

    11.“5+2”就业之家:各级就业创业服务平台。“5”指省、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2”指工业园区、大中专院校(含技工院校)两类。

    12.一老一小幸福院:利用闲置村小等设施资源,为满足农村老年人和儿童文化娱乐、教育辅导、助餐服务等需求设置的村级公共服务场所。

    13.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