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88|回复: 0

[安徽] 2024年亳州市谯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75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3372
    发表于 2024-5-21 21: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亳州市谯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2月30日在亳州市谯城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宋保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高质量发展任务,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实施“六一战略”,全面推进“六区建设”,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较好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5亿元,增长6.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25亿元,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亿元,增长10.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680元、增长6.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2元、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5.3:33.7:51.0。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能耗双控等任务。
    一年来,区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转型升级,三次产业齐头并进。现代农业特色凸显。建设小麦千亩示范片20个,粮食总产18.5亿斤。蔬菜种植面积75.8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37.6万亩。朝天椒种植面积近32万亩、位居全国县域第一,麦套朝天椒种植模式入选省2023年重点推广农业技术。新建高标准农田4.5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6%。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08个。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246亿元,增长5%。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8家,面向沪苏浙地区的农产品销售额达90亿元。沪谯药业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贯彻实施省“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完成国家级种公牛站提升改造,肉牛养殖规模达4.3万头。工业经济企稳回暖。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6家,实现工业产值330亿元。工业投资36亿元、增长10%,技改投资21亿元、增长15%。兑现规上工业企业上台阶扶持奖励1064万元、惠及企业75家。规上中医药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01亿元,增长12%。谯城区中药产业集群获评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获批“安徽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区”,组建白酒产业发展集团,开启“整合+错位”发展新模式。亳州市酒厂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绿色工厂。花茶生产企业514家,产值突破100亿元、增长10%。五得利集团亳州面粉有限公司获评省数字化车间。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举办促消费活动86场,销售额达3.2亿元。发放消费券500万元,带动消费1.2亿元。新增电商经营主体280个,网销额超千万元电商企业27家。农村产品网销额77亿元、增长15%。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农村电商示范县(区)。邮政行业业务总量35.2亿元、业务收入18.1亿元,均居全市第一。“交邮融合+农产品融合”项目获评全国第四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花草茶、香辛料、养生膏连续四年获评“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刀锋网络获评全省服务业百强企业。润耕天下景区、古井镇药王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十河芍花养生小镇、古井白酒小镇获省级评估“优秀”等级。
    (二)聚焦改革开放,动能活力有效释放。科技创新力度更大。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破1%、达1.03%。科技型中小企业165家、增长94.1%。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0家,增长12.7%。发放“科技贷”5800万元。改制后首家“院士工作站”在沪谯药业组建。九洲方圆获批组建现代中药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德昌药业、美誉制药研发中心获安徽首批认定。江南大学(谯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科谯城智慧农业研发中心揭牌运行。济人药业、皖北药业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新增授权发明专利67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8件、增长13%。首次上榜“全国创新百强区”。成功创建“安徽省质量强区”。招商引资成果更丰。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8个,总投资417.5亿元。新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3个,总投资318.4亿元。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35个,实际到位资金99.32亿元。连续两年获评“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项目建设质效更高。实施省重点项目187个,累计完成投资141.7亿元,投资完成率100%。获批专项债项目4个,总投资19.79亿元。成功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7个,获批资金1.13亿元。万事通风电、中联重科新材料亳州工厂等重点项目顺利竣工,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获全省投资“赛马”激励。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工程项目节资率16.6%。园区发展活力更强。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开工建设断头路9条,新建雨污水管网20公里。盘活低效闲置工业用地8宗、405.86亩。出让“标准地”14宗、974.35亩,在全市率先实现“验收即拿证”“预验即试产”“拿地即开工”。谯城经开区获批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省特色产业园。“一区六园”实现营业收入520亿元。
    (三)聚焦融合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完成征收项目11个,征收土地1460亩、房屋7.1万平方米。完成供地84宗、3557亩,出让土地54宗、2566亩。完成“难安置”项目43个,安置住房6407套。改造提升特教学校家属院、利辛路居民楼等老旧小区7个。480个居民小区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和平路雨水泵站等项目建成投用,完成污水管网清淤11.4公里。新增机动车位3900个、绿化面积5.9万平方米。成功举办首届省际毗邻县(市、区)融合发展联谊会,率先开通省际公交线路2条,城市辐射能力、吸附能力、承载能力逐步增强。乡村建设扎实推进。15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基本完成。新建农村公路、农村巷道416公里。改造危桥27座。清理核查各类资金1.07亿元、资产1405处、资源865处。实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79个、“四带一自”自种自养项目8435个。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机制。完成农村改厕3875户,改造危房299户。完成2022年度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7个。成功入选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区)。五马镇桥口村等5个村获评省级美丽宜居村庄,连续三年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区)。文明创建硕果累累。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65万场次。投资1.32亿元,升级改造灵津渡、花戏楼等老旧片区5个。完成300多个居民小区、700余条街巷空中管线治理,基本消除“空中蜘蛛网”乱象。实施道路清扫保洁、卫生死角清零、城市家具清洗三大攻坚行动,陵西湖公园、魏武广场等8处场所获评“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
    (四)聚焦长治久安,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深做实“党建+信访”工作机制,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98.78%,致国家信访局求决类初件下降43.75%。中央信联办交办的第三批重复信访事项33件,省交办历史积案38件,均已上报化解。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778起,化解率99.08%。电诈警情下降25.17%。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9994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古井镇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企微信群“时时不下线”、政企早餐会“天天不打烊”、政企产业坛“年年不散场”、企业身边不正之风专项整治“月月不止步”,累计收集解决问题2107个,营商环境工作连续两个季度位居全市第一。组织“金融超市”对接会21场,解决企业融资需求3.36亿元。获评全省首批“亩均论英雄”改革金融服务试点县(区),进入2023年县(市、区)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综合效益榜单30强。新增各类市场经营主体3.2万家。生态质量明显改善。完成整改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105个。开展“两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整治问题423个。PM2.5年度均值同比下降1.6%。完成4个国控断面考核任务,达标率100%。推深做实河长制工作,整改河道“四乱”问题339个。治理农村黑臭水体55条。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5%。完成造林1584亩、森林抚育20983亩、退化林修复8006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庇护面积18万亩。
    (五)聚焦惠民利民,群众福祉更加殷实。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实施民生实事项目48个、暖民心行动项目10个,民生支出60.7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4%。举办招聘会289场,新增城镇就业2.43万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8787个,发放补贴5300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47.85万人、参保率101.5%,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38.2万人、参保率99.3%。城乡低保累计保障58.74万人次,发放资金2.7亿元。暖心走访扎实推进。创新“民声呼应·暖心走访”工作机制,面对面倾听民声民意,实打实办好民生实事。累计服务群众150万余户次,收集解决问题1.8万余件,群众满意率99.71%。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标准化建设卫生室26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获批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示范中心4个。投资7892.5万元改善办学条件,7所中小学幼儿园投入使用。增加学位4290个,新增城区学校联盟、城乡学校联盟6个。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243场次,放映农村数字公益电影3299场次。区图书馆新馆建成投用。“亳州晰扬掌”获评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族项目。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深化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民族宗教、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红十字、残疾人、老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赢得新发展,外事侨务、人民防空、供销、气象、地方志、档案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忠专实”“勤正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推进八大攻坚行动,有效破除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3388件、区政协委员提案166件,依法公开政府信息5.7万条,办理人民网网友留言事项1445件、市长热线交办事项7.5万件。开展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等审计项目35项,完成政府系统年度岗位责任目标任务505项、市委市政府交办任务757项。全面推行“13710”工作法,“13710”重点工作督办平台录入任务事项828项,按期办结率99.1%。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172万谯城人民共同努力、拼搏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谯城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经济发展仍有短板,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工业稳产增效难度较大,消费潜力释放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民生事业欠账较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三是干部作风还需强化,担当不够、标杆不高,较真碰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全力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
    二、2024年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2024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冲刺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力争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践行“两个维护”,认真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实施“六一战略”、全面推进“六区建设”,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切实守牢安全底线,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和政府自身建设再上新台阶,奋力开创现代化美好谯城建设新局面。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8%左右,碳排放、能耗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省市下达任务。我们将紧盯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产业强区,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做大主导产业。高标准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核心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85万亩,规范化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推动传统中药饮片向中成药、配方颗粒、大健康产品转变,培育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大品种3个以上,产值超10亿元企业不少于2家、超5亿元企业不少于9家,中医药制造业产值突破210亿元。高水平打造“华夏酒城”主产区,发挥白酒产业发展集团整合功能,打响“安徽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区”品牌,培育年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不少于2家、超3000万元企业不少于8家,白酒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4.5亿元。高质量打造“花茶之都”,提升“谯城花茶”区域公共品牌知名度,花茶产业产值突破110亿元。
    做优特色产业。培育粮油、蔬果、畜牧产品等绿色食品加工业集群,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产值超530亿元。推进“秸秆变肉”暨肉牛产业振兴,加快推进万头肉牛养殖专业村公租牛舍建设等项目,力争肉牛养殖规模超4.4万头,产业产值超13亿元。发挥喜宝鞋服、杉尚纺织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力争轻纺鞋服产业产值超12亿元。提升十河芍花养生小镇、古井白酒小镇、药王村田园综合体等载体服务能力。发展工业旅游、康养休闲、文旅研学等特色业态,规划建设高品质封闭式“五马桃花源”景区。打造大美春光研学游、红色研学游路线2条,全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亿元。
    做强新兴产业。推动超硬材料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全省最大人工钻石产业园和新型超硬材料产业园,培育规上超硬材料企业不少于15家,产值突破15亿元。支持联滔电子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打造皖北地区最大新能源汽车整车线束产业园。加快建设魏武数字经济产业园,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数字+”服务。推进中医药服务业集聚发展创新改革试点建设。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2家、限上商贸企业30家,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10亿元、增长7.5%。
    (二)聚力项目推进,推动有效投资新增长
    持续提升招引质效。深入开展以商招商、基金招商,更好发挥龙头企业和行业商协会作用,实现特色产业“有中做优、优中做强”,新兴产业“无中生有、换道超车”,短板产业“精准招引、雪中送炭”。坚持“缺什么招什么”,重点招引外资外贸、农产品精深加工等行业龙头。新签约引进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30亿元。深入实施“3221”人才工程,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政策,新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不少于200名。
    持续抓好项目建设。紧盯国家和省产业政策、重大战略及发展规划,超前谋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力争全年列入“十四五新增谋划重大项目库”项目300个以上,投资规模1600亿元以上。新开工政府和国企投资项目28个,完成投资124亿元。充分发挥要素保障专班作用,全力破解项目建设要素制约,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5亿元以上。推动魏岗镇金刚石产业园、颜集镇木材加工特色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鹭燕现代中药产业园、西部片区现代物流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建成投产。
    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实施雨污水、热电力管网提升改造工程,保障水电气(汽)等生产要素高质量供给。盘活长白山制药产业园二期、佳恩特电子等项目低效闲置用地1617亩。持续深化“标准地+容缺审批+承诺制”,出让“标准地”不低于800亩,推动更多项目“拿地即开工”。全面落实普惠小微贷款支持政策,持续拓展“亩均英雄贷”“园区贷”“科技贷”“金融超市”等业务,召开银企对接会不少于15次,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三)聚力创新驱动,增强改革开放新动能
    坚定不移强化创新。深入推进科技强区、科技兴产,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70家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方敏药业、益康菌菇等企业与江南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力支持济人药业建设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协和成制药建设省重点实验室、九洲方圆制药建设省产业创新研究院,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优势中药材新品种2-3个。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突破7亿元。推动全民发明创造,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7件。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等政策举措,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新增市场经营主体1.2万家以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支持魏武国控集团争创AA+主体信用评级。建设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改革示范村40个、示范面积35万亩。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信息化工作建设。持续推进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改革。
    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健全稳外贸激励机制,孵化培育外贸实绩企业5家以上,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6亿美元以上、增长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266万美元、增长100%。加快“一区六园”规划设计成果转化,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一区六园”实现经营(销售)收入560亿元、增长6.8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5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增长10%。推动谯城经开区在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中位次前移,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四)聚力品质内涵,促进城市能级新提升
    提升城市规划水平。滚动实施征收项目24个,征收土地5809亩、房屋208.8万平方米。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涡北新城和西部片区建设。实施老面粉厂、老酒厂、望汤阁片区、沿涡河景观带等工业遗址开发项目,提升城市“烟火气”。做好陵西湖周边地块开发利用工作,着力将北部新城打造成集居住、商业、休闲、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宜居新城。
    提升城市功能配套。完成8#二期、柴家沟、前李等5个还原小区项目建设。打通望州路、人民路等11条断头路,推动六个工业功能区内市政路网开工建设。完成G311亳州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加快G105亳州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进度。推进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和积水点治理,建安路污水泵站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专项行动,持续开展背街小巷改造、居民小区整治提升,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五)聚力兴农富农,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农业更强上下实功。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建设高标准农田7万亩、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千亩示范片20个。新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家,面向沪苏浙地区销售额超120亿元。推进食用菌产业振兴,食用菌种植面积2500亩、产量1.28万吨。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20个以上。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新建数字农业工厂2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个,农机作业托管服务率96%以上。培育农产品加工产值超10亿元企业1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530亿元、增长6%。
    在农村更美上出实招。坚持项目化思路、产业化思维,全面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持续推进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垃圾处置、镇村文明创建等工作,建设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4个、和美乡村中心村7个。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51公里、“四好农村路”养护工程200公里、安全隐患精细化提升530公里。扎实推进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加快大寺地表水厂及加压泵站、输配水管网建设。
    在农民更富上见实效。实施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行动计划,提升农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新增农村电商经营主体100个,农村产品网销额突破80亿元。有效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全域发展庭院经济和林下经济,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占比90%以上。
    (六)聚力绿色发展,筑牢生态保护新屏障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做好重点行业稳定达标排放和总量减排工作。有序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上牌。持续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治理农村黑臭水体52条。聚焦重点流域,管控重点源头,强化涡河及其支流国控断面巡查工作,确保水清、岸绿、景美。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化肥利用率42.5%以上,统防统治覆盖率49%以上。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深入推进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问题、“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筑牢涡河、西淝河、城市主城区绿带等生态屏障,推进引江济淮生态廊道等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项目。完成造林800亩、森林抚育16000亩、退化林修复5000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庇护面积16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7个。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完成美国白蛾防治作业面积10万亩。
    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电池、光伏、风电、充电桩及新型储能等产业,着力打造新能源制造产业集群。建立健全秸秆收储体系,培育秸秆产业化利用企业,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95%以上、产业化利用率53%以上。因地制宜推广“肥水还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5%以上。
    (七)聚力民生改善,彰显共享发展新作为
    促进更加充分的就业创业。持续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公益性岗位、高校毕业生特定岗位等,继续推进线上云端招聘、线下就业、创业服务驿站等工作。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市场化用工等方式,多渠道解决就业难、招工难等问题。新增城镇就业8600人。持续开展“亳州老乡,请您回家”和助力青年学子创业等活动,激发各类群体就业创业积极性。用足用好就业创业政策,使各类就业创业群体放心就业、安心创业。
    构建更加健全的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各类参保对象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推进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力度。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改造建设,配租住房600套以上。统筹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
    发展更加均衡的公共服务。优化集团化(联盟)办学模式,突出抓好城乡学校联盟建设。深化“双减”工作,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加城区学位供给,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加快职教园区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做好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作。组建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工作室。完成谯城区人民医院项目建设。提升区图书馆、文化馆品质。
    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紧盯危化品、交通运输、城镇燃气、建筑工地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及时排查化解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常态化开展“民声呼应·暖心走访”行动。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强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等突出违法犯罪行为。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谯城正处于弯道超车、跨越崛起的关键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赢得更多优势、实现更大突破,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实干型政府。
    带头讲政治,做到绝对忠诚。始终坚持把维护核心、维护权威摆在首位位置,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讲政治、讲忠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把“两个确立”的政治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落地见效。
    带头践宗旨,恪守为民情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把群众“期盼的事”变为政府“要干的事”。树牢“习惯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深入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带头谋发展,彰显实干担当。始终坚持重实效、强实干,严格落实“13710”工作制度,继续推进八大攻坚行动走深走实,对定下的事情、部署的工作,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强化政府履约践诺意识,持续做好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牢固树立“不当上游、就是下游”的争先理念,办好一批温暖人心的实事、解决一批制约发展的要事、干成一批关乎长远的大事,努力形成更多谯城特色、谯城经验、谯城样板。
    带头强法治,深化依法行政。始终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健全完善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程序,确保政府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和政策解读,畅通政府与公众互动渠道,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带头严自律,筑牢拒腐防线。始终坚持廉洁自律,自念“紧箍咒”,常打“预防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加强审计监督,确保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等审计全覆盖。大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积极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良好干事创业环境。
    各位代表!唯有实干才能把蓝图变为现实,唯有奋斗才能把愿景变为实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乘势而上、奋勇争先,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现代化美好谯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术语解释
    1.两整治一保障——即整治餐饮油烟和噪声扰民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合法环境权益。
    2.八大攻坚行动——即园区要素保障及低效闲置用地处置攻坚行动、“难安置”及PPP项目历史遗留问题攻坚行动、土地增减挂及卫片执法攻坚行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攻坚行动、环境品质提升攻坚行动、企业用工及根治农民工欠薪攻坚行动、工业企业倍增及帮扶攻坚行动、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改攻坚行动。
    3.“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即第一个“1”指中央和国家层面交办的问题,第二个“1”指省级层面发现的问题,“N”指聚焦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各县区和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回头看”排查和持续推进滚动排查出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