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16|回复: 0

[江苏] 2024年南通市崇川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21:53
  • 签到天数: 75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2757
    发表于 2024-5-11 21: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南通市崇川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13日在崇川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长 杨万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聚焦南通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目标定位,坚定扛起主城担当,持续聚力“四个年”行动,不惧风雨、克难奋进,勇挑重担、走在前列,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崇川新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一)稳运行、优服务,经济发展难中有进

    这一年,我们全力以赴拼经济,积极应对各类困难挑战,着力强化服务调度,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步子走得更稳更实。主体指标平稳向好。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0亿元,同比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2亿元,与上年度持平;规上工业应税销售1050亿元,增长5%;服务业应税销售突破4300亿元,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亿元,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万元;外贸进出口总额689亿元;全年新增市场主体超2.4万家、“四上”企业575家。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有序推进。产业质态稳步提升。扎实推进工业提速增效,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近40%。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大生集团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欣润新材料获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南通数字交通产业园获评省首批数字交通产业园。启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中远川崎等2家企业获评省级优秀企业,易实精密、中集环科成功上市。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产业集群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深入推进服务业繁荣发展,主攻软件信息、数字文化等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8%,市北文旅集聚区、南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评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中威科技获评省软件企业技术中心,海隆软件获评省技术先进型企业,九一科技等3家企业获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组建建筑业发展服务中心,新增建筑业企业特级资质1个、壹级资质2个,建筑业产值突破900亿元。都市农业公园片区创成市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创新动能持续激发。科技创新三年行动顺利收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61.6%,高企认定通过率超70%,净增高企95家。新认定市科创项目152个、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近900家,钰泰半导体连续两年入选省独角兽企业,狼王科技等4家企业入选瞪羚企业,科凯生命荣登胡润全球猎豹企业榜、跻身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新锐百强。中远船务、中集能源等企业6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成立全市首家产业人才培养联盟,发布“人才新政3.0”,新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项目60个、博士后研究人员6名,入选国家人才计划19人、市“江海英才”16人。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实体化运营,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4家,获评省级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县域)。市北高新区获批全国“创新积分制”实施单位,全省排名再进5位。通富微电牵头成功打造国家级面向关键元器件的创新成果产业化服务平台,南邮南通研究院获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南纤公司质量变革入选中国质量大会创新案例。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国企竞争力持续增强。

    (二)强招引、快建设,优质项目加速集聚

    这一年,我们致力强链补链延链,扎实推进双招双引、项目建设、资产盘活,一批好项目成功落地。招商引资取得实效。瞄准上海、北京、深圳等资源富集区,举办各类主题招商活动16场,新签约注册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和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49个、总投资超35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20亿元以上4个,中巽欧智、洪田科技等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全市首支QFLP基金落户。全年实现外资到账2.31亿美元。项目建设持续领先。大力实施项目落地攻坚竞赛,项目考核连续8个季度“扛旗夺杯”。全市首个“带条件供地”项目爱德旺斯24小时“五证”齐发,拿地即开工。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完成投资41.8亿元。越亚二期等12个项目实现竣工,泽宇电力等5个项目转化达产。华能燃气机组、数字文化产业园等24个项目列入省市重大项目清单。资源资产有力盘活。加快低效闲置用地“腾笼换凤”,累计盘活30宗2600余亩。完成姚港油库搬迁,盘活土地150亩、载体超1万m2。推动同济科技园等27.8万m2国有资产租售,全年营收3.4亿元。加速释放楼宇承载力,新增楼宇“四上”项目304个,楼宇入驻率达70%,天安数码城、天宝大厦分获长三角示范楼宇、新锐楼宇。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超2万m2,村级集体资产总量、集体总收入、村民分配收入保持全市第一。节制闸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进入全省百强。

    (三)促更新、提颜值,主城气质不断彰显

    这一年,我们用脚步丈量城市,一体推进“拆改建管”,着力提升城市内涵,打造宜居、通达、绿色、温馨之城。城区形象不断提升。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0个,近2万户居民住得更舒心。全市首个破旧片区更新项目竣工交付。启动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六力共治”工作,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易家桥壹号院、学田苑获评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完成房屋征迁项目46个、面积42.5万m2。新开工安置房地块3幅2600余套,竣工5幅4400余套,3000余户居民喜迁新居。建成通吕运河南岸东段等景观项目17个,芦泾路等3个小游园入选省级“乐享园林”。完成南大街主街道路景观改造提升,西南营示范地块保护更新等3个项目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交通更加顺畅。爱民路等14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东大街等10条“最美回家路”焕然一新。排查整治农村道路交通隐患32处,修复危旧桥梁10座。试点推进“潮汐式”停车,154个共享停车场、7600余个共享泊位,让市民停车更加便捷,错峰共享停车模式被央媒持续聚焦。全力保障通扬运河航道整治等重点交通工程。完成轨交二号线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以全新形象迎来地铁双线换乘时代。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开展臭氧污染攻坚、扬尘整治“654”专项行动,PM2.5年均浓度27μg/ m3,优良天数比率83.3%。推进大货车停车秩序专项整治,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2215辆。高标准打造幸福河道100条(段),完成6项河道整治和水环境提升工程,建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2个,12个市考以上断面水质持续保持优Ⅲ类。长江崇川段频现江豚嬉戏画面。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环卫体制改革顺利完成。新增生活垃圾四分类小区210个,打造示范小区10个。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金秋织物获评国家级“绿色产品”,宝钢线材等2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城市生活更有温度。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濠河景区获评首届省风景名胜区最受欢迎十佳景点,唐闸古镇等5个景点入选“水韵江苏·长江百景”。森林野生动物园成为十一假期省内最受欢迎乐园类景区,入选省智慧旅游景区。万象城、圆融等商业综合体引领通城消费新时尚。通吕运河北岸路、中南彩虹漾等特色夜市火热出圈,城市“烟火气”不断升腾。成功承办全国男、女排冠军赛等重大体育赛事。勇救落水者的“中国好人”、救火英雄最美“雕像”、通城“落叶猫”等都圈粉无数,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温度和浪漫。

    (四)办实事、解民忧,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这一年,我们聚焦市民所思所盼,持续将7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入到民生领域,用心用情办好30项重点民生实事。就业创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充分发挥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优势,全年举办招聘会百余场,提供就业岗位3.6万个,3.5万人在崇川找到了满意工作。大力实施人口导入十大工程,打造“快就业”零工服务平台,发布岗位7700余个,1.35万名高校毕业生、1274名高技能人才来崇就业发展。助力218名残疾人平等就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获省通报表扬。“一对一”帮扶26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培育优质创业载体100家,发放各类创业贷款、补贴超700万元,成功支持自主创业2880人。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优化。新建永怡小学、滨江幼儿园等4所学校,再添7所省优质幼儿园。启动“百校焕新”三年行动,68所学校完成改造提升。全市首个国家级名校长工作室揭牌。创成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建成国家级、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3家。2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址新建并投入运营。全区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提升至92.8%。区卫生监督所获省创新发展先进单位。立宝托育“1+N”普惠托育模式在“一老一小”全国现场会交流推广。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幸福街道红色教育基地、蓝印花布博物馆入选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南川园片区入选国家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寺街”入选省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获评全市唯一省级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地区。建成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11个,全市率先实现街道全覆盖。完成400户家庭适老化改造和18个社区助餐点改造提升。入选全省首批“苏童成长”协同关爱机制建设试点。为8000余名困难对象发放救助金超3500万元,边缘困难群体“四度”模式获评省社会救助创新实践成果优秀案例。创新打造全市首家军人家庭服务社。

    (五)守底线、防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这一年,我们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社会大局持续保持稳定。安全韧性不断增强。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事故起数、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开展“生命至上、隐患必除”专项行动,及时发现和整治16个重大火灾隐患和32个较大火灾隐患单位。全区餐饮单位工商级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安装全覆盖。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监管,加装梯阻系统1.3万台,增设集中充电设施947处。推进自建房存量隐患治理,整改隐患68处。风险化解稳妥有序。持续推进政府性债务化解,债务率有效压降。坚决扛起“保交楼”责任,推动祥生云境等9个楼盘完成竣备,5000余户居民顺利拿房。着力强化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助推南通创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扎实开展数字藏品、金融放贷等领域专项排查,加强非法集资源头治理,织密金融风险防范网络。积极有效应对持续高温、雨雪冰冻、大雾台风等自然风险。社会治理有力夯实。强化区街指挥平台一体化建设,扎实开展网格十大专项行动。持续推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扶持公益项目190个,服务群众16万人次。“三事治理”纠纷化解模式入选省“枫桥经验”工作法。深入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巩固提升年”行动,有效化解一批信访积案。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始终保持赶考清醒、奋斗神采、扎实作风,持之以恒加强自身建设,推动政府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扎实开展政府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积极配合省委巡视、市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坚持以巡视巡察问题整改推动工作质效提升。法治建设持续深化。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平均满意率99.4%。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公开重点领域政府信息1.1万余条。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严管公共资源交易,完成交易项目347宗,节约资金9500万元。妥善解决群众诉求,“12345”等民生服务平台事项按时办结率100%,满意率超95%。效能建设纵深推进。实施政务服务改革提升年十大行动,全省首创项目环评“承诺+打包”组合服务模式,政务服务环境持续优化。深化首席服务员制度,用足用好各类惠企政策,“兴企通”平台兑现资金超2.4亿元,惠及企业2000余家。加快政务数据“一网共享”,联动指挥数字化平台获评国家信息中心数字政府建设创新优秀案例。坚持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压降4%。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工会、红十字、慈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实现新进步,对口协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科学普及、档案、地方志、人民武装、国防动员、老干部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殊为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定向领航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位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各驻区单位、企事业单位和驻区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崇川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经济增长的压力持续增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较为困难;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债务化解任重道远;产业结构还需优化,缺少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的旗舰型、引领型重大项目;城市能级、功能品质和管理水平有待持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仍有不足;安全生产、社会稳定领域风险隐患仍然存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有待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四敢”精神需要进一步激发,等等。对此,我们将勇于直面,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当前,外部环境仍存在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但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江苏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沿阵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枢纽,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更大力度推进,省内区域协调发展布局更高水平实施,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更快节奏建设,未来5-8年将是南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必将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作为南通的主城区,同时也是经济大区,我们将应势而为、聚势而进、乘势而上,努力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勇挑大梁、走在前列。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力“新四年”,提升首位度,为实现“十四五”奋斗目标赋能发力,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崇川新实践走在前列。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2.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GDP能耗下降、二氧化碳排放量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重点围绕八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坚持创新驱动,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全力创建省创新型示范区,进一步奏响“崇川崇创”的时代强音。

    积极融入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落实南通“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助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持续放大船舶海工、高端纺织、集成电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优势,主动承接上海、苏南产业转移、成果转化,实现链式互补、网络共建、品质再造。深化园区跨江共建,探索“高校研发、飞地孵化、崇川转化”建设模式,以“科创飞地”打通跨区域资源通道。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崇川分中心,深化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发挥上海市北(南通)科技城“长三角共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效应,合力共筑高水平产业园区,助推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北岸先行区建设起步起势。拓宽产业人才培养联盟辐射范围,在上海、苏南等地设立人才工作站,不断扩展招才引智渠道,打造长三角人才高地。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创新主体扩容提质行动,全年高企保有量达6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92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61.8%。强化企业梯次培育,新增省独角兽(含潜在)、瞪羚企业3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研发平台,力争新增省级科技成果奖3项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幅不低于10%。实施知识产权强企计划,创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区)。深入推进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培育选树质量品牌标杆。

    加快集聚创新人才。持续放大智汇崇川双创峰会、“紫琅杯”创新创业大赛品牌效应,发挥集成电路产业科技镇长团优势,确保新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项目不少于60个,产业紧缺人才500人以上。积极构建协同育人平台,鼓励企业加大力度自主培养人才,力争新入选市级以上领军人才25人。探索成立人才创投联盟,加大人才基金首投力度,新增融资5亿元、首轮融资人才创业企业3家。深入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建设,打造“梧桐树下”人才安居品牌,建设贤安、可为科技、法恩莎等一批重点人才公寓,新增人才公寓样板社区1个、人才公寓1500套。积极探索推进青年公寓建设。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实施创新体系赋能提档行动,修订完善、用足用好“科技创新20条”“科技金融20条”。扎实推进科技招商三年行动,放大“九崇科创合作”效应,开展各类科技招商活动20场以上,招引认定“四有”科创项目不少于180个。加快南邮南通研究院二期、南通大学微电子学院建设,引导创源科技园等建成国家级载体,新增省级以上双创载体不少于2家、研发平台3个。新建聚合物单丝创新联合体,发挥半导体、低碳环保等创新联合体作用,加强与复旦、西安交大等高校合作,力争产学研合作不少于18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超60亿元。加快推进宝月湖金融集聚区、南通金融小镇建设,发挥政府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撬动作用,推广普惠金融“一网通”“崇e融”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撑。

    (二)做强实体经济,筑牢现代产业坚实根基

    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全方位激活“实业基因”,着力打造产业强区、数字强区、旅游强区,以新质生产力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产业壮群强链、企业培优扶强工程,奋力打好工业提速增效三年行动收官战,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应税销售增幅6%,工业投资增幅8%。积极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动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等传统产业焕新发展,产业规模突破260亿元。聚焦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创高端装备产业省级集群,战新产业应税销售增长7%左右。加快建筑业绿色转型,力争产值突破千亿大关。深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6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深入实施“上市苗圃培育”工程,全年新增报会和辅导备案企业各1家、入轨企业2家,后备企业15家,力争新增上市企业1家。

    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全力冲刺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三年行动,推动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品质化迈进,力争全年服务业应税销售突破4500亿元,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收增幅8%。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攻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等重点领域,引培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两业融合”标杆企业,力争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突破40%。深化“四圈两群”建设,推动南大街、中央商务区、市北等商圈业态提档升级,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新增品牌首店40家以上、精致餐饮及精品酒店10家以上。纵深推进全域旅游,瞄准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目标,进一步推动南片、北片旅游资源整合、品质提升,叫响“福地崇川·流连忘返”旅游品牌,打造长三角新兴旅游目的地,全年招客引流突破2000万人次。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工信部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南通赋能中心、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落地。深入推进省数字交通产业园建设,创建车联网智能网联先导区,力争数字交通、车联网产业产值超65亿元。全面打赢“智改数转”三年行动收官战,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新增省市级智能工厂(车间)2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探索布局元宇宙、第三代半导体等新领域新赛道,努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高地。打造天安数码城等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净增规上数字文化企业超40家,培育MCN示范机构5家以上,数字文化产业规模提升20个百分点以上。加快MAP中心和无人农场项目落地,积极推进数字农业发展。抢抓数字人民币试点机遇,持续挖掘具有崇川特色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数字人民币应用覆盖面。

    (三)突出项目为王,积蓄转型升级强大后劲

    聚力“双招双引提质年”“资源资产提效年”行动,锚定重大项目主战场,强招引、优载体、快建设,以项目建设之“进”促经济发展之“稳”。

    更大力度抓好项目招引。立足主城区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广泛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以商引商,全力攻坚重特大项目,力争全年新招引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0个,其中10亿元以上16个,20亿元以上4个,50亿元以上实现突破。充分发挥异地商会、乡贤驿站作用,引导崇川籍企业家返乡兴业。推广QFLP境内投资试点,拓宽外资招引渠道,加快重大外资制造业、外资区域性(功能性)总部、研发中心等领域项目招引,提升外资利用规模水平,力争招引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9个,外资到账3亿美元。

    更高质效盘活载体空间。用好“三区三线”方案阶段性成果,推动土地空间、环境容量、能耗指标等宝贵资源向优质项目集聚。加速发展“柱状经济”,进一步向空间要增量、要效益,全年都市工业综合体新增竣工面积超15万m2,楼宇入驻率提升至72%以上。坚持“以亩均论英雄”,全力挖掘存量资源,持续深化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更新淘汰低效项目,确保盘活低效闲置用地不少于1200亩。推动国有和集体资产高效利用,确保盘活国有闲置资产8万m2、运营收入超4.2亿元,农村集体资产出租率动态保持在92%以上。

    更快速度推动项目落地。强化项目建设统筹调度,实施重大项目专班攻坚,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带方案挂牌”等成功经验,落实全周期、全流程服务,持续保持项目建设领先优势。进一步畅通要素保障绿色通道,快速扫清影响项目推进的“绊脚石”,确保通富通达等28个项目早开工、早见效,全年完成投资50亿元。持续开展项目落地竞赛,加快释放重大项目产能,推动可为科技等3个项目快竣工,涵润二期等4个项目快达产,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支撑。

    (四)推进协同开放,增强改革发展动力活力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宽领域融入苏南,深层次接轨上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深入推进跨江融合。扎实推进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十大重点项目,在商圈发展、政务服务、文化旅游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持续推进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不断扩大“跨域通办”朋友圈。以上海为主攻方向,借力长三角优质旅游资源,打造精品跨江旅游线路,推进长三角非遗大汇,不断提升文旅品牌吸引力、影响力。拓展长三角城市中心城区教育联盟范围,推动口腔医院等区内医疗机构与上海、苏南合作共建,促进更多公共服务同城同质。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提标提质,构建产业特色鲜明、出口拉动明显的外贸产业集群,力争落地总部型外贸项目3-5个。瞄准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着力吸引服务贸易总部型、龙头型项目,培育营收超千万或规模达百人的领军企业2-3家,服务贸易额突破30亿美元。深化“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实施跨境电商人才孵化工程,推动外贸中心、新星等跨境电商产业园集聚发展,加快“出海网”等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落地,争创省级跨境电商标杆园区。常态化开展区域协作,不断扩大与汉中两县交流协作成果。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加快数字化转型,不断擦亮“万事好通·濠满意”服务品牌,力争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城区前十。加快建设“2+2+N”政务服务新体系,重点推进人才落户等“一件事”改革,力争全年“一件事”办件总量突破4万件。高质高效完成“五经普”普查登记工作。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制定完善集成高效、延续衔接、精准直达的“崇川措施”,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新增市场主体2万家以上,入库“四上”单位超580家。推动“兴企通”“政务服务旗舰店”功能融合,打造集政策兑现、行政审批、载体推介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五)强化建管并重,打造近悦远来品质之城

    聚力“城市更新提速年”行动,坚持品质优先、因地制宜、精雕细琢,建设基础好、颜值高、底蕴厚的美丽城区。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持续推进任港湾五龙汇片区建设,加快长江路以西区域控规编制落地,确保城中小学五龙汇校区主体封顶。完成南大街片区主体建筑立面出新。推进青年路等4个破旧片区更新项目。稳步开展征收搬迁,全年动迁民非居150户、20万m2。推动景明二期等3幅安置房地块开工,永通花园等6幅地块竣工交付,提供安置房源7226套。高标准实施24个老旧小区改造,精心建设濠锦路等10条“最美回家路”,做到住宅街区同步改善、围墙内外空间融合。推进通欣路等26条新(续)建道路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区交通功能。加快基础设施布点,建成新能源充电站90个、充电桩600个,加装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超1.3万个。全力保障北沿江高铁、南通火车站综合枢纽等重点工程建设。

    精细实施城市管理。深化物业管理服务“六力共治”,大力推进“两全一广”工作,多元善治聚合力,切实提高市民满意度。务实开展垃圾分类管理,实现建筑垃圾全闭环处置,厨余垃圾处置中心年内运营。新建“三定一督”小区193个,全域实现主次干道“撤桶并点”。开展违建专项治理,削减存量底册违建40%以上,坚决遏制新增违建。持续巩固环卫体制改革成效,提升环卫工作一体化水平。深化静态交通秩序管理,开展堵点乱点片区化治理,全面推行“潮汐式”停车,新建、改造、共享泊位3300个以上。建设品质便民疏导点10个,提升特色夜集市10个,打造市容精细化管理示范路16条。

    传承赓续城市文脉。以点带面推进寺街西南营街区活化利用,实施南关帝庙巷综合管廊改造,打造明清建筑群精品民宿,做好相关院落招商推介。充分挖掘寺街红色文化、名人故居等元素,打造特色街巷示范段。加快西大街(地步湾)城市更新,推动老街巷业态功能完善和文化内涵提升。做好环濠河“旅游+”文章,拓展餐饮、娱乐等多种消费场景,打造文峰公园等“十大休闲消费打卡点”。推进唐闸工业遗存保护利用,提升唐闸古镇整体环境和商业活力。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推进天宁寺等文保单位修缮。建成蓝印花布非遗传承基地,深化“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行动,让非遗更加可知可感可体验。

    (六)聚焦民生关切,解决市民群众急难愁盼

    始终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既注重民生实事普惠性,也关注好困难个体的生活状况,让社会不同群体都能感受到向上的力量,都能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许。

    让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富足。深入推进人口导入十大工程,充分发挥驻外招工引才工作站、“快就业”零工服务平台作用,全年提供就业岗位3.6万个以上,新增就业3.5万人,多措并举增加群众收入。高标准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帮助未就业人员就业上岗、新入职人员提技稳岗,全年开展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4000人。积极举办创业系列赛事,提供全流程创业指导服务,力争打造市级以上创业示范基地2家,支持3000人成功创业。聚焦集体产业培树、土地资源整合,提升村级收益,力争全区村社区经营性收入均超70万元。

    让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春晖小学等5所小学新(改)建工程,新增学位约1.1万个。深入推进“百校焕新”三年行动,改造提升启秀小学等6所学校。持续深化教育优质均衡“520”工程,加强名师梯队培养,深入推广情境教育品牌,创建省优质幼儿园2所。持续完善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加快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口腔医院创建三级乙等专科医院,启动二期建设。新增省市普惠托育机构3家。加快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新增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4处以上。加快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让民生保障更加暖心踏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15分钟养老服务圈”,打造“一综多专·智链万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样板,建成示范点8个。持续做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全年新增就业参保2.3万人。加快推进未保综合服务平台试点,未保站建设实现街道全覆盖。始终心系困难群体,落实救助政策托底,继续为1800名左右特殊困难群众购买“低补保”,开展大病二次救助300人。持续关心关爱退役军人,助力南通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让社会环境更加公平公正。纵深推进“八五”普法,持续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畅通农民工、“病残孤老幼”等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确保常住人口受援率稳定在万分之十以上。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推广市公平竞争e审查监测评估系统,持续破除妨碍统一市场的各类壁垒。开展根治欠薪等专项行动,开设劳动纠纷“一站式”服务窗口,切实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巩固省计量惠民示范区建设成果,打造诚信计量示范街区。落实检验检测等领域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七)秉持生态优先,擦亮美丽崇川魅力名片

    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大力度推进生态治理,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让蓝天碧水净土成为市民可感知的“稳稳的幸福”。

    深化环境综合治理。落实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协同治理,力争PM2.5年均浓度26μg/m3以下,优良天数比率84%以上。深化“654”扬尘治理攻坚,力争道路平均积尘负荷小于0.3g/m2。聚焦管网空白区、污水直排、雨污混接等问题,扎实推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建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5个。深入开展“两治一提升”专项行动,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噪声异味等突出环境问题。

    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和生态岛试验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五龙汇生态改造、西分水岛建设,新建省级“乐享园林”3个、高品质“通小园”10个,新增绿地12公顷以上。积极构建现代水网体系,推进铺港河北段等10项水环境工程,建成幸福河道76条(段),确保12个市考以上断面水质达优Ⅲ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落实危废全流程监管,推动固废产生强度稳步下降、综合利用水平逐步提升。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培树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构建居民乐享、社会参与的环保格局。强化“三线一单”、园区“限值限量”刚性约束,完善绿色发展评价体系,推动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新增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1项、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家。加快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提升绿色经济效益。大力实施重点工艺环节综合治理,高质量推动工业企业结构性减排。巩固节水型社会创建成果,让节水成为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八)深化共治共享,守护平安和谐社会大局

    聚力“基层基础提能年”行动,强化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筑牢安全屏障,确保市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守好安全生产底线。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城镇燃气、既有建筑、“厂中厂”“三合一”场所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确保重大安全隐患动态清零。梳理重大及较大火灾隐患清单,强化整治整改,持续夯实基层消防安全基础。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巩固提升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成果,切实做好长效运行管理。开展安全生产宣教活动,不断提高市民应急安全文化素养。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强化非法集资、房地产等领域风险排查,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确保金融风险平稳可控。加强政府性债务管控,确保完成年度化债目标。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科学应对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全面排查整治易涝点位,系统提升城市防汛排涝水平。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优化建设区街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不断提升依法治理能力。持续深化网格十大专项行动,大力实施“精网微格”提升工程,提高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提升“12345”等民生服务平台办件质效,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优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对电信诈骗等各类违法行为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提升广大市民公共安全感。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一年已经启航。我们将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永恒追求,以奋斗起笔,以实干作答,不断实现崇川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始终筑牢对党忠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确保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崇川高质量发展实践中。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建设公正严明、透明规范的法治政府。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切实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面提升政务公开质效,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抓严抓实审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决做到实干担当。始终把抓执行、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鲜明特质,落实抓经济工作“四项机制”,强化常态化“三个调度”,把一切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落地见效上来。坚持一线工作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谋实。坚持账单式闭环管理,对已部署的工作跟踪问效、一抓到底,对省委巡视反馈相关问题压实责任、真抓实改,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务实推进。在矛盾面前勇于迎难而上,在困局面前敢于挺身而出,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难关一个难关攻克,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好。

    大力弘扬清廉之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向深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查处重点行业领域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持续建设人民满意的廉洁崇川。坚持常态化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处。

    各位代表,砥砺前行再出发,需一锤接着一锤敲;有风有雨是常态,但一年定比一年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以“强富美高”新崇川现代化建设的过硬成果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词语释义

    1.“四个年”行动:是指“双招双引突破年”“城市更新提升年”“资源资产盘活年”“基层基础夯实年”行动。

    2.“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和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

    3.“人才新政3.0”:是指2023年9月,我区升级出台的《关于更大力度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4.“创新积分制”:是指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定量评价、积分赋能、精准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

    5.QFLP:全称为Qualified Foreign Limited Partners,即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是指境外投资者参与投资中国境内非上市股权的一种形式,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资格审批和外汇资金监管程序后,将境外资本兑换为人民币资金,投资于国内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6.“带条件供地”:是指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为目标,将国家政策允许且不影响公平公正竞争的产业类型、生产技术、产业标准、产品品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等要求作为工业用地供应条件,纳入供地公告和投资发展监管协议的供地方式。

    7.“六力共治”:是指在推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过程中,突出党建引领,提升党组织领导力;突出行业监管,提升主管部门监管力;突出齐抓共管,提升执法部门公信力;突出指导监督,提升业委会履职力;突出规范专业,提升物管企业服务力;突出宣传引导,提升居民群众自治力,不断提升全区物业管理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8.“潮汐式”停车:是指在城市特定时段和特定区域,结合停车需求和资源供给实际,通过错时共享和价格杠杆调节开放临时停车位,阶段性缓解“停车难”的惠民服务。

    9.扬尘治理“654”专项行动:是指在扬尘治理工作中,聚焦“六类现场”,即建设工地、拆卸现场、闲置地块、道路街巷、渣土运输、“两场一站”(码头堆场、渣土堆场、混凝土搅拌站);坚持“五全”要求,全领域贯标、全流程管理、全天候测查、全主体定责、全社会监督;落实“四查”机制,通过区级巡查交办、主体自查自纠、纪检督查问责、社会访查曝光,确保全区扬尘整治无死角、无盲区,推动扬尘治理明显改观。

    10.人口导入十大工程:包括招工引才工作站建设、在通高职院校毕业生留崇、零工市场建设、海外人才回流、创新创业“百千万”、新兴产业紧缺人才集聚、“1+3+X”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体系建设、千套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基础教育扩容提质、健康护航能力提升等十大工程。

    11.“1+N”普惠托育模式:是指以“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又可及”为基本要求,依托一个定位标准、设施先进、教学门类齐全的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带动N家小型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专业化社区托育服务机构共同发展的模式。

    12.“四度”模式:是指优化申办路径,加快救助速度;强化规范管理,提高救助精度;创新救助方式,拓展救助广度;整合多方资源,提升救助温度。

    13.网格十大专项行动:包括网格事项规范准入、党建领航固本强基、网格队伍素能锤炼、网格邻里融合融优、网格信息清仓见底、专属网格规范贯标、网格事件精准采报、综专网格互联互动、网格宣传家喻户晓、网格服务解忧暖心等十大专项行动。

    14.“三事治理”纠纷化解模式:是指从基层多发纠纷着手,将非诉服务融入网格、小区、商圈之中,创新开展家事、商事、物业事“三事治理”,将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基层。

    15.政务服务改革提升年十大行动:包括协调机制完善行动、政务体系健全行动、商事登记便利行动、集成套餐再造行动、项目审批提效行动、资源交易规范行动、网办通办优化行动、惠企利民连心行动、政务管理提标行动、队伍建设强基行动。

    16.“承诺+打包”组合服务模式:是指将原先前置的环评文件审查环节后置。对于不同建设单位规划的多个同一类型建设项目,在建设单位各自提交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报批承诺书后,由区行政审批局实施打包审批、当场受理,并在批复文件中明确各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实现当日审批、当日办结。

    17.“科技创新20条”:是指《关于建设创新活力城打造创新示范高地的若干政策意见(2023年修订版)》,主要包括支持企业技术攻关、推动企业合作创新、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研发投入、积极引进科创企业、培育发展高新企业、做强做优本土企业、鼓励企业科技进步、激励研发机构建设、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双创载体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吸引各类人才就业、支持高端人才创业、鼓励海外人才引进、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建立股权投资机制、加大金融信贷扶持、实行风险共担补偿、给予企业上市奖励等五大方面20条政策意见。

    18.“科技金融20条”:是指《崇川区关于实施科技金融促进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包括鼓励种子资金加大投资、鼓励设立科技小贷公司、鼓励天使(创业)基金投资、加大政策性股权投资、鼓励社会化股权投资、实施金融信贷扶持、支持科技融资担保、鼓励科技保险业务、完善政府产业基金体系、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服务、实施“科创贷”风险补偿、强化科技企业上市培育、推动科技企业上市挂牌、支持上市企业做大做强、给予上市首投机构奖励、用好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创业(产业)投资联盟、建立基金联席会议制度、引进培养科技金融人才、强化财政专项资金保障等20条政策意见。

    19.“九崇科创合作”:是指九三学社南通市委员会与崇川区人民政府在产业科技创新和科创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的全面战略合作。

    20.“四有”科创项目:是指有高科技含量、有高层次人才、有高成长潜力、有社会资本关注的科创项目。

    21.“上市苗圃培育”工程:是指按照“培育一批、入轨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总体思路,综合考虑企业估值、销售、研发、阶段性成果等上市关键指标,动态筛选和培育一批上市苗圃企业,细分为:种子企业、青苗企业、金苗企业。

    22.“两业融合”:是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23.“四圈两群”:是指改造提升南大街传统商圈、打造商务区-紫琅湖活力商圈、繁荣市北区域性服务商圈、建设南通中心休闲旅游商圈,培育环濠河、五山片区精品酒店和精致餐饮集群,加快把南通建成有活力、有特色的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24.MCN:全称为Multi-Channel Network,是指一种网红经济运作模式,通过资本支持,确保签约的网红或者自媒体能够持续产出高质量的内容,进而实现这些内容的商业价值。

    25.MAP:全称为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是指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定位为“农业价值链共创和共享平台”,在消费升级与新型农民之间搭建起桥梁,为广大种植者和食品价值链合作伙伴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涵盖农业生产销售全过程的全产业链服务。

    26.“三区三线”:“三区”是指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是指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27.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十大重点项目:是指在2023年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大会上,发布的2024年联盟楼宇经济品牌推广项目、数字化赋能城区发展项目、长三角品质商圈共建项目、中心区创新创业联动项目、老字号品牌创新发展项目、“非遗”文化传扬与文旅新活力打造项目、“双碳”示范区建设项目、城市更新典范打造项目、“C9第一方阵”品牌打造项目、产业协同发展实践研究项目。

    28.长三角非遗大汇:是指“锦绣中华”中国四大名绣展暨长三角非遗大汇。2024年崇川区拟以中国四大名绣作品展为切入点,邀请各城市推荐非遗项目集中展览、展演,如非遗集市展销会、戏曲戏剧现场演绎、民俗内容互动体验等。

    29.“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是指立足本地产业基础,通过跨境电商交易方式,带动产业带出海,同时依托跨境电商新业态放大本地产业带优势,培育跨境电商品牌,最大限度提升柔性供应链竞争力,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模式。

    30.“2+2+N”政务服务新体系:是指以南、北两个区级政务服务中心为核心,崇川经济开发区和区政务服务中心新城分中心为两翼,依托农商行网点,积极推动建设多领域、广覆盖的“农商·苏服办”标准化服务专区。

    31.“一件事”改革:是指以市场主体和群众需求为导向,以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为主要领域,以破解办事梗阻、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着力点,以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重构为主要支撑的政务改革。

    32.“两全一广”:是指物业管理全覆盖,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全覆盖,物业费收缴广覆盖。

    33.“三定一督”:是指定时开放、定点投放、定人督导,是生活垃圾分类的一种工作模式。

    34.“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是指在保护传承非遗资源的基础上,突破时间、空间、形式的限制,在景区内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植入形式多样的非遗展陈、展示、展演、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景区内全程感受、全程共享非遗活态魅力。

    35.教育优质均衡“520”工程:是指为推动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而实施的体制机制创新、优质资源共享、内涵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提优、教育供给升级5大工程,共涉及20项具体措施。

    36.“一综多专·智链万家”:是指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一综多专”是指以街道为单位,因地制宜建设一个功能集成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分散建设多个功能相对专一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智链万家”是指加快数字化赋能,打造、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链接机构、居家、社区以及政府、市场、社会养老服务资源,推动线上线下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37.“两治一提升”专项行动:是指治理噪声异味污染、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专项行动。

    38.“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推进生态环保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39.园区“限值限量”:限值是指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制定园区环境质量目标,明确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值;限量是指根据园区环境质量考核目标和实际排放情况,确认主要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

    40.“三合一”场所:是指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几种用途混合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场所。

    41.“精网微格”提升工程:是指在网格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位置和人、地、物、事、组织等要素,按照50至100户左右为基本单位,将城乡社区综合网格细分为若干个微网格,构建起“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微网格—户”的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体系,让网格化治理到户到人,使基层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最末端,提高网格化治理精准性。

    42.经济工作“四项机制”:是指以招商引资季度分析会、项目季度观摩点评会、科技创新双月例会、企业上市月度联席会等推进经济工作的四项机制。

    43.常态化“三个调度”:是指定期开展经济运行调度、项目建设调度、城市建设调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