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528|回复: 0

[云南] 2022年镇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1 08:4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477

    主题

    481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828
    发表于 2024-1-23 09: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15710043806 于 2024-1-24 15:25 编辑

    2022年镇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镇康县统计局
    2023年5月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工作要求,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攻坚克难、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737891万元,同比增长7.9%(不变价)。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3000万元,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240567万元,同比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304324万元,同比增长3.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6.2%;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2%。
    分季度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168718万元,同比增长5.2%,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321248万元,同比增长6.2%,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477947万元,同比增长5.6%。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089元,增长8.3%。
    全年非公经济增加值364314万元,同比增长9.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9.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单位:亿元、%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7.15万人,其中,男性9.15万人,占总人口的53.4%,女性8.00万人,占总人口的46.6%。出生率为8.72‰,死亡率为9.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2.99%,比上年末提高0.33个百分点。
    表1  2022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4.24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省外到位资金48.00亿元,同比增长22.5%。

    二、农业
    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基础牢固。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253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增长5.5%。其中:农业产值229691万元,同比增长5.4%;林业产值14398万元,同比增长5.1%;牧业产值60227万元,同比增长5.4%;渔业产值8597万元,同比增长6.8%;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9622万元,同比增长8.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6473万元,同比增长4.9%。

                                          单位:亿元、%

    年末实有耕地364392亩,比上年增加300亩,增长0.08%。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62159亩,比上年下降2.8%;粮食种植面积459024亩,同比增长0.6%。其中,夏粮种植面积96590亩,同比增长0.8%;秋粮种植面积362434亩,同比增长0.5%。油料种植面积3855亩,同比下降22.2%;茶园面积111996亩,同比增长3.3%;烤烟种植面积18064亩,同比下降0.1%;核桃种植面积726035亩,与去年同期持平;澳洲坚果种植面积424471亩,同比增长0.2%;咖啡种植面积85707亩,同比下降1.6%;橡胶种植面积138412亩,同比增长0.1%;甘蔗种植面积89131亩,同比下降29.4%;水果种植面积29761亩,同比下降6.0%。
    实现粮食总产91036吨,同比增长4.2%,其中:夏粮产量11853吨,同比增长0.9%;秋粮产量79183吨,同比增长4.8%。油料产量423吨,同比下降15.9%;茶叶产量8397吨,同比增长3.9%;烤烟产量2275吨,同比下降2.7%;核桃产量91990吨,同比增长0.9%;澳洲坚果产量28070吨,同比增长8.6%;咖啡产量6710吨,同比下降2.4%;橡胶产量3243吨,同比增长3.4%;甘蔗产量39.63万吨,同比下降24.2%;水果产量5181吨,同比下降29.3%。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12.45万千瓦。拥有拖拉机2559台,其中,中型农用拖拉机55台,小型农用拖拉机2504台。

    表2  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情况

    全年生猪出栏171246头,比上年增长20.7%;牛出栏10850头,比上年增长3.8%;羊出栏35507只,比上年增长8.5%;家禽出栏147.21万只,比上年增长1.6%。
    年末生猪存栏127500头,比上年下降3.5%;牛存栏47130头,比上年增长0.3%;羊存栏62637只,比上年增长1.8%;家禽存栏95.70万只,比上年增长2.3%。
    全年猪肉产量16162吨,比上年增长18.2%;牛肉产量1259吨,比上年增长1.5%;羊肉产量651吨,比上年增长5.5%;禽肉产量2261吨,比上年增长6.9%。

    表3  畜牧业存出栏情况表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2年,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113225万元,比上年增长15.9%(不变价)。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8%(不变价)。分门类看,采矿业比去年增长54.8%,制造业比去年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去年下降0.4%。

                                           单位:亿元、%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成品糖产量17.27万吨,比上年增长15.4%;水泥产量49.46万吨,比上年下降24.6%;有机肥产量3.34万吨,比上年增长4.2%;铅精矿产量4156吨,比上年增长20.1%;铁精矿产量12.24万吨,比上年增长2.7%;锌精矿产量3.58万吨,比上年增长46.8%;铜精矿产量2956吨,比上年增长153.1%;硅产量3.0万吨,比上年增长16.2%;精制茶387.72吨,比上年下降36.2%;鞋142.48万双,比上年增长4.4%;橡胶产量279吨,比上年下降89.7%;坚果产量4013吨,比上年增长59.3%;商品混凝土产量13.57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9.6%;发电量77820.23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4.5%;红砖1444.71万块,比上年下降25.8%。

    表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产出情况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27510万元,比上年增长18.9%(不变价)。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75005万元,比上年增长56.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32.9%。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06.5%;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73.8%;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5.1%。从三次产业占总投资比重看,第一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8.0%,第二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20.9%,第三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71.1%。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8%,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6.7%。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73.8%,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0.9%。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下降8.9%,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5.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3.1%。商品房销售面积9.3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6%。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734万元,比去年增长5.0%。其中,限额以上零售总额47591万元,同比增长23.4%,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7%。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43179万元,同比增长27.9%;餐饮收入4412万元,同比增长8.3%。
    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8.2%;烟酒类零售额增长16.6%;饮料类零售额增长27.7%;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10.4%。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68139万元,同比增长43.4%;其中,进口总额10945万元,同比下降11.8%;出口总额157194万元,同比增长50.0%。
    六、交通运输、邮政和旅游业
    年末全县公路里程6042.89公里。其中,国道101.50公里,省道80.37公里,县乡公路466公里,乡道1021公里,村组道4374.02公里。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2984.84万元,同比增长7.3%;累计业务总量2586.42万元,同比增长6.4%。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游客163.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0.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29282万元,比上年增长61.1%。
    七、财政和金融业
    全年财政总收入52563万元,比上年下降4.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250万元,比上年下降0.2%(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同口径增长0.1%)。其中,税收收入15153万元,比上年下降11.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3.0%;非税收入20097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7.0%。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7256万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939万元,同比下降17.6%;公共安全支出12226万元,同比增长68.9%;教育支出40960万元,同比增长13.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31030万元,同比增长56.4%;交通运输支出6763万元,同比增长279.1%;农林水支出36564万元,同比增长118.2%。
                                       单位:亿元、%

                                      单位:亿元、%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8192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4827万元,增长7.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24319万元,增长6.3%。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3924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2519万元,增长13.6%,其中,住户短期贷款余额101233万元,同比增长2.0%;住户中长期贷款余额112824万元,同比增长15.4%。                              
                                                单位:万元、%

                                              

                                                 

                                                 单位: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64所。其中,职业高级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 所、初级中学8所、完全中学1所、小学76所(含教学点4 个)、幼儿园77 所。在校学生总数39324人,其中职业高级中学1901人(含中等职业学校非全日制学生1291人)、普通高中3289人、初级中学8564人、小学18472人、幼儿园7098 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4.03%,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8%,初中毛入学率100.1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3.7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14%。
    科技工作稳步发展。争取到科普项目类资金79.5万元,实施科普项目6个,举办科普培训6场次,科普受训3000人次。
    成立县级学会、协会1个,全年举办科普讲座2场次,听讲座人数达200人次。
    举办科普展览8场,参观人数4000人次。实用技术培训23场次,受训人数1200人次,招收“农函大”学员913人。
    九、文化和卫生
    拥有综合档案馆1所,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31020册,艺术表演团队1个,表演场所1个。
    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07个(包括乡、村级卫生院/室)。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154张,卫生技术人员118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94人。
    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37人;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100人。
    有乡镇卫生院7个,床位574张,卫生技术人员553人。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22元,比上年增长6.3%。按常住地划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19元,增长4.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19元,增长7.0%。
    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061元,比上年增长3.9%。按常住地划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246元,下降1.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134元,增长6.9%。

                                        单位:元,%

                                             单位:元,%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3512人,比去年增加1289人;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110060人,比去年增加688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65426人,比去年减少1725人;参加失业保险8338人,比去年增加436人;参加工伤保险13852人,比去年增加408人。
    年末城镇新增就业2999人,开发使用公益性岗位997个,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3%。
    聚焦民生保障,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2022年,共计发放农村低保132378人次,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822.52万元。发放城市低保7127人次,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260.35万元。救助特困人员7476人次,累计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747.41万元。累计临时救助12323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045万元。
    十一、资源和环境
    全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面积66公顷。
    全年降雨量1151毫米,年平均气温20.1摄氏度,年日照时数2012.5小时,年最高气温34.5摄氏度,最低气温4.8摄氏度,无霜期365天。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0.6142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99.98%。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1.99%,比上年提高4.01个百分点。
    注:
    [1]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2]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法人企业。
    [4]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指城镇和农村非农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5]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通过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取得的,调查户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除以家庭常住人口得到的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按常住地分,得到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计算公式为:
    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其中: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财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支出
           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6]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指住户在调查期间内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用于消费品的支出和用于服务性消费的支出,除以家庭常住人口得到的人均支出。根据用途不同,消费支出可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根据来源不同,消费支出可划分为现金消费支出、实物消费支出(含自产自用、来自单位、来自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按常住地分,得到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7] 本公报中招商引资、财政、交通运输、邮政、旅游、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林业、气象、环境、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