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468|回复: 0

[四川] 2023年成都市新都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80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3993
    发表于 2023-8-22 17: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成都市新都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8日在成都市新都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区长  魏柯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2年政府工作回顾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真抓实干、砥砺奋进,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在千亿能级、增长2.1%(同比,下同);在新一轮减税降费25.9亿元的情况下,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6632元、34035元,增长4.3%、5.1%;首次入围全国百强区,入选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获评新时代十年成都制造业发展先进单位。
    一、聚力创新发展,发展动能换挡提速
    (一)特色产业集聚成势。航空产业起势腾飞,实现产值85亿元、增长21.4%,承办全市产业建圈强链首次现场交流会,获评全市唯一建圈强链工作担当作为先进区县,在全市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作经验交流。航空产业园实现全功能运营,新建标准厂房60.5万平方米,“四中心”[]建成投运,首台C919国产大飞机机头、首台套反推/短舱产品成功下线。签约引进航空发动机产业园、成发科能燃机等重大项目27个,总投资200亿元。轨道交通多维拓展,实现产值85.4亿元、增长21.9%,产业化本地配套率提升至60%。城际动车组实现产业化落地,中车成都取得西部地区唯一城际动车组制造资质。落地动车组120万公里检修业务,获批动车组240万公里高级修资质。新兴产业加快布局,科成云一期建成投运,网通产业园二期、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加快建设,厚普氢能装备产业园开工建设,微网优联建成全省首个5G智慧工厂示范基地。新都工业园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四星称号,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评全省优秀开发区。
    (二)传统产业转型提质。医药、食品、机电、家具、包装五大传统产业能级优化提升,实现产值541亿元。科伦原研药国产化进程加快,入围全国化药企业百强。成都医贸大厦总部基地加快建设,引进大众医药等项目4个。华润雪花年产110万吨技改项目加快推进,年产值增长46.2%。光明光学等4家企业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家居产业加快向柔性定制、智慧智能转型,引进深圳室内设计师协会等平台类企业2家。物流去仓储化有序推进,传化北中心、嘉民电商物流产业园建成投运。完成裕鸢航空、正恒动力上市申报,上市“蓄水池”企业超40家。
    (三)创新要素加速流动。创新主体做大做强,入选新经济双百企业3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1家、贡嘎培优[]企业3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225家。校院企地融合发展,环西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园加快建设,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涡轮研究院获评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21个项目获评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3亿元。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建设通过验收。深化人才新政2.0,全市首推“以薪定才”“指标到企”评价模式,引进专家团队32支、高层次人才200余名,人才引培经验获央视报道。
    二、聚力协调发展,空间能级优化提升
    (一)区域协作统筹推进。“双城记”建设成效显著,与九龙坡区共建新龙产业合作促进会,30余家高端铝材企业达成购销协议超10亿元,成功举办第二届“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系列活动。“同城化”协作深入推进,与广汉市协同打造成都都市圈北部增长极,天府大道北延线(新都段)新建段通车,城际公交C2线运量超110万人次。新青两地协同完成30余个产业项目跨区域供地,出口综保区、自贸区联动深入开展,清白江宜居水岸工程启动建设,区域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持续深化。
    (二)全域协同一体发展。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乡一体结构逐步构建,“三片”[]实现差异化互融互补式发展。主城区集聚能力全面提升,清源路有机更新有序推进,和信中心建成投用,泥巴沱森林公园二期加快建设,超线公园荣获“2022年世界建筑节”大奖。东部拓展强化区大配套、大交通、大生态设施功能加快完善,轨交科创中心、石木路、西江河流域整治等30余个项目有序推进,花舞木兰、兴城足球等项目加快布局。西部控制优化区存量用地更新与乡村土地整治全面推进,完成新龙桥等5个城乡融合片区发展规划,泉印心都、双龙田园等项目加快推进。
    (三)城乡协调深度融合。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试划、“三区三线”划定,村级片区规划加快编制。打造“川西林盘价值高地”,启动川西林盘保护修复项目12个,建成精品林盘6个,川音艺谷正式投运,升庵文化村加快建设,郭家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水梨村、土城村获评市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持续做优“精华灌区粮油基地”,建成高标准农田6000余亩。开展院地合作项目7项,锦绣蔬香、稻菜现代农业园区分别获评市四星级、省三星级园区。建成“美丽香城·宜居乡村”示范村(社区)4个,20户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全覆盖。耕地“摞荒”“非粮化”排查整治深入开展,粮食产量14.2万吨。
    三、聚力绿色发展,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长江经济带问题点位、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大气污染六大专项整治攻坚行动扎实开展,“1+2+14+39”监测体系[]健全完善,扬尘管控持续加强,货车通行线路全面优化,PM2.5和PM10实现“双降”、改善率排名全市第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完成市级目标任务,首次实现全年无重污染天气。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木兰第二净水厂(一期)主体完工,新(改)建污水管网8.9公里,城乡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5.9%、87.2%,主要河流断面监测水质保持在Ⅲ类以上。土壤污染防治有序推进,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散乱污”企业保持动态清零。
    (二)城市功能加快完善。内联外畅工程深入实施,地铁8号线、27号线建设有序推进,成德S11线前期工作顺利启动,成绵高速第二复线、成南高速扩容项目加快建设,新(改)建市政道路20条,蜀龙大道完成智能交通绿波快速化改造,打通兴乐路南段等断头路4条,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廖家湾TOD等7个项目加快建设,新建北部商城等农贸市场3个,建成绕城东等2条直径1米输水管线12.2公里,新(改)建燃气管道139公里。新增公共停车位753个,首个垂直循环智慧立体车库建成投用。蜀龙220kV变电站启动建设,金凤凰高架等8个电力项目完成迁改。新建充电站25座、充电桩3814个。建成5G基站685个。
    (三)绿色转型加快推进。能耗控总量、控强度扎实推进,单位GDP能耗下降3%。低碳发展成效明显,汽车钣喷行业清洁化改造全面推进,利兴龙绿色循环经济模式拓展至北京、山西等地,新增绿色建筑23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260万平方米。全域增绿持续推进,建成大丰中央公园,完成静安路公园品质提升、东湖公园场景营造,新增绿地60公顷、立体绿化8000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7.8%。绿色出行广泛普及,投运新能源公交车367台,新投放共享单车3000余辆。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绿色信贷余额42.7亿元、增长124.6%。
    四、聚力开放发展,城市魅力全面彰显
    (一)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全面落实营商环境4.0,企业开办环节缩减至1个,新登记市场主体2万余户。健全“企业管家”政企互动机制,解决企业诉求716个。全省首创“航空贷”,航空初创企业获贷能力提升3倍。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模式全国推广。国企改革深入推进,构建起“3家AA+、5家AA”主体信用评级矩阵,现代企业制度经验做法全市推广。香投集团投资1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共同组建5支股权投资基金,助推航空、油服等重点产业发展。“中医智能医共体”建设入选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创新案例,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入选全市试点。举办粤港澳制造企业恳谈会等招引活动45场,实现总投资334.8亿元,签约引进“153”重大项目[]6个。对外贸易深入推进,外贸进出口总额66亿元,实际到位内资182.3亿元,利用外资实际到位17.5亿元。
    (二)消费活力竞相迸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47.5亿元。苏宁、七一等高能级商圈蓄能聚势,营业额突破15亿元。沸腾小镇等美食集聚地加快打造,沸腾里建设有序推进,“火锅+熊猫”IP效应显著增强。获评全省川派餐饮创新发展先行区。尖锋旱雪为国家队备战冬奥、赢得冠军做出积极贡献,“时尚+体育”网红打卡效应持续释放。世界冰壶巡回赛亚太总部落户新都。深化首店经济发展,招引落日天空餐厅等首店6家。建成五龙山汽车一体化街区,举办汽车消费节等活动12场,实现汽车销售额68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55亿元,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
    (三)文化内涵日益丰富。天府家风馆获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实践教学基地。荣军院革命军人英雄事迹全网浏览量累计上亿次。锦门获评市级文创产业园区,京东楠苑等3家企业入选全市文创百强企业。打造市级基层综合性公共服务示范点2个,培育引进实体书店35家,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70余场,“4个+”[]入选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建成体育场地162处、75万平方米,新都街道等镇级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00余场,基本形成“15分钟体育公服圈”。升庵中学男排、旃檀中学艺术体操队荣获省运会冠军。
    五、聚力共享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一)社会保障坚实有力。圆满完成128项省市区三级民生实事项目。城镇新增就业589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427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以内。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评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工业园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保持在92%、98%以上。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4个,实施独居老人住宅适老化改造1892户。桂东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国巾帼志愿服务优秀社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综合评分位列全市第一。低保、特困等各类救助扎实开展,发放补助5600余万元。新东景苑等3个安置小区竣工,康怡嘉苑等19个安置小区加快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67套。烈士陵园完成改造提升,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园获评市级园区。简阳、理塘对口帮扶深入开展,帮扶项目24个、拨付资金2678万元。
    (二)教育医疗优质普惠。“双减”政策深入实施。新都一中北星中学等4所学校建成投用,率先在全省创新实施镇(街道)、村(社区)举办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11000余个。龙江路小学新都校区签约落地,西川中学达成落地意向,创新实施学校共同体结对建设,初中强校工程深入推进。区二医院等3个新(迁)建项目竣工,新增床位806张。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区人民医院卒中中心获批投用,省级县域中医医疗次中心、市级县域医疗次中心启动建设,家庭医生签约51万人,区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让利于民3768万元,县域内就诊率达97.5%。
    (三)香城细管提档升级。统筹城市管理与文明城市创建,聚焦环境、功能、人文、参与、响应五个维度,建立香城细管月度考评制度。整治背街小巷6条,改造老旧院落21个,加装电梯54部,完成大运会场馆周边环境提升工程4个,整治“两拆一增”[]点位45个。大力营造精品公共空间,打造公园城市示范街区2个、“金角银边”20处和小游园、微绿地3个,建成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10个,“上班的路、回家的路”50条,蜀龙大道获评全市“最美街道”。“随手拍”平台处置问题1.7万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9%。优化调整“街长制”组织架构,促进城市治理由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及时响应转变。
    六、聚力安全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疫情防控有力有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持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微网实格”[]10121个,在全市率先试点小微医疗机构接诊敏感症状患者信息上报系统。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达92.6%。细分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高效完成集中隔离病房改造,启用香城养老中心感染性疾病诊疗窗口,应急医疗救援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围绕企业供应链、生产链、销售链提供全流程精准服务,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有序生产。
    (二)安全底线筑牢夯实。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期间安全保障工作,“电诈治理、减量控大、禁毒工作”攻坚行动成效显著,“一村一警”实现全覆盖,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区。全面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道路交通、城乡防火、建筑工地、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治理深入开展,排查整治安全隐患6万余处,安全生产事故数、亡人数分别下降27%、35%。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获中央媒体推广报道。金融风险防范有序,政府债务安全可控。深化冷库库长责任制和集中监管仓制度,全覆盖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检查,市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
    (三)社会治理智慧高效。智慧香城运行中心建成投用,城运平台数字基座加快完善,32家单位数据实现共享,打造多元城运平台场景6个。多元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体系持续完善,行业性、专业性纠纷化解机制建立健全,实现矛盾吸附在当地、解决在萌芽。政务服务提质增效,部门协同服务模式健全完善,“一窗受理”相对集中受理事项334件。推行网络理政提级处置,群众诉求回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4%,高效处置经验获人民日报刊载。“新都服务”获评“全国十大服务中心微博”。
    红十字会、台侨、民宗、保密、档案、兵役、气象、残疾人、地方志等事业取得新发展。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区人大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23件、政协委员提案178件,满意率(含基本满意率)达10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非刚性、非必要支出,“三公”经费压减1100余万元。在全市率先出台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办法。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部级“智慧矫正中心”建成投用,四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经验获人民网推广报道,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实现全覆盖,获评全省“七五”普法先进单位。
    各位代表!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困难挑战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铭刻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智慧引领,倾注着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饱含着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的深度参与,凝聚着广大干部的激情拼搏,汇集着全区人民的共同付出。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关心支持新都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向驻区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崇高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新都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从经济发展上看,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部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从空间承载力上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空间供给结构不平衡,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匹配度还需加强。从规划建设上看,城区功能品质与成都都市圈北部中心的定位存在差距,道路交通等市政配套还存在短板。从安全稳定上看,安全生产各类事故时有发生,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还需持续加强。从民生事业上看,公共服务供给还存在短板,教育、医疗优质化和均衡化水平与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以改进,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区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2023年政府工作安排
    2023年,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2023年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抓好区委十五届九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落实,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坚持“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聚力建设智能制造先行区、成北消费活力区、天府粮仓精品区,加快打造成都都市圈北部中心,奋力谱写新都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7.5%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区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圈强链兴产业,奋力激发内生增长动力
    锚定实体经济主攻方向,以建圈强链理念变革产业发展方式,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做优做强智能制造先行区。坚定贯彻制造强市战略,以“链主”为突破、以创新为路径,加快打造航空产业、轨道交通、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和新赛道五个百亿产业集群。推动航空产业从大部件制造向发动机研制一体化拓展,加快快反中心、成发科能燃机建设,促进航空发动机配套产业基地竣工,力争引进中国商飞备份研制基地。推进轨交城际动车组造修资质产业化,鼓励中车成都联合本地企业拓展市场,开拓安全运营、检验检测等轨交“后市场”。支持科伦集团总部基地加快建设、产值超90亿元,建成投用科伦医贸总部。推动华润雪花完成年产110万吨技改。加快建设爱达乐总部工厂,推动舞东风食品数智基地、老川东智慧央厨等项目加速落地集聚。支持中电锦江、旭光电子等聚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园。抢占网络通信等新兴产业细分领域赛道,力促网通产业园二期竣工、科成云全面投产。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培育新增15家。建成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一期。
    (二)提质发展成北消费活力区。优化核心、区域、社区三级消费布局,提升钟楼TOD、旭辉广场等核心商圈吸附力,积极发展老字号、网红店等小店经济,有序推进正因社区国家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点创建和锦门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大力发展乡村“微度假”和城市“夜经济”,推动超线公园、沸腾里等项目建成投运。实施新消费提振内需行动,发布新消费机会清单,支持直播经济嫁接传统消费经济,发展无人零售等新消费业态。做优做强楼宇经济,加快中航建西南总部等项目建设,推动成都医贸大厦建成投用。升级盘活存量楼宇,支持总部型、科技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快捷入驻。
    (三)深耕细作天府粮仓精品区。锚定“精华灌区粮油基地、川西林盘价值高地”目标,连片集成耕地、林盘等资源,协同推进“起步区+核心区+示范区”建设,高水平打造天府粮仓精品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联合省农科院做强现代种业品种试验基地品牌,提升锦绣蔬香产业园能级,加快建设预制菜基地,推动现代种业、烘干冷链等支撑产业集群化发展。做强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力争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农业生产经营主体6家。推动农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升庵书香公园、三河理想村二期,提升打造川音艺谷、双龙田园。严格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9万亩以上。
    二、开放创新强赋能,致力营造优质发展环境
    深入实施动力结构优化工程,搭建更高层次创新平台,引聚更宽领域要素资源,打造更加优质营商环境,加快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
    (一)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抢抓东部沿海企业向中西部“备份”机遇,科学绘制产业图谱、招商地图,依托成飞、成发、中车成都等链主企业引配套、延链条,力争引进重大和高能级项目19个,完成实际到位内资180亿元。持续深化与九龙坡区在产销合作、技术攻关、关键零部件应用等领域协同创新,鼓励两地装备制造、氢能等行业互补配套,推动科教文卫资源共建共享。依托天府大道北延线建设、S11线布局,与广汉合力打造“一校两基地”[]油气产业集聚区。依托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与青白江、金堂组团争创国家级加工贸易产业园。支持巴鲁夫、中铝铝箔等外贸企业开拓市场,加速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
    (二)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精细资金分配机制。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布局,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资体系,持续优化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全力支持重点产业快速发展。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探索普文社区连片工业集中区整治更新路径。深化商事制度、“告知承诺”“证照分离”等改革,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深化现代学校制度改革,持续探索名校领办新模式。深化新一轮综合卫生改革试点,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总结推广和谐劳动关系改革试点经验,推动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三级”体系全覆盖。
    (三)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强化军民合作共建,与涡轮研究院共建航空发动机研发专业化科创中心,与成发共建航空发动机工程技术中心,争创国家军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深化校地协同联动,与上海交大共建“两院一中心”[],推动西工大成都研究院落地,建成环西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园,推广校企联建博士后工作站模式。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力争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5亿元、有效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60家。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一企一策”鼓励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支持重点产业链企业“揭榜挂帅”靶向引进领军人才、顶尖团队,打造航空职业教育发展示范基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转化中心。推动全域全时科普体系建设,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三、做优做强提品质,聚力完善城市整体功能
    围绕成都都市圈北部中心总体定位,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推动城市空间优化、城乡融合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互促共进,增强城市核心功能、基本功能、特色功能。
    (一)优化城市肌理脉络。以“一廊一带三片”[]城市规划为主线,推动空间结构调整,加快构建城市需求、人口分布与空间资源相匹配的发展格局。延续成德绵传统轴线,重点集聚城市综合服务和创新服务功能,打造城市综合功能发展廊。启动毗河宜居水岸建设,加快清白江宜居水岸打造,缝合两岸城市功能,融入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加快清源路片区有机更新,推动物流东片区调迁改造。打造文旅桂湖、烟火三河等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新型城市形态。推动悦动新城产城融合,启动市民中心、综合医院等项目建设,竣工投用轨交科创大厦。推动繁邑新城复兴,打造杏桂苑医贸产业园,加快北一环路等道路建设。
    (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全力保障地铁8号线、27号线、S11线、成渝中线高铁、宝成铁路公交化建设,加快推进天府大道北延线、成南E线、成绵高速第二复线、五环路等高快速路建设,实施蓉都大道等城市干道快速化改造,打通断头路2条。新建智能停车场20个,新增公共停车位800个。加快完善全域统筹供排水体系,启动白鹤林等水源点建设,推动石堤堰水厂扩建,新建香城大道直径1米输水管线10公里。加快蜀龙220kV、光辉110kV等10个变电站新(改、扩)建。新(改)建燃气管网90公里。建设5G基站660个,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
    (三)提升城市形象品质。启动“明亮香城”行动,实施路灯节能改造工程,打造“上班的路、回家的路”50条。推进兴业大道、兴城大道等4条道路黑化提升,完成桂湖中路、桂湖东路等老旧街区改造升级。加快兴城足球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力争国际轮滑中心主体完工。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改造老旧小区15个,打造“美丽香城·宜居乡村”示范村(社区)4个,建设“美丽院落”“精品院落”30个。
    四、结构调整促转型,着力增强持续发展动能
    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统筹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
    (一)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持续优化空间结构,深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完善用途管控体系,“一地一策”消化处置批而未供、闲置低效土地。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严控“两高一低”项目,支持可口可乐等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持续优化交通结构,探索绿色低碳物流园区试点,推动货运、物流等车辆低碳化改造,提高新能源公交使用比例,支持新能源汽车扩大应用,新建充电站20座、充电桩3800个。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厚普氢能产业园建设,支持荣创新能、新研氢能、特隆美拓展技术应用场景。
    (二)厚植城市生态本底。持续构建城市生态网络,新建绿道30公里,推进830公里香城绿道串联成网。加快构筑一体化生态格局,开展全方位植绿行动,拓展绿色空间,新增绿地30公顷、立体绿化4000平方米。加快提升沱江流域宜居品质,营造休闲游憩、野趣体验等绿色消费新场景。建成开放泥巴沱森林公园二期,有序推进泥巴沱森林公园北岸建设,新建小游园2个。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三)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扎实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健全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督查机制,开展突出问题整改“回头看”。强化扬尘、尾气、面源治理,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步提升。加强西江河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入河排口“一口一策”整治,实施主城区净水厂、斑竹园第二净水厂建设。加强污染地块负面清单和用地分类管控,推进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管控修复,强化危险废物安全管理,力争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8%、资源化利用率达80%。
    五、共建共享惠民生,全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紧盯人民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扩大优质供给,加快推动公共资源与常住人口规模适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促进社会保障提质扩面。落实社保降缓、就业“返补贴”等惠企稳岗政策,动态清零“零就业家庭”。实施“创业明星”选树计划,支持驻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完善技能人才成长机制,积极培育“航空训械师”“康养守护人”等特色品牌。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社会援助、慈善事业。推动城市适老化改造,建设普惠养老床位150张,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3个。启动村(社区)未成年人保护室建设,落实儿童福利保障政策。加快建设龙腾家园等19个在建项目,全面竣工后新增安置房2.2万余套,年内投用红星嘉苑等5个项目,交付安置房7000余套。建成投用保障性租赁住房800套。健全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争创四川省第十二届双拥模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推动教育医疗优质均衡。全面落实“双减”、规范民办义务教育等政策。启动龙江路小学新都校区、石室中学悦动新城学校等18个项目建设,全面建成后新增学位2.6万余个,年内建成投用甫家小学、兴乐路小学(扩建)等6个项目,新增学位3870个。全力推动西川中学等名校加快落地。支持成都医学院申办成都医科大学。深化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教育提质培优,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优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建设区域医疗次中心。广泛开展合作办医,构建高效分级诊疗体系。完成区人民医院配套用房、石板滩卫生院等6个项目扩(改)建,新增床位393张。启动计划投资39亿元、新建2500张床位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迁建,推动计划投资27亿元、新建1200张床位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落地,加快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分院签约。开展医疗服务信息化提升行动,推进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智慧化建设。加强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
    (三)构筑城市文化自信内涵。持续发掘荣军院、黄霖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研学基地、精品游线。设立升庵文学奖,引进知名作家工作室,打造特色文化名片。依托天府家风馆创作一批精品剧目,唱响时代“新”声。积极融入“三九大”[]旅游生态圈,强化全域旅游整体策划营销,开展A级景区提质行动,加快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推动火锅、旱雪、音乐等文化元素价值转化,加快打造川音艺谷等文创产业示范基地。持续开展“成都文化四季风”“文化天府·书润香城”等文化惠民活动。深入推进“文体融合、体教融合”,积极承办高规格、专业化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争创足球、轮滑等国家级训练基地。
    六、多元共治筑和谐,合力构建安全善治社会
    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全面增强高线意识,协同推进社会综合治理与社区发展治理“双线融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努力统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
    (一)完善智慧治理体系。持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完善综治中心实体运行、分层协同联动机制。加快推进智慧香城建设,构建完善“一端采集、多方利用”数据资源体系,释放“天网”“雪亮工程”等平台赋能能力,打造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多元应用场景,加快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快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建设,有序推动“蓉义卫”群防群治试点。深化溯源治理,抓好突出问题化解稳控。深化小区(院落)“楼栋管家”“楼栋微治理”制度,完善民生需求响应机制,持续推进“微网实格”精细化治理。深化物业企业参与基层治理机制,支持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等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持续拓展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渠道。
    (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科学完善“香城细管”指标体系,推动街长制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加快综合服务、店招管理、井盖维护等平台建设。实施金凤凰高架、桂湖路等重点片区风貌改造3个,整治背街小巷6条,完成“两拆一增”点位整治45个,推动“疏路行动”点位整治20个。新建“四合一”[]垃圾分拣处置中心6个,新(改)建分类收集房30个。
    (三)建设安全韧性城市。全面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大力推进道路交通、城乡防火、建筑工地、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治理,全力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强化行刑衔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自然灾害风险预警体系,强化应急指挥、应急力量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感知源和智慧小区建设,构建智慧公安“四心”[]一体化运行布局。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持续提升基层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分级分层分流救治引导,加大重症床位、医疗物资和医护力量储备力度,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
    持续推进红十字会、台侨、民宗、保密、档案、兵役、气象、残疾人、地方志等事业发展。
    七、依法廉政增效能,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加快完善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抓好政府系统党的建设。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巡视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
    (二)深化依法廉洁行政。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规范行政执法,确保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依法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让阳光政府更加透明。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制度建设,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提高政府决策科学性、精准性。加强依法统计和审计监督,认真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三公”经费、严管“跑冒滴漏”,压减一般性支出,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定不移纠“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监督管理,坚决预防和惩治腐败。
    (三)持续提升行政效能。深入贯彻落实营商环境5.0,探索“商业服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打造普惠均等、便民高效、智能精准的政务服务体系。深入推进网络理政,拓宽意见建议收集渠道,完善沟通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持续完善正向激励、容错纠错、考核评价等机制,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和落实力,全力做到遇到矛盾不绕、面对困难不躲、解决问题不拖。全面落实“五个走在前列”[]要求,坚持以“三明”导向[]引导干事创业,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起航。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依靠全区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发展质量指数和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践行我们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高质量建设成都都市圈北部中心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四中心:物料中心、检测中心、热表中心和交付中心。
    【2】专精特新“小巨人”:工信部明确的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
    【3】贡嘎培优:由省政府确定的以“蜀山之王”贡嘎山命名的培优计划,旨在通过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打造一批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发展可持续的制造业优质企业。
    【4】三片:指以新繁街道为核心的西部控制优化区、以新都城区(包括桂湖街道、新都街道、大丰街道、三河街道以及斑竹园街道)为核心的中部集聚提升区、以石板滩街道为核心的东部拓展强化区。
    【5】“1+2+14+39”监测体系:1个省控站,2个市控站,14个准标准站,39个空气微站。
    【6】“153”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达100亿元、50亿元、30亿元的重大项目。
    【7】4个+:“一张清单+一个体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数字赋能+区域联盟”“品牌引领+融合发展”。
    【8】两拆一增:拆除公共区域的违法建筑,拆除有碍空间开放的围墙,增加公共开敞空间。
    【9】微网实格:保持现有网格工作层级不变,着眼楼栋、单元进一步划小治理单元,形成社区总网格、片区一般网格、楼栋微网格“三级划分”和专属网格“自主划分”,实现基层治理全覆盖、精细化。
    【10】一校两基地:“一校”是指西南石油大学,“两基地”是指广汉基地、新都基地。
    【11】两院一中心:“两院”是指航空智能制造装配技术研究院、高端数控装备研究院,“一中心”是指全自主可控国产化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示范中心。
    【12】一廊一带三片:“一廊”是指延续成德绵传统轴线的城市综合功能发展廊,“一带”是指沿毗河两岸发展的毗河活力带,“三片”同名词解释[4]。
    【13】四大结构:市委提出的“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
    【14】三九大: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
    【15】四合一:集大件垃圾分解、绿化垃圾处置、家庭装修垃圾回收、再生资源回收为一体的处置中心。
    【16】公安“四心”:110指挥中心、合成作战中心、智慧香城超算中心、执法办案管理中心。
    【17】五个走在前列: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上走在前列;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上走在前列;在永葆初心、为民惠民上走在前列;在高效协同、整体联动上走在前列;在遵规守纪、严于律己上走在前列。
    【18】“三明”导向:“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过程透明,“干成了怎么样、没干成怎么样”奖惩分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