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830|回复: 0

[福建] 2022年漳州市龙文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08:52
  • 签到天数: 81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4763
    发表于 2023-2-20 17: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漳州市龙文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8日在漳州市龙文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政府区长  林晓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龙文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抓紧抓实“五促一保一防一控”等重点工作,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顺利完成各项年度目标任务。

    这一年,我们众志成城,齐心战疫情,协力保生产,守护了百姓安康“生命线”,稳住了经济发展“基本盘”。这一年,发展再攀新高,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7亿元,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0.8亿元,增长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亿元,增长1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万元,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万元,增长11%;经济运行稳居第一方阵,为全市经济增长回归合理区间贡献了龙文力量。这一年,机遇化为现实,漳州行政区划调整正式获批,“大漳州”“市区一体、共同发展”全面开启,龙文站在了城市能级跃升与“大漳州”建设的历史交汇点,点燃了跨越腾飞的新引擎。这一年,改革勇闯新路,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迸发活力,跨境电商线上交易、线下展示、平台载体全产业链条雏形初现,社区治理、物业整治、垃圾分类等多项工作成为全省示范。这一年,民生事业亮点纷呈,“教育强区”“健康龙文”“平安龙文”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38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年度任务全面完成。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强化比学赶超,竞赛排名位居前列。围绕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引导全区上下投入“六比一看”竞赛主战场,晒成绩、拼作风、创亮点,主要竞赛指标排名位居全市前列。一以贯之坚持项目为王,新开工项目107个,建成或部分建成项目115个;5个省级续建重点项目、45个市级重点项目均超序时完成。开展“拔钉子、割尾巴、炸碉堡”征迁扫尾攻坚,完成征地1303亩、拆迁113万平方米,拆迁面积占全市近一半。处置闲置土地921亩、批而未供535亩。向上争取资金11.99亿元,有力保障11个重点项目建设。招引新供地工业项目7个、总用地面积384.7亩、总投资25.3亿元,新签约产业项目59个、总投资169.3亿元,博宝特机器人、景田纯净水等项目顺利落户龙文。在全市率先聘任“粤港澳大湾区超级联系人”,设置异地商会联络点,探索“以商引商”“以商引才”等新模式。

    (二)着力一体发展,产城人融合并进。城市产业加速升级。以蓝田开发区为主阵地,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全面吹响“二次创业”号角,新增新上规上工业企业19家,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7家。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投资40亿元、增长89.6%。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快“二次招商”“腾笼换鸟”,清理闲置厂房6.6万平方米。新增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企业2家,列入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5家;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1家,新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8家。城市业态加速涌现。依托碧湖城市广场、九龙财富中心等,大力发展楼宇经济、金融服务、旅游文创、跨境电商等都市业态,加快华东里特色商业街、吾悦广场、吉马·富邑小镇等建设。坚持一月一主题开展促销活动,推动人气加速集聚、消费热度持续提升。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突破,公共服务平台正式运营,已备案企业71家,通关企业24家,通关总货值近7亿元;漳州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园投入使用,已注册企业11家,大龙网漳州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正式进驻。

    (三)坚持生命至上,疫情防控有序有效。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动员打赢阻击战。省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指挥体系,实行“双指挥长、双会商、双挂钩、双督导”作战机制,在全市率先开展“扫楼扫街”全覆盖健康大排查,摸排近11.3万户、32.3万人;6个镇(街道)、开发区均在2天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交出大战大考优异答卷。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三全”“四证”管理机制,集中监管仓安全有序运行。严格医学观察点规范管理服务,承接区外隔离对象457名,组织284人次医护人员、志愿者驰援莆田、厦门、台投区,展示龙文速度、龙文担当。全民参与构建免疫墙。设立237个疫情防控宣传服务点,开展“测温、验码、戴口罩”等引导工作,守住基层战“疫”防线。采取“定点+流动”“白+黑”等方式,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全区3-11周岁第一剂次接种率达100%、12周岁以上全程接种率达98%。

    (四)突出精建细管,城乡品质稳步提升。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立足核心区定位,加快推进北溪“一江两岸”、新社片区、龙江新城城市设计和云洞岩风景名胜区规划提升,全方位构建“两心、两轴、一带”发展格局。实施城建项目184个、年度投资187.3亿元,新建成8条城市道路,新改建城市道路10.78公里、农村公路2.53公里,新增公共停车位350个、口袋公园7个,完成裸房整治393栋,第三自来水厂一期、东墩污水处理厂二期(B区)建成投用。乡村振兴迈出新步。实施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试点示范项目19个,打造扶摇、口社文旅农旅融合特色样板村;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抵(质)押融资试点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43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面提升乡村形态、生态、业态。生态治理卓有成效。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项目。全区17条支渠、24个村居黑臭水体整治及43个居住小区雨污改造纳入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完成17个村庄截污纳管,建成区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北溪、西溪流域平均水质达到Ⅲ类水质考核标准,小流域Ⅲ类水质达标率和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100%,空气优良率97.6%。城乡管理全面提升。开展“立体创城,爱我龙文”常态化创城活动,在全市首创城市治理“五个化”机制,省住建厅在全省推广我区物业小区公共收益专项治理经验做法。实施“雪亮工程”等市域治理项目22个,打造平安城市、智慧城市。

    (五)深化改革创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办事更加便捷。建立“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常态化机制,行政许可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90.4%,全流程网办事项占比91.8%,“最多跑一趟”实现100%。推出26个“一件事”套餐,办理时限平均压缩51.4%,申办材料平均精简28.4%,改革成效全市最好。在全市率先推行“交地即交证”,全面推行办证抵押“无缝对接”,已办理11宗,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惠企更加精准。创新推出“e企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妈妈式”不见面的服务,已注册企业用户330家,平均解决时效18小时/件,解决率92.3%,入选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活动,主动上门服务企业,对惠企政策实行“非禁即入”“免申即享”,及时兑现惠企政策资金5900万元,帮助企业争取资金4401万元,为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8410万元。探索企业“异地孵化”模式,已有16家企业申请“虚拟注册”。聚焦打造人才高地,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英才商学院,建设漳州(龙文)数字经济人才培训学院。

    (六)践行为民宗旨,民生事业明显改善。全年预计民生支出13.7亿元,占财政支出80.9%。坚持扩供给提内涵。加快建设7所学校,建成2所、扩建1所、新增学位3780个,建成公办幼儿园1所、新增学位360个。加快漳州市医院朝阳分院、第三医院三期项目建设,建成投用正华医院、福隆社区卫生服务站,新申报省级卫生村(社区)38个,可开放床位数1265张。加大文化资源保护和活化利用,“何阳拳”传承人成为我区首位入选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录,“陈淳传说”入选省级第七批非遗项目。坚持兜底线固基本。开展省级城乡社区近邻服务试点,创新“五社联动”社区服务模式,临时救助困难群众523人次160.7万元。发放基础养老金4233万元、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6607万元、城乡低保金1036万元、特困供养金429.7万元,城市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年8664元。建成2所社区食堂、2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个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坚持管源头保稳定。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景区和非景区景点隐患排查整治,着力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保证“米袋子”充足供应。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建立区镇村三级信访评理体系,社会治安持续向好。锦绣社区治理和“护企110”创新项目入选“福建省社会治理创新50例”。强化金融风险防控,不良贷款率降至0.59%。

    (七)注重学史力行,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坚持“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区实施办法,驰而不息抓作风,精打细算过日子。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1件、政协委员提案69件,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

    此外,妇女儿童、青少年、关工委、残疾人、民族宗教、精神文明、新闻出版、档案管理、社会科学、防汛防台、防震减灾、应急消防、红十字会、退役军人事务、国防动员、外事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成效。

    各位代表,2021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本届政府工作顺利收官。

    五年来,我们坚持抓发展、促转型,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五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566亿元,年均增长6.7%,三产比重由2.4:50.8:46.8优化为0.8:34.8:6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83家。城市业态能级跃升,总部经济迅速壮大,汽车销售量、快递收派件量全市第一,众创空间数量全市第一,恒丽电子获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五年来,我们坚持拉框架、促融合,城市人气越来越旺。科学撤镇设街、撤村设居,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7.49平方公里,拥江达海格局彰显,跨步转型为城市核心区;“产城人”融合加快,常住人口从24.75万人增加到30.48万人,城镇化率91.09%,更多农村变城市、村民变市民。“文商旅”多点开花,新增2家省级旅游观光工厂、1家3A旅游景区,闽南水乡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城市热度越来越高。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创建6个美丽乡村,洛滨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五年来,我们坚持保民生、增福祉,百姓日子越来越好。在全市率先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成学校19所,公办幼儿园占比从17.1%提高到52.3%,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86.8%。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医师数、护士数从1.9人、2.1人提高到2.8人、4.2人。建成11所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3所农村幸福院、4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社会保持安定稳定,被评为全省第四轮第一批平安县(市、区)。

    五年来,我们坚持优生态、护环境,绿色家园越来越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成市民公园、闽南水乡、湘桥湖等生态项目,新增绿地58.2公顷,“一城花海半城湖”景观形成,美丽龙文魅力彰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十三五”主要污染物约束指标控制,空气优良率98.8%。创新河长制“三三”机制获省河长办肯定,全力整治黑臭水体,还市民一个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九十九湾”。开展“一革命四行动”,整治“散乱污”企业,获评国家生态区。

    五年来,我们坚持促改革、扩开放,合作空间越来越广。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首创行政审批证明系统便民服务,在全市率先开展“秒批”服务和“企业开办一件事一站式”等模式,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新设外资企业44家,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落户扩产。成立龙文区台湾同胞联谊会、台商投资企业联谊会,打造“海峡两岸中华武术大家练”“海峡两岸朱熹陈淳研讨会”等交流品牌,首次举办台商招商会。

    各位代表,回首五年,我们用信仰凝聚力量、用信心共克时艰、用实干成就梦想,一件件过去想做而没有做成的急事难事梦想成真,一桩桩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破题起势,我们共同生活的这座城市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当我们一起回顾奋进历程、共享发展成果的时候,每一位关注龙文、热爱龙文、建设龙文的新老龙文人都会无比自豪、倍感欣慰。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指战员,向情系家乡的在外乡亲乡贤,向所有关心支持龙文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中心城区首位度、影响力不够明显,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依然不足,政府治理能力水平还需提升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深刻反思,全面剖析,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厚望!

    二、精心谋划未来五年工作,奋力谱写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龙文篇章

    望远方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幸逢伟大时代,我们要坚定信心,感恩奋进,抢抓机遇,勇毅前行,以更高起点、更新观念、更大气魄闯出一条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契合龙文发展实际的路子!未来五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五年,是龙文迈向更高发展能级、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影响力的重要时期。今后五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全面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四个更大”重要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做精做美做优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两心、两轴、一带”,坚持推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八大提升工程”,增强龙文区作为中心城区“内核”的硬度,全力以赴争当首位、争创一流,共建共治共享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的滨江产业新城、富美中心城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龙文篇章!

    今后五年,我们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兴旺“实力龙文”。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25%,亩均税收达到20万元以上。加速产城人深度融合,打造总部经济、商圈经济、会展经济、夜间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大融合大发展的城市经济生态圈。持续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快构建科技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和数字经济产业园“三园一体”格局,实现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和亩均税收翻一番。培育发展都市农业,扶持乡村康养旅游,走龙文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二)聚焦高水平开放,打造创新包容“活力龙文”。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力争营商环境水平进入全省前列。深化国企改革,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实施人才工作五年行动计划,完善招商选资、招才引智体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龙文区创新创业。主动融入厦漳泉大都市圈、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大局,打造自贸创新成果推广先行区,拓展龙文发展新空间。做好“通”“惠”“情”文章,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三)聚焦高品质生活,打造温馨舒适“幸福龙文”。围绕未来城市50万人口规模,抓住“衣食住行学、生老病死养”十件民生大事,创造高品质生活,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实施30个学校项目,再建公办幼儿园18所,新建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增4万个学位。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加大引进高端医疗资源、高水平医技人才,鼓励发展中医康养产业和养老服务业,新增可开放床位数2000个以上。谋划建设区级体育场和体育中心,提升完善公共文化设施。

    (四)聚焦高颜值生态,打造美丽宜居“精致龙文”。强化“市区一体、共同发展”,构建“两心、两轴、一带”空间发展格局,精雕细琢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统筹推进片区开发,补齐市政设施短板,力争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4平方公里以上。突出生态优先,做好“碳达峰、碳中和”,严格衔接“三线一单”,强化污染防治攻坚,守护龙文绿水青山。紧密结合历史文化保护,推动水系历史空间复兴,加快构建“一山、一水、一园”生态人文旅游的总体格局。

    (五)聚焦高效能治理,打造和谐善治“平安龙文”。深化智慧平台应用,提升社会治理智慧化、多元化、精细化水平,建设高水准“智慧城市”。深入创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建立城乡社区网格治理机制,健全多元共治网格体系,打造“15分钟社区服务圈”。统筹发展和安全,严抓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和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推动国动援战工作走深走实。

    三、凝心聚力再出发,扎实做好2022 年工作

    2022年是龙文建区25周年,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具有特殊重大意义。区政府将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聚焦中心城区定位,全力推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七比一看”竞赛,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建设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的滨江产业新城、富美中心城区。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落实节能减排降碳任务。重点开展“七项攻坚”:

    (一)深入开展项目引建攻坚,扩大有效投资

    招大引强提升产业能级。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头版头条”,旗帜鲜明“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优化招商推进体系,完善招商考核办法,评选重奖招商引资功臣,打造一支懂产业、通政策、善谈判、韧劲足的“狼性”招商劲旅。创新招商方式,综合运用产业招商、资本招商、委托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深入挖掘项目信息,猛攻重大项目招引。坚持“亩均论英雄”,守好项目准入门槛,密切关注头部企业新一轮发展规划,精心组织经贸招商活动,针对性引进产业链核心项目、上下游配套企业。同时,着力引进一批“专精特新”科创型中小企业、行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和功能型平台。

    扩量提质丰富城市业态。抢抓扩区发展机遇,深化省级服务业综合试点改革,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扩大总部经济规模,积极打造总部经济承载平台,以建元片区为重点,开展总部经济专题招商活动,引导大企业、大集团将研发、投资、销售、结算等区域性总部布局龙文。提升楼宇经济质效,把楼宇作为“立起来的园区”,推进高端楼宇规划建设、特色楼宇错位发展、存量楼宇提档升级。研究出台促进主题楼宇高质量发展政策,加强功能型、税源型、总部型产业导入,提升城市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效率,确保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增幅保持漳州前列。释放城市消费潜能,持续开展促消费活动,培育壮大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消费双向融合,增加高端消费供给。提升便民商业服务功能,优化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布局,重点做好锦绣碧湖A、C地块、吾悦广场等新建商业综合体招商;盘活碧桂园综合体,打造与周边综合体差异化业态。用好用活龙文城市会客厅、品质龙文展示中心、爱企工作室等优秀平台,搭建更多交流互动窗口。发挥驻外商会纽带作用,鼓励外出企业家回乡投资兴业。

    强化保障加速项目落地。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健全项目观摩、帮办代办等工作机制,推广“交地即办证、拿地即开工”高效审批模式,提速项目建设。完善项目监督云平台,深化“互联网+”重点项目管理机制,做好省市重点项目跟踪,实行项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推动项目按时按质建成投产。推行“房地分离”和“安商一体化”政策,提升土地资源效益。

    (二)深入开展园区建设攻坚,壮大实体经济

    实施园区产业提升行动。谋划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缓解项目用地紧张局面。探索建立园区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机制,加快“腾笼换鸟”步伐,实现二次招商。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换代、智能化改造和技术创新,重点推进关节轴承绿色智能制造技术改造等11个省级重点技改项目、宏香记现代智能化食品生产基地等9个市级重点技改项目,实现工业技改投资40亿元以上。扎实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抓好“四上”企业培育入库,新增新上规上工业企业20家、服务业企业5家。开展“万才聚漳”行动,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组建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力争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家。支持国有企业提升市场化经营管理水平,区属国有企业营业收入、经营利润均增长30%以上。

    实施园区服务提升行动。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龙文方案,深化“千名干部挂千企”,用好“e企通”等平台,完善“爱企管家”等创新做法,主动提供“妈妈式”服务,精准抓好全要素保障,把麻烦留给政府,把方便留给企业。以区行政服务中心整体入驻市行政服务中心为契机,全面优化软硬件设施,建立开发区企业服务办事大厅,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秒批秒办”,让群众企业办事省时省心省力。探索实施商事登记“三免一限+智慧政务”新模式,合作推广“异地代收代办”。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惠企利企政策,优化政策“免申即享”流程,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结合开发区成立30周年,开展优秀企业家评选,大力营造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实施园区形象提升行动。计划总投资23.4亿元,实施27个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打造“花园式产业园区”。进一步畅通跨境电商、新社片区等内部路网,配套实施供电、供水、排污、通信等各类设施。实施龙祥北路等主次干道立面整治和夜景工程,提升园区主入口、主道路形象。全面提升园区绿化水平,争创国家级绿色园区。

    (三)深入开展品质提升攻坚,建设美丽城区

    立足龙文核心区定位,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建管标准,让龙文成为居住者乐享、远行者牵挂、创业者向往的美丽城区。

    精心打造“十大片区”。把人文理念、美学思维融入城市规划,注重形态、业态、生态融合,高起点推进“十大片区”开发建设,持续放大“墨汁效应”,做大做强做美做优中心城区。蓝田街道重点打造龙江(建元)片区、东屿片区,步文街道重点打造长福片区、通源片区,碧湖街道重点打造锦绣碧湖片区,朝阳街道重点打造朝阳北部片区,郭坑镇重点打造郭坑乡村振兴片区,蓝田经济开发区重点打造檀林片区、新社片区、科技产业园片区,多点布局推动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不断增强产业发展、人口集聚能力。

    更新完善功能配套。坚持系统观念,优化竖向设计,扎实推进城市“三网”建设,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实施中心城区城建项目155个,总投资124.59亿元。改善人居环境,启动实施中心区路面“白改黑”和老旧街区人行道改造,力争三年内完成。完善城市功能,升级社区服务,着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见缝插绿建设一批口袋公园、串珠公园、沙坑乐园、城市菜园;分步实施楼体、水体、桥体亮化美化工程,让城市经得起远眺,耐得住细看。

    深度聚集人气活力。深耕城市“微文脉”“潮玩节”等新潮流,结合“建区25周年庆”系列活动,策划开展一批突出龙文产业特色、体现龙文城市精神的房地产、汽车、美食嘉年华等活动,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节节有促销”,持续保持热度,形成城市名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云洞岩、湘桥古民居、内林古街区、片仔癀璞山寺遗址等文化古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延续城市文脉。

    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探索创城新路径、创建新品牌,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系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域推进城市治理“五个化”机制,全面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开展停车秩序整治、市容环境提升、背街小巷治理、扬尘污染管控等专项行动,创建一批美丽街区、美丽社区。持续加强物业管理,全面推行部门指导、街道和社区负责的物业管理体制,推动住宅小区建立健全业主组织,形成规范化、法治化的物业管理新局面。

    (四)深入开展路网畅通攻坚,促进互联互通

    构筑区域互联“总枢纽”。积极融入“厦漳1小时交通圈”,紧盯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规划走向,推动九龙大道、北江滨路快速化改造,启动国道324线复线改造龙文段建设,推动丹州大桥早日开工,促进城区间密切联通。加快建成东环城路及马洲大桥,加速闭合中心城区一环,贯通环城路,畅通集疏运。

    打通城区速达“主动脉”。完善区内“十横十纵”骨干路网,构建城市高架快速路、主干路为骨干、次干路和支路为支撑的城市路网体系,打通新浦东路三期、龙祥中路、朝阳南路等城市干道,贯通物流城路二期连接圣王大道,建成小港南路、福岐南路,规划小港路跨线桥工程、龙江北路拓宽改造等主干道,加快城区流通速度。

    疏通片区内部“微循环”。完善建元片区、北部片区等内部路网,改造提升新浦东路等重要路口,疏通农丰路、打山西路、漳州市实验小学龙文校区西侧规划支路等“毛细血管”,加强易堵路段交通疏导,提高道路通达性和出行便捷度。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促进公共交通城乡一体化,推动公交线路向朝阳、郭坑等乡村区域多向延伸,确保“最后一公里”衔接到位。

    布局都市休闲“慢行道”。推动公交示范都市、绿色宜行城市建设,拓展“特色公交”“旅游公交”路线,推进东部和北部公交枢纽站、首末站建设,统筹规划城市快速公交专用道建设。加快在北溪滨江、九十九湾滨水、云洞岩以及城市主次干道等规划慢行绿色步道、自行车道,围绕人行道和街道网络构建遮阳避雨立体步行系统,形成连接绿道、串联山水的都市休闲慢行系统。

    (五)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攻坚,争当样板示范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独特风光,以郭坑镇为重点打造美丽近郊乡村,以古村落、古厝和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为重点,打造洛滨村、东溪农场等一批特色风貌村,促进历史文化遗存与景观建设紧密结合,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探索实行村庄保洁、垃圾转运市场化运营,加强乡村风貌管控,推进裸房整治示范村建设和美丽庭院活动。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一村一品”,差异化发展霞贯双溪生态园、郭坑树葡萄种植基地、汐浦生态农业观光园、鼎寨山生态茶园等项目,促进农业产业化与近郊乡村游融合提升。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探索建立特色农产品直播销售基地,打造恒坑果苗、洛滨大树碱面、东溪绿竹笋等特色农业品牌。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扎实开展乱占耕地专项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富农,深入挖掘传承保护国学文化、非遗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让乡村振兴富有人文气息。完善提升陈北溪纪念馆,弘扬陈淳文化,用好用活“一东一西两陈文化”以及扶摇关帝文化,使之成为宣传乡贤文化、家风家训的文化传习所,更好激励人心、淳化风气、弘扬美德。

    (六)深入开展生态治理攻坚,守护绿水青山

    铁腕推进污染防治。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工程,巩固“两江一湾”生态治理成果。加大工程施工、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监管力度,强化面源污染防治。压实大气管控责任,坚持“管车、治企、降尘、联防”并举,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大科技治气力度,推进粉尘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落实各级河长巡河、管河、护河责任,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实现区内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市考以上断面水质全面提升。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强化地块污染调查,推进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深入开展执法“亮剑”行动,从严从重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提升改造郭坑园区、红山工业区、打山工业区污水管网,解决工业区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科学做好“双碳”工作。加快编制《龙文区碳达峰行动方案》,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严格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深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行动,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制和奖励制,适时建立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双控”机制。

    提升城市绿色容量。计划实施城市环境美化提升项目10个,总投资17亿元,年计划投资2.13亿元。继续实施上美湖等项目,完成九龙江西溪(龙文段)生态带及湿地建设工程建设,推进碧湖市民广场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加快九龙江北溪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推动九龙江北溪水源地保护带和生态带建设项目开工建设,精心规划建设九十九湾两岸滨水景观带,打造依山傍水、串联九十九湾乃至全域的“龙文绿道”,建设处处美景、鸟语花香的园林城市。

    (七)深入开展民生改善攻坚,实现普惠共享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提升城镇青年、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质量,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来龙文就业创业。实施居民增收行动,关注帮扶城市低收入群体,加大农民工欠薪清理力度,增加城乡居民和农民各类财产收入。巩固提升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成果,完善社会救助监督检查、困难群众监测预警和主动发现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扩大“互联网+养老服务”覆盖范围,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幸福院改造提升,新建景山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2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加快建设璀璨滨江养老项目。继续推广安置型商品房建设模式,不断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紧盯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盼,大力实施“学有优教”计划,新增教育建设项目16个,总投资约34.17亿元,年度投资约9.6亿元,重点推进漳州市实验小学龙文校区、漳州三中龙文校区以及通源学校、龙溪学校等学校建设;加大名师名校长引进力度,实施本地名师培养计划,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持续扩充医疗资源,推动市第三医院三期开工建设,推动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早日配建到位;支持发展药膳馆、国医馆等各类康养业态,培育发展特色中医文化康养品牌。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健全平急结合的疫情防控指挥体系,有序推进“一老一小”疫苗接种,加强核酸检测基地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强化公共安全监管,防范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工作。探索实施社区治理“四融”新模式,扎实推进信访“治重化积”专项工作,持续开展“四门四访”,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

    四、勇立潮头敢为先,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发展的重任、竞争的态势、人民的期盼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提供坚强保障。

    以“两个确立”凝心铸魂。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定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始终胸怀大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坚决服从区委统一领导,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一以贯之把既定的蓝图绘到底、画出彩。

    以开阔思维争先创优。强化中心城区首位意识,坚定敢拼会赢的自信和闯劲,塑造弘扬“包容、自强、创新、理性”的城市品格。增强工作创造力和执行力,强化争先意识,拉高工作标杆,推动各项工作在全国全省进位次、争荣誉、创品牌。对重点工作采取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对账法督查等方式全面抓落实,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强化部门、区镇协调配合,宁可跨越一步形成交叉,不可固守边界形成空档,保障工作高效落实。

    以实干实绩赢得民心。多做百姓点赞的事,少干百姓埋怨的活,下更大力气解决群众、企业、基层反映强烈的共性问题、老大难问题,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让龙文的群众有更多归属感、自豪感。持续开展“四不两直”调研,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米”。厉行节约、勤俭办事,把财政资金用到建设发展最急需和老百姓最盼望的地方,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让龙文群众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以立规明纪行稳致远。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预算约束和管理。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政府决策充分体现人民意志,让行政行为始终闪耀法治光芒。紧抓“关键少数”,坚持以上率下,提振干部精气神,造浓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今日之龙文,机遇交汇、风帆正劲,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加快建设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的滨江产业新城、富美中心城区,奋力谱写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龙文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注解

    页码
    缩写词
    具体内容
    P1
    “五促一保一防一控”
    促生产、促销费、促项目建设、促外经贸、促旅游以及保基本、防风险、控疫情。
    P2
    “六比一看”竞赛
    比征地拆迁与耕地保护、比项目招商、比项目开竣工、比园区标准化建设、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农村建设品质提升、比新增规上(限上)企业,看高质量发展成效。
    P2
    “粤港澳大湾区超级联系人”
    聘请沈琦雅为超级联络人,搭建大湾区与我区贸易流通、创新协同、融合发展的桥梁,为我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提供更多资源和契机。
    P3
    “双指挥长、双会商、双挂钩、双督导”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书记、区长均担任指挥长;每天早上召开指挥部会商会,晚上召开领导小组会商会;每位区处级领导挂钩一个工作组和一个镇(街道);领导小组派出监督检查组,人大政协派出工作督导组。
    P3
    “三全”“四证”管理机制
    全追溯、全检测、全消毒,报关单、检验检疫单、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消毒证明。
    P4
    “两心、两轴、一带”
    行政服务中心、科技产业中心,北溪、西溪发展轴,九十九湾生态文旅产业带。
    P4
    城市治理“五个化”机制
    停车有序化、流摊入市化、店前五包化、立面清表化、楼顶净空化。
    P5
    “雪亮工程”
    以各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P5
    “一件事”套餐
    全面梳理不动产登记全部事项,将存量房转移登记与水、电、气、有线电视等过户业务打包成“一件事”套餐,实现市民“跑一个窗口、填一张表格”,即可实现二手房交易及水、电、气、有线电视等“联动过户”。
    P5
    “交地即交证”
    通过环节并联、提前预审,做好权籍调查、资料审核、信息录入等工作,为企业提供“打包服务”,实现企业拿到土地的同时,也拿到不动产证。
    P5
    “e企通”
    依托微信小程序开发的政务服务平台,设置“在线帮”“投资帮”“政策帮”“服务帮”“人才帮”“财务帮”“免申即享”“主播说龙文”等板块,为企业提供在线政务服务。
    P5
    “非禁即入”“免申即享”
    “非禁即入”:除非有强制性的标准和法律的禁止,原则上政府取消许可和审批,对企业实行备案制、承诺制,承诺符合条件就可以开展业务。“免申即享”:充分利用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免于提交材料,直接兑现惠企政策。
    P5
    “虚拟注册”
    经过工商局备案的企业,不需要租赁办公场所的,可以把地址托管于园区,主要适用于经营电子商务等不需要办公场所的企业类型。
    P6
    “五社联动”
    社区、社区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会慈善资源联动。
    P8
    河长制“三三”机制
    “三支队伍”全发力:流域河长善为、镇 ( 街道 ) 河长能为、河道专管员有为;“三大效益”全提升:促进生态增色、经济增收、社会增质;“三方联防”全落地:专业管护 、平台监护、社会共护。
    P8
    “一革命四行动”
    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行动、农村污水治理行动、农房整治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
    P8
    “秒批”服务
    依托“一网通办”推进政务服务智能审批,以“一号申请、一库共享”为支持,实现企业、群众网上办事无需审批人员人工干预,即可自助“秒批”。
    P8
    “企业开办一件事一站式”
    实行企业开办“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窗出件”。
    P9
    “四个更大”重要要求
    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
    P9
    “八大提升工程”
    空间拓展提升工程、互联互通提升工程、产业园区提升工程、城市更新提升工程、功能配套提升工程、社会事业提升工程、文体旅融合提升工程、市域治理提升工程。
    P10
    “一网通办”
    申请人一次身份验证,即可在企业设立登记的同时,自主选择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中的一个或多个事项在线办理,通办企业开办全部事项。
    P10
    自贸创新成果推广先行区
    在开发区建设自贸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先行区,开展体制对接、成果共享、平台融通、协同改革、联动创新等工作,复制推广自贸创新成果,促进自贸试验区和开发区融合发展。
    P11
    “三线一单”
    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P11
    “一山、一水、一园”
    “一山”:以理学名山云洞岩为中心,打造“寻迹溪山游”;“一水”:以闽南水乡、闽南老家为连缀,九十九湾为纽带,打造“寻梦水乡游”;“一园”:以郭坑山水林田湖草沙、温泉等资源为主体,打造宜动宜静的“城市旅居康养花园”。
    P11
    “七比一看”竞赛
    比征地拆迁与耕地保护、比项目招商、比工业攻坚、比项目攻坚、比争取资金、比乡村振兴、比新增“四上”企业,看高质量发展成效。
    P13
    “房地分离”
    征迁补偿标准实行土地与房屋“分开计算、合并结算”。
    P13
    “安商一体化”
    按照商品房运作模式组织开发建设面向被征收人定向销售的限价商品房。
    P13
    “四上”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P14
    “三免一限+智慧政务”
    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公章、免费U-key、免费代办,并限时办结服务;依托省网上办事大厅、闽政通APP、漳州通APP、“E政务”自助服务一体机等打造智慧政务服务平台。
    P15
    “三网”
    路网、水网、地下管网。
    P16
    “四好农村路”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P20
    社区治理“四融”新模式
    城市社区融洽、商业街区融通、城乡郊区融入、园区融合。
    P20
    “四门四访”
    开门接访、进门约访、登门走访、上门回访。
    P20
    “两个确立”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