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959|回复: 0

[福建] 2021年平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716
    发表于 2022-12-30 15: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平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39.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30亿元,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81.45亿元,同比下降9.3%;第三产业增加值217.45亿元,同比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1.3:27.0:61.7调整为本期的11.9:24.0:64.1。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及拉动情况看,第一产业贡献率为11.5%,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负43.8%,拉低GDP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132.3%,拉动GDP增长7.6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6975元,比上年增长5.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1%,涨幅比2020年缩小0.4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七升一降”格局,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3%,衣着类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8%,医疗保健类上涨1.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3%,居住类上涨0.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3.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0.3%。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0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同比回落14.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93亿元,增长0.6%,同比回落19.4个百分点。从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43.94亿元,同比增长27.7%;非税收入10.99亿元,同比下降45.6%。财政支出109.21亿元,同比下降24.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32亿元,同比下降11.2%。

    二、农 业

    2021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11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农业产值3.38亿元,增长0.9%;林业产值1346万元,下降8.0%;畜牧业产值4.07亿元,增长9.6%;渔业产值64.76亿元,增长1.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76亿元,增长3.5%。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5134亩,比上年减少10亩,下降0.0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88511亩,比上年减少240亩,下降0.3%;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由上年的38.3:61.7调整为本年的38.4:61.6。全年薯类种植面积52577亩,比上年减少10亩,下降0.02%;花生种植面积47018亩,比上年减少207亩,下降0.4%;蔬菜种植面积39012亩,比上年减少186亩,下降0.5%。全年粮食产量18809吨,同比减产136吨,下降0.7%(其中:马铃薯产量3375吨,减产265吨,下降7.3%);甘薯产量14957吨,同比减产59吨,下降0.4%;花生产量6791吨,增产66吨,增长1.0%;蔬菜产量62312吨,增产499吨,增长0.8%;园林水果产量2936吨,增产35吨,增长1.2%;西瓜产量2934吨,减产10吨,下降0.3%。

    全年造林面积7598亩,其中合格面积7598亩。年末全区林地总面积19.81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4.34万亩。

    全年生猪出栏数12.12万头,增长18.1%;各种肉类总产量9325吨,增长17.0%;禽蛋总产量2014吨,下降24.1%。年末生猪存栏9.42万头,增长12.4%;年末家禽存栏18.83万只,下降17.2%;牛存栏3093头,较上年末下降2.9%;羊存栏11401头,较上年末增长0.5%。

    2021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5.9%。全年水产品总产量46.91万吨,增长2.6%,其中:鱼类产量14.23万吨,下降4.5%;甲壳类产量1.20万吨,下降4.5%;藻类产量6.07万吨,下降7.9%;贝类(不含其它类)产量22.34万吨,增长0.5%(其中,鲍鱼产量3.37万吨,同比增长48.5%)。总产量中,国内海洋捕捞产量10.33万吨,下降0.4%;海水养殖产量32.14万吨,增长0.5%;内陆养殖产量184吨,增长1.7%。海水养殖面积9.98万亩,下降4.6%;内陆养殖面积690亩,与上年持平。全区47个海水苗种养殖场育出6972万贝壳紫菜、2.5亿粒鲍鱼和449吨蛤苗等苗种。全年贻贝养殖面积7545亩,产量3.6万吨,下降5.3%;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1814吨,下降37.8%;海带养殖产量4.3万吨,比增2.4%;蛤养殖产量4.99万吨,下降6.7%;牡蛎产量10.02万吨,下降2.1%;紫菜产量1.41万吨,下降0.7%。年末全区普通网箱69565个;全区年末机动渔船1616艘,总吨位82323总吨,总功率达15.85万千瓦。

    三、工业、建筑业

    202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同比回升35.9个百分点。分门类看,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6%,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1.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41.5%,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4.2%,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下降77.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3.2%,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长2.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7.6%,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6.6%。全年工业用电量17763万千瓦时,同比下降4.3%。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7.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6.37,上升10.2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82.1%,下降1.4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0.32亿元,占GDP比重20.7%,为全区最大产业。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2.39亿元,比上年增长5.7%。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含高铁)同比下降10.6%,不含高铁投资同比下降16.5%,其中,项目投资下降25.0%;房地产开发投资103.98亿元,下降5.4%;高铁投资增长336.0%。全年商品房销售额58.25亿元,下降20.1%;商品房屋销售面积53.4万平方米,下降19.6%;商品房屋销售均价10908元/㎡,同比下降0.6%。

    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03.98亿元,同比下降5.4%。房地产建安投资完成68.54亿元,同比下降1.9%。房地产土地购置费30.68亿元,同比下降19.3%。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2021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4亿元,比上年增长3.3%。批发业销售额630.67亿元,增长41.3%;零售业销售额51.30亿元,增长6.3%;住宿业营业额1.95亿元,增长17.3%;餐饮业营业额9.31亿元,增长46.7%。

    全年进出口总额196.1亿元,比上年增长46.7%。其中,出口总值91.7亿元,增长55.0%;进口总值104.4亿元,增长40.1%。全年全区新设外资企业数278家,外商投资总额12.35亿美元,合同外资额11.9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8亿元,增长0.6%。

    六、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4.98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全区各种运输方式完成交通货运量8995.10万吨,增长39.4%,货运周转量1057.46亿吨公里,增长27.2%;客运量134.34万人,下降61.9%,旅客周转量8944.14万人公里,下降49.6%。

    车辆保有量方面。年末全区各种机动车保有量97873辆,其中:汽车保有量57346辆;摩托车保有量40361辆;挂车保有量166辆。按用途分:载客车保有量52150辆;载货车保有量4950辆;专项作业车保有量246辆。

    对台三通往来方面。海上直航货运量35.95万吨,同比增长93.6%;集装箱运量87551标箱,比增80.9%。台轮来靠船只2艘次,下降92.0%;台轮来靠人员8人次,下降97.0%。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51亿元,比增18.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18亿元,增长24.1%;电信业务总量4.33亿元,增长16.5%。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06亿元,增长4.8%。年末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46.02万户,增长1.8%。其中,固定电话用户5.14万户,下降6.7%;移动用户达40.88万户,增长3.0%。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18.82万户,增长6.9%。

    七、金融、保险

    2021年末,全区共有商业银行17家(法人机构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62个,自助机具259个,社区银行3家,实验区银行网点遍布辖区各个乡镇,在农村设有15个营业网点,在边远小岛设有离行式网点2个,布设助农取款点225个。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80.93亿元,同比增长0.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18.05亿元,同比增长5.3%。

    年末,全区证券机构共6家,其中4家在平潭开设营业网点,2家在上海经营。2021年末,全区证券机构资产总额241.65亿元。营业收入3071.37万元,净利润0.18亿元,增长50%。

    年末,全区保险机构17家。其中,财产险机构7家,寿险机构10家。2021年,全区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2.46亿元,同比增长0.7%。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按户籍口径统计,2021年末全区总户数131428户,比上年末增加2057户;总人口452841人,比上年末减少73人。其中:男性229978人,女性222863人,男女性别比为103.2:100。按常住人口口径统计,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9万人,城镇化率56.6%。

    据住户抽样调查,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1元,较上年增加2636元,名义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66元,名义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04元,名义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

    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463元,较上年增加2621元,名义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767元,名义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降幅达10.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830元,名义增长1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2%。

    民生补短板工程稳步实施。2021年完成平潭西航第一幼儿园、滨湖幼儿园、世界城幼儿园装修、麒麟幼儿园、疾控中心提升改造工程、平潭精神病防治院(门诊、综合大楼及附属楼设施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童心颐养中心、平潭综合实验区公益性公墓等项目建设。

    养老服务设施持续优化。2021年,童心颐养中心已投入运营;新增1所敬老院;开展农村幸福院提质增效工作,打造25家三星级农村幸福院。首家智慧化养老服务机构—平潭孝心养老服务今年以来共为11000多名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全区养老总床位数2821张。

    社会保障基本面持续扩大。2021年全区新增参保2509人,城乡居民保参保人数达20.06万人,5.57万名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待遇从每人每月173元提高到190元,2万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由每人每月462元提高到495元,456名无力参保和高龄未参保职工老年生活保障金待遇由每月660元提高到725元,各项养老保障水平均居全省前列。发放城乡低保金4626.76万元,特困供养金1909.19万元。

    新增城镇就业人口3163人,失业率3.21%;为219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补贴225万元,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736万元;完成适老化改造162户,开展“医养护康”创新试点,新增各类养老床位200张,新增三星级农村幸福院25家,发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卡约3300张,为近1.1万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线下服务;213个村(居)均挂牌成立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退役军人群体线下招聘会6场次,签订意向协议30余人,发放慰问金和“解三难”补助金273余万元。

    九、教育、卫生和科学技术

    全区共有小学36所,小学在校生31347人;中学23所,中学在校生21479人,其中高中9所,在校人数717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生179人。职业中专学校1所,学生1487人。

    2021年末,全区中小学教师数3995人(含私立学校教师数871人,职业中专教师数62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数32人),分地区看,城镇3266人,农村729人;其中专任教师数3678人(含私立学校教师数712人,职业中专教师数57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数32人),分地区看,城镇2980人,农村698人。2021年,全区财政教育经费投入达11.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4%。

    2021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5个,其中,医院9个,卫生院14个,村卫生室140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61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59人,注册护士1172人。年末共有医疗机构床位1671张。                                                

    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全区累计认定60家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新认定铠强科技(平潭)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获评“2021年度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绿亚科技(平潭)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入围科技部高新技术企业公示名单;宗仁科技(平潭)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高新技术企业顺利通过2021年度省级科技小巨人认定;平潭台创园科技企业育成中心通过2020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建立实验区超300人规模的科技人才信息库,选认2021年个人科技特派员90名。高新技术企业增长率连续三年居全省前列,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7家。

    十、旅游、文化和体育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84.19万人次,同比增长22.2%,实现旅游总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国内旅游人数683.60万人次,同比增长22.4%,国内旅游收入60.55亿元,同比增长13.3%;入境旅游人数0.59万人次,同比下降55.2%,旅游外汇收入0.07亿美元,同比增长14.8%。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开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申请的壳丘头遗址深度考古挖掘项目获国家文物局审批立项;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再度开展全岛史前遗址考古调查,联合社科院开展龟山遗址有针对性部分考古挖掘;在平潭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召开第十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平潭分会场)——暨平潭史前文化与太平洋考古学术研讨会。

    文艺精品创作大放异彩。首部大型原创儿童剧《深海美人鱼》,在墨彩文化艺术节暨“麒麟杯”海峡两岸(平潭)戏剧艺术展演活动成功首映;大型舞台闽剧《青天》在福州芳华闽剧院首演;“平潭评话”列入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向省艺术馆推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小戏小品,其中《楼台会》获三等奖、《生死竞速》获优秀奖、《前方》刊载于《福建艺术》2021年第3期。

    体育赛事、体育产业不断发展。成功举办2021年全国沙滩排球精英赛(平潭站)、平潭国际风筝冲浪邀请赛、中国风筝板巡回赛。全国沙滩排球精英赛(平潭站)荣获“2021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称号,平潭获评“2021年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支持社会力量承接41个公共体育服务项目,成功举办53场全民健身运动会系列活动。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在全区新建3个笼式足球场、6个笼式篮球场和40套二代全民健身路径器材等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培育“一地一品牌”特色运动项目,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入校推广棒垒球、跆拳道等特色运动,棒垒球已在21所学校培训推广。组队参加国家级、省级竞技比赛,我区选手荣获2021福建省青少年柔道锦标赛女子52KG冠军,第十四届全运会帆船女子水翼风筝板比赛季军。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社会用电量11.32亿千瓦时,比增5.6%,其中工业用电量1.78亿千瓦时,下降4.3%。

    2021年末,全区耕地面积6425.26公顷,森林覆盖率38.71%,有林地面积9561.03公顷,海岛岸线总长度451.08公里。

    2021年,完成绿岛花城建设,造林绿化总面积14926亩(其中生态屏障造林10982亩、森林抚育2432亩、城区园林绿化761亩、乡村绿化751亩),森林蓄积量49.5万立方米,林地保有量10476公顷;创建省级森林村庄4个。全年累计完成土地征收2615.6亩,房屋征收135座,坟墓迁移195宗。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空气质量达标率99.2%,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1.95,优于全省九个设区市。               

    2021年度全区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14起,同比减少3起,下降17.6%;死亡10人,同比减少3人,下降23.1%;受伤6人,同比持平。具体如下:一、建筑业事故3起,同比增加1起,上升50%;死亡3人,同比增加1人,上升50%。二、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4起,同比减少6起,下降60%;死亡0人,同比减少6人,下降100%;受伤6人,同比持平。三、农林牧渔领域事故3起,同比增加2起,上升 200%;死亡3人,同比增加2人,上升200%。四、工矿商贸事故0起,同比减少2起,下降100%;死亡0人,同比减少2人,下降100%。五、火灾事故0起,同比减少1起,下降100%;死亡0人,同比减少1人,下降100% 六、其他事故4起,同比增加3起,上升300%;死亡4人,同比增加3人,上升300%。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不做机械调整。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