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安顺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安顺调查队 (2022年4月15日) 2021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78.91亿元,比上年增长9.0%。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91.48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328.36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559.07亿元,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8.2:30.6:51.2调整为17.8:30.4:5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763元,比上年增长9.2%。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4.63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农业产值216.69亿元,增长9.4%;林业产值24.07亿元,增长8.2%;牧业产值67.33亿元,增长10.6%;渔业产值11.58亿元,增长13.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4.96亿元,增长8.5%。 全年粮食总产量63.08万吨,比上年增长7.3%。其中,夏粮产量7.52万吨;秋粮产量55.56万吨。蔬菜产量307.71万吨,增长15.9%。油菜籽产量9.26万吨,增长19.4%。烤烟产量0.40万吨,下降21.7%。 表1 种植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 | | | | | | | 4.1 | | | | 9.6 | | | | 19.4 | | | | 11.1 | | | | |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273.3公顷。 全年肉类总产量16.44万吨,比上年增长9.5%;生猪出栏116.45万头,增长10.8 %,牛出栏14.96万头,增长4.5%;年末大牲畜存栏44.29万头,下降5.4%;年末生猪存栏96.38万头,增长4.0%。 全年水产品产量29743吨,比上年增长6.0%。 | | | | | | | | | 12.1 | | | | | 2.1 | | | | | 2.8 | | | | | -5.4 | | | | | 4.0 | | | 12.0 | | <span] 重工业 | 5.6 | | <span] 农副食品加工业 | 83.6 | | <span]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40.1 | | <span] 医药制造业 | 8.1 | | <span]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4.5 | | <span]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30.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0.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7.9%,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下降11.2%。全年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10.36万平方米,增长5.6%。 年末全市共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205个,比上年末增加34个。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52.66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五、贸易与物价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4.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增长14.0%,餐饮收入增长15.3%。 全年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3.8%;中西药品类下降1.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5.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2.6%;汽车类增长8.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2.6%;日用品类下降5.6%;烟酒类增长34.6%。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89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出口6523万美元,增长14.5%;进口2461万美元,增长50.3%。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持平。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构成的八大类商品变化来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3.3%;衣着价格下降4.6%;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1%;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4.4%;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3.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2.1%;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3%。 全年全市原保险保费收入20.59亿元,比上年下降0.6%。其中,财产险收入10.59亿元,下降1.6%;人身险收入10.00亿元,增长0.6%。赔付支出9.97亿元,增长9.9%,其中,财产险支出6.22亿元,增长5.7%,人身险支出3.75亿元,增长17.7%。 八、教育与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高等学校4所,在校学生2896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所,在校学生24212人;初中132所,在校学生121393人;普通高中29所,在校学生51103人;小学434所,在校学生263920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数933人。 全年成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企业20家。争取到国家及省级科技项目36项。全市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达35.26亿元。全年选派105名科技特派员赴基层开展农技服务,组织开展技术培训23883人次,解决具体技术问题2476个,组织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1129个(项)。 九、文化、卫生与体育 年末全市有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6个。有广播电视发射台6座。全市电视覆盖率达96.5%,广播覆盖率达94.78%。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44.05万户。 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201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6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妇幼保健院7个。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5986张,卫生技术人员1621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385人,注册护士7099人。 全年完成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多功能运动场1个。共培训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31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43人;完成十八个项目428名运动员注册工作。394名运动员参加贵州省青少年锦标赛夏季十八个项目比赛,取得24个第一名,30个第二名,49个第三名的成绩。 十、人口与就业 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245.88万人。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3251人。其中:安排困难对象就业5971人,安排下岗失业再就业839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6884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210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6%。 十一、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28元,比上年增长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90元,增长10.4%。 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988户39061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19737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2510户95284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30163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全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8%,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为97.7%,PM2.5等六项监测指标平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涉及我市的12个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辖区内未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突发事件。 全年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94起、死亡46人,比上年减少19起、8人。其中: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事故76起、死亡37人;建筑业发生事故4起、死亡2人; 商贸制造业发生事故8起、死亡2人;采矿业发生事故3起、死亡4人;其他行业发生3起,死亡1人。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水上交通、渔业船舶等行业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5.社会消费品零售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 6.高等学校包括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7.进出口、交通、财政、金融、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环保、安全生产、人民生活、社会保障等部门统计资料由市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