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096|回复: 1

[四川] 2021年绵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692
    发表于 2022-10-31 18: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绵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启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德阳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踔厉奋发,务实笃行,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得到巩固拓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德同城化发展加快融入,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恢复性快速增长,经济基本盘持续稳固夯实,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为加快建设高质量产业集聚地、高颜值旅游目的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绵竹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 合

    根据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1年,绵竹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76.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96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97.59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143.30亿元,增长8.7%。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为9.6:52.4:38.0。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5649元,同比增长9.0%。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246.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9%,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5.3%。年末全市在册各类市场主体41846户,注册资本金412.47亿元,年度新增4640户,新增注册资本金42.24亿元。其中,私营企业5880户,注册资本金278.30亿元,年度新增996户,新增注册资本金31.10亿元;在册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614户,注册资本金90.45亿元,年度新增49户,新增注册资本金6.03亿元;在册个体工商户34299户,出资额29.45亿元,年度新增3542户,新增出资额4.58亿元;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053户,出资额14.27亿元,年度新增53户,新增出资额0.53亿元。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12.71户。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9.22亿元,可比价增长7.4%。

    全年粮食总产量28.5万吨,同比增长2.2%。经济作物总产量44.0万吨,增长1.4%。其中,蔬菜增长1.2%、瓜果增长2.6%、中草药材增长13.9%。生猪出栏43.2万头,增长17.4%,主要畜禽肉类总产量4.2万吨,增长16.9%;小家禽出栏589.2万只,下降2.0%。

    年末全市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四川省休闲农业重点县等光荣称号;共获评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省级治理有效名村1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3个、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1个、四川名村1个;德阳市级乡村振兴先进镇1个、示范村4个、德阳市一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新增省级农村专合示范社2个、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2个。年末全市有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养殖规模户676户;年出栏1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240户;年出栏2000只以上肉鸡养殖户262户;玫瑰、猕猴桃等特色经济作物规模达6.2万亩。

                                  绵竹市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单位

    2021年

    同比±%

    粮食产量

    万吨

    28.5

    2.2

    油料作物

    万吨

    1.76

    3.6

    蔬菜

    万吨

    37.2

    1.2

    园林水果

    万吨

    1.85

    0.8

    主要畜禽肉类

    万吨

    4.2

    16.9

    年末生猪出栏

    万头

    43.2

    17.4

    水产品

    万吨

    0.8

    5.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86.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8家,实现营业收入607.3亿元,同比增长21.3%;利润总额71.5亿元,增长38.6%;利税总额121.3亿元,增长38.0%。

    分行业看:白酒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01.7亿元,增长26.0%;利润总额35.4亿元,增长16.7%。化工行业营业收入182.6亿元,增长37.0%;利润总额26.2亿元,增长122.3%。机械加工与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57.6亿元,下降11.4%;利润总额2.0亿元,下降17.7%。建材业营业收入30.7亿元,增长0.7%;利润总额1.9亿元,下降5.3%。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0.69亿元,可比价增长3.3%,总产值同比增长19.0%,建筑总面积96万平方米。年末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51家,建筑工程项目41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5%。其中,民间投资增长8.9%,工业投资增长7.6%,技改投资增长8.7%,建安工程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9.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0.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4%;第二产业增长8.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6.8%;第三产业增长16.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7.8%。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2%;商品房销售额36.8亿元,增长17.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2.7%。商品房施工面积321.3万平方米,增长18.2%。其中,新开工面积5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7%。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7亿元,同比增长20.0%。

    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1.8亿元,增长20.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2.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9亿元,增长20.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4%。

    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99.8亿元,增长21.5%;餐饮收入21.0亿元,增长13.4%。

    六、对外经济及招商引资

    全年进出口总额34.8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出口额32.4亿元,增长14.2%,进口额2.4亿元,增长331.3%。先后组织耀隆医疗、甲尔文化等5家企业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0余家企业参加了中国加工贸易博览会。

    全年到位国内市外资金117.2亿元,增长4.5%,到位国内省外资金83.8亿元,增长3.7%。参加“2021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省、市平台活动,签约香港光大(德阳)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项目(二期)、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示范区(中国熊猫谷)项目和厚朴酚脂质体生产基地等13个项目。

    七、交通、电信业和旅游业

    年末有公路总里程为2141.22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058公里,一级公路95.452公里,二级公路127.282公里,三级公路214.764公里,四级公路1636.688公里,等外路32.977公里。有公路营业性车辆2236辆。其中,客运车辆189辆、货运车辆2047辆;有城市客运车辆248辆。其中,城市公交98辆、出租车150辆。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9337户,移动电话用户(含电信、移动、联通)共513355户。

    全年接待游客1017.44万人次,同比增长45.1%,实现旅游收入102.4亿元,增长62.3%。年末共拥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23个,星级饭店1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142间,床位数215张。共有国家AAAA级景区3处,国家AAA级景区2处,国家AA级景区1处,省旅游度假区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花卉公园1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九龙镇新龙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孝德镇入选2021年省级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天府旅游名镇1个,天府旅游名村1个,天府旅游名品1个;成功打造“画境绵竹”乡村旅游综合体品牌;全域旅游PPP、中国玫瑰谷一期、绵竹天府冰雪运动项目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85.42亿元,同比增长21.9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4.95亿元,增长17.5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42亿元,增长10.3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9.92亿元,增长32.38%,非税收入完成4.50亿元,下降36.47%);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0.53亿元,增长38.31%(其中,土地基金收入完成9.90亿元,增长39.78%);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52万元,增长4.00%。

    全年财政总支出完成54.87亿元,增长4.5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8.69亿元,增长4.31%;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6.18亿元,增长5.17%(其中,土地基金支出完成8.93亿元,增长36.9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36万元,增长2.86%。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16.97亿元,比年初增加61.13亿元,增长13.4%;其中,住户存款279.19亿元,比年初增加27.24亿元,增长10.8%。贷款余额193.02亿元,比年初增加24.72亿元,增长14.7%。城乡居民人均住户存款余额达到5.7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共有小学学校26所(不含教学点1个),普通中学学校12所(普通初中8所,普通高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高等学校1所,幼儿园43所(私立幼儿园17所)。普通小学在校生19293人,毕业生3183人,教职工1503人(不含九年一贯制学校),专任教师1352人(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分专任教师);普通中学在校生12926人(普通初中8170人,普通高中4756人),毕业生4014人(普通初中2434人,普通高中1580人);普通中学教职工1458人(含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职工数),专任教师1074人(普通初中685人,普通高中389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873人,毕业生515人,教职工111人,专任教师98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86人,毕业生12人,教职工17人,专任教师15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13848人,毕业生3288人,专任教师51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0279人,教职工1118人,专任教师560人(不含附设幼儿园专任教师27人)。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0亿元,同比增长10.0%;研究与开发(R&D)经费初步上报7.1亿元。完成“优异红肉黄肉猕猴桃育种材料创制”。龙佰钛业“一种高光泽、高耐候性金红石型钛白粉铝锆包膜工艺”获得四川省专利奖二等奖。新认定瞪羚企业1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90家,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新入选“德阳英才计划”科技卓越人才1人,入选科技菁英人才6人。新认定“农科众恒”为市级众创空间,全市现有各类国省市级孵化载体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市级3家。四川亩心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润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荣获2021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初创组企业新材料产业组第二名、成长组企业生物农业组第三名。

    年末累计认定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家、德阳市重点实验室3家、德阳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产学研创新联盟2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德阳市级众创空间3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家。2021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88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7%,5人入选德阳科技“英才计划”。

    十、文化、卫生及市政建设

    全年共举办体育活动赛事20余场,继续推进城市“十五分钟健身圈”、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建社区、农村健身场所18处。117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电视信号全覆盖;农村广播村村响系统实现全覆盖;21个综合文化站、100个村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依法办理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娱乐场所许可审批6件;出版物零售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许可共3件,其中新办1件、延续换证2件;一次性内部资料出版物(图书)准印许可审批14件;依法办理文化市场行政处罚案件5起,罚没款8.9万元。积极参加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并对市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保存、宣传、推广、研究、传承等,进行非遗资源普查并记录,现有非遗项目8个,含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级1个、县级4个,成功申报省级非遗代表性人1个。社区电影328场,观看达21万余人次。全年组织进镇(街道)、村(社区)、企业、校园开展惠民演出88场(含川剧),观众7万余人次;举办公益性文艺培训158次,参加培训5000余人次。图书馆接待读者4.1万余人次;博物馆接待1.5万余人次,成功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参观诸葛双忠祠2万余人次,年画博物馆接待3.5万余人次。

    年末常住居民电子建档率达 95.92%,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 91.84%,动态管理率达81.06%。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95个。其中,医院15个,社区服务中心(站)2个,卫生院10个,村卫生室132个,诊所12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其他卫生机构2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4244张。卫生技术人员3621人,同比增长3.7%。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79人。全市每千人拥有床位9.6张。

    全年切块修复沥青混凝土路面约1.2万平方米;维修混凝土路面约0.9万平方米;冷补沥青料修复茶盘街、回澜大道、安顺路等约0.3万平方米;修复人行道约1.2万平方米;施画道路标线1.4万平方米;维修安装道路标牌约100套;新建人行隔离栏约777米;维修更换休闲座椅约190套。推进实施LED节能改造项目,共更换老城区老旧路灯光源4800余盏。推进厕所革命,城区改造公厕1座,新建公厕2座;全年清运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9.7万吨,为城区308.2万平方米进行清扫保洁。打造25个绵竹市分类示范点小区,安装4组四分类智能机,新配发四分类设施32组(128个分类桶),共清理点位121处,设置38处垃圾集中投放点位,投放引导宣传栏38处,配置120个分类垃圾桶,配置50名定时定点督导员,对小区垃圾分类投放实行“三定一督”模式,3个精品示范小区受德阳市垃圾分类办表彰。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模式,编制了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向市场化运营。截至年末,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637.24公顷,绿地率38.55%,公园绿地面积达170.8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12.63平方米。

    十一、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全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7天,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4天,优良率为84.1%,同比增长1.3%;臭氧污染天数26天,比上年减少10天;PM2.5平均浓度为34.7微克/立方米,同比增长0.9%; PM10平均浓度为56.8微克/立方米,同比增长2.9%。城市区域噪声中昼间噪声监测结果为53.2(A),达《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

    四个断面全部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水质优良率为100%。清平断面为Ⅰ类水质;红岩寺断面为Ⅱ类水质;马射汇合处为Ⅲ类水质;金轮断面为Ⅲ类水质。新市总排口达到废水综合排放标准,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城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66个,登记备案项目95个,核发排污许可证126个,办理排污许可登记96个。

    督促24家企业制定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将5家VOCs企业纳入重点企业名单开展综合整治。道路累计抽检柴油货车1510辆,共处罚款6900元;入户累计抽检柴油货车75辆;抽检非道路移动机械212台。

    完成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3个600人以上聚居点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完成全市12座疑似污染地块场地初步调查并通过专家评审。要求22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开展土壤隐患排查及自行监测工作。完成年度危废申报260家、医疗废物申报37家、危险废物管理计划书备案291家;完成危废转移1014单,转移处置各类危险废物1.4万吨。全年磷石膏总产出242.7万吨,总利用量263.0万吨,持续开展磷石膏堆场风险管控,维持磷石膏“产消平衡”,磷石膏综合利用率108%。

    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18个,共处罚款382.37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3865万元;对2起违反辐射安全管理制度的核技术利用单位立案查处;完成 “双随机”派发任务159个,其他检查任务289次;办结群众反映环境污染纠纷117件。

    单位GDP能耗下降1.8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9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2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其中,工业用电量23.7亿千瓦时,增长11.4%。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2.57%。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户数240884户,户籍人口491024人。其中,男性人口243413人,女性人口247611人,性别比为1:1.017。本年出生人口2294人,死亡人口2340人。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30元,同比增长9.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04元,增长8.5%,人均消费支出23920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04元,增长10.5%,人均消费支出17734元,增长11.2%。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10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65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69人。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07102人,城镇离退休人员参保61545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84872人。参加职工失业保险50963 人,全年为 7787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1034.08万元。参加职工工伤保险7872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52687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97570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55117人。

    全年纳入城乡低保9747户,16682人,共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4020.33万元。其中,城市低保3291户,5352人,支出城市低保资金1720.05万元;农村低保6456户,11330人,支出农村低保资金2300.28万元。救助孤儿20名(其中艾滋儿童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6名,发放救助金45.01万元(孤儿基本生活费27.36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17.65万元)。

    注:1、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正式数据以《绵竹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增长速度为最终核实数。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在册单位数据来自市行政审批局;进出口额、引进市外资金等数据来自市商务和经济局;公路总里程、客货运车辆等交通数据来自市交通局;电话用户等通信数据通过电信、移动、联通等单位报表综合;城市功能数据来自市综合执法局;文化、体育、旅游数据来自市文旅局;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贷款余额等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绵竹市支行;农业产品产量及农村发展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建筑和房地产数据来自市住建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市工信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局;就业、失业人数及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社局;医保数据来自市医保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等社会救济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绵竹市生态环境局;森林覆盖率来自市自然资源局;城乡居民收支来自国家统计局绵竹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840

    帖子

    254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41
    发表于 2022-11-25 02: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