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绍兴市越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是越城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全区以项目建设攻坚年、改革创新突破年、整体智治提升年“三个年行动”为载体,六向发力,争当“四个率先”先行区,打造全市首位度中心城区,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区域发展之路,在绍兴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中发挥引领作用。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5.26亿元,按可比价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58亿元,同比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495.51亿元,同比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673.71亿元,同比增长6.6%;三次产业结构1.4:41.8:56.8。 图:2010-2021年越城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 注:生产总值2021年起按新区划调整(十七个镇街)口径公布。 全区财政总收入154.56亿元,同比增长18.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17亿元,同比增长19.8%;税收收入83.44亿元,同比增长18.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9.6%;非税收入9.73亿元,同比增长31.9%。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农业发展丰产增收。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36.99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15.72亿元,同比增长2.5%;林业产值0.83亿元,同比增长0.3%;牧业产值4.57亿元,同比增长5.6%;渔业产值15.19亿元,同比增长3.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69亿元,同比增长10.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84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2.6%。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5.38万亩,粮食总产量7.03万吨。 农村建设强基富民。一是产业项目顺利推进。重点抓好农业产业提升“2020”计划升级项目建设一景生态牧业投资1420万元养殖场提升改造项目。二是农田建设全面启动。扎实推进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今年2.24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涉及7个镇街,建设规模22415亩,总计划投资5012.24万元,其中高效节水630亩,项目已获得省、市批复。三是“五星达标、3A争创” 迭代升级。完成创建2个市级乡村振兴先行村、2个区级乡村振兴先行村、3个3A示范创建村、9个五星达标创建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规上工业企业592家,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64.42亿元,同比增长12.7%,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696.98亿元,同比增长23.7%。产值排名前五位的行业分别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占比15.2%)、纺织业(占比13.5%)、化学纤维制造业(占比11.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比9.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占比7.5%)。 工业升级腾笼换鸟。一是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做强集成电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及应用”产业链基本成型。积极争取“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省级试点,生物医药产业大脑与杭州市联建成功列入全省首批30个行业“产业大脑”建设揭榜挂帅试点之一,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和浙江医药分别列入省级“未来工厂”试点。加快布局新一代通信基础设施,2021年已新建通5G基站1158个,实现全域基本全覆盖。二是围绕“集聚提升”,着力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发展。印染产业改造提升顺利推进。47家印染企业中32家整合成5个组团集聚,目前5个组团均已开工建设,其中,国周组团、七色彩虹、龙翔、飞越组团所有主体厂房均已结顶,11家印染企业实施关停退出印染产能。化工产业改造提升加速推进。21家签约化工企业整合成18个集聚项目,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1个项目用地已摘牌,剩余16个化工集聚项目均已申报2021年度省重大产业项目。电镀产业改造提升进入尾声。实现5家涉改电镀企业全部关停退出。 全区建筑业资质等级企业15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27.2亿元,同比增长19.8%;主营业务收入654.16亿元,同比增长12.5%;利润13.68亿元,同比增长12.1%。 四、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673.17亿元,按可比价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6.8%。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962家(含贸易,不含电信邮政),营业收入达1337.43亿元,同比增长21.97%。其中,限上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702家,限上住宿餐饮业法人单位94家。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22.61亿元,同比增长3.2%;限上批发业销售额1190.55亿元,同比增长42.1%;限上零售业销售额266.64亿元,同比下降7.8%;限上住宿业营业额9.82亿元,同比增长28.6%;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7.57亿元,同比增长44.6%。 商贸消费势头良好。全力打造鲁迅故里步行街智慧街区。举办消费促进月、金秋购物节等系列促销活动。完成“越回收”等11项越字系列应用打造。积极推进医卫行业“三同”企业培育。开展“一码找订单”境外代参展行动,搭好“线上+线下”“国际+国内”“优进+优出”三大平台,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 对外经济逐步回暖。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664.89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自营出口额588.04亿元,同比增长3.8%;进口额76.85亿元,同比增长65.7%。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3%,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1.9%,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4.7%,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49.1%,生态环保和公共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1.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2.5%,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1.4%,交通投资同比增长45.8%。 全区商品房成交面积为296.6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7%。全区二手房成交面积为125.9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6.0%。 六、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校区建成投用。全区完成迪荡中学、柯灵小学百盛校区、柯灵幼儿园百盛园区、鲁迅小学文源校区等4个校址新建,并如期投用。两湖西侧小学、稽山初级中学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站前小学、湖东小学、站前中学、两湖幼儿园新建项目进入桩基施工。完成鲁迅小学、绍初龙山校区扩建,塔山小学成章校区、元培中学北校区改造项目完工投用,累计完成投资约0.2亿元。启动凤林小学、陶堰街道中心小学、北海小学、富盛镇中扩建等项目前期设计立项等工作。鉴湖阳光里、皋埠碧桂园、灵芝澄港3所配套幼儿园建成投用。全年累计完成投资约7.46亿。柯灵幼儿园百盛园区建成投用;两湖幼儿园开工建设;鉴湖阳光里、皋埠碧桂园、灵芝澄港3所配套幼儿园建成投用;改建东湖街道皋北幼儿园,新增学位1530个。 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增速32.5%,规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0.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8家(含重新认定5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40家。 七、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挖掘成果显著。全区高质量推进省级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完成文化元素普查入库441个,解码20项区域重点文化元素,“黄酒文化”“鲁迅文化”入选全省首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坚持非遗守正创新,12个非遗项目列入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家单位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4家单位列入区级乡村非遗体验基地,完成6位市级非遗传承人奖励政策兑现。建成越城区非遗工作数据库平台,着力推动非遗领域数字化改革。 体育成绩喜人。全区完成省、市级民生实事体育类项目31个,完成百姓健身房等基层体育场地设施智慧化升级改造项目32个。承办2021年国际象棋男子世界冠军分区赛(中国区),全年举办“迎亚运 共发展”系列全民健身活动等各类体育赛事活动240场。目前,全区常住人口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超过2.8平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29%以上(不含学生)。2021年市青少年锦标赛金牌数继续保持全市第一,省青少年竞技体育竞赛金牌数首居全市第一。 医保体系日渐完善。全区完善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大病保险为延伸、医疗救助为托底和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021年,首次推出普惠型商业补充保险“越惠保”,满足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自2021年3月10日起,提高大病保险待遇,在原待遇的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严格落实医保扶贫政策措施,及时做好困难人员医保资助参保和医疗救助待遇发放工作,在实现市内直接刷卡的基础上,实现省内直接刷卡,更大程度方便困难群众。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区年末户籍人口82.91万人,其中男性40.39万人,女性42.52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8.7%和51.3%。全区人口出生率5.34‰、死亡率7.14‰,人口自然增长率-1.80‰。 全区城镇常住居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7772元,同比增长9.6%;农村常住居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508元,同比增长10.0%,全年城乡居民收入倍数为1.59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058元,同比增长17.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822元,同比增长18.2%。 全区通过专场招聘会、就业大篷车等线下招聘,结合越城区人才网、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形式,积极提供就业岗位,实现新增城镇就业5.28万人、失业再就业4.2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44万人。全年新增就业大学生3.29万人,新晋升高级职称669人,全区新增高技能人才1.48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77万人。全区参保企业养老保险40.5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8.16万人,参保率达99.9%。 九、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7.32%,活立木总蓄积量80.63万立方米,林地保有量1.37万公顷。完成造林更新905亩(平原绿化860亩)、森林抚育957亩。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清除病枯死松木34.82万公斤,除治面积0.2万亩。 全区AQI优良率升至92.1%,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PM2.5浓度年平均值降至28微克/立方米。五水共治”成效不断巩固,5个镇街成功创建省级“污水零直排区”,37个市级考核断面功能区达标率100%,创建“美丽河湖”2条,河湖长履职平均分、巡河完成率、问题处理率保持高位运行,居全市前列。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基本达到10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成功创建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18个。 全区坚持平安建设为统领,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全力争创“全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区”为工作目标,平安创建成功 “十六连冠”,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一件事”应用已列入全省数字法治“揭榜认领”名单。全区发生全口径交通亡人事故88起,死亡88人。 说明: 1、本公报所列2021年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越城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绝对额以实辖口径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以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法人工业企业。 4、限额以上批发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法人单位。 5、限额以上零售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法人单位。 6、限额以上住宿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法人单位。 7、限额以上餐饮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法人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