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990|回复: 0

[广东] 2019年英德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17:4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966

    主题

    297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854
    发表于 2020-3-9 16: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0-3-9 16:38 编辑

    2019年英德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3月20日在英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英德市人民政府市长  肖勇科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英德发展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英德视察,亲自为英德的发展把脉问诊、指路引航,为英德新时代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这一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英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广清一体化、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基本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主要有: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优化
          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94.8亿元,同比增长6.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7亿元,增长10.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5亿元,增长10.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59元,增长8.3%;外贸进出口总额58.4亿元,增长33.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亿元,增长10.1%。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完成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9.9亿元,推动35家企业实施62个技改项目。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含规下转规上企业),17家企业被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打造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九龙小镇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全市接待游客1329.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7.7亿元,分别增长10.8%和11.5%。成功申报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38个年度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2.7亿元,超出年度计划18.8%。
          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广州黄埔区工作组进驻合作区。清华园中区供水管网完成铺设,中区和东区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两大产业集聚区新签项目15个,合同投资额89.3亿元,新增动工项目23个、投(试)产项目19个。工业园区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8亿元,同比增长28%,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1.8个百分点。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取消审批证明事项50项,清理第三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5项,规范政务服务事项759项,网上中介服务超市(1)顺利开通。全面推行“多证合一(2)”商事登记,新增商事登记主体9560户,同比增长12.7%。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降成本13.3亿元。完成AA级国有集团公司组建及评级工作。
    二、统筹推进城镇建设,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提升
          城乡规划科学推进。完成《英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5年)》修编。“多规合一(3)”编制工作顺利推进,“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完成建设。加快镇村规划修编,累计完成11个镇规划编制,望埠等5个镇规划正按程序报批。启动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完成103个行政村规划编制工作。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汕昆高速公路英德段建成通车,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二期船闸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建设,广连高速公路英德段动工建设。完成国道240线(原银英公路)维修工程,完成县道改造10.7公里、农村公路硬底化218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19公里。大站汽车客运站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云山水厂江湾取水工程全面完成。新建成移动基站3185个、基址1840个、公共区域无线网络接入点161个。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东岸新城开发、大城南改造稳步推进。西环快速路建成通车,马山公路北段实现单边通车。数字城管指挥中心投入使用,完成《英德市路内停车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加强城市管理,整治城市“六乱”(4),建设创文示范点56个。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尚德之城,文明英德”文化惠民等活动深入开展,创文氛围日益浓厚。
          宜居城乡加快建设。东华、浛洸两个“副中心”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浛洸镇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碧桂园鱼咀文旅项目一期工程完成建设,徐家庄、安美生态旅游项目建成营业。积极开展宜居城镇、宜居社区、宜居村庄创建工作,大站镇大站社区、大湾镇大湾社区等10个社区被评为2017年广东省宜居社区。连江口镇连樟村荣获中国最美村镇乡风文明奖。
    三、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展后劲更足
          农村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制定出台《英德市耕地整治五年(2018-2022)行动计划》,整合治理土地2.4万亩,整合财政涉农资金4.9亿元,新建成“五位一体”社会化涉农服务平台(5)8个。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农村“三资”服务管理平台累计实现交易额1.1亿元。农信社改制农商行工作稳步推进,泰隆村镇银行建成营业。
          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完成11.5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36.5公里中小河流治理。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家庭农场700个、清远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93人。新增“三品一标(6)”农产品3个、省名牌农产品2个。荣获“2018中国茶业品牌影响力全国十强县(市)”及“2018中国茶业百强县”称号。英德红茶产业园入选省首批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举办2018首届全国红茶加工制作大赛。
          乡村环境不断改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基本完成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率达90%,完成615个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建设。1194个自然村完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九龙镇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基本完成建设。完成116个清远市美丽乡村“整洁村”和261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创建任务。78个省定贫困村1263个自然村全面动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522个自然村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全年实现脱贫人口3572户12347人,累计95%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积极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扶贫模式,累计实施特色农业种养、旅游和资产收益等扶贫开发项目1704个。积极实施“以奖代补”政策,累计发放产业、就业以奖代补资金6228.7万元。深入推进“百企扶百村”行动,带动28000多名贫困人口增收。积极探索“电商+龙头企业(农业基地)”等模式,发展电商扶贫企业41家。
    四、坚持保护与治理并举,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
          绿色发展深入人心。推动6家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2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完成省下达重点VOC(7)排放监管企业整治任务,清理整治“小散乱污”企业(8)245家。大力支持光伏、风力、热能等绿色能源发展,34个新能源项目加快建设。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桩、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节水节电等设施规划建设稳步推进。
          污染防治扎实有效。32宗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案件和40宗省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全部按时办结。开展新一轮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清理整治工作,整改未达标畜禽养殖场177家,拆除长湖水库养殖网箱603个。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建立市镇村三级湖长体系,设置河长制考核水质监测点62个。除滃江大站断面外,北江流域其余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滃江大站断面水质从劣Ⅴ类提升到Ⅲ类。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8%。
          生态文明建设有新进步。全面落实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工作。配合完成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范围、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完成英德国家森林公园经营范围调整。扎实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实施人工造林4万亩、森林抚育9万亩,建成白石窑湿地公园和34个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持续高压打击非法开采稀土、河砂等行为。
    五、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
          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持续加大民生财政投入,民生财政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1%。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完成3001户农村危房改造,1084套公租房全部分配入住。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社会化改革稳步推进。启动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出台《英德市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启动英德中学附属初中项目建设,实现当年秋季招生,市区新增优质学位930个。成功创建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东华中心卫生院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完成13家镇级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英城街、九龙镇和大湾镇卫生院被评为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健全市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完成浛洸、横石水等10个镇综合文化站效能提升建设。市图书馆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
          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完成省、清远市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认真落实本级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优化市区停车位,新增公共停车位500个”等9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新建和完善国、省、县道路灯安装工程300公里”项目因立项审批、招标等前期工作耗时较长,完成159.8公里建设,剩余工程正在加紧推进。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综治视联网系统实现24个镇街全覆盖,“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深入开展法治“四级同创”(9)、“法律六进(10)”等行动,255个村(社区)达到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标准,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大力推进“扫黑除恶”、“全民禁毒工程”、“飓风2018”等专项行动,打掉涉黑涉恶团伙18个。化解重点攻坚信访案件68宗,办结山林权属纠纷案件193宗,妥善处置“4·24”纵火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行动。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有效防范非洲猪瘟疫情。
    六、抓好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打造勤廉高效政府
          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政府各项工作。建立市政府党组学习制度,开展集中学习15次。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查处政府系统违纪违法公职人员43人。严格资金监管,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审计监督。
          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68件、政协提案99件。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体系,出台市政府政务会议开放、公报发行等制度。制定《英德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及管理办法》,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积极举办法治专题培训,提升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作风建设有新成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查处政府系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4宗9人。大力整治“四风”,深入开展“正风”行动、“公述民评”等活动,从严整治“中梗阻(11)”、“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等问题,查处“为官不为”案件3宗3人。
          此外,国防动员、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对台、人防、气象、物价、妇女、青少年、儿童、残疾人、工会、红十字、地方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2018年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对口帮扶单位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英部队和各级驻英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英德发展的乡贤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还比较薄弱。一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仍然是最大现实。经济总量不大,经济增长速度不快,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二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任重道远。产业结构不优、层次不高,缺少大型优质项目和行业龙头企业。三是发展要素制约趋紧。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民生等大批项目的土地、林地指标缺口较大,资金筹措困难。四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压力较大。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安全生产隐患还比较多。五是政府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一些干部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担当精神不足,群众和企业对不作为、慢作为、办事难等问题意见较大。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更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综合分析当前形势,我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英德视察,对英德工作寄予期望,为我市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粤港澳大湾区和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12)加快建设,广清一体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为我市改革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从我市看,汕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广连高速公路全面动工建设,“三纵一横”高速路网(13)基本形成。园区产业集聚能力逐步提升,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加快提档升级。这些都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也要看到面临的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科学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发展民生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在高水平保护下加快高质量发展,在打造清远工业发展主战场、粤北生态保护先行地、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国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去年基本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节能减排降碳、资源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主动融入广清一体高质量发展体系
          推动交通互联互通。加快广连高速公路建设,力争启动英德通用机场建设,确保北江航道千吨级扩能升级二期船闸顺利通航。积极协调完善省道348线浛洸至九龙段改建工程相关手续,力争启动国道358线英城至大湾段、望埠石脚下至下塘段和国道240线望埠至大蓝段改建等项目建设。加快省道382线英佛公路至广乐高速连江口互通段、县道407线石灰铺洋老村至广乐高速连江口互通段等路面改造工程建设。
          积极参与产业共建。用好广州白云区对口帮扶、黄埔区(开发区)合作共建的机遇,引导一批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延伸疏解到英德。积极推广锦源农牧公司开拓珠三角市场的经验,支持鼓励本地企业与农民经济合作社到广州等珠三角城市设立专柜、专营店等销售平台。深化与白云区在教育、医疗、就业、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努力让英德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资源、人才和技术服务。
          强化重点项目带动。今年计划安排重点项目41项,年度计划投资53.9亿元。落实重点项目挂点联系制度,完善重点项目定期调度协调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林地等要素指标,力促航邦新材料、顺翼机械科技等一批项目建成投入生产,金高丽新材料、华鑫无机材料等一批项目完成建设。
    (二)突出抓好实体经济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面落实中央、省和清远市促进民营企业、实体经济发展各项政策和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加强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力争新引进产业项目15个以上。引导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增资扩产,推动24家以上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力促15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力争新增清远市级以上企业工程中心5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品20个。
          推进园区扩能增效。全力支持合作区加快规划建设,做好征地拆迁、民事调处、社会管理等工作。支持万洋众创城加快建设,打造华南美妆日化基地。推动英红园与合作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共建共享,完成英红园污水预处理厂、红星片区供水主干管网建设。完善清华园园区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企业生产配套和员工生活基本配套。增强招商引资针对性,提高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的水平和效率,力争两大产业集聚区新增动工项目14个以上,新增投试产项目13个以上。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完成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加强镇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指导。加快奥园文化旅游城、水边温泉度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宝晶宫度假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积庆里·仙湖度假区、天门沟风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扎实推进吴光亮故居、鱼咀古村等文化生态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做好乡村旅游文章,加快英红云水谣、黎溪铁溪小镇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推进农家乐、生态农庄和特色民宿标准化发展。
    (三)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化解过剩产能,扎实推进产能置换。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逐步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科学引导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民生等领域补短板力度。
          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农村耕地整合治理行动,完成土地整合治理2.5万亩以上。积极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促进涉农资金集中精准投放。完成10个以上“五位一体”社会化涉农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等任务。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十统一”标准化梳理(14),继续推行“多证合一”和全程电子化登记,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15)”监管。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事业单位公益服务和支持辅助功能。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大力开展垦造水田项目建设和“三旧”改造(16),建立要素指标调配评价机制,优先保障重点民生、重大产业、乡村振兴等项目土地、林地指标。
    (四)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完成1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34.2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和650个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新增农民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20家、清远市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建3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深入实施省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县项目,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深入实施“3个三工程”,力争新增茶叶1万亩以上、柑橘8000亩以上、清远鸡500万只以上。扎实抓好英德红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申报建设连樟村果菜茶、麻竹笋、蚕桑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办好2019年第十五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推动连江口镇连樟村、石牯塘镇锦潭农业公园等5个片区创建清远市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完成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完善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管理体制和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省级农产品展销电商示范园。启动农特产品加工园区规划建设。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清理、污水治理、绿化美化和“厕所革命”,确保全市自然村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20户以上省定贫困村自然村全面达到整治标准、40%以上的自然村创建成为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19个村创建成为清远市美丽乡村特色村或生态村。加快推进连樟重点区域规划建设,充分发挥英中片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以连樟为中心,辐射下石太、黎溪等周边镇村,把连江口镇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振兴发展和特色旅游示范镇。
    (五)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规划先行。深入实施“多规合一”,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边界线有机结合。加快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中心城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海绵城市(17)”专项规划和连江口等11个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修编工作,完成134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确保2020年实现行政村村庄规划全覆盖。
          加快城区扩容提质。加快东岸新城起步区开发和大城南改造,逐步将东岸新城打造成产业园区公共服务高端配套区。完成大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一期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以“创文”、“创卫”为抓手,整体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治理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城市“顽疾”,完成市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加大力度整治重点路段、公园广场、内街小巷环境。
          推动镇域差异化发展。加大对东华、浛洸两个“副中心”的支持力度,提升辐射带动能力。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镇街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实际,走差异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道路。推进东华红茶小镇、石牯塘锦潭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完成英红镇滨江路堤路结合工程和英红电排站工程,启动浛洸镇和大湾镇防洪堤工程。加快整县推进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完成18个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六)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整治砖瓦窑和“小散乱污”企业。扎实开展工地、码头、道路扬尘整治行动,严格管控露天焚烧行为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强河湖巡查,深入开展“五清”专项行动(18),推进滃江等流域综合治理。坚决打击盗采稀土矿、盗采河砂、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弃物等违法行为。完成17个镇级垃圾填埋场整改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成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编制和840家以上规模养殖场整治。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把好铸造企业准入关,指导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推动纺织行业废水治理提标改造。加强节能监察,引导水泥、钢铁、纺织、玻璃等高耗能行业企业设立能源管理中心。推动6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升电机能效,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推进充电桩(站)建设,力争完成全市新能源公交车置换。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绿色出行,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配合做好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规划建设工作。完成英德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并加快建设。按时保质完成3000亩人工造林、1.2万亩森林抚育、2个湿地公园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完成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落界工作,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和护林员管理。抓好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完成北江江湾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污染源整治,扎实推进石门台饮用水工程前期工作。
    (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强化底线民生保障。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城镇职工医疗和城乡居民医疗待遇报销、养老待遇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工作。启动英东区域性敬老院前期工作。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力争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9000人以上。加强劳动保障执法和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成英德中学附属初中教学楼、宿舍及饭堂主体工程建设,完成英城街中心小学、城北小学等学校扩容提质工程,加快市区3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完成东华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和市人民医院内儿科大楼及新妇计中心主体工程,大力推进省级健康促进县建设,确保创建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图书馆、文化馆8个分馆和24个服务点建设。启动工人文化宫及老干部活动中心综合楼、市区游泳场建设。
          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做好扶贫项目跟踪服务,强化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监督。推行“公司+合作社+金融+贫困户”扶贫模式,鼓励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贫困村产业项目建设。加强贫困户就业培训,定期组织扶贫专场招聘会,支持企业在贫困村设置“就业扶贫车间”,帮助贫困户实现就近就业。落实教育、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确保全市贫困人口高质量稳定脱贫。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认真开展“法律六进”等专项普法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破小案、降发案、为民保平安”专项行动,坚决打赢禁毒人民斗争。妥善化解信访矛盾纠纷。持续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争完成市消防指挥中心主体工程建设。严格食品药品监管,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在落实好上级十件民生实事的同时,市政府将全力办好今年十件惠民实事:一是增加中小学及学前教育优质学位供给;二是优化市区公共停车位配置;三是加快省道292线延长线项目建设;四是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五是持续改善市区11个农贸市场环境,逐步消除市场周边“六乱”现象;六是改善农村交通出行条件,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七是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改善城乡困难家庭基本生活;八是护航偏远乡村孩子平安上学;九是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十是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完成400条美丽乡村建设。
    (八)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特别是视察英德期间的嘱托,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强化政府系统党组织建设,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立健全专项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强化审计监督。
          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实行重大决策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制度,畅通民主监督渠道。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19),推动行政执法联动和信息共享。
          紧抓作风建设不放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顿“四风”。大力开展“正风”行动、“公述民评”等活动,集中开展“转作风抓落实”专项整治,从严整治懒政怠政等不良作风。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落实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担当作为,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此外,继续抓好人民武装、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对台、人防、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档案、气象、慈善、地方志等工作。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梦想,奋斗赢得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清远市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奋勇争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英德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网上中介服务超市:指各类中介服务进行网上交易的信息平台。
    2.多证合一:指将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上。
    3.多规合一: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区域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4.城市“六乱”:即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乱贴乱写乱画、乱扔乱吐。
    5.“五位一体”社会化涉农服务平台:指集农技、农资、农机、金融、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社会化涉农服务平台。
    6.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7.VOC: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8.“小散乱污”企业:指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工信、发改、土地、规划、环保、工商、质监、安监、电力等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
    9.法治“四级同创”:指创建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法治乡镇(街道)、法治村(社区)。
    10.法律六进:指通过开展普及法律的活动,使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11.中梗阻:指行政事业单位中层干部在履行职责时不作为、迟作为、乱作为,导致政令不通、执行不力、效能低下的现象。
    12.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指省区域发展格局明确为三大板块,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优化发展;把粤东、粤西打造成新增长极,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把粤北山区建设成为生态发展区,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13.“三纵一横”高速路网:即京港澳高速公路、乐广高速公路、广连高速公路和汕昆高速公路形成的路网。
    14.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十统一”标准化梳理:指以行政权力事项通用目录为基础,结合公共服务应用,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基本编码、实施编码规则、事项名称、子项拆分、事项类型、设定依据、办理流程、办理时限、提交材料及表单内容要素“十统一”。
    15.双随机、一公开: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抽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6.“三旧”改造: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
    17.海绵城市: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18.“五清”专项行动:指清污、清漂、清淤、清障、清违行动。
    19.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指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2019年英德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表
    序号
    实事项目名称
    实事项目内容
    1
    增加中小学及学前教育优质学位供给
    启动一批学校扩容工程,确保缓解学位紧张问题,新增小学学位4000个、公立幼儿园学位360个。
    2
    优化市区公共停车位配置
    新增公共停车位300个;继续推进智能停车收费系统建设,力争年底前投入使用。
    3
    加快省道292线延长线项目建设
    4
    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全面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和重点经营主体(超市、批发市场)监督抽检,全年完成食品抽检任务不少于3200批次,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年每千人3.2批次,食品餐饮环节--餐具抽检任务不低于5000批次;加强投诉应急抽检和风险性抽验,防范食品领域安全风险和隐患。
    5
    持续改善市区11个农贸市场环境,逐步消除市场周边“六乱”现象。
    对照创文标准,选取市区1-2个农贸市场作为示范点进行硬件改造、软件提升,同时进一步改善其他市区农贸市场环境。
    序号
    实事项目名称
    实事项目内容
    6
    改善农村交通出行条件,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
    完成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底化28公里、窄路拓宽工程80公里,优先推进连接重点发展区域、工业产业园、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等交通流量较大道路改扩建。
    7
    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改善城乡困难家庭基本生活。
    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503元、228元提高到553元、251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且不低于当地现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定;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每人每月从1560元提高到1685元以上,分散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每人每月从950元提高到1025元以上;城乡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政策范围内基本医疗救助比例达到80%以上;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年1896元、25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980元、2640元。
    8
    护航偏远乡村孩子平安上学
    采取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方式开通乡村地区校园专线,为偏远乡村地区小学生平安上学保驾护航,以“政府出大头、家长出一点”的办法解决运营经费。
    9
    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
    完成英德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迁建项目工程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主体工程建设(总建设面积38200平方米、地上十三层、地下一层)。
    10
    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完成400条美丽乡村建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