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689|回复: 0

[广东] 2019年清远市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17:4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966

    主题

    297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854
    发表于 2020-3-9 16: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0-3-9 16:24 编辑

    2019年清远市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清城建区30周年,是我区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上级和区委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广清一体化和“两区三城”[1]建设,基本完成区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全区完成生产总值529亿元,比上年增长3%;人均GDP达到9481美元,增长2.6%。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03亿元,增长9.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386亿元,增长2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区辖部分)16.4亿元,增长5.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7.1%、13.3%。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
          质量效益持续提升。预计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4.3∶39.7∶56.0。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8%、24.8%、25.9%。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9家(其中规下转规上33家,新投产上规6家)。完成工业投资46.4亿元、工业技改投资22.3亿元。规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提高24.4个百分点。财政非税收入下降2.89%,比重下降至30.05%。政府隐性债务压缩到可控范围。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2],牛鱼嘴景区完成国家4A级景区评审申报;接待游客1194.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9.9亿元,分别增长15.6%和15.7%。
          创新发展成效明显。首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高新区在全国综合排名上升至101位,大幅提升9位。财政安排创新资金增长25%。新增高新企业42家、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级和市级工程中心23家和19家;天安智谷获批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实现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省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华南863、天安智谷进驻项目405个。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增长95.62%和92.72%。制定“凤聚清城”[4]等人才高地建设政策,引进国家特聘专家等高端人才162名,获批省级创新创业团队2个、省级人才工程1个,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入选2018年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设站单位企业6家,新增创新实践基地1个。
          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关停动迁印染企业7家、废旧金属拆解企业12家;清退拟开工低效项目7个,收回土地610亩;有力防止“地条钢”[5]和园外分散拆解散户死灰复燃;完成商品房销售418万平方米。广清产业园清城片区累计完成征地1.1万多亩,收储土地6633亩,新动工项目21个,累计签约项目179个、投(试)产项目36个。广清农业众创空间一期、广百南部物流枢纽首期主体工程建成,互联网+创新产业园(华南声谷)启动区全面动工建设。全区76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6.9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03.9%。清远长隆及周边配套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凯荣德玻纤、雄星新材料等一批项目建成试投产。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建设加快。电子商务较快发展。全年新引进产业项目132个(区辖部分25个),投资额637亿元;投资10亿元的锦邦物流园“1+2”项目[6]签约落地。预计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约189亿元人民币,增长37.16%;合同利用外资1276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280万美元,超额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二、着力加快城市扩容提质,城市面貌形象持续改观
          城市版图不断拓展。配合积极谋划中心城区重点片区建设,全年完成征地12485.4亩,交地6312.4亩,拆迁房屋585座、花木场194个。燕湖新城建设全面提速,“四馆”[7]动工建设,院南路、院东路建成使用。飞霞山市民公园建成开放。省级职教基地5所院校[8]首期主体工程实现封顶,新引进广东金融学院。新区二期、飞来湖等城市新区日渐成熟。城西大道、富强路等周边片区开发建设加快。美林湖等特色小镇建设扎实推进。5个镇(场)进一步加快了新型城镇化进程。
          基础配套日益完善。“高接高”[9]、洲心大桥(北江四桥)等建成通车,广连高速全线动工,汕湛、佛清从等高速公路顺利推进。广清城轨一期清远段完成轨道铺设,3个车站全面进场装修。磁浮旅游专线首开段正式动工。飞来峡水利枢纽二、三线船闸项目全面施工。湖城大道、清晖路等加快建设。完成国省道改造161.5公里。新城3号区等3处垃圾中转站完成升级改造或建设,青山垃圾填埋场西区扩容应急工程建成使用。新投放公交车112辆,新增公交线路日发班次30班。投放共享单车5000多辆,建成智能停车位3211个。
          品位形象持续提升。全面启动新一轮创文,安排4亿元专项资金开展创文项目386项,大力推进“厕所革命”[10],突出整治环境卫生、农贸市场、交通秩序等问题,升级改造各类公共厕所566间,集中治理城乡结合部130多处、城中村57个,完成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微改造432处,拆除乱搭乱建3.4万多平方米,投入4260万元进行校园内外环境整治,在中心城区全面开展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整治交通拥堵点8个,优化交通路口信号灯120个,查处交通违法违章行为31万多宗;广泛开展蓝丝带、文明劝导、文明创建等活动,全区公办学校100%创建为区级文明校园,创建市级文明校园57所。并结合优化一江两岸景观、巩固创卫成果、强化城市管理等工作,推动整个城市的环境面貌、文明程度和品位形象持续提升。
    三、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增强
          “农综改”不断深化。“2+1+N”乡村振兴政策体系[11]基本建立。“三个重心下移”“三个整合”深入推进,完成156个村(社区)和68%的村(居)民小组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村民理事会2036个、村级经济合作社2028个、村级公共服务站156个;完成耕地整合7875亩,累计整合普惠性、非普惠性涉农资金2540万元和3.6亿元。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发出农村信用合作互助金56万元。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稳步推进。355个村级经济合作社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农业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实施农业“3个三工程”[12],清城区清远鸡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申报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年出栏清远鸡达2000万只;新增“三品一标”[13]认证1个;新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成立全省首家森林旅游专业合作社;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0元,增长13%。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加快发展,协助成功举办广东首届茶叶产业大会等活动,建成农村电商村级服务站20家。
    乡村建设卓有成效。出台“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14],融资1.81亿元加强乡村建设。申报创建美丽乡村248个;累计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1672个,覆盖率达83.3%。建设改造农村公厕178间,完成“四好农村路”[15]硬底化、拓宽66.88公里。累计建成镇级垃圾压缩中转站4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2574个、污水处理系统184个。完成中小河流治理61公里、农网改造投资1.48亿元、村村通自来水投资2.8亿元。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充分共享发展成果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年民生支出30.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出台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投入扶贫资金810.3万元,实施村帮扶项目18个、户帮扶项目497个,将5500名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政策保障,全面落实1623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教育补助,推动全区所有纳入考核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预脱贫标准、8条区定相对困难村全部出列。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9.1%以上。城乡低保等7项底线民生保障标准全面提升,均达到或高于省定的标准。凤翔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即将建成使用。新增实物配租94户,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311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60户,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等应保尽保。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60元,增长9.2%,高出GDP增速6.2个百分点。
          公共服务更趋均等。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五年规划,完成田家炳实验学校等6所学校改扩建,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加快锦兴小学(暂名)等13所学校(幼儿园)新扩建,推动美林湖等4个大型楼盘配套学校加快建设。着力提高健康清城建设水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区人医新院建设、区中医院升级改造等加快推进;妇幼保健和计生服务有效提升,基层医生队伍建设加强,医务人员待遇稳步提高。基本实现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成功举办清远鸡美食旅游文化节等惠民文体活动。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46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7%以内。
          十件实事有效落实。筹集资金约6亿元,基本完成十件民生实事:将城乡低保等7项底线民生保障标准平均每人每月提高50元以上;申报创建美丽乡村248条,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村庄354个;开展关切困难家庭项目3个;新增中小学校学位供给5650个;建成14个数字化国家计划免疫预防接种门诊及全区疫苗冷链监控系统;投入1.23亿元开展城乡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00个平安村口建设,投入约9000万元建设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新建500个市政消防栓;投入500万元对北江河等14条河道实施水面保洁;推动石角镇“一门式”政务服务中心建成使用、全区村(居)社保业务直接办理。
          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获评2018年“广东省科普信息化试点区”。积极创建双拥模范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优抚安置等扎实有效。发展改革、物价、统计、供销、粮食、殡葬、打私打假、外事侨务、统战联谊、对台、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档案方志、慈善福利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国土、规划、社保、税务、供电等市驻区机构作出了新贡献。
    五、着力强化环保生态建设,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配合完成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优化布点。完成石角国考地表水自动监测站、污染物在线监控综合监管平台等建设。完成旧城和横荷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白庙及黄金㘵片区污水处理改造,加快推进龙塘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飞来峡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20个城中村污水管网改造。加快推进整县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施行政处罚87宗,罚没金额998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8宗,刑事拘留2人。
          环境整治有力有效。全部办结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交办的64宗、122宗案件,关停、取缔企业18家,整改51家。预计春节前完成陶瓷生产线“煤改气”36条,淘汰10蒸吨及以下工业燃煤锅炉41台,完成13家省级VOCs[16]重点监管企业治理,整治“散乱污”企业367家,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8.7%。海仔大排坑城市建成区段完成整治,澜水河、龙沥大排坑整治加快,江南水厂通水试运行,清理禁养区专业户25家。完成龙塘、石角电子废弃物综合整治二、三期工程,完成300亩农田安全利用项目,清运历史遗留堆渣5万吨。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处置固废行为。深入抓好治超治污等环境整治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配合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基本完成潖江蓄滞洪区前期工作。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17],主要江河干流水质总体稳定,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主要水质100%达标。加快5118亩增减挂钩土地复垦,开展5157亩水田垦造,推进9270亩“三旧”改造。完成造林5000亩,森林抚育23420亩,绿化美化村庄145个,车头村、金沙村等3条村获评市“生态示范村”,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4.22%。
    六、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彰显
          社会治理创新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体系[18]有效运作。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维稳(信访)工作专班高效运转。“雪亮工程”[19]稳步实施。新设社区居委会4个,升级改造社区13个。新培育发展社会组织50个。城乡社区治理改革扎实推进。社工、义工和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打造了凤城街道“党建+社工+志愿者+群团组织”等社会治理新模式。
          历史问题加快化解。设立1600万元信访维稳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化解疑难复杂信访维稳问题。加快化解历史遗留农民实业用地,加强对农村(社区)集体土地留用地处置、使用等管理。解决企业历史遗留用地1832亩,盘活闲置厂房5万平方米。划拨1644.42万元专项资金,解决19433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金发放问题。解除历史土地合作开发项目9宗,完成5655亩土地收储。新化解历史债务7.09亿元。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化平安清城、法治清城建设,刑事、治安发案总量持续下降,社会治安不断好转。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涉恶团伙49个、刑拘321人,黑恶势力得到有效遏制。深入推进全民禁毒,“6.27”工程[20]覆盖面、“8.31”工程[21]执行率均为100%,获评2018年广东省社戒社康示范单位。积极推进“扫黄打非”[22],社会环境持续净化。扎实开展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矛盾大化解专项行动,认真落实领导包案、定期接访等制度,政治大局安定有序。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组织百日攻坚行动,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检查单位(场所)5416家次,治理安全隐患11160项,全区安全生产事故总数下降63.41%。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监管、道路交通安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三防”等工作,成功应对“山竹”台风,积极应对非洲猪瘟疫情,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七、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施政能力水平有效提升
          政治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尤其是视察广东考察清远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四个意识”[23],坚定“四个自信”[24],坚决做到“两个维护”[25],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坚决贯彻上级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推动形成良好政治生态。
          民主法治扎实推进。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5件,政协提案及来信49件,办复率100%。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联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政府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不断提高。健全完善政府行政决策、学法普法、法律顾问、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等制度机制,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成效明显,80项审批事项承诺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总体压缩了79%,施工许可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200多项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办理。基层政务服务改革卓有成效,石角镇“一门式”政务服务中心[26]建成投入使用,23个部门620多项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全区村(居)可办理社会服务类事项29项、实现社保业务直接办理。“数字政府”建设加快。商事登记压缩至1.5个工作日。全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5033户,其中企业增长13.43%。新一轮机构改革等扎实推进。为企业减负约12.65亿元。
          作风纪律明显好转。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整治“四风”[27]问题,深入开展“正风”行动、“公述民评”等活动,干部队伍作风明显好转。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始终保持反腐倡廉高压态势,严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狠抓扶贫领域纪律和作风问题整治,推进审计全覆盖,政府系统廉洁从政形象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广州市、越秀区等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驻军部队和各级驻区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清城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清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工业投资不足,重大项目不多,产业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经济发展仍然不够充分;二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突出,乡村振兴步伐亟待加快,各街镇(场)之间、我区与珠三角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有拉大趋势,城乡区域发展仍然不够平衡;三是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资源依然相对不足,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民生保障水平总体还有待提升;四是用地、资金等要素制约趋紧,环保、安全生产等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与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不少差距;五是个别部门和少数干部不够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攻坚克难,政府服务效能仍需不断提高,营商环境等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
           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国内经济和政策环境总体稳定,“一带一路”[28]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29]建设提速,省“一核一带一区”[30]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广清一体化高质量推进,一大批重大平台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亲临视察和重要讲话极大鼓舞了全市、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为清城的改革发展标定了航向,这些都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与此同时,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房地产市场等不确定因素较多,风险和挑战更加复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把握机遇、主动作为,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今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和广清一体化战略,努力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31],着力加快“入珠融湾”[32]进程,扎实推进“两区三城”建设,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进出口总额保持正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略高于经济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完成市定目标。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建议今年重点安排七方面工作:
    一、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产业平台建设。配合广清产业园清城片区扩园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1.2万亩扩园征地拆迁和湖岸西路开发,力争投(试)产项目达46个。加快推进源潭物流园建设,推动广百物流项目首期建成投产,力促锦邦物流园、城际源潭物流园等大型物流园项目动工建设。加大互联网+创新产业园(华南声谷)建设力度,力促星谷科技项目建成投产,推动万方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动工建设。配合规划建设广清商贸物流园。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编制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拟安排重点项目55项,总投资933.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6.59亿元。加强项目统筹和要素保障,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配合推进清远长隆及周边配套项目建设,力促清晖南延伸段、森林大道建成通车;继续推进中英健康城项目,推动腾讯云计算基地、苏宁华南智慧产业园、中大印刷、兴海铜业扩建、金发科技和建滔集团增资扩产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或建成投产。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落实上级政策,出台具体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实体经济发展壮大。鼓励园区建设使用标准厂房。制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企业扶优计划,提升优质重点企业综合竞争力。配合加快打造具有主题公园特色的国际化旅游城市,统筹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积极谋划建设北江旅游带,推动梦享谷等旅游项目和特色旅游小镇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农家乐,推进智慧旅游、“旅游+”发展,全面策划推介清城旅游产品,加快完善旅游公共配套,打造特色购物、休闲、美食街和旅游手信,推动旅游项目招商,扶持旅游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创建国家4A、5A级景区,着力打造“清城48小时旅游目的地”。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建设,巩固拓展城市商圈。加快教育、养老、医疗、文化等服务业发展。完善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措施,强化对总部企业帮扶。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实体经济投放。支持民营企业人才引进。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存在问题。力促3家企业上市、发展1家标杆电商企业。推动中小微企业上规。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2019年招商引资计划,力争年内引进产业项目120个(区辖部分20个)、投资额达400亿元。加强与越秀区联合招商,力促中国联通(华南)智能通信互联网产业园等大项目早日落地。强化园区招商,以源潭物流园和互联网+创新产业园等重大产业平台为载体,力争分别引进2个以上符合园区定位的优质项目。积极参加市面向民企、国企、高新企业等招商推介活动,加快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
          提高创新发展能力。主动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配合市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中心。配合高新区扩量提质,争创创新型特色园区、进入全国高新区前100位。加强高新企业培育,力争新增高新企业21家。推动华南863、华大健康等双创平台加快发展,力促天安智谷打造成国家级孵化器。鼓励园区、企业兴办各类孵化器、加速器,引导更多科研成果到清城转化。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力争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家。鼓励扶持企业开展技改和智能化改造,力争推动82个企业开展技改,完成技改投资21.8亿元。加强创新人才支持,鼓励产学研合作,力争引进培育双创团队5个以上。力争专利授权量增长6%左右、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0%左右。加强质量强区建设。支持国企做强做大。
    二、切实加快城市扩容提质
          加快城市扩容步伐。落实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一江两岸,推动“四馆”、南北岸公园等项目加快建设。配合加快省级职教基地建设,保障5所院校秋季建成,加快推动奥体中心、广东金融学院、区委党校新校区等建设。继续加快新区二期、飞来湖、美林湖等新片区开发建设。加快推动银盏温泉小镇、美林湖文化创意小镇、中英巴金创新小镇等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推进各镇(场)规划编制和扩容提质。推进与清新区一体化发展。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配合实施中心区域道路交通三年行动计划。力促广清城轨一期完成建设、二期动工建设。推动佛清从高速、广连高速、汕湛高速等加快建设,加快打造环城高速,推动主干道路与高速公路对接。推动太石路、广清大道、东环快速南延等对接道路尽早动工。力促磁浮旅游专线试运行。加快推进旅游大道等道路建设。打通东湖路、时代路等一批断头路。加大公交车投放,完成60个港湾式停靠站改造和一批公交首末站建设,新增一批公共停车位。提升改造城市公厕32座,新建旅游厕所8座,完成中心城区31座农贸市场公厕升级改造。完成27公里国省道新改建。推动飞来峡水利枢纽二、三线船闸建成投入使用。规划完善环北江绿道。推进城市慢行系统、人行天桥规划建设。加快智能交通建设。积极推动广清地铁等项目纳入大湾区综合交通规划。配合推进大宗货物绿色运输北江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坚持把创文作为“一号民心工程”,加大创文力度,深入推进城乡结合部、背街内巷、老旧小区和农贸市场等综合整治,重点抓好环境卫生、交通违章、社会诚信、志愿服务、市民素质提升等工程,完善创文常态长效机制,确保创文取得新的实效。配合统筹推进创建全国双拥、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巩固创卫创园成果。加强北江两岸景观布局,推动城市微改造。继续加强交通拥堵治理,完成6个拥堵点整治。优化市区4个高速出入口[33]整体风貌。保持治超高压态势。全面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压实网格包干、“门前三包”[34]等责任,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和一般镇区垃圾征费,规范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全面加快乡村振兴发展
          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上山下乡”。配合推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等建设,深化“三个重心下移、三个整合、四个致富、五个梯度创建、六个留下”[35],筑牢乡村振兴发展基础,积极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36]。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5.69万亩以上农村耕地整合治理,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健全涉农平台服务功能。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开展特色农业担保基金业务,拓展农村农业险种,强化普惠金融服务“三农”能力。加强“三农”人才培养引进,推进“新乡贤”工程,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促进农业产业振兴。力促清城区清远鸡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成国家级产业园区。择优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力争新增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各1家。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新增农民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30家。开展农业产业联合体创建。扎实推进农业“3个三工程”,力争新增清远鸡出栏300万只,支持5个农业特色专业村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力争新增“三品一标”1个。扎实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广清农业众创空间二期建设,继续推进农业公园等建设。推动农村电商加快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继续办好清远鸡美食旅游文化节等活动。配合打造市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力争培养“粤菜师傅”100名。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统筹调动各方资源,完成年度美丽乡村创建任务;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37],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确保覆盖率达90%以上。坚持连线连片打造,在东城黄金㘵至白庙、源潭新马、石角黄布、飞来峡天子山等片区,因地制宜打造连片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或者“田园综合体”[38]。完成36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加强乡村文明建设。新建和提升改造乡村公厕22座,推进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6065户。完成322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建制村“畅返不畅”整治工程98公里、自然村村道路面硬化15公里,完成100个平安路口建设。完成3.2公里中小河流整治。进一步加强农村电网、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配套建设。
    四、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深化“放管服”改革。按时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加快推进美林湖片区新设街道工作。继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商事制度、“证照分离”[39]等改革,推动“照后减证”[40],建立承诺制和“容缺受理”制度[41],力争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5个工作日内,投资项目办理期限压减至5个工作日以内,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广石角镇“一门式”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完成源潭、龙塘、飞来峡3个镇的“一门式”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市区24小时自助终端大厅建设,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继续推进强镇放权。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和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运用机制。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强化“去降补”改革。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从严做好产能置换工作,严防“地条钢”和园外非法拆解散户死灰复燃,力争全面完成陶瓷企业“煤改气”。全力防范金融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序化解政府隐性债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服务,合理控制节奏,稳定市场预期,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好各项降费减税政策措施,力争为企业降成本约19亿元。进一步加快各项补短板工作。
          努力破解瓶颈制约。用地方面,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精准高效配置土地资源,用好增量、盘活存量;落实市出台政策,严把项目用地效益关,突出亩产效益;依法分类处置,全力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去库存”;抓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序推进“三旧”改造[42];加快垦造水田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拆旧复垦;大力整治违法违规用地;着力化解历史遗留农村(社区)集体土地留用地,切实强化对留用地开发利用的指导监督。资金方面,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重点支出;积极争取新增债券资金,促进土地保值增值,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提高理财管财用财水平。人才方面,落实“凤聚清城”等政策措施,积极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推进企业培训工程,大力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同时,用足用好上级政策,争取更多的政策、资源向我区倾斜。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腹地为重要战略取向,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切实加快“入珠融湾”进程,进一步保护好环境,建设好城市,提升好公共服务,发展好现代产业,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涵养地”、辐射带动“传承地”、旅游休闲“目的地”、高端人才“落脚地”、科技成果“转化地”。深入推进广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积极承接广州非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促进广清两地交通互通、产业互链、城市互补、体制互融、服务共享。加大与越秀区的园区、产业等合作共建力度,深化拓展双方在教育、医疗、文化、就业、旅游、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帮扶合作。积极扩大对外经贸往来,完成市定的外经贸目标任务。
    五、大力强化环境综合治理
          强化环保基础建设。配合做好生态环境体制改革。开展“智慧环保”四期建设,加强空气自动监测站第三方运维监督管理。继续完善机动车尾气排放智能监管系统。加快推进1个省级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加强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整县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力争新增管网44公里、完成32条城中村污水管网建设,实现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新建和改造升级100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积极推进镇街垃圾填埋场建设,加快推进新城E17号区垃圾中转站等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规划建设。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到位。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系统整治空气污染源,加强工地、矿山等扬尘治理及露天焚烧和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强化“散乱污”企业(场所)污染治理,完成淘汰落后产能VOCs企业,加快整治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淘汰10蒸吨及以下工业燃煤锅炉,大力改善空气质量。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强河流环境巡查整治,建立河道保洁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五清”[43]专项行动,抓好大燕河、乐排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完成澜水河、龙沥大排坑城市建成区段黑臭水体整治,完成县级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严防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反弹,推进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确保水质持续改善。加快电子废弃物污染环境整治项目进度,推进危险废物产生及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固废行为。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配合启动潖江蓄滞洪区建设。推动充电桩建设,推广应用新能源,强化节能减排降碳。扎实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加快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积极配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力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森林美城,加快笔架山、南峡山森林公园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增一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新绿化美化一批村庄。配合推进森林消防机场建设。鼓励森林小镇建设。继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抓好矿山石场治理复绿。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生态修复。
    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强化底线民生保障。加大民生投入,确保民生支出稳步增长。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广东天农、清农电商等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深入开展“百企扶百村”,引导企业投资建设就业扶贫基地和“扶贫车间”,增强“造血”功能,抓好政策兜底保障,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健全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达到省定脱贫标准,4条新增区定困难村村级集体收入稳定达到10万元以上。将城乡低保等底线民生的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整体提高60元以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保扩面征缴长效机制,推进全员足额参保。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凤翔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飞来峡银地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优化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完成清城区救助站建设。继续开展贫困母亲安居房援建和实施留守、困境儿童帮扶项目。落实保障房供给政策,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确保应保尽保。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新城、富强中路、飞来湖小学(暂名)等23所中小学新扩建,确保锦兴小学(暂名)和区第二、第三幼儿园秋季建成投入使用,力促碧桂园山湖城等4个大型楼盘学校建成移交,积极引进名校到清城办学,持续增加学位供给;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开通乡村地区校园专线,建立学前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及逐步增长等制度机制,巩固扩大“创强”[44]“创现”[45]等成果。进一步推进健康清城建设,加快区人医新院、区中医院改扩建、石角镇卫生院等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努力提升全方位、全周期保障群众健康水平。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协助办好清远马拉松等赛事,深入开展各种群众文体活动。完善就业创业服务,实施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最高30万元、最长3年的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确保城镇新增就业8400人以上,力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新设凤翔等一批社区居委会,加快社区治理改革,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深入开展社工、义工等活动,打造一批社会治理创新新亮点。深化平安清城、法治清城建设,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推进全民禁毒工程,积极开展“扫黄打非”,抓紧抓好信访维稳工作,切实维护治安稳定、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实施安全生产三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平安北江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等建设,抓好道路交通、公共卫生、食品药品、消防等安全监管,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大局安定有序,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积极创建新一届“全省双拥模范区”,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统筹抓好发改、物价、统计、科技、供销、粮食、殡葬、打私打假、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残疾人、对台、民族宗教、档案方志等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在落实省、市十件民生实事有关任务的同时,筹集各级资金约14.5亿元,认真办好2019年十件民生实事:一是提升底线民生保障水平;二是推动提升基础教育服务水平;三是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新(扩)建一批公共医疗卫生设施;四是加大力度促进就业创业;五是升级改造一批城乡道路基础设施;六是大力推进“厕所革命”;七是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及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八是全面实现“一门式、一网式”行政综合服务镇级全覆盖;九是全面启动并基本完成社会综合治理“雪亮工程”建设;十是高质量完成清城区救助站等一批特殊困难群体关爱项目建设。
    七、着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狠抓政府党的建设。严格落实党建主责主业,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组织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政府系统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狠抓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党委决策、政府落实。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坚持重大事项主动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坚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继续完善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等机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
          狠抓作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狠抓中央和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深入开展“正风”行动、“公述民评”等活动,提升12345政府热线服务效能,大力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不良作风,切实加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突出问题整治,强化干部队伍责任担当和落细落小落具体。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积极作为、靠前服务,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持标本兼治,保持惩腐高压态势,发挥审计监督和保障作用,不断提升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做好2019年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为清城加快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名 词 解 释
    1.“两区三城”:指建设率先融入珠三角的先行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水秀山青的华南休闲宜居名城、南融北拓的珠三角北缘门户城市、小康文明和谐的幸福清城。
    2.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旨在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推动旅游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
    3.首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清远市进田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建明参与完成的“复杂组分战略金属再生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获得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4.“凤聚清城”:指《清城区“凤聚清城”人才引进实施办法》。
    5.“地条钢”:指以废钢铁为原料、经过感应炉等熔化、不能有效地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生产的钢及以其为原料轧制的钢材。
    6.“1+2”项目:2017年9月10日至12日,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赴清远调研指出,广州市要强力推进对口帮扶,按照每个区三年内至少帮扶引进一个投资超20亿元、两个超10亿元项目的要求,推动更多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落户清远,帮助清远南部县(市、区)尽快把产业发展起来,实现广清一体化。
    7.“四馆”:指清远市城市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
    8.5所院校:指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财贸职业学院。
    9.“高接高”:指清连高速和广清高速连接线。
    10.“厕所革命”:指对发展中国家的厕所进行改造的一项举措,最早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厕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标志,改善厕所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这些国家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状况。
    11.“2+1+N”乡村振兴政策体系:“2”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文件精神;“1”即制定出台一个全区系统性的乡村振兴总体文件《清城区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N”即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出台配套政策文件。
    12.“3个三工程”:指找准“三品工程”的发力点和突破口,着力打造清远鸡、柑橘、茶叶等三大主导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林下种植业和林产品采集加工业,引导各地发挥农业特色优势打造“3+X”的产业体系,力争通过8到10年时间,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三万元。
    13.“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14.“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指《清城区“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文件。
    15.“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16.VOCs:是指挥发性有机废气(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
    17.河长制湖长制:指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湖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18.“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体系:指以街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为枢纽,以网格为基本单元,以综治维稳力量为主导,以信息系统为支撑,覆盖城乡社区、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体系。
    19.“雪亮工程”:指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20.“6.27”工程: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以10岁至25岁的青少年为重点、以学校为主要阵地,构建完善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体系,使青少年禁毒意识明显增强,新滋生吸毒人数明显下降。
    21.“8.31”工程:指的是吸毒成瘾人员在社区的牵头、监管下,整合家庭、社区、公安以及卫生、民政等力量和资源,使吸毒人员在社区里实现戒毒。
    22.“扫黄打非”:是文化市场管理的一个专业术语,是一项执法活动。“扫黄”指清理黄色书刊、黄色音像制品及歌舞娱乐场所、服务行业的色情服务;“打非”指打击非法出版物。
    23.“四个意识”: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4.“四个自信”: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5.“两个维护”: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6.“一门式”政务服务中心:主要以政务服务中心为基础,为市民群众提供尽可能周到的“一门式”窗口服务。
    27.“四风”: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28.“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29.粤港澳大湾区:指由广州、佛山、肇庆(市区和四会)、深圳、东莞、惠州(不含龙门)、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30.“一核一带一区”:2018年6月8日,李希书记在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指出,广东要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为重点,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一核一带一区”是指将区域发展格局明确为三大板块: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优化发展;把粤东、粤西打造成新增长极,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把粤北山区建设成为生态发展区,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31.三大攻坚战: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32.“入珠融湾”:指融入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
    33.4个高速出入口:指广清高速横荷出入口、古钱岭(银盏)出入口、清远西出入口,以及乐广高速源潭出入口。
    34.“门前三包”:指临路(街)所有的单位、门店、住户将担负起一定范围的市容环境责任,承担一定的城市管理任务。
    35.“三个重心下移、三个整合、四个致富、五个梯度创建、六个留下”:“三个重心下移”指农村自治重心下移、基层党建重心下移和公共服务中心下移;“三个整合”指农村土地资源整合、涉农资金整合和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四个致富”指产业致富、乡村致富、体制致富、脱贫致富;“五个梯度创建”指按照“整洁村、示范村、特色村、生态村、美丽田园”五个梯度在全市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六个留下”指脱贫攻坚力争实现在帮扶结束后留下一支永不撤走的扶贫工作队、一个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产业、一个带动农民发展生产的农民合作社、一笔互助发展的资金、一个治理有效的机制、一个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36.城乡二元结构: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农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37.“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2003年6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倡导和主持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在全省启动“千万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
    38.“田园综合体”:指以企业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在乡村社会进行大范围整体、综合的规划、开发、运营,形成的是一个新的社区与生活方式,是企业参与、农业+文旅+地产的综合发展模式。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这个概念。
    39.“证照分离”:指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审批的改革。
    40.“照后减证”:指对不必要设定审批、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可由行业自律管理的事项直接取消审批或改为备案,并加强市场经营过程的监管。
    41.“容缺受理”制度:指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行政审批事项,服务对象作出相应承诺后,先予容缺受理并进行实质审查。
    42.“三旧”改造:指广东省特有的改造模式,分别是“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
    43.“五清”:指清污、清漂、清淤、清障、清违。
    44.“创强”: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市、区)。
    45.“创现”:指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