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武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经济形势的多重压力,武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统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现代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产业、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重点改革持续深化,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6.4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71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85.12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279.59亿元、增长3.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0.7:16.2:53.1。 全年实现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154.2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9.3%。 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0626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659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2%。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0.09万人,其中省外输转18.88万人、省内输转21.21万人。 物价: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6%;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1.9%。 表1 2020年武威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脱贫攻坚:4个县区全部摘帽,33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经济发展新动能:牛羊猪禽果菜菌草八大优势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7.7%、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49户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工业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5%。全年完成快递业务量630.54万件、增长74.62%。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3273.7万元、增长2.3倍。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64.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5.04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49.46万亩。粮食作物中,夏粮64.04万亩、秋粮151.0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3.29万亩、下降2.85%,中药材种植面积15.52万亩、下降14.49%,瓜类种植面积12.71万亩、增长38.13%,小茴香种植面积7.05万亩、增长20.79%,青饲料播种面积25.79万亩、增长3.59%,藜麦种植面积11.6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103.38万吨。其中,夏粮产量23.28万吨、下降28.79%,秋粮产量80.1万吨、增长13.32%。 全年蔬菜产量262.9万吨、增长3.7%,其中食用菌产量7.09万吨、增长83.52%;玉米制种产量6.66万吨、增长96.8%,瓜类产量46.64万吨、增长26.75%,小茴香产量2.18万吨、增长22.52%。 年末牛存栏60.61万头、增长8.47%,出栏29.5万头、增长4.54%;羊存栏490万只、增长24.1%,出栏335.62万只、增长24.27%;生猪存栏80.54万头、增长3.64%,出栏134.15万头、增长3.83%;家禽存栏800.07万只、增长32.75%,出栏453.34万只、增长16.07%。 表2 2020年武威市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三、工业、能源、建筑业 工业: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 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31%,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20.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9.7%。 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2.3%,轻工业增加值下降1.2%。 采矿业增加值下降21.3%,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4.5%。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8.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8.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13.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5.4%,食品制造业下降9.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5.2%,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22.6%,医药制造业下降8.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5%。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7.27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3.11%,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17元,产品销售率100.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71.4%。 表3 2020年武威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能源: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消费能源122.19万吨标准煤、增长15.7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2.03吨标准煤、增长6.81%。全社会用电量60.79亿千瓦时、增长22.43%,其中工业用电量35.51亿千瓦时、增长35.79%。 建筑业: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9.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四、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实施500万元及以上项目621项,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73项。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3.41%,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29.64%。 500万元及以上项目中:第一产业在建项目114项,完成投资增长90.06%;第二产业在建项目123项,完成投资增长0.37%;第三产业在建项目384项,完成投资增长18.37%。 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17%,其中住宅投资增长7.81%。房屋施工面积482.28万平方米、增长32.56%,商品房销售面积63.1万平方米、增长13.11%。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在建项目123项,完成投资增长0.37%。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53%,采矿业投资下降75.0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7.28%。 表4 2020年武威市分行业项目投资情况 招商引资: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90项,落实到位资金215.38亿元、增长12.29%,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46.3亿元、增长23.25%。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年末公路总里程13244.1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2899.23公里(含高速公路612.19公里)。 全年完成公路运输总周转量197.77亿吨公里、增长3.81%。其中,客运量2571万人、下降34.98%,客运周转量17.19亿人公里、下降33.91%;货运量6761万吨、增长1.12%,货运周转量196.05亿吨公里、增长4.33%。 邮电通信: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24亿元、增长37.41%,电信业务总量110.8亿元、增长19.4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43万户、增加1.8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0.92万户、增加4.33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0.76万户、增加7.24万户。 六、国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84亿元、下降0.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9.35亿元、下降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4.49亿元、增长0.3%。 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79.47亿元、增长4.2%。其中,批发业销售额110.68亿元、增长3.2%,零售业销售额68.8亿元、增长5.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4.42亿元、下降11.2%。其中,住宿业营业额2.27亿元、下降14.1%,餐饮业营业额12.15亿元、下降10.7%。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55.2%,饮料类增长45.3%,烟酒类下降28.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23.9%,化妆品类增长14.9%,日用品类增长9.3%,五金电料类下降34.9%,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44.8%,书报杂志类增长218.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4.3%,中西药品类增长17.2%,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66.5%,通讯器材类增长67.6%,石油及制品类下降28.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61.5%,汽车类增长18%。 外贸: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2亿元、增长83.6%。其中,进口1.6亿元、增长372.2%,出口2.6亿元、增长32.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全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2.97亿元、增长8.4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亿元、增长12.78%,其中,税收收入15.74亿元、增长4.19%,非税收入16.26亿元、增长22.5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7.05亿元、增长6.09%。 金融: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23.11亿元、增长7.56%,各项贷款余额886.49亿元、增长4.53%。 表5 2020年武威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增长速度 保险:全年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3.7亿元、增长12.51%。其中,财产险10.88亿元、增长11.83%,人身险22.81亿元、增长12.83%。累计赔付支出及满期年金给付9.93亿元、增长6.38%。财产险公司支付赔款6.47亿元、增长5.42%。人身险公司赔款及给付支出3.46亿元、增长8.21%,其中,人身险公司死伤医疗给付0.86亿元、增长28.36%,人身险公司满期年金给付1.42亿元、增长5.55%。 八、科学技术、教育 科学技术:全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351项,其中省级52项、市级299项。登记各类科技成果62项,获得省级奖励1项。获得授权专利1461件,其中发明专利39件、实用新型专利1281件、外观设计专利141件。有效发明专利260件。 教育: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998所,在校(园)学生(幼儿)274216人。其中,高职院校2所,在校学生21709人、增加3619人;中等职业学校13所,在校学生14528人、增加523人;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高中20所、减少1所,在校学生31411人、减少1549人;初级中学110所、减少2所,在校学生49866人、减少2876人;小学469所(教学点202个)、减少5所,在校学生105577人、增加2629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163人;幼儿园380所、减少4所,在园幼儿50962人、增加159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率为95.42%,其中升入普通高中比率56.2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5.48%。 九、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文化:年末有艺术表演机构2个,文物保护机构19个,图书馆5个,国有博物馆纪念馆11个,文化馆5个,乡镇文化站93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100%。 旅游: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168.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6亿元。 卫生: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39个。公立医院12个,其中综合医院6个、中藏医院5个、专科医院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61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1个、卫生院105个、村卫生室123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4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4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21个。 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392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938人、注册护士6545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2746张,其中医院9095张、卫生院2985张。全年总诊疗人次1041.19万人次,出院35.33万人。 体育:年末共有体育场地5131个,体育场地面积338万平方米。全年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荣获奖牌71枚,其中金牌18枚、银牌25枚、铜牌28枚。 十、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救助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80元、增长5.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703元、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71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48元、增长6.6%。 表6 2020年武威市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支情况 社会保障: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55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5.39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参保6.97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1.9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0.54万人,其中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24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65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67.2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66万人,领取失业金人数954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6.14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3.54万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1378人。 社会救助: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1.93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5.08万人,农村五保供养0.57万人。年末有福利院1所,在院人数184人;民办养老机构8所,拥有床位1668张;农村敬老院14个。年末各类养老机构拥有床位数5231张,在院人数3089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水资源:全年水资源总量14.93亿立方米。年末7座重点水库蓄水总量8966万立方米,比上年末下降28.5%。 全年总用水量14.2亿立方米,下降1.87%。其中,生活用水0.76亿立方米、下降9.39%,工业用水0.44亿立方米、下降10.25%,农业用水11.04亿立方米、下降0.9%,生态用水1.96亿立方米、与上年持平。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269.75立方米。 全年平均气温7.6℃,比上年下降0.1℃。年日照小时数2696.5小时,增加13.1小时。年降水量216.9毫米,减少109.3毫米。全市有气象雷达观测站点1个。 环境:年末有环境监测站4个,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4个,环境监测人员39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人员69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3天,优良天数比率为88.3%。14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为100%。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0.53万亩,其中林业重点工程造林面积2.2万亩。森林覆盖率(含保护区)19.01%。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9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98.72%。城区集中供热面积3220万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3.4%。 应急管理: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2起、比上年下降31.25%,死亡25人、下降28.57%,受伤23人、下降14.81%,直接经济损失701.77万元、下降64.97%。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475人、下降33.75%;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48人、下降7.81%;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人;十二类营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5.81人、下降13.54%。 全市有地震台站9个,全部为无人值守地震前兆监测台站。全年境内共发生ML3.0级以上地震5次。
备 注: 1.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武威统计年鉴-2021》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拟以武威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本公报中涉及与人口相关指标数据暂缺。 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城市污水处理、集中供热面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成区绿地率等指标口径为市辖区数据。 5.公报中地震台站数仅为武威市自行建设和管理的台站数。 6.公报中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取自市人社局;医疗保险数据取自市医保局;脱贫攻坚数据取自市扶贫办;招商引资数据取自市招商局;交通运输数据取自市交通运输局;邮电数据取自市邮政管理局、工信局;进出口数据取自市商务局;文化、体育、旅游数据取自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财政数据取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取自人民银行武威市中心支行;保险数据取自武威银保监分局;科技数据取自市科技局、市场监管局;教育数据取自市教育局;卫生数据取自市卫生健康委;水资源数据取自市水务局;造林数据取自市林草局;环境监测数据取自市生态环境局;社会救助数据取自市民政局;安全生产数据取自市应急管理局;地震数据取自市地震局;气象数据取自市气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