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是咸阳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新、保中求胜,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聚焦“止滑促升、决战收官”主题主线,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复苏有力、稳步向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扭负转正,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204.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9.51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972.00亿元,下降1.1%;第三产业增加值893.31亿元,增长0.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4%,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1%,下降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为40.5%,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142.5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71.1%,较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47.8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2.1%,较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全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38万户,同比增长16.5%;年末“五上”企业数量达到1991户,新增“五上”企业308户。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快速发展,新动能为经济稳步复苏提供有力支撑,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 二、农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59.83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农业增加值286.56亿元,增长3.3%;林业增加值4.91亿元,增长9.5%;牧业增加值46.97亿元,下降0.7%;渔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4.7%。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01.24万亩,比上年增长0.8%。其中,夏粮287.86万亩,增长1.1%;秋粮213.38万亩,增长0.5%。油料种植20.05万亩,下降1.5%。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10.67万亩,增长1.7%。 全年粮食总产170.95万吨,比上年增长6.6%。其中,夏粮产量86.36万吨,增长9.1 %;秋粮产量84.59万吨,增长4.2%。油料产量2.89万吨,增长2.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26.35万吨,增长1.2%。 全年果园面积307.51万亩,比上年下降0.2%。其中,苹果面积250.85万亩,比上年下降0.5%。全年水果产量465.44万吨,比上年增长1.9%。其中,苹果产量386.19万吨,增长2.3%;猕猴桃产量3.95万吨,增长5.5%。 全年肉类总产量 12.61万吨,比上年增长4.0%。其中,猪肉产量9.61万吨,增长4.2%;牛肉产量0.95万吨,增长5.8%;羊肉产量0.80万吨,增长2.3%;禽肉产量1.10万吨,增长6.1%。禽蛋产量7.20万吨,增长4.5%。奶类产量36.17万吨,增长0.7%。其中,牛奶产量24.6万吨,增长6.5%。年末生猪存栏121.80万头,增长12.9%;牛存栏13.16万头,增长9.1%;羊存栏42.39万只,增长8.4%;家禽存栏825.05万只,增长4.2%。 当年营造林面积 3.6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0.64万公顷,封山育林0.8万公顷,飞播造林0.18万公顷,退化林分修复0.55万公顷,森林抚育1.5万公顷。 全年水产品产量7184吨,比上年下降12.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92.21亿元,较上年下降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1%,制造业下降3.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7%;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7.6%,非能源工业增加值下降5.6%。分七大支柱看,电子工业增长16.5%,建材工业增长9.9%,能化工业增长6.2%,装备制造工业下降1.4%,医药工业下降1.8%,纺织服装工业下降6.3%,食品工业下降22.2%。 在统计的100中主要工业产品中,有43种比上年增长。其中,原油加工量增长11.3%,光电子器件增长29.5%,液晶显示屏增长20.9%,水泥增长1.4%,平板玻璃增长4.5%,口罩生产41.9万个。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1%。 表1: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 产品名称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发电量 | 74.5亿千瓦时 | -7.66 | 原煤产量 | 6747.5万吨 | 1.13 | 原油加工量 | 473.3万吨 | 11.32 | 小麦粉 | 130.1万吨 | -27.7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102.0万吨 | 0.8 | 方便面 | 5.3万吨 | -50.2 | 乳制品 | 15.0万吨 | 77.9 | 纱 | 11.9万吨 | -0.6 | 布 | 1.4亿吨 | -6.2 | 精甲醇 | 85.3万吨 | -2.7 | 中成药 | 1.7万吨 | -7.6 | 硅酸盐水泥熟料 | 909.3万吨 | 20.4 | 水泥 | 1158.9万吨 | 1.4 | 电子元件 | 3049.6万只 | -38.2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2217.90亿元,比上年下降7.3%;利润总额148.86亿元,下降30.9%。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79.78亿元,比上年下降4.2%。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40户,比上年增加11户。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98.03亿元,比上年下降1.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总产值502.18亿元,增长3.6%。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1720.43亿元,增长10.7%。全市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550.07万平方米,下降0.4%。其中,新开工面积1285.09万平方米,增长5.4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1%。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6.0%。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0.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9%。全年民间投资增长7.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8%;文化产业投资下降14.7%;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22.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59.06亿元,比上年增长38.6%。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439.69万平方米,增长55.1%。商品房销售面积229.77万平方米,增长14.3%;商品房销售额161.89亿元,增长7.0%。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价格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6.18亿元,比上年下降7.1%。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02.47亿元,下降6.5%。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32.45亿元,下降8.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3.72亿元,下降4.3%。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额158.51亿元,下降8.5%;商品零售677.67亿元,下降6.8%,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75.1亿元,同比增长2.0%。 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5.7 %,化妆品类下降9.3%,金银珠宝类下降9.0 %,日用品类下降16.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6%,中西药品类增长2.9 %,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0.8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0.2 %,汽车类下降15.7 %,棉麻类增长13.5%,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1.5 %。全年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77.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8.3%,非食品价格上涨1.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7.1%,居住上涨1.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4%,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0%,医疗保健上涨2.3%,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4.8%;交通和通信下降3.5%,衣着下降0.9%。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03.9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出口47.95亿元,同比增长43.8%;进口56.04亿元,增长0.2%。 全年引进备案合同项目386个,引进资金2431.1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32.27亿元(含跨年度续建项目完成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5个,当年实际使用外资11051万美元,较上年增长10.3%。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384.1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6.0%;旅游综合收入341.53亿元,下降28.0%。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7.27亿元,较上年下降1.4%。 全年公路客运量4661万人,公路货运量11604万吨。市辖区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665辆,其中纯电动车辆数505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5720万人次。市辖区实有出租汽车1719辆。境内公路里程17392.1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70.384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7.27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67亿元,电信业务总量33.6亿元。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33.4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92.8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57.52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0.72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8%。其中,税收收入70.49亿元,下降0.9%;非税收入20.24亿元,增长12.5%。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7.7%。全市财政支出412.26亿元,增长2.1%。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不含外资、证券)本外币存款余额3889.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较年初新增463.39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06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3%,较年初新增319.71亿元。金融存贷比53.1%,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全市保险主体机构46家,其中产险公司23家、寿险公司23家。全年保费收入102.07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财产险21.22亿元,增长9.61%;人身险80.85亿元,增长7.95%。全年保险业机构支付各类赔(给)付款33.44亿元,赔(给)付率32.76%。其中,产险赔付13.29亿元,赔付率62.63%;人身险赔(给)付20.15亿元,赔(给)付率24.9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普通中学267所,专任教师22883人,在校学生20.8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7所,专任教师1523人,在校学生2.49万人。普通小学629所,专任教师16167人,在校学生29.64万人。幼儿园840所,专任教师9553人,在园幼儿14.91万人。 全年对2019年新认定的31家高新技术企业落实奖补310万元,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争取省市补贴100万元。全年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93家、瞪羚企业31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有研发活动企业数增加70家,增长73.7%。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咸阳市重点实验室7家、咸阳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 全市全年共授权专利4385件。其中,发明专利总量226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076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剧场剧院16个,公共图书馆14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25万册(件),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84%,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3%,有线电视入户率63.0%。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4328个,其中,医院数155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30690张,其中,医院床位数26151 张。卫生技术人员数4529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数12706人,注册护士数18107人。 全市共有体育场馆24个。社区健身场地覆盖率达到73%,城市15分钟健身圈达到95%。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以上。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80元,同比增长6.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75元,较上年增加1788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79元,较上年增加961元,增长8.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95,较上年缩小0.09。 全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5.7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7.47 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0.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8.2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60.5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3.51万人。 全市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数1257个,床位数 19228张;其中,养老服务机构数1245个,床位数19228张。不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数958个,其中,社区服务机构数 958个。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8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25个。发放特困供养金4648.2万元,5080名城乡特困供养人员的吃、穿、住、医得到有效保障。临时救助困难群众56216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5298.3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8090.63万元,保障了65217名困难残疾人和32057名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接受社会捐赠资金2678.27万元,物资折价3354.51万元。投资1.98亿元的市安灵苑殡仪馆建成投入使用。 十二、安全生产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7起,死亡18人;其中,煤矿类3起,死亡2人;建筑施工类3起,死亡7人;化工类1起,死亡1人;工商贸其他类1起,死亡1人;道路运输类6起,死亡5人;农业机械类2起,死亡1人;其他类1起,死亡1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2020年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待公布,公报中不再单独发布常住人口数据。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公路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政和电信分别来自市邮政局和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咸阳分公司;图书馆、藏书、广播、电视数据、旅游数据来自市文化和旅游局;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西安海关;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市招商局;实际利用外资数据来自市商务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咸阳市分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市银保监分局;科技成果市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管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城镇就业、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市医疗保障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居民收入、物价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咸阳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