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qiaomen 于 2021-12-15 19:06 编辑
2020年齐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开展重点工作攻坚年行动,抓“六保”、促“六稳”,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运行迅速恢复,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民生福祉日益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综 合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202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人均GDP达到59946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1亿元,可比增长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5.6亿元,可比增长5.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6.8亿元,可比增长3.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47.9:39.6,第三产业占比比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90.96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42.79亿元,林业总产值2.80亿元,牧业总产值31.07亿元,渔业总产值3.2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1.04亿元。 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据统计显示,粮食总产量达到110.82万吨,单产达489.49公斤/亩。主要农牧产品产量见下表: 主要农牧业产品产量 指 标 | 单位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产量 | 万吨 | 110.82 | 0.2 | 夏粮产量 | 万吨 | 54.32 | 2.3 | 秋粮产量 | 万吨 | 56.50 | -1.7 | 棉花产量 | 万吨 | 0.04 | -15.7 | 油料产量 | 万吨 | 0.18 | 132.6 | 蔬菜产量 | 万吨 | 99.57 | 2.8 | 水果产量 | 万吨 | 1.68 | 53.0 | 生猪年末存栏 | 万头 | 43.96 | -- | 牛年末存栏 | 万头 | 5.63 | -- | 羊年末存栏 | 万只 | 10.89 | -- | 肉类产量 | 万吨 | 8.37 | -- | 禽蛋产量 | 万吨 | 3.18 | -- | 奶类产量 | 万吨 | 5.99 | -- |
林业经济循环发展不断完善。人工造林面积752公顷,森林抚育面积21300公顷。木材产量9.1万立方米。 渔业养殖稳定发展。全县水产品总产量13949万吨,其中淡水捕捞产量224吨,淡水养殖产量13725吨;水产(淡水)养殖面积1420公顷,淡水观赏鱼苗1200万尾。 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多。积极实施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项目,新增家庭农场21家,总数达到313个;新增农民合作社208家,总数达到632家,新增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2家、市级示范场9家,新增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组织7家。 三、工 业 工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下同)达到14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7.5%,比上年提高11.9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23.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9%。 工业经济效益平稳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94.02亿元,同比增长5.17%;实现利润36.44亿元,比上年增长 9.33%;应收帐款净额27.4亿元,同比增长22.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成品钢材782.11万吨,同比增长19.49%;焦炭152.98万吨,同比下降12.58%;原煤81.32万吨,同比下降1.13%;机制纸28.91万吨,同比下降0.63%;水泥41.38万吨,同比下降21.84%;小麦粉20124吨,同比下降17.48%。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投资领域基本稳定。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2%。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四新”经济投资增长9.8%,占规上投资的比重为45.4%,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不断扩大,民间投资增长13.6%,占规上投资的比重达到72%,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全县资质以上房地产企业达42家,本年完成投资71.6亿元,同比增长20.8%;商品房施工面积64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6%,商品房销售面积11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商品房销售额86.7亿元,同比增长2.9%,待售面积4.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3%。 建筑业发展稳步提升。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达38家,签订的合同额56.7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32.3亿元,同比增长62.9%。建筑业总产值30亿元,同比下降2.5%,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7.4亿元,同比下降3.2%;安装工程产值1.8亿元,同比下降10.6%,其他建筑业产值0.7亿元,同比增长77.5%。 五、交通、邮电、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全县年末实有公路通车里程2836公里,全县公路密度为201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公路运输企业完成客运量16.62万人,客运周转量808.14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2586.98万吨,货运周转量631941.14万吨公里。 邮电通信业平稳回升。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426.75万元,同比下降3.3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1462.13万元,同比下降11.93%;电信业务总量18964.62万元,同比增长2.44%;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50.84万户,固定电话用户4.2万户,宽带互联网用户达到16.1万户。 旅游业复苏步伐加快。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5亿元,主要景区接待量恢复到往年同期水平。全县拥有4A级旅游景区2处,3A级旅游景区2处,2A级旅游景区2处。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稳步回升。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9亿元,同比增长0.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零售额94.5亿元,同比下降0.2%;农村零售额18.4亿元,同比增长1.3%。按行业类别统计,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00.6亿元,同比增长1.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2.3亿元,同比下降5.0%。 七、对外经贸 对外贸易逆势增长。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30.63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出口14.95亿元,同比增长18.7%;进口15.67亿元,同比增长11.5%。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税运行平稳。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94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税收收入25.81亿元,同比下降5.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8.34%。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45亿元,同比增长0.9%;民生支出达到37.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8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7亿元、卫生健康支出2.91亿元、教育支出8.49亿元、农林水支出5.5亿元。全县税收收入达到40.77亿元,同比下降15.92%。 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7.20亿元,比年初增加35.96亿元,同比增长10.5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61.21亿元,比年初增加35.76亿元,同比增长15.86%。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78.20亿元,比年初增加1.1亿元,同比增长1.4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1.21亿元,比年初增加50.48亿元,同比增长20.97%。其中,住户贷款171.21亿元,比年初增加37.21亿元,同比增长27.77%;企(事)业单位贷款120亿元, 比年初增加13.3亿元,同比增长12.43%。 保险业健康运行。保险公司达到20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0.24亿元,较去年增加2.04亿元,增幅24.88%;赔付支出1.56亿元,较去年增加0.16亿元,增幅11.43%。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新增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项,获批市级科学技术奖8项,年末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150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不断深化,全年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登记入库的企业达到47家。年末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849人。 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县拥有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4565人;普通中学22所,在校生2.6万人;小学87所,在校生3.76万人;幼儿园、学前班158处,在园、班儿童2.3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52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全年考入重点大学816人。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年末文明村覆盖率达到96.8%。全县有文化站14个,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拥有图书21万册;公共图书馆1处,藏书23万卷(册),全年共接待读者16万余人次,流通图书14万册次,开展各类展览、培训、讲座活动50场次。 医疗健康保障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县拥有医院6处、中心(乡镇)卫生院15处、卫生防疫机构1处,卫生技术人员数2976人,其中注册护士968人。全县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2307张,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举办了省百县篮球、千乡乒乓球、万人象棋齐河选拔赛,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举办了全民健身运动会、全县中小学生篮球、足球联赛、少儿围棋大赛等比赛,群众性体育蓬勃开展;举办了2020年度山东省“骑游齐鲁—黄河挑战赛(齐河站)”,实现体育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年末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066.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1.75%;城市绿地面积1832.18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7.01%;公园绿地面积325.54万平方米。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30天,SO2、NO2、PM2.5、PM10同比改善10.5%、10.3%、11.5%、14.8%,主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8.01%。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事故9起,同比下降25%;死亡5人,同比下降16.6%;受伤8人,与去年持平;经济损失2000万元,同比增长23.4%。 十一、市场物价 物价水平涨势温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4.1%。在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别中,食品烟酒类上涨9.4%、衣着类下降2.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医疗保健类上涨1.1%、交通和通讯类用品下降4.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4.3%、居住类上涨0.3%、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5%。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回落。户籍人口64.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803人,出生率7.47‰,人口自然增长率4.1‰,与上年相比回落了1.4个千分点。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126元,同比增长4.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10元,同比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59元,同比增长6.7%。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再就业机制不断完善,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268人,完成各类就业培训5462人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4%。 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7.37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收缴额5.94亿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03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收缴额3.89亿元,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企业离退休人员1.3万人,为企业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3.79亿元。全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38万人,享受失业保险人数3004人,发放失业保险金3795.68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3万人,收缴医疗保险2.59亿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0.3万人。 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7033人,其中,城镇159人,农村6874人。纳入救助范围重病(残)人口2227名,落实医保政策的慢性病人1681名,累计发放救助金7000余万元。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684元、511元,全县社会福利院17个,床位1827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