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072|回复: 0

[内蒙古] 2019年赤峰市红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692
    发表于 2021-9-22 20: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iaomen 于 2021-9-22 20:39 编辑

    2019年赤峰市红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

    2019年,全区各族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291.8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104.2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79.6亿元,增长2.5%。三次产业比例为2.7:35.7:61.6。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67.0%、31.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个、3.2个和1.5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084元,比上年增长4.7%。

    城镇就业基本稳定。全年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641人次,其中技能培训238人、创业培训403人。组织招聘会8场,参会企业达1090家,提供就业岗位1.5万余个,求职人员达9万人次。全年新增城镇就业915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017人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5%。

    财政收支总体平稳。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06亿元,比上年增加0.57亿元,增长2.2%。从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23.51亿元,增长2.1%;非税收入3.55亿元,增长2.8%。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80亿元,比上年下降9.7%。其中,民生支出19.2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0.6%。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中趋缓。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816.91公顷,比上年增长6.0%。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657公顷,增长1.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159.91公顷,增长48.6 %。粮食总产量5.44万吨,比上年下降11.9%。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155吨,增长40.3%;蔬菜产量11.86万吨,下降3.5%;水果产量1490吨,下降2.0%。

    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全区花卉特色水果种植面积1532亩,中药材4500亩,日光温室1.84万亩,设施农业2.2万亩,优质杂粮面积1.2万亩。

    农业机械化规模扩大。全年完成机耕、机播16.8万亩,机械深施化肥10万亩,机械精少量播种10万亩,免耕播种0.5万亩,机械深耕5万亩,机械深松2万亩,秸秆根茬还田2万亩,机收10万亩,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82%,比上年提高4.26个百分点。全区农机总动力6.3万千瓦。

    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5家。其中加工型企业79家、流通型企业19家、种养殖企业4家、专业市场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6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

    畜牧业有所回落。年末主要畜禽存栏29.74万头只,比上年下降13.9%。其中,生猪存栏1.14万头,增长1.9%;牛存栏0.23万头,增长6.7%;羊存栏1.89万只,下降31.1%;禽存栏26.48万只,下降13.1%。全年肉类总产量2910吨,比上年下降14.5%。其中猪肉产量1471吨,下降17.2 %;牛肉产量479吨,下降20.7%;羊肉产量398吨,下降24.5%;禽肉产量435吨,增长8.5%。奶类产量4289吨,下降11.0%。禽蛋类产量2937吨,下降21.9%。

    表1   2019年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54397
    -11.9
    油料

    1155
    40.3
    蔬菜

    118637.85
    -3.5
    水果

    1490
    -2.0
    肉类总产量

    2910
    -14.5
    其中:猪肉

    1471
    -17.2
    牛肉

    479
    -20.7
    羊肉

    398
    -24.5
    禽肉

    435
    8.5
    禽蛋

    2937
    -21.9
    奶类总产量

    4289
    -11.0
    羊毛

    94.41
    1.5
    其中:绵羊毛

    88
    2.3
    山羊绒

    1.8
    -10.0
    年末主要畜禽存栏
    头只
    297418
    -13.9
    其中:猪

    11436
    1.9


    2334
    6.7


    18895
    -31.1


    264753
    -13.1

    林业发展较好。全年完成老哈河上游生态治理4000亩,其中防护林建设工程任务2000亩;低产低效林改造修复工程任务1000亩;城乡绿色攻坚工程任务1000亩。完成营造林2000亩。森林覆盖率27.28%。全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0.33万亩,监测率、无公害防治率、产地检疫率及成灾率均达到标准要求。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3]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6.2%;股份制企业增长4.8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5.4 %。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5.3%,重工业增长4.7%。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4]看,全区饮料酒产量 1.24亿升,比上年下降0.7%;硫酸88.48万吨,增长1.0%;商品混凝土163.07万立方米,增长105.8%;钢材346.31万吨,增长27.8%;精炼铜13.84万吨,下降2.0%;锌12.15万吨,下降2.4%;锌合金10.15万吨,增长12.8%;光电子器件2237万只,增长17.5%。产品销售率99.4%,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表2     201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饲料

    61164.0
    10.3
    其中:配合饲料

    31941.0
    -5.8
    混合饲料

    17424.0
    -0.9
    熟肉制品

    1282.9
    12.8
    饮料酒
    千升
    123645.6
    -0.7
    其中:白酒(折65度,商品量)
    千升
    213.7
    -47.7
     啤酒
    千升
    123431.9
    -0.6
    毛机织物(呢绒)
    万米
    150.1
    -29.6
    硫酸(折100%)

    884804.6
    1.0
    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

    91.1
    -6.4
    化学药品原药

    5277.4
    5.6
    中成药

    2667.6
    27.4
    水泥

    181967.0
    -12.4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1630661.5
    105.8
    粗钢

    2797600.0
    0.2
    钢材

    3463144.8
    27.8
     冷轧薄板

    173557.8
    538.2
     热轧薄宽钢带

    3289587.0
    24.3
    十种有色金属

    259942.0
    -2.2
    精炼铜(电解铜)

    138431.2
    -2.0


    121510.9
    -2.4
    锌合金

    101505.8
    12.8
    钢结构

    7639.5
    -20.7
    工业锅炉
    蒸发量吨
    413.0
    26.5
    光电子器件
    万只
    2237.0
    17.5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3617.9
    2.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5.52亿元,比上年增长6.0%;实现利润7.07亿元,下降64.3%;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5%。

    建筑业平稳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6%。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7家,实现总产值40.76亿元,比上年增长9.0%。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0.83万平方米,增长17.6%;竣工房屋面积 36.67万平方米,下降8.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二产业下降24.5%,第三产业增长24.1%。从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投资下降53.7%。工业投资下降23.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比上年增长6.2%。商品房销售面积48.79万平方米,下降23.3%;商品房销售额36.84亿元,下降16.8%。商品房待售面积2.31万平方米,下降1.6%。

    五、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

    运输能力逐步增强。年末公路里程达到575.19公里,其中国道16.38公里,省道25.08公里,县道147.48公里,乡道152.91公里,村道233.33公里。全年公路货运量630万吨,比上年增长27.0%。货运周转量83697万吨公里,增长21.5%。公路客运量88.7万次,比上年增长144.4%。客运周转量3992.8万人公里,增长23.2%。

    旅游业持续发展。全区共有星级宾馆7家,大中型餐饮企业87家,注册旅行社和网点39家,共有A级旅游景区7家,自治区四星级接待户1家、三星级接待户2家,自治区休闲农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点1家,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牧区旅游示范点7家。全年全区接待游客340万人,比上年增长13.0%;旅游收入78亿元,增长15.0%。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6.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0%。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5.0%。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0.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9.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7.2%,中西药品类增长30.8%,石油及制品类下降20.1%,汽车类下降5.6%。

    全年商品销售(营业)额比上年增长8.8%。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增长6.0%;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2.5%;住宿业营业额增长8.7%;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3.4%。年末全区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2家,实现成交额16.11亿元,同比下降2.3%。

    七、科技和教育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全区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共计43个,其中国家级平台载体3个,自治区级创新平台载体40个。其中众创空间6家,现在孵企业数量达227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家,联盟近三年科技经费投入达5.01亿元;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取得技术成果7个,论文专著7篇;特色产业基地2家,利润1.04亿元,税收0.33亿元。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合计28家。全年专利申请124件,比上年下降12.7%;授权专利76件,下降6.2%。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9所,其中小学41所,普通初中10所,普通高中7所,职业教育学校6所,学前教育学校8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各级各类在校学生6.91万人,其中小学2.89万人,普通初中1.25万人,普通高中0.86万人,职业教育0.28万人,学前教育1.6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181人。各级各类专任教师6015人。全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6.07 %,初中毕业升学率为98.0%。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全区共有公共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公共美术馆1个,公共博物馆2个。按照总分馆制建设要求建立文化馆、图书馆分馆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个,草原书屋27个,村级文体活动室27个。红山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成绩突出,5个项目已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6个项目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14个项目列入红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全年坚持文化惠民的工作导向,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传统文化节日、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各类展演展览展示活动150余场,推出10个免费开放公益培训项目,总计开展650余场次公益培训班,免费培训约2万余人次。

    卫生体系更加健全。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42个,其中医院2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6个 ,卫生院2 个,妇幼保健机构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1个,急救中心(站)1个,采供血机构1个。年末全区医疗卫生单位实有床位7856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81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646人。

    社会体育强劲发展。红山区城区共有健身广场37处,健身路径1146件、乡镇健身路径577件,镇(街)小型健身活动中心27处,17个行政村实施农民健身工程,新增2片笼式足球场、3片篮球场。社会体育指导员1675名,体育健身队伍87支,体育协会23个。全民健身运动丰富多彩,全年举办各类群众体育活动比赛27场次。举办了红山区第七届职工运动会、全民自行车竞速挑战赛、红山生态马拉松赛暨内蒙古马拉松联赛。在第十六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套路比赛中获得1金、2银、8铜的好成绩;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广场舞比赛中获得自创曲目创新奖、规定曲目一等奖;在第四届自治区百县健身气功交流比赛中获得导引养生功集体二等奖;在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大赛中获得集体套路二等奖、自选套路二等奖、才艺展示二等奖。体育彩票发行工作平稳顺利,累计销售1.65亿元。

    九、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乡建设成效显著。绿化工作全面铺开。我区城市建成区面积43.78平方公里,绿化面积1967.8公顷,绿地面积183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3.0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94%,建成区绿地率41.93%。全年完成绿化投资10.2亿元。加快“两山两园”景观提升,红山公园、乌兰哈达公园、哈达和硕公园、清河路带状公园部分开放,南山公园和森林公园预计明年6月份开园。城南立交桥、铁南大街沿线绿化和铁南组团站前绿地,3万平方米绿化工程基本完工。项目建设长足推进。全年完成建设投资6亿元,实施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个。道路桥梁方面,龙头山路、针织厂桥、煤气公司桥竣工通车,铁南三期路网新建道路1公里,四期路网铺设管线9公里,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改造通透、松洲南路下穿桥主体完工,松洲路南通和宁澜路北通有序推进。管网方面,雨污分流三年行动工程如期启动,完成6条路段建设任务,铺设管线11公里,城区易涝点基本消除。配套设施方面,治理小街小巷4条,7座桥梁便民通道投入使用,3座人行天桥完成基础;实施松洲园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热电厂“三供一业”项目,改造老旧小区40万平方米,楼房加装电梯工程同步启动。棚改工作全力实施。全区棚改征收总户数9208户,签约7867户,总签约率85.4%;东方华城、文钟黑沟门、核工业二四三片区等11个融资类棚改项目涉及征收居民2400户,签约1422户,签约率50.0%。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制定印发《红山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开展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燃煤锅炉整治,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4台。开展专项“回头看”执法检查,严防“死灰复燃”。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总量调查核算工作。全年中心城区达标天数342天,比上年增加11天,各项污染物平均排放浓度均达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专项检查,共检查企业60家次。水污染防治方面,开展无人机巡查、现场检查8次。排查全区河流入河排污口22个,发现并整改市政雨污水无闸门溢流口2处。医疗废物处理方面,赤峰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累计处理医疗废物2396吨。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方面,全年立案查处63件,处罚金额240.8万元。监察监测联动,开展夜间联合突击50次,检查企业100余家。环保、公安日常联动执法,开展联合执法20次,检查企业50余家。环境举报受理办理工作,共接听环境投诉电话237个,其中环保业务类的60个,立案查处19个。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全年全区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起,同比下降75.0%;死亡1人,同比下降86.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034,下降75.0%。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6.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4.8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96.95%,比上年末提高0.11个百分点。全区户籍人口35.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12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77.32%。总户数14.92万户,增长0.9%。全年出生人口3036人,出生率为8.65‰;死亡人口2062人,死亡率5.87‰;人口自然增长率2.78‰。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23元,比上年增长7.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95元,增长6.8%;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15元,增长10.7%。全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905元,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87元,农村牧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265元。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35.55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12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38.1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99平方米。

    社会保障日臻完善。全区各类社会福利机构9家,实有床位1250张。其中公办福利机构1家,床位180张;民办8家,床位1070张。全年共有6657名城乡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其中城镇居民3567人,农村居民3090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70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4860元/年。全年共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841.58万元。全区参加养老保险10.34万人,工伤保险3.04万人,失业保险2.40万人,医疗保险22.12万人,生育保险2.36万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口径。

    [5]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城乡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

    [6]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粮食总产量、人民生活数据来自红山区统计调查队;城镇就业、登记失业率、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特色农业、农业机械化、农牧业龙头企业数据来自区农牧水利局;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和草原局红山区分局;公路里程、公路客货运量、客货运周转量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局;旅游数据、文化数据、体育数据来自区文化旅游体育局;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研发企业等数据来自区科学技术局;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管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城乡建设数据来自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保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红山区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区应急管理局;社会福利机构、城乡居民最低保障数据来自区民政局;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区医疗保障局;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