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沙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在自治区党委、地委的坚强领导下,沙湾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县经济平稳发展。
一、综 合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91.4亿元(含兵团数据),比上年增长4.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9.3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2.8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9.3亿元,增长4.2%。三次产业比例为46.6:17.2:36.2。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1%,拉动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9%,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
二、农 业
我县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业农村政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稳中求进,使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较好发展态势。
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现价)92.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7%,其中:种植业完成产值68.42亿元,下降0.74%;畜牧业完成产值15.1亿元,增长29.9%;林业完成产值2.16亿元,增长4.16%;渔业完成产值0.44亿元,增长5.88%;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6.76亿元,增长19.69%。农作物正复播面积达226.83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4.86万亩,下降2.1%。
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均有所减少。粮食种植面积36万亩,比上年减少了2.62万亩,下降6.78%,粮食总产28.37万吨,同比减少0.69万吨,下降2.36%。其中小麦面积为8.85万亩,总产3.78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5.8%和15.55%;玉米面积为27.05万亩,总产24.56万吨,播种面积同比下降3.01万亩,总产同比下降2.23%。
油料作物面积和产量大幅下降。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为0.78万亩,总产0.22万吨。其中花生0.07万亩,总产255吨,同比分别下降28.5%和4.13%;油葵0.72万亩,总产1933吨。
棉花面积和产量均持续稳定。棉花种植面积为179.24万亩,总产2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0.69%和3.76%。其面积占总正播面积的79.2%,比上一年提高0.9%。
甜菜面积和产量呈下降趋势。今年甜菜种植面积0.52万亩,总产2.53吨,同比分别下降67.57%和42.27%。
蔬菜面积和产量有所增长。全县蔬菜播种面积为6.71万亩,总产36.7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8.22%和16.02%。其中工业用番茄1.33万亩,总产9.7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1.29%和49.23%;工业辣椒4.53万亩,总产2.0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5.63%和35.1%。
其他作物面积及产量。瓜果、打瓜、饲草料等种植面积分别为0.1万亩、0.07万亩、2.9万亩,总产分别为0.28万吨、0.01万吨7.75万吨。
年末牲畜存栏47.76万头(只),其中牛5.23万头,马1.45万匹,猪6.35万头,羊34.3万只;年内牲畜出栏44.59万头(只),其中牛3.55万头,马1.11万匹,猪8.57万头,羊31.23万只。家禽出栏108.47万只;肉类总产量1.89万吨,奶类产量2.67万吨,羊毛产量506吨,禽蛋产量2235吨。
年末拥有农业产业化服务组织1167家。农业机械总动力766180.22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4744台,小型拖拉机4967台,农作物机耕面积150680公顷,农作物机播面积150126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情况。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95亿元,同比增长5.2%,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3.82亿元,同比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64.37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100.6%,比上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企业完成产值38095万元,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2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1万平方米。竣工产值30069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7.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2.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3.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0%,其中房地产投资下降76.5%;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2.5:47:40.5调整为今年的2.6:49.5:47.9。二、三产投资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投资比重下降。
五、交通运输、邮政通信业、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共完成货物周转量142178万吨公里,增长2.2%;完成客运周转量95972万人公里,增长2.0%;客运量1991万人,增长1.5%;货运量2972万吨,增长1.3%。实现邮政业务收入2374.6万元。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旅游收入19.63亿元,增长33.4%。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225万人次。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7亿元,同比增长7%。按经营地划分,城镇零售额为17.57亿元,增长7.6%,占整个市场的比重为77.2%;乡村零售额为5.2亿元,增长5%。按行业划分,零售业零售额为18.69亿元,增长7%;批发业零售额为0.33亿元,增长7%;住宿业销售额为0.05亿元,增长6.3%;餐饮业销售额为3.69亿元,增长6.8%。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为900.6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保险
全县地方财政收入9.65亿元,比上年减少0.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14亿元,增长12.3%;地方财政支出30.43亿元,增长13.9%,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45亿元,增长7.3%。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5.6亿元,比年初增加5.96亿元,同比增长5.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6.45亿元,比年初增加7.03亿元,同比增长8.8%。
完成保费收入为2.76亿元,增长0.5%。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43亿元,增长13.3%;财险保费收入1.33亿元,下降10.3%。
八、文教卫生事业
全县文化艺术、广播影视事业健康发展。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基本建立健全。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电影管理服务站、文工团各1个。全县14个乡镇场全部建立健全了文化站、图书室、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场所。14个乡镇场建立了文化广场。全年各乡镇场举办文化活动610场次。图书流通人数达12000人次,流通册次为11000册次。2019年广播覆盖率96.5%,电视覆盖率达97.5%。数字电视用户12100户。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举办各项体育赛事12余场次。全县参加体育锻炼人数3万人。发行体育彩票560万元。
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82所,其中小学20所、初级中学8所、高级中学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全县幼儿园51所,其中公办40所、民办9所、部队2所。全县共有教学班965个,其中:幼儿园223个教学班、小学473个教学班、初中174个教学班、高中95个教学班。在校(园)学生31810人,其中幼儿园6413人(公办4499人、民办1842人、部队72人)、小学13218人、初中6530人、高中4482人、职业技术学校1167人。全县共有教职工3462人,其中幼儿园502人、小学1238人、中学1666人、职业技术学校56人。专任教师2712人,其中:幼儿园335人、小学1217人、中学1160人、职业技术学校40人。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66个,拥有床位859张;专业技术人员1358人,其中医生697人,护士472人。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常住总人口20.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02万人,乡村人口9.0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4.9%。全年人口出生率8.11‰,死亡率4.39‰,自然增长率3.72‰。
年末在岗职工人数2.13万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1.19万人;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9400人。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20257.3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590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66元,增长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87元,增长1.8%。
十、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全县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753人,完成目标任务100.8%。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6人万(次)。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含离退休)22749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6056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含离退休)11775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55529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含60周岁以上)94283人;失业保险参保14863人;工伤保险参保13823人;生育保险参保15363人;全县有福利机构1个,收养老人79人,收养儿童22人。全县11211人次享受最底生活保障,其中:城镇3563人次,农村7648人次。
十一、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形势呈现好转。全年全县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0起,同比下降100%;死亡0人,同比下降下100%;受伤0人,同比下降100%;造成经济损失0万元。实现事故0起数、死亡0人数、受伤0人数、经济损失0万元的好局面。
注 明:
1、本公报中生产总值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年鉴为准。
2、公报中综合数据包含辖区内兵团数据,其余各项部门数据均未包含兵团。
3、本公报价值量指标除了增加值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外,其他均按现行价格计算。
4、从2012年起一般预算收入改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支出改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5、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从2013年起提高至2000万元以上。
6、资料来源:本公报中主要数据来源于沙湾县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沙湾县调查队,其他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其中,农业机械动力来源于沙湾县农业农村局;交通数据来源于沙湾县交通局;货物进出口总量来源于沙湾县商工局;邮政业务总量数据来源于沙湾县邮政局;财政数据来源于沙湾县财政局;金融信贷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沙湾支行;保险收入数据来源于人保财险、人寿保险;人口数据来源于沙湾县公安局;旅游数据、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广播、电视、电影数据来源于沙湾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医院卫生数据来源于沙湾县卫生健康管理委员会;就业与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沙湾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民政局;安全生产数据来源于沙湾县应急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