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427|回复: 0

[安徽] 2019年宣城市宣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23 07:35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59

    主题

    473

    帖子

    34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84
    发表于 2019-3-12 19: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宣城市宣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宣州区人民政府区长汪 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我们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践行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负重奋进、拼搏前行,朝着“全国百强”争先进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建设现代化强区奋斗目标迈出坚实步伐,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全国百强”持续进位。连续两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连续三年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并跻身“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获评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预计,全年区属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关键领域改革实现突破。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持续推进107项改革, 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改革成果。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全国领先,中央、省级媒体广泛推介。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深入推进,全省首例农房抵押资产网络司法拍卖成功交易。完成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启动项目“模拟审批”[1]改革,在全省率先建成“网上中介超市”。
      ——突出问题整改见底见效。保持铁腕治污、利剑斩污高压态势,依法依规、从严从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改到位、不反弹。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3个违规建设项目整治全面完成。强力推进省委巡视和市委专项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解决了一大批长期遗留、影响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胜利。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区委、区政府第一时间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及时发布封锁令,全区上下干群齐心、众志成城,不畏疲劳、连续作战,严格防控措施,规范应急处置,确保封锁令如期解除,防控工作和成效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农业农村部一致肯定。
      一年来,我们坚持强工业、调结构,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连续六年开展“工业突破年”活动。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8条,完善“1+4+1”政策体系[2],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3]、规上工业企业大调研大帮扶和减税清费降本行动,共帮助企业解决问题411个,减负3.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预计新材料、医药化工战新产业基地分别实现产值100亿元、50亿元,全区战新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实施工业技改项目98个,技改投资增长65%左右。91个项目列入省工业投资导向计划,24个项目获制造强省专项政策支持。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2家。宣酒集团、富旺金属入选安徽民营企业纳税百强,国药精方入选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福美达新材料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3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0%左右。农业发展稳中调优。粮食总产达52.2万吨,烟叶产值2.3亿元。特别是经过大力调整种养结构,稻渔综合种养产值突破10亿元。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农民合作社99家、家庭农场485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20%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4.7万亩。“两区”[4]划定76.6万亩。新增“三品一标”[5]认证农产品11个。获评省级“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宣城现代功能农业科创园建设全面提速,成为全国烟农增收现场会推介亮点。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区入选全省首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洪林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木子禽业入选全国百强农民合作社。现代服务业活力迸发。万达广场、银通国际等城市综合体建成运营。区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通过省级验收。电商企业总数突破400家,交易总额超30亿元。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4家。文化旅游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区旅游集散中心建成使用,亲心谷度假区开园运营。祁梅村获评全国美丽休闲乡村。溪口镇入选省优秀旅游乡镇,水东甜蜜小镇被确定为第二批省级旅游小镇创建单位,通津村获批省级旅游示范村,富甲半岛创成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文房四宝一条街获评省十大旅游特色商品街区。成功举办水东蜜枣文化节、溪口茶文化节、朱桥生态田园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全年接待游客人次首次突破1000万,旅游收入超80亿元。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
      一年来,我们坚持抓项目、扩投入,发展动能明显增强
      开放合作步伐加快。不断深化“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活动,密切与松江、南浔、高淳等地交流合作,选派干部“插班学习”、挂职锻炼,在思想观念、产业项目、园区共建等方面对标学习、开阔思路。宣城高新区入围G60科创走廊产业联盟重点园区;“松江产业园”项目加快落地;高淳至狸桥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创成省级出口卫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继续锁定上海、苏南、杭州、深圳四大片区,拓展京津冀、港澳台重点区域,建立招商产业顾问制度,实行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全力冲刺招商引资“百日会战”,立讯精密、跃辰新能源汽车、南德食品等一批项目顺利落户。全年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160个,其中亿元以上66个,5亿元以上6个。预计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66亿元。新增进出口企业15家,完成进出口总额1.68亿美元。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坚持“项目立区”,精心组织项目谋划,“三年滚动计划”项目库项目增至510个,达可研程度350个。严格项目准入并联审定,全年预审项目112个,准入104个。坚持定期举办项目集中开工竣工投产仪式,加快重点项目推进步伐。全年建设5000万元以上区重点项目132个,尚亿汽车模具、泰河阀门等65个项目开工,乐畅汽配、展业塑胶等32个项目投产。列入市重点项目101个,完成投资88亿元;列入省重点项目96个,完成投资80.1亿元。园区建设再上台阶。完成园区总规、控规和城市设计编制。宣城高新区“以升促建”成功进入科技部现场踏勘名单;获批省“多评合一”[6]试点开发区;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名列全省第七,获省政府新增用地指标150亩、300万元奖励;“环保管家”经验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全年34个项目开工、32个投产,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10亿元,财政收入10.8亿元。狸桥经济开发区成功晋升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年21个项目开工、15个投产,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8亿元,财政收入1.8亿元。水阳、孙埠、寒亭三个工业集中区共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4.3亿元,财政收入2.9亿元。
      一年来,我们坚持推改革、促创新,发展活力充分释放
      深化改革多点突破。“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政府权责、公共服务等“3+2”清单体系[7]全面升级,“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深入实施。“一网一门一次”[8]改革加快推进,安徽政务服务网宣州分厅上线运行,在全省率先实现区、乡、村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全覆盖,办件量突破10万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整合涉企证照“一照一码”[9],各类市场主体达44807家。按照市场化要求,大力推动国企国资改革,区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公开选聘和薪酬制度改革正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更趋活跃。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家,高新技术培育企业14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试行科技创新券制度,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增长近20%。获批省级科创团队1个、科技重大专项2个、重点研发项目1个、工业设计中心1个,省企业技术中心达10家。三九茶机获省首台套认定。预计全年授权发明专利130 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件,分别增长145.3%、101%。参与国际和行业标准制定项目2个, 新增注册商标910件,申创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4家、省名牌产品4个。要素保障不断增强。推行规上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稳妥处置“僵尸企业”10家,盘活土地733亩、厂房19.34万平方米。清理“三类土地”[10]6650亩。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充分运用土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新增补充耕地省级备案4770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获批指标1600亩。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新型“政银担”[11]贷款14.5亿元,“税融通”[12]贷款1.4亿元,“劝耕贷”[13]担保贷款1400万元;7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全年新增就业10768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10人。评选第二届“宣州工匠”8名,设立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15家、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
      一年来,我们坚持实举措、求突破,三大攻坚成效明显
      金融风险应对有力。认真贯彻上级要求,稳步实施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减少利息负担1.08亿元。规范举债融资行为,发行地方债券4439万元。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领域金融犯罪行为,审结案件7起。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贷款1.7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1.36个百分点。精准脱贫扎实推进。深入实施“重补促”[14]专项整改和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七大行动”[15]“四季攻势”,脱贫攻坚成效持续巩固。投入资金2.2亿元,完成贫困村产业项目13个、到户产业项目27713个,打造产业扶贫示范带3个,建立贫困村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15个。新建“爱心超市”、全功能就业扶贫驿站各13家,开发“四员”[16]公益岗位984个。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935户1.57亿元。及时出台健康脱贫“5090”“1579”[17]补充政策,有效构建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更好帮助农村低收入家庭减轻重大疾病救治负担。结对帮扶舒城县工作扎实推进。污染防治重拳出击。强力推进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宣州)经济带建设。狠抓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34家,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72起。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秸秆禁烧工作取得全面胜利。瞄准区域性、复合性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推进宣狸线长山走廊区域环境整治。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12%,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8.1%。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改革,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全面整治水阳江非法经营码头,坚决严防死灰复燃。广泛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严格入河排污口取缔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一年来,我们坚持提品质、增成效,城乡统筹步伐加快
      全力服务中心城市建设。完成市重点土地房屋征收项目27个,征收土地2947亩、房屋65万平方米。大力推进“两治三改”[18]和违建管控,共拆违11.2万平方米,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个,棚户区改造4267套。建立“物业110[19]+专项整治”联动机制,物业保安创新融入治安大巡防,更好地保障了居民安全。加快阳德、晨钟等安置小区建设,建成交付2770套、安置分配3022套。城市“一环”如期贯通,“二环”即将打通,大大改善了城市交通条件,也为跨江发展拓展了空间。商合杭高铁、芜宣机场、水阳江航运综合开发等重大交通工程加快推进。±1100千伏特高压古泉换流站全面建成通电,刷新世界最高电压等级。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出台《宣州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成59个村(社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覆盖;完成102个村(社区)“三变”改革[20];完成祁梅村、黄渡村集体林地股份制试点改革。全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增长6%,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村达30个。水阳、水东、狸桥再次入选全国千强镇。在推进产业兴旺同时,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合资金1.25亿元,完成8个省级、11个市区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整治66个自然村;一体化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21],15个乡镇污水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完成改厕1.7万个,拆除露天垃圾池972个。深入推进林长制,完成人工造林4521亩,封山育林1.6万亩,森林抚育13万亩。加速推进基础设施提升。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加强对道路设施及环境管护,“四好农村路”[22]示范工程杨华路建成通车。完成“三年行动计划”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025公里、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21公里。S104宣港路、S604朱沈路开工,S207周王至溪口段、G329古泉段建成通车。乡镇管道天然气特许经营权项目启动建设。投入8300万元改造升级农村电网台区45个、10千伏线路19条。双桥联圩防洪治理、东门渡闸重建等重点水利工程顺利完工,水利薄弱环节治理持续推进。年度重点水利工程批复投资31.4亿元,创历史新高。
      一年来,我们坚持惠民生、促和谐,群众福祉不断增进
      社会保障巩固提升。投入资金20.8亿元,全面完成33项民生工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5%以内。“五险”实现应保尽保。新农合参合率达101.8%。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实行第三方病案审核和按病种收付费,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完成公租房分配813套,发放住房保障金308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017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3000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21所农村敬老院医养结合改造。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新(改扩)建幼儿园4所,“改薄”[23]学校22所,茂盛锦苑小学建成,有效缓解适龄儿童“入园难”“上学难”问题。市五中迁址新建项目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建立。宣城市中心医院全面完成搬迁,宣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异地新建进展顺利。人口计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扩面。马山殡仪馆正式运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98家。新增省级文保单位10处。成功举办“健康安徽”环江淮宣州站万人骑行大赛、第二届安徽水阳马拉松赛。社会治理不断增强。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七五”普法中期督查顺利验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攻坚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继续推进领导接访、带案下访,建立健全“访调对接”[24]机制,圆满完成重大活动、敏感时期维稳安保任务。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工作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积极成果,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居全省前列。助力宣城市高质量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创成省级食品药品安全城市,蝉联“全省双拥模范城”。区人武部连续七年被省军区表彰为“全面建设标兵单位”。区科协科普活动日工作获中科协表彰。工会、妇联、红十字会完成换届,工商联、共青团、残联等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防震减灾、消防、供销、档案、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全面加强。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讲严立”[25]专题警示教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对标沪苏浙,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政协及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进一步提高。及时办理省长留言、市长热线和政民互动咨询投诉4068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51件。完成审计项目246个,节约政府支出6329万元。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委有关要求,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整治、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2018年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也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统揽全局,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和各民主党派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群策群力、奋力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驻宣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宣州建设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区面临的最根本问题仍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表现在:经济结构不优、产业层次不高、创新动力不足;投资增长乏力,大项目特别是牵动性、引领性项目不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需持续加力;财政收入和刚性支出矛盾进一步凸显,还有许多民生实事想办而没有办成,脱贫攻坚还有很多硬仗要打;政府作风建设仍需加强,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现象仍然存在等等。
      需要报告的是:2018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各种因素叠加影响,区属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难以实现年初确定的增长目标,一些重点项目进度也存在较大差距。原因在于我们思想解放不够深、创新力度不够大、工作方法不够多。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区人民表示深深的歉意。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攻坚克难!
      2019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我们更要看到,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自身发展条件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力推进,以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南京都市圈等战略深入实施,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宣州迎来了更加开放、更高平台的发展新阶段。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窗口期”,宣州要在新一轮竞争发展中脱颖而出、赢得主动,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量和质同步提升;必须始终贯彻“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这个重大使命,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健全体制机制等方面提速提效、补缺补差,真抓实干、奋力追赶;必须不断增强战略定力、必胜信念,用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务实的作风,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
      根据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2019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工作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地“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突出“工业强区”战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坚决落实“六稳”[26]要求,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推动“全国百强”争先进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建设现代化强区奠定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立足宣州实际和“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要求,建议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区属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发展水平,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节能降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坚定不移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聚焦工业突破,不断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持续推进“工业突破年”活动,推动实体经济向更高质量、更好效益转变。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深入推进“三重一创”[27],通过龙头企业引领、重点项目支撑、战新基地集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战新产业,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新增战新企业10家以上,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加快建设园区工业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引导企业“上云”。新增省级以上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2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工业设计中心1家、工程实验室2个。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打破低端锁定,实施传统产业升级技改项目80个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0%以上。鼓励实施“零增地”技改。支持建林机械、福美达新材料等企业建设智能工厂,裕华纺织、百草药业等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全年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工厂1家、省级数字化车间2家。突出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名牌产品2个、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5家。
      梯队培育优势企业。启动“亩产论英雄”改革,强化规上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结果运用。稳步推进优胜劣汰,加快处理“僵尸企业”,为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腾出空间。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并给予充分的政策保障,加快培育细分领域的行业“单打冠军”和“排头兵”企业。力争产值超亿元企业60家、10亿元企业4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38家左右。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建立“小升规”工业企业培育库,推动君诚汽车、雪兴制冷等企业做精做专。力争“个转企”100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8家,确保规上工业企业突破300家。
      全力发展民营经济。严格落实各项政策,旗帜鲜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坚决打破各类“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28]。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深化规上工业企业大调研大帮扶活动,帮“自己人”办好“自己事”。统筹用好1亿元产业扶持基金。稳步增加国有融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继续推进“政银担”“税融通”,续贷过桥资金增加至6000万元。建立金融机构综合评价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经济信贷投放,鼓励银行开展无还本续贷,优化金融服务环境。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在市信息工程学校等职业学校试点新型学徒制[29],强化订单式培训,帮助企业解决结构性用工需求。充分激发、大力弘扬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让民营企业放心发展、放手发展、放开发展。
      二、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支撑
      坚持“项目立区”,始终紧抓招商引资,以项目新增量拉动经济稳增长,以项目高质量带动发展大提速。
      着力招商选资更加精准。招商区域由“全面撒网”向“精准出击”转变。紧盯沪苏浙重点城市产业外溢、转移加速有利时机,深耕G60科创走廊、商合杭高铁沿线主要城市,以及杭州亚运会产业迁移区域,实行精准招商、驻点招商。招商方式由“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进而向“产业招商”转变。坚持“谁招商、谁受奖”正向激励,优化招商体制、方式和考核机制。建立招商服务责任清单,区直单位全力投入招商项目落地帮扶。组建30支专业招商分队主攻重点区域,同时完善招商顾问制度,大力推行专业招商中介、产业园运营商合作招商。招商质量由“捡到篮子都是菜”向“提着篮子去选菜”转变。瞄准“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引进一批与主导产业契合度高、成长性好的链上企业。按照“五有”[30]标准,力争在招引国内外500强、行业100强企业上取得突破。全年新落地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2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80个。
      着力项目建设更加高效。围绕国家、省政策支持方向和资本要素流向,安排专项资金,深度谋划一批牵动性强、规模大和效益好的重大项目,确保全年谋划储备项目500个以上,其中达可研程度项目不少于350个。不断深化项目“模拟审批”改革,探索建立年度投资计划承诺制。坚持“一线工作法”,严格落实“四督四保”[31],完善重大项目区领导联系包保机制,推动项目快建设、早见效。促进华贝药业、东塑管业等拟建项目尽快开工,提升泰和模具、群兴磁业等在建项目建设速度,推动立讯精密、千缘模具等项目尽快达产。力争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5个以上,其中工业项目33个以上、主导产业项目10个以上。列入省重点项目97个,列入市重点项目83个以上。
      着力开放合作更加务实。全面对标沪苏浙,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和G60科创走廊建设,深化与南浔、溧水、丹阳等地合作交流。大力推进“松江产业园”等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加强本土外贸主体出口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争创国家级出口卫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支持凯欧纺织、丰捷新材料、龙华电子等出口企业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设立“海外仓”、海外营销网络。力争全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5家,利用外资增长7%以上。
      三、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振兴”[32]“七条道路”[33]要求,狠抓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不断加快农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全力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加速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加强“两区”建设管护,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3.6万亩。着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新增稻渔综合种养4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8个以上。巩固“烟稻轮作”成果,打造全国烟叶产业发展标杆。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快畜禽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增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家以上、合作社40家以上、家庭农场200家以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做大做强宣州农产品(食品)加工园平台,加快推进乐方食品、翘歌食品等项目建设,力争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0%以上。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力争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确保创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宣城现代功能农业科创园加快推进焦甜香功能原料研究中心、高效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全力争创国家级田园综合体。
      提升改善人居环境。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优化镇村体系,统筹村庄布局,推动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全面启动“五清一改”[34]村庄清洁行动。完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建成15个乡镇污水治理工程,改厕1.2万个。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20个,整治自然村200个以上。扎实推进林长制,完成人工造林4000亩,森林抚育2.5 万亩。强化临时占用林地生态修复,加强湿地保护,更好地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广泛培育文明乡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覆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全面加强农村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发掘孝道、乡贤等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完成省级城乡社区协商自治示范点建设。开展“自治乡村”建设工程,修订村规民约、社区公约,深化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创建,使良好的村规民约、家风家教成为老百姓的自觉遵循。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文化乐园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让广大农村乡风更美、乡愁更浓。
      着力推进强村富民。大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启动经济薄弱村治理和帮扶行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鼓励村级以入股形式参与经营性项目建设,实现村级集体收入稳步增长。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新增农业产业化社会服务组织30家以上。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林地“三权分置”[35]改革,有效盘活农村闲置低效存量建设用地。进一步扩大规模化生产经营,确保新增土地流转3万亩以上。广泛推行“劝耕贷”农业信用担保,推动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加强农民教育和农村人才培养,大力培育和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四、坚定不移挖掘内需潜能,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坚持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并举,以消费引领升级、以投资拉动增长,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提升发展质量。
      积极促进消费升级。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零售模式。支持宣州电子商务产业园扩展规模,提升能级。加快培育和创建洪林省级特色电商小镇。力争规上、限上企业电商应用率达80%,小微商贸企业电商应用率达20%。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与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深度合作,鼓励快递、物流、批发等业态“退城进园”,引进培育3A级以上现代物流企业4家。积极培育宣州港综合码头、宣城火车站高铁站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临港经济、高铁经济。推进传统商圈升级改造,健全社区商业综合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5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积极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水东大景区实行联合营销,加快四季研学、双峰山景区等项目落地开工。推进“皖南川藏线”风景廊道建设,建成宣州智慧旅游体验中心。支持水东老街、昆山湖、官塘湖争创4A级景区,宣酒文化园争创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强化旅游宣传和产品营销,与沪苏浙城市建立旅游目的地合作机制。立体推介东部古镇、南部山区、北部水乡以及乡村体验、健康休闲等精品旅游路线。评选“新宣州十景”。力争全年接待游客人次突破1200万,旅游总收入超90亿元。
      不断加大基础投入。立足市区一体,加快推进商合杭高铁、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建设。确保宣绩高铁项目快速推进,做好宁宣城际铁路、宣泾高速前期工作。启用宣州港综合码头,加快推进巷口桥铁路物流中心和危化品码头、姚湾散货码头、水阳江航运综合开发工程建设,初步形成北部物流集散中心。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加快G318宣十段、S104宣港路、S604朱沈路改(新)建。积极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乡镇管道天然气特许经营权项目建设。狠抓水利重点工程,加快双桥联圩水阳江干流段、敬亭圩北门-河上滩段达标建设,推进水阳江中游防洪治理、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确保汤村水库尽快开工。
      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大力实施改革推动、创新驱动,打造新引擎,创造新优势,为宣州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降本减负政策,力争全年为企减负3.6亿元以上。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产业、绿色产品,推进企业实施节能技改和循环化改造,力争新增绿色工厂2家,实施节能环保技改项目40个以上。持续加大“三类土地”清理,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开发项目,新增补充耕地8000亩以上。鼓励新增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或租赁供应,大型工业项目探索实行分期供地。引导宣酒集团、博瑞特等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支持重点企业对接科创板,力争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全面实施“容缺受理”“一窗受理”,力争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探索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推行多评合一、多图联审、联合验收。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全年培育市场主体6250家以上。纵深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打造全国农村改革的先行区、示范区。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调整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积极推动市、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以及区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匹配各级财权、事权,进一步提高乡镇财政保障能力。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探索建立“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联合执法模式。出台区属国有企业改革“1+N”方案,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转型,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持宣城高新区积极参与G60科创融合,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引导园区、企业加强与沪苏浙地区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搭建创新平台,力争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个、省级2个。加快推动美诺华药物研究院、慧科生物医药孵化器建设,宣州创业创新服务中心力争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科技创新券支持覆盖面,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至1.2%,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35%。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件以上。
      创新人才招引机制。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需要,定期发布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推动校企人才信息互通、专场招聘互联、实习基地互建。大力度开辟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柔性引进院士、专家等创业创新团队,实现人才资源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持续推动“宣州籍人才回归计划”。大力推进“322”产业创新团队、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建设和宣州工匠评选。切实兑现区人才新政25条,真正让各方英才汇聚宣州、扎根宣州、共建宣州。
      六、坚定不移推进区域统筹,不断做实高质量发展平台
      聚力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发展特色板块,更宽路径打造宣州高质量发展支撑平台。
      助力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力做好全国文明城市迎复检和省文明城区评选迎检工作。继续下大力气攻坚克难,推进市重点工程、棚改项目和土地收储项目征收,加快城区黑臭水体治理。进一步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加快老旧小区整治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深化“城市六乱”[36]治理。完善环卫基础设施,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收集处置,搞好城市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等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实施城镇公厕提升行动,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加快“智慧城管”建设,强化违法建设管控,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加速园区平台建设。宣城高新区“以升促建”力争获批国家级高新区;积极探索公司化管理,推动园区运营模式创新;大力推行“多评合一”试点,实行园区项目审批“一窗受理”;加速推进北部片区规划环评,加快“三类用地”扩容,增强重大项目落地承接能力;提速建设硖石山智能制造产业园、宣州科技新城、麒麟山智创园区。力争新材料、医药化工两大战新产业基地再形成100亿产能。确保全年30个项目开工、30个项目投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实现规上工业产值不少于130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以上。宣州经济开发区立足新平台,进一步加强与溧水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完善管理体制,加快建成园区投资服务“综合窗口”;积极盘活利用现有厂房和土地,大力招引优质项目,同时强力推进碳酸钙产业整治提升,倒逼企业向高端转型。确保全年30个项目开工、20个项目投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2亿元以上,财政收入2.2亿元以上,全力打造宣宁经济带上“桥头堡”。
      发展特色镇域经济。积极推动编制镇域经济三年发展规划,落实乡镇总体规划和空间管控。水阳、孙埠、寒亭三个工业集中区围绕各自产业定位,下大力气抓好基础配套、环境优化等工作,着力打造精品特色园区。洪林镇加快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持续推进省级水东甜蜜特色小镇建设。其他乡镇在严守安全、环保底线前提下,立足自身优势,盘活存量资源,加大招商力度,尽快做大总量,为发展实体经济开辟空间。进一步强化考核激励,优化乡镇街道分类考评机制,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活力。
      七、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战役,不断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打好三大攻坚战是重大政治责任,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要在巩固成果基础上,针对突出问题,打好重点战役。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健全“政银企”三方联动机制,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确保金融生态安全。保持严打恶意逃废债务行为高压态势,从严从快从重处置典型案件,最大限度形成震慑,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完善风险排查和预警机制,加快推进出险企业分类处置,盘活企业有效资产。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资金支持。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体系,严禁各类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稳妥处置政府债务风险,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继续实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完成年度减贫任务。坚持现行扶贫标准,深化“重补促”专项整改,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实施扶贫扶志工程,推广“菜单式”扶贫和“扶贫+”模式,大力发展扶贫驿站和就业扶贫车间,促进有就业愿望的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防范脱贫户返贫。对边缘户因户施策,给予必要政策扶持。实施“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力争新增产业扶贫基地12个、产业扶贫到户项目1万个以上,培育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典型村10个以上。完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持续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两山”理念,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扎实推进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宣州)经济带建设,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要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考核奖惩、责任追究机制,构建“大环保”工作格局。高质量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及生态环保突出问题整改,认真抓好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和“两江一湖”[37]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和保护,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大力开展“散乱污”企业、畜禽养殖场、扬尘综合治理;狠抓秸秆禁烧,持续强力推进宣狸线长山走廊区域环境整治,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以河湖“清四乱”[38]专项行动为抓手,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砂石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加强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推进固体废物、入河排污口专项排查,切实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坚决打好“碧水攻坚战”。深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强化土壤环境重点行业企业监管,严防土壤环境风险,坚决打好“净土持久战”。
      八、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扩大高质量发展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加大投入、精准施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民生供给。
      加强社会兜底保障。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开展全民创业工程,推进大学生就业计划,认真解决好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深入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实现法定人群应保尽保。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统筹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保障、优抚安置制度,支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启动市社会福利院新址建设。要尽一切力量,兜牢民生底线,让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支持市信息工程学校创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设立宣城市技工学校。加快市五中迁址新建、市三中改扩建,完成市十二中、溪口中心小学、裘公学校综合楼建设,新(改扩)建幼儿园4所,市一幼澄江新村分园等4所公办园开班招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科普为民惠民行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公立医院管理,鼓励社会力量高质量办医。创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省级健康促进区。支持宣城市中心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完成宣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新址搬迁。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39]试点。优化计生服务,完善家庭发展支持体系。实施“皖南花鼓戏繁荣振兴”“文艺创作孵化”“群众文化菜单”三项计划,不断丰富城乡文化生活。
      持续强化社会治理。认真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畅通信访渠道,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持续开展“七五”普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深入开展“铸安行动”,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智慧诚信监管。深化平安宣州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支持驻宣部队、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建设,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和双拥共建。支持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创造性开展工作,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防震减灾、消防、供销、档案、应急管理等工作,扎实推动老龄、关心下一代、红十字会事业发展。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推进宣州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政府工作。我们将坚定政治方向,不忘初心使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牢记在心、落实于行。巩固拓展“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成果,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守意识形态阵地。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高效执行,确保在宣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依法行政强法治。严格遵循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认真执行区人大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执行重大决策程序,完善决策咨询和政府法律顾问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动态调整并及时公布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解放思想勇担当。不断深化“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更加鲜明发展导向,坚决破除一切妨碍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禁锢、体制束缚和行动制约,以思想大解放之勇,争高质量发展之先。进一步落实激励鼓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鼓励创造性贯彻落实,充分激发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激情。坚持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以“钉钉子”“马上办”“办到底”的工作作风,努力在宣州大地营造“共谋发展、高效干事”的浓厚氛围。
      坚持从严治政树清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实施细则,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续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坚决整治一些部门和干部“只对帽子负责,不对企业负责”,以及各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最大限度压缩各类考核检查评比,以制度规范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研究政策、解决问题、推进发展。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产聚集的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监督审计,严厉惩治各种贪腐行为,着力整治基层群众身边的“蝇贪”“微腐败”问题,广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使命引领新未来!伟大梦想从来都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前进道路上虽关山万重但前途似海,发展征程上虽荆棘丛生但斗志不衰。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埋头苦干、紧张快干,为推动“全国百强”争先进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建设现代化强区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