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645|回复: 0

[安徽] 2019年合肥市瑶海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23 07:35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59

    主题

    473

    帖子

    34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84
    发表于 2019-3-5 12: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合肥市瑶海区政府工作报告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  长  单  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市区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迎难而上、扎实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区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6亿元,财政收入26.1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27元,城镇登记失业率2.83%。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区”第92位,比去年位次提升2位。

    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
    开展工业企业搬停工作,共搬停改造马钢嘉华公司、合肥小汽车维修公司等企业90家。摸排存量工业用地基础信息,全面完成232个地块信息调查。瑶海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瑶海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2个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1540万元,安徽尚荣医疗、裕兴家园等5个项目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5818万元。投资5570万元的恒通文化产业园“长江180”基本建成,入驻企业近30家。都市科技工业园新引进中信•鸿联九五、瑞昱科技等20家企业,全园累计入驻111家企业,入驻面积近8万平方米,预计全年企业营业收入6.7亿元,税收4000万元。物联网科技产业园315亩启动区全面开工,公共服务平台即将投入使用。新开普物联网研发中心交付使用、鑫中泰智能家居生产基地主体建成。成功举办首届长三角数字智能生态大会暨2019“物联中国”盛典。

    (二)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基础更加巩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统筹调度机制,“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更名为“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管理办公室”。成立市级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任组长、第一副组长,区委主要领导任办公室主任。东部新中心(瑶海)建设指挥部各项管理工作有序运行,为新中心腾出空间和优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实施征迁大会战,全年新中心区域完成征迁面积196万平方米,许岗刘小郢、钟油坊等9个项目完成征迁,88家企业完成搬迁,拆除马(合)钢23万平方米厂房。开工建设裕兴家园、广德家园南区等复建点项目4个,建筑面积98.59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徽河路、桃花潭路等4条支路建设。概念规划暨核心区城市设计、水系调整等13项规划完成成果编制,工业遗址公园完成初步方案,内部水系建设正在初步设计。马(合)钢地块土壤风险评估报告完成备案,原合肥造纸厂、兴东纸业等8家工业企业完成土壤环境调查招标。开展老八吨仓库、带钢区等工业遗迹保护,高炉区现场检测全部完成。合肥钢铁厂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

    (三)现代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产业结构优化为0:27.8:72.2,第三产业占比首次突破70%。出台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准备工作。充分释放政策扶持效应,拨付中央、省、市等奖补资金5307万元,同比增长51.93%。拨付区级奖补资金6146.08万元,受益企业370余家,同比增长236.46%。加大财政金融产品实施力度,为500多户中小微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支持近6亿元。战新产业蓬勃发展,客来福服务平台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双创”试点示范,银通物联、银山棉麻等4家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市级验收,省交通勘察设计院、合肥鼎瑞测控等5家企业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帆扬通信在“专精特新”板挂牌。与市大数据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安徽数字中心、全省信息安全评测中心落户瑶海。承办中国科技创新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打造瑶海“创新”名片。荣获2017年度全省民营经济考核一类县(区)第3名。现代服务业稳步推进,站前路“安徽时尚第一街”形成初步方案,中星城海派商业街获评合肥市特色商业街区,完成安徽南北快运公司物流标准化试点建设,获批中央资金500万元。建筑业总部做大做强,依托中建四局六公司、中铁四局四公司、同济建设等龙头企业,实施建筑业产业发展“森林计划”,引导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加快设立研发中心、规划设计等机构。全年建筑业实现财政收入4.22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16.16%。

    (四)改革开放亮点纷呈
    成功打造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力的县(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建成全省首家“7*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打造“永不关门”的政务服务大厅。建成全省首家企业征信窗口,累计服务各类企事业单位6000批次以上。建成全省首家企业开户窗口,为企业提供免费服务。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取消申请材料2343项,精简率达61.2%。“最多跑一次”事项在全市率先达到100%。建成全省首家数字经济人才培训基地。设立全市首家园区工商行政服务中心。瑶海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成立。形成建设征迁管理领域“拆、管、清、建”改革方案。国库集中支付试点改革不断深化,全市首批授权支付电子化及自助柜面系统正式上线。制定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管理、众创空间年度考核等政策,投入扶持资金487万元,惠及企业136家。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入驻企业478家,配套服务机构39家。接待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埃塞俄比亚驻华使领馆等国际友人,强化与瑞士纽伦港(香港)、俄罗斯萨拉托夫州工商代表团等交流合作。组织近百家企业参加2018年世界制造业大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预计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62亿美元,同比增长15.7%。谋划招商引资分级决策机制,组建物联网、大健康等6个产业招商小组。华侨城、宝武、金茂、中电科等知名企业来区考察洽谈,签约招商项目36个,其中入驻及开工25个。成功举办中国侨商会安徽行、“数字瑶海·智慧新城”、“物联瑶海·健康中国”等招商推介会。全年预计完成招商引资总量255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引进到位外资2.55亿美元,同比增长12.33%。

    (五)城市品质不断升级
    2018年是历年来完成征迁量最大的一年,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年全区实施征迁项目66个,完成征迁面积236万平方米,位列全市主城区第一。其中扫尾项目36个,完成轨道4号线、大众路等项目征迁19个,启动新项目30个,完成轨道6号线、瑶岗路等项目征迁17个。大兴镇、龙岗开发区等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征迁有力。在建开元府、板桥花园等复建点22个,总面积364万平方米,29500套。安置和寓家园、吉泰家园等复建点5个,总面积63.4万平方米,5598套。上市成交经营性用地8宗456.7亩,成交额33.1亿元。累计投入资金约17亿元,实施轨道交通3、4号线、裕溪路高架东延等项目7个,推动长江东路、广德路等项目7个。实施乐水路、站西路等支路项目31个、23.7公里,其中17条建成通车。完成芜湖路、和平路等道路慢行系统改造项目4个。完成罗马巷、香樟小巷等小街巷综合改造项目52个。开展“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八大工程”[1]、“6+3”项整治提升[2]等系列活动。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整顿户外广告。开展“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查处“两治三改”[3]违建4.4万平方米。成立全市首个城市管理巡回法庭。打造“瑶海印记”景观墙。瑶海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瑶海民生大厦、市二院医养结合等项目稳步推进,瑶海市民中心区域逐步完整,瑶海“双核中心”布局已然成型。开展文明单位“六个一”[4]创建和“行走瑶海”文明创建活动,荣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第一名,全区47家单位获评“市文明单位”,大兴镇获评“市文明村镇”,为合肥市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作出贡献。

    (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进一步健全。成立区生态环保委员会,建立生态环保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街居环保巡查工作机制。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转办信访件46件全部办结,群众投诉量较上一轮督察下降46.5%。市下达4处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全部完成。启动园林绿化项目38个,新增、提升绿化面积94.75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63.3%。“天高云淡·水墨黄山”等5处花境获全市一等奖。一环路精品道路提升工程顺利推进。花冲公园建成全市最大的音乐喷泉。生态环境指标稳中向优。全年各级河长巡河358次,河长制工作机制进一步清晰和明确。雨污分流整治重点排口46处,检测管网240公里,整改混接点191处,南淝河、板桥河等4条重点河流断面水质总体平稳。开展餐饮业油烟专项整治行动,整改关停经营户1415家,大通西路、铜陵新村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以解决。“智能喷淋系统”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市推广。PM10、PM2.5管控均值达标,空气质量综合下降率全市第一,获生态补偿专项资金150万元,为全市最高。

    (七)人民群众幸福感持续增强
    实施18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2.45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整治项目12个,惠及3500户。三联小区、采石路等11处公共停车场1034个泊位投入使用,明皇、红光等11个菜市场完成提档升级。城镇新增就业11549人。全民参保计划缴费率位居全市第一。扎实开展扶贫工作,拨付巢湖市帮扶资金300万元。建成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发放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7470万元,特困人员供养、城乡低保等民生工程100%兜底保障。投入资金1105万元,购买居家养老服务60万人次。新建1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29个养老食堂。荣获“全省2018年度老龄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完成社居委换届选举工作。建成全市首家街道志愿者服务中心。投入资金5.63亿元,交付站塘学校、恒大广场等中小学、幼儿园12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新招聘552名教师。扩展实施幼儿看护点“明厨亮灶”工程,全区C类看护点全部取缔。全市率先完成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临二小“三点半公益课堂”荣登央视新闻频道。老年大学荣获省级示范校称号。深化社区教育内涵建设,荣获“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称号。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率达92.5%。新建5处城市阅读空间,全年25万人次参加区文化馆免费开放活动。成功承办2018中国国际青年电影展分场活动。启动方庙、城东街道等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改建工作。优化计生卫生服务,全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和高年资护士下社区工作。顺利完成市下达医改任务。全市率先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八)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妥善应对冰雪暴雨等灾害天气,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推进社区综合型网格化管理及全科社工试点工作,社区治理模式进一步创新。投入2000万元,启动建设“天网”瑶海支网二期工程。投入310万元,建设大兴所、方庙所等5个公安综合警务站。四类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30.2%。食品药品安全“双城”同创工作保持领先,代表合肥市通过省级验收。严格落实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全区禁毒工作通过“挖根”和“夯基”,取得根本性转变,为长效机制建立奠定基础。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响全市扫黑除恶第一枪。加大非法集资打击力度。取缔东二十埠烟花爆竹集散地,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瑶海消防大队被公安部记集体三等功。坚持党政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落实“领导包案”和“一岗双责”制度,优化诉访分离工作机制,全年接访141批552人次,下访21批141人次。省“四重”[5]攻坚战交办17件和区自排42件信访件全部化解。与省信访局开展结对共建。建立完善人民调解工作常态化机制,成功调解案件6540件,成功率98%。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5件,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47.7%。有效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全年行政诉讼案件胜诉率达98.6%。区法院荣获“省优秀诉讼服务中心”。清理取缔涉传窝点253处,教育遣散一般涉传人员1114人。建成龙岗游园、钢南社区等12处法治文化阵地。完成“七五”普法中期迎检工作。全市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实现两连冠。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外事侨务、民族宗教、人防民防、应急、科普、地方志、统计、气象、防震减灾、节能、粮食、供销等工作实现新提升,慈善、档案、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过去一年,我们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区政府党组制度建设和学习得到加强。我们扎实开展大调研活动,收集问题2414个,解决2383个,解决率98.7%。我们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积极采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意见,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07件、政协委员提案119件。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我们不忘初心、奋勇拼搏,谱写了瑶海全面振兴的新篇章。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瑶海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以及关心支持瑶海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和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在大调研活动中也得到了印证。一是经济实力与转型发展的目标还不相适应。发展不足、不优仍然是我们最大的实际、最突出的问题。我们的经济总量不大,与先发地区差距明显。我们体制机制活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强实力、促转型任重道远。二是城市形象与合肥国际化都市区主城区的定位还不相适应。城市空间布局不优,城市管理精细化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回迁安置压力较大,区域环境品质仍要进一步提升。三是社会治理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瑶海是老工业区,区划调整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一些老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基层治理体系不够完善,社会治理领域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四是民生改善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不相适应。公共服务设施历史欠账较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优质的教育养老、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尚有较大差距,等等。对此,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但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八字”方针[6],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内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的趋势没有改变;合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机遇,加快创新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瑶海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全面振兴发展的趋势也没有改变。我们要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聚焦经济转型升级,聚焦城区面貌转变,聚焦群众幸福感提升,以思想的解放、制度的创新推动瑶海发展迈上新台阶。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把握“两大机遇”[7],落实“三大任务”[8],加快建设全国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示范区,全面掀起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热潮,奋力开启瑶海转型发展新征程。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财政收入增长5%,招商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GDP,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一)加速推进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
    强化规划引领,完善指挥调度机制,加快土壤治理,保护工业遗存,着力将东部新中心打造成瑶海全面振兴发展的主引擎。

    积极优化指挥调度机制。推动建立市领导专职负责的指挥调度机制,定期与肥东、包河对接沟通。完成“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管理办公室”机构人员整合,制定出台“三定”方案。争取市级层面出台支持东部新中心建设的政策性文件,编制水系、路网、公共服务等41个项目申报纳入市级大建设项目库。探索组建东部新中心建设投融资平台,为建设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加快新中心瑶海区域土地管理权移交,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逐步完善规划设计体系。按照长三角西部小微众创中心、华东青年中心、合肥东部中心定位,着力完善东部新中心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规划约束,确保规划落地。谋划好智慧城市、数字小镇、地下空间等规划,加快竖向、排水等规划实施,深化产业规划、功能布局,提升综合承载力。统筹轨道交通线路、内部水系、道路设计等规划,深化各专项规划之间对接与融合,进一步强化实施性。综合考虑经济、生态、环保、民生等多方面因素,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切实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不断开展生态环保治理。加强污染地块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推动危险品码头等搬迁,有效防控环境风险。结合马(合)钢地块土壤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治理修复方案并推动实施。争取国家第二批工业遗产试点相关政策,开展合肥钢铁厂工业遗产建构筑物安全性鉴定与保护。建立科学化、规范化保护利用机制,将合肥钢铁厂工业遗产打造成为合肥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二)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紧跟合肥市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布局,抢占先机。谋划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速转型升级。

    打造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示范。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生态环境治理等工作,完成普尔德公司等19个、启动海光汽车配件厂等35个企业搬迁关停改造。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全力支持试点区内项目建设。强化政策支撑保障,争取合肥市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配套支持政策延期并修改完善。全面完成马(合)钢冶炼区域二标段资产拆除工作,腾出发展新空间。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修订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突出新旧动能转换,突出高新产业培育,突出高层次人才引进,进一步提升扶持政策的引导性和实效性。健全经济运行调节和预警机制,促进经济稳中有进。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发展五大支柱产业[9]。深入研究七大类38家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方案,引导市场主体积极改造提升。重点扶持白马、中绿、宝业家纺等市场做大做强,全力打造站前路“安徽时尚第一街”。延伸建筑业总部经济产业链条,谋划建设建筑业总部园区。增强瑶海都市科技工业园、合肥物联网产业园发展动力,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聚焦数字经济,努力打造百亿园区。提升恒通文化产业园招商质量,打造工业遗产十里长廊、数字文化创意设计中心等特色品牌,引导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完成物联网园区“五维”[10]规划。建设安徽数字中心、全省信息安全评测中心,集聚释放创新动能。以都市科技工业园和尚荣健康产业园为载体,积极构建瑶海特色的大健康产业。实施类金融业发展“丛林计划”[11],大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创新园建设。推进龙岗产城融合,加快“腾笼换鸟”盘活存量,实现“凤凰涅槃”。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12],进一步释放民营企业发展动能。建立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健全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投资管理体制等改革,着力为民营企业创造充足市场空间。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主动服务民营企业,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进财政金融产品实施,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创优“四最”营商环境[13],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模式常态化,全力打造“瑶海服务”品牌。深化“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和区长走访服务企业制度,促进“六稳”[14]、“降成本”等政策落实,把服务直通车开进企业。切实落实中央各项惠企政策和省“三十条”,打通“最后一米”。发挥“双创”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推动企业上云,拓展为企服务领域和内容。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信社会环境。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众创空间等发展。

    (三)加大项目建设力度
    持续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建设计划首次采用资金计划平行编制方法,提高计划执行率。编制2019年大建设计划项目337个,其中实施260个、储备77个。全力推进长江东路等11条市级主干道路开工建设,推动龙岗路等5条市级重点道路建成通车。加强区级支路网建设,开工建设戚继光路等13条道路,实现凤阳东路等17条道路建成通车。加快淝滨路等10条道路慢行系统建设。新建明光路等7个公共停车场。综合改造站塘北路等11条小街巷。计划推动上市12宗约914.3亩经营性土地。

    统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57个,投资63亿元。完善重大项目调度机制,健全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加大项目谋划储备,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大、新、专”项目库。推进重点项目智慧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工建设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二期等项目,加快都市科技工业园二期等项目建成运营,推动鑫中泰智能家居生产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

    推进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健全区领导联系推进重大公益性项目制度。推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市儿童医院项目填补我区市级专科医院空白。争取近现代工业博物馆等项目落地瑶海。推进石塘南路小学等11个教育项目按期交付使用,续建、新开工建设瑶海湾中小学等10个教育项目。完成龙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4个改扩建项目。基本完成火车站综合改造提升二期工程和综合执法服务中心建设,改善合肥市窗口形象。新建区民生大厦,全面提升瑶海市民中心服务能力。

    (四)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科学布局瑶海三大片区,推进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推动老城复兴,强化龙岗产城融合。持续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整治和复建点建设,充分释放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位,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瑶海时代变化的脚步。

    推动老城复兴。有序实施“城市双修”[15]和有机更新,让老城区焕发新颜。完成一环内闲置地块整治及综合利用。完成和平花园一期等10个老旧小区和琅琊山路等5条小街巷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0座社区公厕提升改造,新建10座公厕,全面消除旱厕。积极推动D级危楼改造,消除安全隐患。推动老厂房、老车站、老街巷、老字号等“微更新”,将“城市记忆”打造成“城市名片”。

    加大征迁力度。全年计划新启动征迁项目55个,征迁面积150万平方米。加快合肥东部新中心区域征迁,完成陈牌坊、彭大郢城中村以及企业征迁扫尾,启动孙小郢等5个旧城改造项目征迁,加速推进滨河路(龙岗路—钟油坊路)等5条支路征迁。全力攻坚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加快完成香料厂等18个项目征迁扫尾,适时启动新街李岗等18个项目征迁。

    提升安置水平。启动征迁安置领域消除超期安置的“清零行动”。推动东城梦馨苑、盈福家园等19个复建点前期工作,实现在建安置房不少于征迁安置量。推进龙谷华庭、开元府等22个续建项目建设,启动兴城家园、东城新海苑等6个项目开工。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制定城市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城市环境高品质提升。持续开展“6+3”项整治提升行动,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启动长江东路沿线品质提升改造。制定《瑶海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推进“智慧城管”建设。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推进餐厨垃圾收运管理。开展三线三边“补里子亮面子”行动,擦亮瑶海迎宾形象。推动“活力瑶海”品牌志愿服务联盟建设,让志愿服务成为瑶海一道美丽的风景。

    (五)持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高起点改革,高标准推动,把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结合起来,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标杆。

    开展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改革政府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坚持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相关领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制定新组建部门“三定”规定,科学设置部门内设机构。适时进行内部区划调整。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放管服”改革,动态调整区级清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高年资护士下社区等工作。深化建设征迁管理领域“拆、管、清、建”改革实施,针对建设安置、物业管理领域痛点,启动建设安置、物业维护管理全流程改革。推广城市网格化管理和“小巷管家”,探索建立“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综合治理机制。推动大兴镇双圩社区等12个社区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16]。扎实推进国企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拓展对外开放领域。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组织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商贸交流活动,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和“珠三角”等地区沟通联络,全方位推进在经贸、产业上的互动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加强与工商联、贸促会等沟通联系,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加强外经工作,提高外派劳务项目服务质量,积极化解外派劳务纠纷。

    提升招商引资实效。构建对外招商信息平台,努力搭建全区招商推介会、物联网产业招商推介会等载体。建立招商引资分级决策机制,发挥六大产业招商小组作用,围绕五大支柱产业开展招商。建立快速高效的项目谈判、项目预审、项目决策以及快速优质的项目服务机制,促进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瞄准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转化平台,形成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聚人才的良性循环。

    (六)加快建设美丽瑶海
    健全生态治理机制,破解环境突出问题,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努力建设蓝天常在、绿水常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家园。

    优化城市生态空间。加快改造城市道路、广场等绿化景观,开展街头零星空地绿化提升,打造一批口袋公园,新增公园游园8个以上,新增、提升绿地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启动东二环(北二环-裕溪路)等路段绿化提升项目,加快临泉路绿化提升、襄河路高压走廊绿化等5个续建项目建设,启动文一月亮湾体育公园提品工程。完成花冲公园提升改造,打造瑶海生态建设新亮点。深化林长制改革,促进林业、园林资源有效保护和良性发展。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健全网格化监管机制,确保PM2.5、PM10管控均值和空气质量优良率“双下降一提升”。打赢碧水攻坚战,扎实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落实河长制和“一河一策”方案,严格执行“五项机制”[17],实现瑶海区域排口水质监测和数据分析全覆盖,加快推进河道整治、雨污分流改造等治理项目,推动二十埠河引水工程、合肥东部新中心内部水系工程等项目建设,促进5个市级考核断面达标。

    落实最严格环保制度。强化生态环保联席会议制度,持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关注群众环境问题投诉,切实完成中央暨省环保督察的长效整改。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强入河排污口及取水许可监管。实施最严格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实现规划和项目环评联动。保持环境执法监察高压态势,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

    (七)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织密改善民生“保障网”,发挥社保“稳压器”作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聚焦民生保障。落实省市下达的民生工程任务,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优先安排、重点保障民生项目资金。围绕“七有”目标[18],聚焦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加快推进“星海湾”租赁住房试点项目开工建设,完成裕隆、安美等6个菜市场提档升级,不断补齐民生发展短板。健全完善资金保障、建后管养、评价考核等机制,提升民生工程科学化长效化水平。推进87个小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年新增就业1.02万人。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扎实开展扶贫工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推进企业退休困难老职工家访项目,形成瑶海特色的“救急难”服务品牌。实施智慧化、嵌入式养老服务,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支持九久夕阳红医养大厦建设。强化服务保障,推进“残疾人之家”建设,将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中心打造成瑶海“军人之家”。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推行“名校办新校、名校带弱校”模式,推进集团化办学。引进合肥幼教集团等优质资源,打造高品质公办幼儿园。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示范项目,推动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城市阅读空间建设和开放运营力度。开展省级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探索建立“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启动第七次人口普查。

    (八)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完善社会治理体制,突出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发挥基层综治中心平台作用,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和排查、化解、稳控、处置“四位一体”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四重”信访积案化解。建立健全评议制度,有效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全面推进法治瑶海建设。

    强化安全风险管控。深化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加强重大危险源、特种设备安全监控,制定重点单位工作风险点排查清单,推动老旧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卡建设工作,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推进“天网”瑶海支网二期工程,规范各级综治中心建设,推广小区“智慧安防”。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完成幼儿看护点“明厨亮灶”工程,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持高压态势,深化打传固守。强化应急联动响应机制,防范应对冰雪暴雨灾害天气,确保安全度汛。

    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依法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全力压降四类可防性案件。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击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行业、领域违法犯罪。巩固禁毒工作成果,在合肥市创建禁毒示范城市中争先创优。转变基层社会治理理念,推广社区综合型网格化管理和全科社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加强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拥军优属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继续推进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档案、防震减灾、科普、粮食、供销等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当前,瑶海的工作千头万绪,瑶海的机遇千载难逢,瑶海正走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征途中。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政治意识,创新工作方式,努力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

    我们要坚定政治方向。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政治方向贯彻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的实践中去。要加强学习,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区四届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刻把握瑶海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的区情。要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成果,深化“三查三问”,继续严格落实意识形态的主体责任。不断加强区政府党组制度建设和学习,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拓展大调研活动成果,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我们要推进依法行政。切实维护法律权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深入实施“三重一大”[19]决策程序制度,规范决策咨询、风险评估、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等程序,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持续开展区长学法。全市率先建立政府重大行政风险点排查防控机制和政府法治智库体系。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20],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机制建设,及时公开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公共信息。

    我们要加快职能转变。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推进向市场“放权”、向社会“让权”,坚决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社会活力的加法。把工作着力点转向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上来。聚焦市场主体的“难点”“痛点”“堵点”,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新高地。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网上运行和办理,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加快机关效能建设,完善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实行分类考核,突出发展增量,体现考核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提升网上留言、12345政府直通车办理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我们要严守纪律底线。廉洁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础。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增强廉洁意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指引廉政建设,坚持以宪执政、依法行政、依规施政、依纪从政,健全区公管委机制,管好公共资源、资金、资产和公共工程,不断提高依法促廉的能力水平。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各项规定,持续整治“四风”问题。聚焦财政、政府投资、重大项目、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创新审计方法,进一步提升审计监督效果。深化公车制度改革,巩固公务用车标识化和信息化管理成果。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厉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我们要强化使命担当。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需要新担当。我们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聚力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示范,聚力合肥东部新中心规划建设,聚焦瑶海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各级各部门都要拿出“啃骨头”的劲头,直面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都要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做实工作,努力形成扎扎实实为民生、奋发有为抓发展的生动局面。

    各位代表!

    奋斗托起梦想,实干创造未来。回望瑶海历史,我们豪情澎湃;展望瑶海未来,我们信心满怀。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加快建设合肥东部新中心、打造活力新瑶海、实现瑶海全面振兴而不懈奋斗!

    名 词 解 释


    1.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八大工程:公民道德提升工程、环境品质综合提升工程、交通秩序提升工程、摊点和菜市场管理提升工程、住宅小区管理提升工程、市政设施功能提升工程、园林绿化品质提升工程、生态环境提升工程。

    2.“6+3”项整治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提升行动、集贸市场整治提升行动、居民小区整治提升行动、沿街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行动和乱发小广告专项整治行动、不文明养犬专项整治行动、共享单车专项整治行动。

    3.两治三改:治理违法建设、违法用地和改造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

    4.文明单位“六个一”:一次清洁家园活动、一次公益广告提升活动、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一次文明新风尚活动、一次文化体育活动、一次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5.四重: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问题、重点人员。

    6.“八字”方针:2018年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

    7.两大机遇: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国家级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

    8.三大任务:城市面貌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群众幸福感提升,简称“两转一提升”。

    9.五大支柱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筑业产业、商贸金融服务业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大健康产业。

    10.五维:合肥物联网科技产业园的园区规划包含五个维度,分别是连接管理层、公共服务层、应用支撑层、安全保护层、标准规范层。

    11.丛林计划:指某种产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相关产业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产业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

    12.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3.“四最”营商环境: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

    14.“六稳”政策:稳就业、稳外贸、稳投资、稳金融、稳外资、稳预期。

    15.城市双修: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

    16.“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17.五项机制:常态巡查机制、常态监测机制、工程汇总责任划分机制、与市直业务部门工作对接机制、河长检查督办及问责机制。

    18.七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19.三重一大:重大决策事项、重要机构编制和干部任免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

    20.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合肥市瑶海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行)、合肥市瑶海区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试行)、合肥市瑶海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试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