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605|回复: 0

[江苏] 2019年泰州市海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18:00
  • 签到天数: 8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6753
    发表于 2021-3-25 11: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泰州市海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发展质态稳步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综 合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5.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1亿元,同比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54.17亿元,同比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332.38亿元,同比增长7.0%。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含华港镇)114682元/人,同比增长5.9%。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含华港镇)为190611元/人,同比增长5.6%。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9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42.7:55.8,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5.8%,比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

    市场活力持续增强。2019年末,全区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16099户,注册资本647.51亿元,其中当年新登记私营企业2709户。年末个体户46552户,当年新登记个体户5968户。

    就业形势持续向好。2019年末,全区就业人口31.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口1.1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口11.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18.9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44万人。全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0.45万人,其中,城镇私营8.55万人。个体户从业人员8.38万人,其中,城镇个体户7.71万人。年末全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1.75%。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较多,大项目好项目相对较少,传统产业转型调整仍需发力,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民生领域存在短板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69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49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农业、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完成现价产值9.8亿元、0.06亿元、1.16亿元,同比增长3.0%、3.4%和4.2%。渔业完成现价产值2.1亿元,同比下降2.2%。受环境整治、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畜牧业实现产值1.36亿元,同比下降6.7%。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5万亩,比上年减少0.77万亩,同比下降5.4%;油料种植面积1.23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种植面积5.44万亩,比上年略有增长。全年粮食产量6.43万吨,比上年减产0.31万吨,同比下降4.6%。其中,夏粮产量2.21万吨,比上年增产0.04万吨;秋粮产量4.21万吨,比上年减少0.35万吨。全年粮食亩产476公斤,比上年增产4公斤/亩。

    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全区设施农业面积1320公顷,其中,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3.3公顷。设施渔业面积342公顷,同比增长6.2%,新增设施渔业面积20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4万千瓦,同比增长1.5%。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全覆盖。新增“稻+N”共作、轮作面积2000多亩;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58%;农业机械化率近91.5%。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壮大,新增绿色家庭农场3家,新增家庭农场规模面积3082亩,姜泰家庭农场创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飞彩园艺获评省智能农业示范单位。麒麟生态园获评省级主题创意农园。梅香农产品加工产业化联合体获评省级示范联合体。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征收期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开票销售586.2亿元,同比增长1.0%;工业用电量21.3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1%。

    工业生产稳中趋缓。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9.1%。分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产值同比下降17.6 %,重工业产值同比下降4.5 %。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产值同比下降4.0%,小微型企业产值同比下降11.2%。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下降11.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同比下降14.2%。

    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2019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4.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8.2%,占比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7.9%,占比较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基本稳定。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73.99亿元,同比下降5.4%;竣工产值214.96亿元,同比下降6.8%。全区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50.7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竣工面积680.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3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2%。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有所收缩。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7%。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同比下降9.5%。分类型看,国有及国有经济控股投资同比下降7.9 %,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同比增长21%。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6%,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2%。

    投资结构继续调整。全年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0.9 %,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78.7%。全年工业投资同比下降7.6%,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4.9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22.0%。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下降12.6 %,占工业投资比重达84.7%。服务业投资同比下降1.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27.1%。  

    房地产市场有所提升。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6.08亿元,同比增长26.3%,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9.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1%。商品房销售额61.07亿元,同比下降23.0%;商品房待售面积54.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1%。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基本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63亿元,同比增长3.1%。全区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84亿元,同比下降1.2%。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0.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4.6%。

    消费市场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限额以上零售额中,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出现分化,粮油食品、饮料消费分别同比增长4.9%和10.6%;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下降1.7%、3.6%和10.1%。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其中中西药品类、化妆品类、书报杂志类分别同比增长11.3%、10.5%和13.3%。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基本稳定。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7.35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出口总额14.53亿美元,同比增长0.5%;进口总额2.82亿美元,同比增长8.9%。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总额6.21亿美元,同比增长6.9%,一般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2.7%。一般贸易进口总额1.04亿美元,同比下降8.7%,一般贸易进口额占进口总额比重为37.0%。从出口市场看,对美国、俄罗斯和拉丁美洲出口分别同比下降54.1%、13.2%和11.8%;对欧盟、非洲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8.2%和22.8%。从出口产品看,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31.7%。

    利用外资基本平稳。全年完成新批协议注册外资3.47亿美元,同比下降20.4%;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81亿美元,同比下降1.8%。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01亿元,同比下降9.9%;其中,税收收入27.35亿元,同比下降13.9%;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0.4%。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97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教育支出5.57亿元,同比增长9.9%;公共安全支出1.99亿元,同比增长15.4%;卫生健康支出2.77亿元,同比增长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42亿元,同比增长41.3%;科学技术支出1.14亿元,同比增长17.7%;城乡社区支出1.93亿元,同比下降12.1%;住房保障支出2.16亿元,同比下降27.2%。

    金融环境持续改善。全区建立综治网、警务网、金融网“三网合一”排查网络,加强金融管控,强化监测预警。重点开拓资本市场,强化融资服务,落实普惠金融。精准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协议签约35.65亿元,累计投放贷款26.15亿元。依托产融平台完成上线企业征信授权书收集1463家,完成线上融资11.08亿元。

    八、科技、人才和教育

    科技创新活力激发。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经费(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为2.45%。年末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超10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13家,创成市级以上研发中心20家,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8.2%。年末全区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2487件、201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669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02件。发明专利拥有量 1035件,比上年增加9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4.68件,比上年增加2.06件;全年技术市场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05项,技术市场成交额达3.5亿元。

    人才招引成效显著。2019年,全区大力实施“科技红娘”“人才丈母娘”工程,引进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16人。加大“双高”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新增高技能人才751人,每万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059人。落实“一企一策”技能人才评价方案和实行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4人获评“市企业首席技师”、“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各1间。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引进硕博、副高以上优秀人才291人,海外人才67人。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和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均达100%。全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率达100%,普通高中资源供给比例达65.36%。全区共有学校66所。其中,普通中学11所,招生3602人,在校生10972人,毕业生3643人;小学14所,招生4787人,在校生26368人,毕业生4053人。全区共有幼儿园41所,招生4029人,在园幼儿12797人, 毕业4480人。专任教师3491人,其中,普通中学1139人,小学1439人,幼儿园913人。

    九、文化、卫生、体育和旅游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16%,占比较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区拥有公共图书馆(中心馆)1个,各镇街图书分馆和村(社区)图书室达130多个,图书馆总藏量32.11万册、电子图书藏量2600千册,全面推进“一卡通”工程建设,公共图书资源共享、通借通还,实现全民阅读服务全覆盖。全区居民综合阅读率达91.54%,阅读指数为74.8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和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100%。文化惠民不断丰富。围绕海陵“红栗”文化品牌,举办读书节、文艺讲坛、诗歌大赛等系列活动,打造海陵特有的文化标识。通过“百姓大舞台”“三下乡”等形式送群众文艺巡演巡展10余场、送戏曲40多场、送电影650多场,送书1万余册。

    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95个。其中,医院21个,卫生院10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2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7771张,其中医院拥有病床7424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50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355人,注册护士3186人。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574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39人,注册护士2978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1.66人,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55.28%。

    体育服务水平提升。全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改造升级。全面推进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和农村“2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打造“悦动海陵”全民健身节活动品牌,组织开展石锁、空竹、风筝等具有民俗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成功举办江苏省首届智力运动会国际象棋比赛。

    旅游宣传力度加大。全区现有3A级景区1个。成功举办2019年中国泰州梅兰芳艺术节、2019年“悦动海陵”麒麟花海旅游节、首届童玩风车节、第四届“水城古巷”慢吧节等旅游活动。宣传片《水润海陵》、多胜集团文创产品亮相第33届香港国际旅游展,海陵旅游知名度和宣传推介能力进一步提升。

    十、环境保护、城市治理、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全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全年优良天数比率达71%,PM2.5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全区5个省考及以上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标准,达标率100%。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28亩,新增湿地恢复面积200亩以上。海陵区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深入实施“263”专项行动,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在全省率先实现区域水环境自动监测,累计建成水质在线监测站19个、视频监控装置130个。中丹土壤治理项目入选国家项目库。

    城市治理成效明显。全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累计完成率达100%,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77.1%,标准化菜市场(农贸市场)达标率94.1%,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95.1%,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完成率76.67%。

    节能降耗取得进展。全区单位GDP能耗下降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8%。全区加快淘汰低水平落后产能,全年关停38家非规船厂,3家企业完成工业炉窑拆除,2家企业完成涂装车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区单位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18人,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巡查督导工作,经常性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全力保障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基本稳定。年末全区家庭总户数17.0万户,户籍人口46.83万人(含华港镇),当年出生人口0.31万人,死亡人口0.27万人。年末全区常住人口(含华港镇)51.97万人,出生率7.33‰,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2.22‰。其中,城镇人口46.0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8.57%。分年龄段,0-14岁人口6.31万人,15-64岁人口35.63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10.03万人。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市辖区口径)为40951元,同比增长9.1%。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023元,同比增长8.7%。从城镇居民情况来看,工资性收入30983元,同比增长8.3%;经营净收入6561元,同比增长9.3%;财产净收入5404元,同比增长10.6%;转移净收入6075元,同比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286元,同比增长7.3%。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对照省定人均年收入6000元、市定人均年收入7000元标准,全区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

    民生保障更加完善。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0%。民生保障取得新进展。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月每人680元,比上年增加30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提高到每年每人660元。新建城乡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5家,镇街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6张。新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4个,新增面积6700平方米。

    注:

    (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根据2018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经济普查年度核算方法,泰州市统计局对2018年海陵区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最终修订。修订后的结果为:2018年海陵区地区生产总值为554.0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2.81亿元;第三产业302.35亿元。

    (3)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年度快报数,最终数据以《海陵统计年鉴-2019》为准。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问题,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较上年不具可比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