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凤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县经济运行迈上新台阶,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续增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项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 2019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682697人,比上年增加了4329人,其中城镇人口187556人,占总人口的比重27.5%;乡村人口495141人,占总人口的比重72.5%。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61643人,占总人口的比重53.0%;女性人口321054人,占总人口的比重47.0%;出生人口7985人;死亡人口1093人。常住人口598000人(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201 5—2019年全县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
初步核算,201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9298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59090万元,同比增长1.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522797万元,同比增长2.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11100万元,同比增长5.1%。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8:51.1:36.1变化为12.0:50.9:37.1。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人均GDP为50050元(折合7170美元)。全年新增市场主体6283户,同比下降2.4%,其中新增民营企业1679户,同比下降7.5%。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 | | | | 地区生产总值 | | | 农林牧渔业 | | | 工 业 | | | 建筑业 |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 | 批发和零售业 | | | 住宿和餐饮业 | | | 金融业 | | | 房地产业 | | | 营业性服务业 | | | 非营业性服务业 | | | 第一产业 | | | 第二产业 | | | | | |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4706公顷,比上年减少411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45220公顷,减少590公顷;稻谷种植面积43314公顷,减少496公顷;玉米种植面积2035公顷,增加715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278公顷,增加107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0公顷,与上年持平。糖料种植面积7公顷,减少1公顷。蔬菜及食用菌4966公顷,减少265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634942吨,比上年减少2550吨,同比下降0.4%。其中,水稻产量332820吨,同比下降4.9%;小麦产量283228吨,同比增长3.7%;玉米产量12008吨,同比增长53.8%;油料产量5259吨,同比增长5.8%;棉花产量12吨,同比增长9.1%;糖料产量195吨,同比下降4.4%;蔬菜及食用菌169564吨,同比增长6.8%。 全年肉类总产量37790吨,比上年下降3.6%。其中,猪肉产量16635吨,下降12.0%;牛肉产量1218吨,增长4.4%;羊肉产量2466吨,增长2.9%;禽肉产量17471吨,增长4.5%。禽蛋产量25924吨,增长3.1%。牛奶产量2330吨,与上年持平。年末生猪存栏89324头,下降6.4%;生猪出栏176277头,下降11.7%。全年水产品产量30413吨,比上年增长1.7%。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94.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7%;农用拖拉机42088台,播种机7238台,水稻插秧机1225台,稻麦联合收割机4006台;农机耕作面积98.2千公顷,机播面积82.4千公顷,机电灌溉面积56.5千公顷,机械植保面积96千公顷,机收面积91.7千公顷。农村用电量42903万千瓦小时,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4202吨,农药使用量2698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7户,与上年末相比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7%;集体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63.1%;股份合作企业增长9.8%;股份制企业增长1.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9%。分门类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0.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1%。从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看:原煤3223.2万吨,同比下降0.04%;发电量1653129万千瓦时,同比下降0.9%;小麦粉270227吨,同比下降2.8%;大米302919吨,同比增长8.3%;水泥3263300吨,同比增长22.0%。 2015—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总量及增速
<span]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9981万元,较上年增长16.5%,全县11家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09043万元,较上年增长26.4%,实现建筑企业利润总额1841万元,同比下降5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8%,其中,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同比下降6.4%;完成房地产投资404976万元,同比增长132.2%。 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0%;完成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6%;完成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3.2%;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同比增长3.6%。 2015—2019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及增速 五、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09116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全年实现商品零售额229433万元,同比增长8.2%,其中餐饮收入23465万元,同比增长8.5%,商品零售205968万元,同比增长8.1%。 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4250万美元,同比增长48.6%;引进内资862700万元,完成进度107.8%;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434万美元,同比下降73.1%;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资金703800万元,同比增长5.4%。 2015—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及增速 六、交通和邮电]截止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75830万元,比年初增加238480万元,同比增长7.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265536万元,比年初增加274226万元,同比增长13.8%;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528105万元,比年初增加43547万元,同比增长9.0%。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66814万元,比年初增加270921万元,同比增长14.3%,其中,住户贷款918207万元,比年初增加165830万元,增长22.0%;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248607万元,比年初增加105091万元,同比增长9.2%。各项贷款中境内短期贷款824602万元,比年初增加88683万元;境内中长期贷款1256944万元,比年初增加169869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教育经费投入77582万元,同比增长0.8%。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全县学校数279所,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普通中学33所,小学109所,幼儿园134所。在校学生数119426人,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670人,普通中学34693人,小学60231人,幼儿园21739人。专任教师6306人,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3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264人,小学专任教师2787人,幼儿园专任教师1079人。 全县科技经费投入5855万元,增长1.5%;年末有高新产业企业31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718万元,同比增长24.0%;申请专利679件, 其中发明专利418件;授权164件,其中发明专利26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2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1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0件;截止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27家,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9.5%。 有县以上质监系统内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 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790台(件);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有安徽名牌产品6个。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2个,文化馆(站)18所、剧场、影剧院1个、体育馆1个、图书馆1个、农家书屋243家,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8万册、电子图书25万册。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全部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天数每月都在25天以上,接待15万余人次。共开展各类文艺活动500余次,体育活动2000场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省级名录5项。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336家,其中县级医院 2 家,乡镇卫生院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家,社区卫生站36家,村卫生室 215家,个体诊所64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个,妇幼保健院 1个。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429人,其中:执业医生732人、执业助理医生289人、注册护士1408人。全县医疗机构拥有病床数 2210张,县人民医院 380张、县中医院330张、乡镇卫生院561 张、其他医疗机构 939张,每千人病床数为4张。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23134人,参合率103.6%;适龄儿童第一类疫苗接种率95%以上,完成接种剂次14.0万剂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100%。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完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56元,同比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18元,同比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19元,同比增长10.2%。 截止2019年底,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57415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0143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62997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60728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4870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523134人。全县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20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2320床,年末有4080人参加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14570人参加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人数4279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296个, 较上年减少4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1889人。 十一、生态和环境 全县行政区域面积89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36.8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4.6平方公里,居住用地面积12.1平方公里,工业用地面积3.3平方公里。当年人工造林面积235公顷。 全县拥有环境监测站1个。全年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为254天,占全年比例为69.5%。水质断面达标比例100%。PM2.5年均浓度为51.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7.8%。全县有污水处理厂2座,其中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1个,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9.0%。全县有垃圾处理站4个,城区3个。单位GDP能耗0.487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0.44%。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