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攀枝花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8日在攀枝花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王波 市长王波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委战略谋划及市委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1.3亿元,增长10.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5亿元,同口径增长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510元、16708元,分别增长8.1%、8.9%;城镇登记失业率3.9%。
一年来,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深入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和对攀枝花“3+2”新定位新要求,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推动市委“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项目化、具体化,促进我市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工业强市迈出坚实步伐。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完成工业投资204.8亿元、技改投资212.3亿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钒钛产业产值达375亿元、增长76%,钒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步伐加快。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国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得筹建批复,攀钢高炉渣提钛产业化示范工程等35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竣工。龙蟒佰利联50万吨氯化渣等一批单体投资2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签约落地。23户企业升规,预计规上企业实现利润110亿元以上、增幅超50%,攀钢实现经营利润53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0.8%,增速创近5年来新高,工业发展积极向好,稳中有进。
服务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02.7亿元、增长8.5%,服务业占GDP比重增至34%,现代服务业发生结构性积极变化。普达阳光等22个重点康养项目完成投资13.2亿元,7个旅游民俗村落打造实质启动。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9户,电商线上交易额实现80亿元,物流、信息、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被列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成功引进五星级洲际皇冠假日酒店。格萨拉生态旅游区获得国家级地质公园创建资质。成功举办环攀枝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重大赛事。成为全省首个“三线建设”主题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四川省健康旅游试点城市。全年实现旅游收入337.5亿元、增长20.8%,“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的城市品牌进一步提升。房地产业稳健发展,完成投资100.4亿元、增长67.5%,商品房销售面积158.5万平方米。
农业经济实现质效提升。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9.7亿元,增速4%,居全省前列。启动3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新增面积2.1万亩,攀西国际兰花谷一期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芒果等农产品深加工取得突破。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加快推进,芒果、枇杷区域公用品牌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建出口示范基地12个,芒果等特色农产品出口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芒果出口突破2.3万吨、增长15%。 新创建15个省级“四好村”,米易县、仁和区同德镇成为全省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县、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基础更加扎实。
二、三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
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预计市本级及东区、西区政府综合债务率降至100%风险警戒线以下,市内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试行尾矿库“库长制”,启动马家田尾矿库闭库及接替库建设,省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督查发现的52项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及排危除险工程25个,防汛减灾实现“零死亡”目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深化信访约谈等制度,信访批次、人次分别下降37.2%、36.4%,案件办结化解率、群众满意率分别上升3.9%、11.4%,盐边县司法局荣获全国人民调解先进集体。妥善处置房地产遗留问题9个,化解拖欠农民工工资历史积案93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总量同比下降16.1%、15.2%。食品药品安全“零事故”。积极稳妥化解风险,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圆满完成15个贫困村退出、6636名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任务,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市整合投入各级各类扶贫资金15.7亿元。实施对口帮扶木里藏区项目14个。识别凉山自发搬迁贫困群众6605人。脱贫攻坚成效突出,群众认可度较高。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持续攻坚污染防治“八大战役”,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123件信访件及“回头看”新交办的60件信访件全部办结,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及的30项任务已完成15项。攀钢石灰石矿退出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大环境问题整治有序推进。实施攀钢焦炉烟气脱硫改造等工业污染治理项目28个,开展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治理等专项行动,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8%。实施大规模绿化全攀重点项目22个,新造林5.7万亩。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试运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启动实施污水处理建设项目29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由89.79%提高到96%。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地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三、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整治“散乱污”企业546户,拆除一段式煤气发生炉91台,打击涉嫌“地条钢”违法行为,为先进产能释放空间。跻身全省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新增直购电企业49户,争取电价优惠8.9亿元、铁路运费优惠1.66亿元。全年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约6个百分点、降幅居全省首位。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示范工程成为全国25个老工业区重点工程之一,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通过省级验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7.65万亩。国资国企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新组建4家混合所有制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商事制度改革实现“33证合1”,新登记市场主体1.6万户。民间投资增长20.8%,比全省高10.6个百分点。9家民营企业入选四川民营企业100强,入围数居全省第二,民营经济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盐业体制改革规范有序。市属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公车制度改革如期完成。市、县机构改革有序推进。
科技创新成效明显。新建攀枝花国际钒钛研究院、攀枝花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增国、省、市级双创载体9家,新建钒钛相关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创新指数居全省第二位。综合科技进步指数居全省第三位。成功开发出真空连续镀钛膜等10余项新产品,获省科技进步奖11项、居全省第三位。清华大学固体氢燃料电池等6个校地重点科技项目在攀落地。钛合金无缝管等产品在航空领域得到应用,军民融合取得新进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70家,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31亿元,增长15%。钒钛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居全省前列。
四、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
区域合作纵深推进。认真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建立攀西经济区市州联席会议机制,与凉山州等市(州)签订交通、农业、旅游等重大合作协议。全市6所三级医院与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建立了医联体、远程会诊等合作关系。钒钛高新区与成都高新区缔结为友好园区。与云南昭通市、楚雄州等周边城市深化交流合作。与广西防城港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南向经济通道建设实质启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交通攻坚实现重大突破。认真落实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对外立体交通体系加快完善。完成机场拦阻系统、候机厅内部设施等扩能改造,新增至南京、西安2条航线,航空旅客年吞吐量达38.5万人次、增长41%,增幅居全省市(州)支线机场首位;机场迁建纳入中国民航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方案通过中国民航局专家审查。攀枝花—大理铁路项目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预可研审查,启动攀枝花—昭通铁路规划咨询研究工作;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加快建设。攀大(大理)高速公路攀枝花段完成75%的形象进度,丽(丽江)攀高速公路云南段稳步推进,攀宜(宜宾)高速公路完成初步设计,攀盐(盐源)、绕城东段高速公路完成工可报告编制,火车南站等市域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建设。交通攻坚为建设南向开放门户奠定坚实基础。
开放发展力度加大。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加川港澳合作周等活动,4个项目纳入全省“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清单,钒钛高新区成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十九冶集团新签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项目39个。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0.6亿元、增长16.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14.6亿元,增长11.9%。
五、社会民生事业取得新进展
民生工程高质量超额完成。全年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完成投入50亿元左右,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以上。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所、公园绿地8个达25万平方米、农贸市场2个,整治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9个,新(改)建公共厕所97座。改造农村危房1024户、土坯房9085户,新(改)建农村公路235公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一期工程128千米加快建设。新建停车场6个,新增车位1000个、盘活商业停车位5000余个。新增及优化公交线路12条,对出租车拒载、不打表和城乡非法客运开展专项整治,市域局部区域和部分时段交通拥堵得到较大改善。开展涉及民生部门一把手“亲历体验、为民服务”专项活动,提高为民办实事的针对性、实效性。民生实事切合市民需要,市民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进步。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学位比例达到84%,义务教育“全面改薄”项目加快推进,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十年实现正增长。我市多名选手进入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职业技术教育成效显著。新增3个国家级三线建设研究保护基地。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四川省治未病中心攀西分中心成功落地,新增省级医学重点专科2个、院士工作站1个,35家医院、25家零售药店接入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让利1.1亿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成功通过国家专家组绩效考核。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城镇失业保险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稳步增长,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市民的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发展更有温度。
城乡建设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调整优化花城新区规划,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棚户区改造新开工2.46万套,在全省率先实施国有大企业棚改1.8万套,对解决老企业职工和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发挥了积极作用,棚改数量居全省前列,被省政府推荐为国务院大督查棚改工作先进典型。楚攀天然气管道实现通气,结束了攀枝花没有管道天然气的历史。观音岩引水工程实现中心城区通水,市民用上更加清洁安全的自来水。银江水电站获省发展改革委核准。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盐边县阳光社区获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
六、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提升。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攀枝花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获得省人大常委会批复,出台实施首部政府规章《攀枝花市扬尘污染防治办法》。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完成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任务。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80件、政协提案230件,办复率100%、满意率100%。
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显著。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并联、容缺审批和项目代建制,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时限从116个工作日缩减至33个工作日、二手房交易登记由3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审批办理时限降幅居全省前列。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市、县(区)两级全部实现手机APP自助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理事项达95.1%,居全省前列。西区通过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省级验收。市民、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廉洁政府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市十项规定实施细则,坚持不懈反“四风”。持续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强化审计监督,挽回和避免损失1.2亿元,核减投资额9922万元,移送违法违纪问题线索33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提升。
此外,国家安全、国防动员、双拥、消防、人防、气象、防震减灾、对台和外事侨务等工作切实加强,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慈善、全民健身等工作取得新进步,统计、供销、粮食、档案、邮政、地方志、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市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负重奋进,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面完成了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我们监督和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知联会、新联会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鼎力支持我们工作的驻攀部门和企业,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攀枝花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新增市场主体总量不大,还需进一步加大重大工业项目投资,夯实发展底盘;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大产业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钒钛资源低成本综合提取和高效拓展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还需持续攻关;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持续用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应用能力;高铁、航空等对外大通道建设任务艰巨,需要久久为功;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压力仍然较大;为民办实事上需要进一步增强精准度、提高获得感;房地产等领域信访问题还需妥善解决;政府系统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这些差距和不足,我们一定努力加快解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盼!
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冲刺之年,是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必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
党中央要求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以稳应变、以进促稳、稳中求进的基本遵循。省委对攀西经济区和攀枝花提出的“3+2”新定位新要求,着眼国际、国家、区域、城市等多个层面,涵盖经济三次产业、城市品质提升、对外开放合作等众多领域,为我们擘画了推动攀枝花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为把蓝图变实景,市委确定了“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既是贯彻省委对攀枝花“3+ 2”新定位新要求的细化落实,也是对历届市委工作思路的继承借鉴,为我们描绘了具体可行的“施工图”。“一个目标”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发展的主题主线和攀枝花人民的美好愿望。“两篇文章”着力发挥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聚力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和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三区联动”坚持以建强国家钒钛高新区为基础,以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加快创新驱动,辐射带动攀西经济区协同发展,推动川西南滇西北区域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攀枝花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使命担当。“五个加快建设”是对省委关于攀枝花“3+2”新定位新要求的逐一细化,彼此互相联系、相互促进,有利于推动攀枝花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加速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转化。市政府将坚定不移推动市委“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项目化、具体化。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按照省委对攀枝花“3+2”新定位新要求和市委“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发展动力、释放内需潜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钒钛之都、康养胜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区域中心城市和南向开放门户建设取得新进展,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政府下达任务。
重点要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促进攀西经济区、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钒钛高新区三区联动,加快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
促进攀西经济区协同发展。加大区域协同发展力度,加强攀枝花—凉山、楚雄产学研用技术创新合作,加快打造世界级钒钛、稀土等产业集群。联合启动安宁河流域现代农业发展5年行动计划。与川滇黔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共建区域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联手打造环金沙江、安宁河国际阳光康养旅游和大香格里拉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共建共享,建立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共同争取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加快攀西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工业不强不叫攀枝花。今年是全市工业发展基础性的一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工业投资完成223亿元、技改投资完成227亿元。深入推进第五次省部联席会议议定工作项目化。加快宇航级钒铝合金等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创建国家钒钛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制定全国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批标准,增强行业话语权。开展14个重大科技项目集中攻关,加快突破钒钛磁铁矿低成本提取、高效综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瓶颈。用好钒钛资源开发投资基金。开工建设龙蟒佰利联氯化钛渣、安宁铁钛钒钛磁铁矿直接提钒、力欣钛业海绵钛生产与钛材加工等35个亿元重大工业项目。实质启动银江水电站建设。
高水平建设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起点规划建设高新区钒钛新城,提升钒钛高新区承载能力和配套能力,促进产城相融。突出钒钛高新区龙头地位,全年工业投资达到18亿元,工业销售总产值达到280亿元以上。联动一区多园建设,完善五个县(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加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整体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集群。实施钒钛深加工、制造业三年行动计划,力争5年内钒钛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全力支持攀钢打造千亿企业,加快培育上下游中小企业集群。今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户。力争到2021年,全市工业千亿企业1户、200亿企业2户、100亿企业4户,全市工业园区销售收入3000亿元以上。
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完成农业投资43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坚持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发展,打造1万亩“三化”示范基地,开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快完善特色产业标准体系,完善农产品品牌体系。建好台湾农民创业园。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院地合作“十大共建”工程,建立主导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创建省级芒果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争新品种、新技术示范面积达5万亩。加大病虫害防治,推广科学用药、科学施肥,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加强畜禽疫病防控。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编制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加快实施乡村振兴“八大行动”,推进乡村振兴省级先进县、乡和示范村创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争创不同类区先进县(区)。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分期建设高效滴灌节水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实施20个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新(改)建80公里农村公路。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信息网络建设。
三、完善功能配套,加快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加快推进东方太阳谷等康养产业项目建设,构建“一核一带三谷”康养产业布局。加快民俗古村落建设。竣工投营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医养康养融合项目。研究推广康养文化,构建多层次的康养医疗服务体系。启动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二期工程。举办国际皮划艇马拉松等精品赛事、欢乐阳光节等节庆活动,推广户外休闲体验运动。推动康养地产健康发展,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0亿元,实现商品房销售120万平方米,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0亿元、增加值增长7%左右。
发展四季康养旅游。大力发展高端会议、中小精品会展,推动特色旅游业发展。推进米易颛顼龙洞等避暑项目提档升级,打造避暑旅游精品线路。开发苴却石工艺品、钛金属制品等特色旅游产品,高标准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国家三线建设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加快精品旅行社引进,深耕重点客源地,开拓境外市场,促进四季均衡旅游,力争接待游客3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突破408亿元、增长20%。
完善康养旅游功能配套。完善宾馆酒店、景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开通重点旅游景区(度假区)、特色旅游小镇的旅游专线,形成旅游环线。大力发展精品民宿、自驾车营地等旅游业态,普及“掌上旅游”,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建设全域全龄智能特色康养示范区。
四、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着力打造区域教育高地。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力度。完成“全面改薄”工作,提升城乡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中考、高考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攀西职业技术学院,加大钒钛深加工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打造区域医疗高地。加快建设特色专科医院和国家级重点专科。加快推进花城新区医院等项目建设,深化与北京阜外医院、华西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的合作,继续推进知名专家助力优势学科打造计划,组织优秀医护人员到知名医疗机构学习实践,加快建设“六大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完善异地医保结算制度。着力打造区域信息高地。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着力推进大数据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引进落地重大信息化产业合作项目,实现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区域文化高地。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大力弘扬“三线精神”,打造三线建设文化品牌。培育乡贤队伍。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加快图书文创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加大重大科技攻关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5.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提升。推进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攀枝花分中心建设,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与清华、北科大、中科院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合作项目落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微科技型企业13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68亿元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五、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四川南向开放门户
强力推进交通攻坚。必须举全市之力持续交通攻坚,这是建设南向开放门户的关键,也是全市人民多年的期盼。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0亿元,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投资60亿元。争取新开通1条航线,航空旅客年吞吐量达40万人次;完成航油油库建设、停机坪改扩建等工作;推进机场迁建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加快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力争攀枝花至昆明段年底前建成通车。做好攀枝花—大理铁路开工建设前期工作,完成攀枝花—昭通段铁路规划研究咨询工作。完成攀大(大理)高速公路85%形象进度,攀宜(宜宾)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开工,开展攀盐(盐源)高速公路工可报告修编工作,协调云南加快丽(丽江)攀高速公路云南段建设。积极推进花城新区等市内交通项目建设,完善市域公交线路,市民出入更加方便快捷安全,为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奠定更加坚实基础。
加大南向开放力度。积极参与中国—东盟框架合作和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中巴等国际经济走廊建设,深化经贸交流合作,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建设,优化进出口通关环境。
扩大区域合作范围。推动攀蓉合作具体化,加快与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共建的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深化同南向重点城市的经贸合作,加强与防城港市的集装箱海铁联运合作,拓展川桂物流通道。不断深化与周边城市的协作。
大力开展专业化招商。落实专业化招商“三个三”要求,办好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大会,力争引进实际到位资金770亿元、增长10%以上。
六、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持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确保政府综合债务率稳定控制在100%风险警戒线内、银行不良贷款率控制在5%以内。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持续解决信访遗留问题。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全面落实尾矿库“库长制”,加快推进马家田尾矿库接替库建设。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深入推进“平安攀枝花”建设,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全面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开展“回头看”“回头帮”,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完成凉山自发搬迁年度脱贫250户1213名贫困人口工作,继续做好对口援助木里工作。继续抓好水电移民安置。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问题的整改。精准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确保空气优良率稳定在95%以上。深化河(湖)长制工作。完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格防范治理土壤污染风险。开展大规模绿化攀枝花行动,争创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与治理示范区,规划建设攀枝花河湖湿地公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七、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务实办好群众急需民生实事。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办好新增绿道绿地、公办幼儿园等25件民生实事。分期启动攀枝花公园改造提升,新增优化公园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新建公共停车位840个、小区停车位6000个,盘活商业停车位4000个,进一步缓解“停车难”。启动城市立体交通系统建设,进一步缓解城市拥堵。继续开展治理出租车不打表、拒载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城乡非法客运,规范发展网约车和旅游商务租车运营,优化完善公交线路。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实施一次性办理新房购房手续、规范简化二手房交易等,让市民办事方便、出行平安、更有幸福感。
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建设。城镇新增就业不少于1.6万人。全面推进就业、社保、医保“一站式”公共服务保障平台建设。深化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力争年内覆盖90%的城镇社区、60%的农村社区。加大对城市困难人口、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大力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充分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更好发挥社会保障这个稳定器的作用,让市民更有安全感。
大力提升城乡建设水平。根据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需要,启动修编城市总规,加强城市设计和建筑特色管理。加大红格镇、花城新区、火车南站周边公共基础设施和功能性配套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布展,规划建设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大力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开展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高水平推进特色小镇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继续推进危旧房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既有建筑电梯增设。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创建国家健康城市。通过第三轮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进一步提高城市乡村的宜居度,让全体市民沐浴康养胜地的阳光。
八、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推进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混合所有制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确保国有企业全年上缴财政收益同口径增长10%以上。持续深入开展农村土地、集体产权、林权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钒钛高新区和花城新区管理机制创新。完成市、县(区)机构改革。高标准建设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推动电改政策落地,争取更多企业纳入“专线供电”“直供电”试点等。积极开展增量配电业务试点,让企业享受到降低工业电价带来的实惠。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面落实中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和省委省政府具体举措,落实对小微企业首次升规实行专项激励、增加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考核权重等系列含金量高的改革政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建立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一网通办”,争取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审批时限再压减一半,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达90%以上。完成市政务服务中心搬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加大激励和惩戒力度。优化企业关心的政策、政务、市场、法治、人文等“五个环境”,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速不低于10%,让创新创业的激流奔涌,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
九、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打造新时代人民满意政府
加强政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主动向市委报告,全面加强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
加强法治建设。坚持依法决策,落实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法定程序,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法制审核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议案、建议、提案。全面加强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
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到政府自身建设各方面。加强审计监督。推进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建设。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阳光问政问廉”力度,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基层“微腐败”问题。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推进标本兼治,持续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加强作风能力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亲历体验、为民服务”调研活动,提升为民服务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市十项规定实施细则,持之以恒反“四风”。进一步精简考核督查,精简会议文件,让大家能集中精力抓工作、促落实。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培育专业精神,持续提高政府系统工作人员执行力、战斗力。
各位代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下转3版)(上接2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抢抓机遇,善作善成,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攀枝花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一干多支、五区协同:“一干”是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成都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多支”则是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推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竞相发展,形成四川区域发展多个支点支撑的局面。“五区协同”则是强化统筹,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含成都和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推动成都与环成都经济圈协同发展,推动“三州”与内地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内各市(州)之间协同发展。
2.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构建全面立体开放新态势,推动四川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
3.“3+2”新定位新要求: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对攀西经济区和攀枝花提出的“建设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以及“建设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南向开放门户”的新定位新要求。
4.“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一个目标”,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攀枝花。“两篇文章”,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三区联动”,推动攀西经济区、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融合、政策互惠、联动发展。“五个加快建设”,加快建设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以及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南向开放门户,也可简称为:加快建设钒钛之都、康养胜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区域中心城市和南向开放门户。
5.四好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村,是四川省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的目标。
6.尾矿库“库长制”:为加强对尾矿库安全监管,2018年11月,攀枝花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攀枝花尾矿库库长制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政府的领导责任、各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职责,构成领导牵头、部门配合、企业落实、群众参与的多层次、多方位监管网络,消除监管盲区。
7.污染防治“八大战役”: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
8.“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将国企(含企业和科研院所)家属区水、电、气和物业管理职能从国企剥离,转由社会专业单位实施管理。
9.33证合1:将公安、住房城乡建设、商务、交通运输、旅游、海关等16个部门(单位)的32个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办理登记上来。
10.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11.“十大共建”工程:通过实施提升基础条件、加强人才队伍、加强前沿研究、聚焦产业需求、拓展研究领域、争取项目投入、努力培育成果、加强推广应用、创新种养模式、打造先进范例十项关键共建措施,进一步提升中国热科院攀枝花分院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引领支撑能力。
12.乡村振兴“八大行动”:农业质量提升行动、农村三产融合行动、农产品品牌打造行动、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乡风文明建设行动、乡村治理改善行动、公共服务下乡行动和职业农民培育行动。
13.一核一带三谷:“一核”,中心城区优先发展医疗保健、健康管理产业,打造医疗服务基地;“一带”,以盐边县的温泉、森林、农业和省青少年运动训练基地等自然和社会资源为依托,重点打造运动健身休闲养生带;“三谷”,以西区为核心的康养“苏铁谷”、以仁和区为核心的康养“仁和谷”和以米易县为核心的康养“迷昜谷”。
14.六大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区域医疗、妇幼保健、精神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医药治未病和医学教育六大中心。
15.三线精神: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16.专业化招商“三个三”要求:聚焦钒钛产业链延伸、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和阳光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三个目标”,打好产业招商、科技招商、政策招商“三张王牌”,抓好有目标招商、无门槛入驻、“保姆式”服务“三项举措”。
附件: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及交通内容的政策解读2019年攀枝花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8日在攀枝花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王波
市长王波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委战略谋划及市委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1.3亿元,增长10.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5亿元,同口径增长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510元、16708元,分别增长8.1%、8.9%;城镇登记失业率3.9%。
一年来,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深入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和对攀枝花“3+2”新定位新要求,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推动市委“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项目化、具体化,促进我市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工业强市迈出坚实步伐。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完成工业投资204.8亿元、技改投资212.3亿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钒钛产业产值达375亿元、增长76%,钒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步伐加快。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国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得筹建批复,攀钢高炉渣提钛产业化示范工程等35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竣工。龙蟒佰利联50万吨氯化渣等一批单体投资2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签约落地。23户企业升规,预计规上企业实现利润110亿元以上、增幅超50%,攀钢实现经营利润53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0.8%,增速创近5年来新高,工业发展积极向好,稳中有进。
服务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02.7亿元、增长8.5%,服务业占GDP比重增至34%,现代服务业发生结构性积极变化。普达阳光等22个重点康养项目完成投资13.2亿元,7个旅游民俗村落打造实质启动。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9户,电商线上交易额实现80亿元,物流、信息、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被列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成功引进五星级洲际皇冠假日酒店。格萨拉生态旅游区获得国家级地质公园创建资质。成功举办环攀枝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重大赛事。成为全省首个“三线建设”主题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四川省健康旅游试点城市。全年实现旅游收入337.5亿元、增长20.8%,“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的城市品牌进一步提升。房地产业稳健发展,完成投资100.4亿元、增长67.5%,商品房销售面积158.5万平方米。
农业经济实现质效提升。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9.7亿元,增速4%,居全省前列。启动3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新增面积2.1万亩,攀西国际兰花谷一期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芒果等农产品深加工取得突破。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加快推进,芒果、枇杷区域公用品牌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建出口示范基地12个,芒果等特色农产品出口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芒果出口突破2.3万吨、增长15%。 新创建15个省级“四好村”,米易县、仁和区同德镇成为全省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县、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基础更加扎实。
二、三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
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预计市本级及东区、西区政府综合债务率降至100%风险警戒线以下,市内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试行尾矿库“库长制”,启动马家田尾矿库闭库及接替库建设,省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督查发现的52项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及排危除险工程25个,防汛减灾实现“零死亡”目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深化信访约谈等制度,信访批次、人次分别下降37.2%、36.4%,案件办结化解率、群众满意率分别上升3.9%、11.4%,盐边县司法局荣获全国人民调解先进集体。妥善处置房地产遗留问题9个,化解拖欠农民工工资历史积案93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总量同比下降16.1%、15.2%。食品药品安全“零事故”。积极稳妥化解风险,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圆满完成15个贫困村退出、6636名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任务,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市整合投入各级各类扶贫资金15.7亿元。实施对口帮扶木里藏区项目14个。识别凉山自发搬迁贫困群众6605人。脱贫攻坚成效突出,群众认可度较高。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持续攻坚污染防治“八大战役”,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123件信访件及“回头看”新交办的60件信访件全部办结,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及的30项任务已完成15项。攀钢石灰石矿退出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大环境问题整治有序推进。实施攀钢焦炉烟气脱硫改造等工业污染治理项目28个,开展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治理等专项行动,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8%。实施大规模绿化全攀重点项目22个,新造林5.7万亩。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试运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启动实施污水处理建设项目29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由89.79%提高到96%。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地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三、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整治“散乱污”企业546户,拆除一段式煤气发生炉91台,打击涉嫌“地条钢”违法行为,为先进产能释放空间。跻身全省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新增直购电企业49户,争取电价优惠8.9亿元、铁路运费优惠1.66亿元。全年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约6个百分点、降幅居全省首位。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示范工程成为全国25个老工业区重点工程之一,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通过省级验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7.65万亩。国资国企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新组建4家混合所有制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商事制度改革实现“33证合1”,新登记市场主体1.6万户。民间投资增长20.8%,比全省高10.6个百分点。9家民营企业入选四川民营企业100强,入围数居全省第二,民营经济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盐业体制改革规范有序。市属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公车制度改革如期完成。市、县机构改革有序推进。
科技创新成效明显。新建攀枝花国际钒钛研究院、攀枝花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增国、省、市级双创载体9家,新建钒钛相关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创新指数居全省第二位。综合科技进步指数居全省第三位。成功开发出真空连续镀钛膜等10余项新产品,获省科技进步奖11项、居全省第三位。清华大学固体氢燃料电池等6个校地重点科技项目在攀落地。钛合金无缝管等产品在航空领域得到应用,军民融合取得新进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70家,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31亿元,增长15%。钒钛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居全省前列。
四、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
区域合作纵深推进。认真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建立攀西经济区市州联席会议机制,与凉山州等市(州)签订交通、农业、旅游等重大合作协议。全市6所三级医院与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建立了医联体、远程会诊等合作关系。钒钛高新区与成都高新区缔结为友好园区。与云南昭通市、楚雄州等周边城市深化交流合作。与广西防城港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南向经济通道建设实质启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交通攻坚实现重大突破。认真落实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对外立体交通体系加快完善。完成机场拦阻系统、候机厅内部设施等扩能改造,新增至南京、西安2条航线,航空旅客年吞吐量达38.5万人次、增长41%,增幅居全省市(州)支线机场首位;机场迁建纳入中国民航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方案通过中国民航局专家审查。攀枝花—大理铁路项目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预可研审查,启动攀枝花—昭通铁路规划咨询研究工作;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加快建设。攀大(大理)高速公路攀枝花段完成75%的形象进度,丽(丽江)攀高速公路云南段稳步推进,攀宜(宜宾)高速公路完成初步设计,攀盐(盐源)、绕城东段高速公路完成工可报告编制,火车南站等市域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建设。交通攻坚为建设南向开放门户奠定坚实基础。
开放发展力度加大。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加川港澳合作周等活动,4个项目纳入全省“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清单,钒钛高新区成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十九冶集团新签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项目39个。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0.6亿元、增长16.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14.6亿元,增长11.9%。
五、社会民生事业取得新进展
民生工程高质量超额完成。全年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完成投入50亿元左右,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以上。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所、公园绿地8个达25万平方米、农贸市场2个,整治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9个,新(改)建公共厕所97座。改造农村危房1024户、土坯房9085户,新(改)建农村公路235公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一期工程128千米加快建设。新建停车场6个,新增车位1000个、盘活商业停车位5000余个。新增及优化公交线路12条,对出租车拒载、不打表和城乡非法客运开展专项整治,市域局部区域和部分时段交通拥堵得到较大改善。开展涉及民生部门一把手“亲历体验、为民服务”专项活动,提高为民办实事的针对性、实效性。民生实事切合市民需要,市民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进步。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学位比例达到84%,义务教育“全面改薄”项目加快推进,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十年实现正增长。我市多名选手进入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职业技术教育成效显著。新增3个国家级三线建设研究保护基地。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四川省治未病中心攀西分中心成功落地,新增省级医学重点专科2个、院士工作站1个,35家医院、25家零售药店接入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让利1.1亿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成功通过国家专家组绩效考核。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城镇失业保险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稳步增长,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市民的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发展更有温度。
城乡建设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调整优化花城新区规划,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棚户区改造新开工2.46万套,在全省率先实施国有大企业棚改1.8万套,对解决老企业职工和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发挥了积极作用,棚改数量居全省前列,被省政府推荐为国务院大督查棚改工作先进典型。楚攀天然气管道实现通气,结束了攀枝花没有管道天然气的历史。观音岩引水工程实现中心城区通水,市民用上更加清洁安全的自来水。银江水电站获省发展改革委核准。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盐边县阳光社区获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
六、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提升。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攀枝花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获得省人大常委会批复,出台实施首部政府规章《攀枝花市扬尘污染防治办法》。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完成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任务。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80件、政协提案230件,办复率100%、满意率100%。
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显著。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并联、容缺审批和项目代建制,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时限从116个工作日缩减至33个工作日、二手房交易登记由3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审批办理时限降幅居全省前列。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市、县(区)两级全部实现手机APP自助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理事项达95.1%,居全省前列。西区通过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省级验收。市民、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廉洁政府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市十项规定实施细则,坚持不懈反“四风”。持续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强化审计监督,挽回和避免损失1.2亿元,核减投资额9922万元,移送违法违纪问题线索33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提升。
此外,国家安全、国防动员、双拥、消防、人防、气象、防震减灾、对台和外事侨务等工作切实加强,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慈善、全民健身等工作取得新进步,统计、供销、粮食、档案、邮政、地方志、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市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负重奋进,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面完成了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我们监督和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知联会、新联会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鼎力支持我们工作的驻攀部门和企业,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攀枝花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新增市场主体总量不大,还需进一步加大重大工业项目投资,夯实发展底盘;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大产业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钒钛资源低成本综合提取和高效拓展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还需持续攻关;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持续用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应用能力;高铁、航空等对外大通道建设任务艰巨,需要久久为功;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压力仍然较大;为民办实事上需要进一步增强精准度、提高获得感;房地产等领域信访问题还需妥善解决;政府系统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这些差距和不足,我们一定努力加快解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盼!
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冲刺之年,是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必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
党中央要求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以稳应变、以进促稳、稳中求进的基本遵循。省委对攀西经济区和攀枝花提出的“3+2”新定位新要求,着眼国际、国家、区域、城市等多个层面,涵盖经济三次产业、城市品质提升、对外开放合作等众多领域,为我们擘画了推动攀枝花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为把蓝图变实景,市委确定了“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既是贯彻省委对攀枝花“3+ 2”新定位新要求的细化落实,也是对历届市委工作思路的继承借鉴,为我们描绘了具体可行的“施工图”。“一个目标”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发展的主题主线和攀枝花人民的美好愿望。“两篇文章”着力发挥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聚力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和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三区联动”坚持以建强国家钒钛高新区为基础,以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加快创新驱动,辐射带动攀西经济区协同发展,推动川西南滇西北区域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攀枝花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使命担当。“五个加快建设”是对省委关于攀枝花“3+2”新定位新要求的逐一细化,彼此互相联系、相互促进,有利于推动攀枝花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加速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转化。市政府将坚定不移推动市委“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项目化、具体化。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按照省委对攀枝花“3+2”新定位新要求和市委“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发展动力、释放内需潜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钒钛之都、康养胜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区域中心城市和南向开放门户建设取得新进展,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政府下达任务。
重点要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促进攀西经济区、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钒钛高新区三区联动,加快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
促进攀西经济区协同发展。加大区域协同发展力度,加强攀枝花—凉山、楚雄产学研用技术创新合作,加快打造世界级钒钛、稀土等产业集群。联合启动安宁河流域现代农业发展5年行动计划。与川滇黔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共建区域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联手打造环金沙江、安宁河国际阳光康养旅游和大香格里拉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共建共享,建立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共同争取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加快攀西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工业不强不叫攀枝花。今年是全市工业发展基础性的一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工业投资完成223亿元、技改投资完成227亿元。深入推进第五次省部联席会议议定工作项目化。加快宇航级钒铝合金等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创建国家钒钛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制定全国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批标准,增强行业话语权。开展14个重大科技项目集中攻关,加快突破钒钛磁铁矿低成本提取、高效综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瓶颈。用好钒钛资源开发投资基金。开工建设龙蟒佰利联氯化钛渣、安宁铁钛钒钛磁铁矿直接提钒、力欣钛业海绵钛生产与钛材加工等35个亿元重大工业项目。实质启动银江水电站建设。
高水平建设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起点规划建设高新区钒钛新城,提升钒钛高新区承载能力和配套能力,促进产城相融。突出钒钛高新区龙头地位,全年工业投资达到18亿元,工业销售总产值达到280亿元以上。联动一区多园建设,完善五个县(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加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整体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集群。实施钒钛深加工、制造业三年行动计划,力争5年内钒钛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全力支持攀钢打造千亿企业,加快培育上下游中小企业集群。今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户。力争到2021年,全市工业千亿企业1户、200亿企业2户、100亿企业4户,全市工业园区销售收入3000亿元以上。
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完成农业投资43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坚持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发展,打造1万亩“三化”示范基地,开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快完善特色产业标准体系,完善农产品品牌体系。建好台湾农民创业园。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院地合作“十大共建”工程,建立主导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创建省级芒果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争新品种、新技术示范面积达5万亩。加大病虫害防治,推广科学用药、科学施肥,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加强畜禽疫病防控。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编制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加快实施乡村振兴“八大行动”,推进乡村振兴省级先进县、乡和示范村创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争创不同类区先进县(区)。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分期建设高效滴灌节水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实施20个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新(改)建80公里农村公路。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信息网络建设。
三、完善功能配套,加快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加快推进东方太阳谷等康养产业项目建设,构建“一核一带三谷”康养产业布局。加快民俗古村落建设。竣工投营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医养康养融合项目。研究推广康养文化,构建多层次的康养医疗服务体系。启动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二期工程。举办国际皮划艇马拉松等精品赛事、欢乐阳光节等节庆活动,推广户外休闲体验运动。推动康养地产健康发展,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0亿元,实现商品房销售120万平方米,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0亿元、增加值增长7%左右。
发展四季康养旅游。大力发展高端会议、中小精品会展,推动特色旅游业发展。推进米易颛顼龙洞等避暑项目提档升级,打造避暑旅游精品线路。开发苴却石工艺品、钛金属制品等特色旅游产品,高标准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国家三线建设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加快精品旅行社引进,深耕重点客源地,开拓境外市场,促进四季均衡旅游,力争接待游客3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突破408亿元、增长20%。
完善康养旅游功能配套。完善宾馆酒店、景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开通重点旅游景区(度假区)、特色旅游小镇的旅游专线,形成旅游环线。大力发展精品民宿、自驾车营地等旅游业态,普及“掌上旅游”,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建设全域全龄智能特色康养示范区。
四、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着力打造区域教育高地。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力度。完成“全面改薄”工作,提升城乡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中考、高考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攀西职业技术学院,加大钒钛深加工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打造区域医疗高地。加快建设特色专科医院和国家级重点专科。加快推进花城新区医院等项目建设,深化与北京阜外医院、华西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的合作,继续推进知名专家助力优势学科打造计划,组织优秀医护人员到知名医疗机构学习实践,加快建设“六大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完善异地医保结算制度。着力打造区域信息高地。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着力推进大数据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引进落地重大信息化产业合作项目,实现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区域文化高地。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大力弘扬“三线精神”,打造三线建设文化品牌。培育乡贤队伍。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加快图书文创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加大重大科技攻关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5.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提升。推进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攀枝花分中心建设,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与清华、北科大、中科院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合作项目落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微科技型企业13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68亿元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五、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四川南向开放门户
强力推进交通攻坚。必须举全市之力持续交通攻坚,这是建设南向开放门户的关键,也是全市人民多年的期盼。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0亿元,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投资60亿元。争取新开通1条航线,航空旅客年吞吐量达40万人次;完成航油油库建设、停机坪改扩建等工作;推进机场迁建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加快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力争攀枝花至昆明段年底前建成通车。做好攀枝花—大理铁路开工建设前期工作,完成攀枝花—昭通段铁路规划研究咨询工作。完成攀大(大理)高速公路85%形象进度,攀宜(宜宾)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开工,开展攀盐(盐源)高速公路工可报告修编工作,协调云南加快丽(丽江)攀高速公路云南段建设。积极推进花城新区等市内交通项目建设,完善市域公交线路,市民出入更加方便快捷安全,为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奠定更加坚实基础。
加大南向开放力度。积极参与中国—东盟框架合作和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中巴等国际经济走廊建设,深化经贸交流合作,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建设,优化进出口通关环境。
扩大区域合作范围。推动攀蓉合作具体化,加快与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共建的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深化同南向重点城市的经贸合作,加强与防城港市的集装箱海铁联运合作,拓展川桂物流通道。不断深化与周边城市的协作。
大力开展专业化招商。落实专业化招商“三个三”要求,办好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大会,力争引进实际到位资金770亿元、增长10%以上。
六、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持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确保政府综合债务率稳定控制在100%风险警戒线内、银行不良贷款率控制在5%以内。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持续解决信访遗留问题。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全面落实尾矿库“库长制”,加快推进马家田尾矿库接替库建设。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深入推进“平安攀枝花”建设,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全面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开展“回头看”“回头帮”,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完成凉山自发搬迁年度脱贫250户1213名贫困人口工作,继续做好对口援助木里工作。继续抓好水电移民安置。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问题的整改。精准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确保空气优良率稳定在95%以上。深化河(湖)长制工作。完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格防范治理土壤污染风险。开展大规模绿化攀枝花行动,争创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与治理示范区,规划建设攀枝花河湖湿地公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七、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务实办好群众急需民生实事。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办好新增绿道绿地、公办幼儿园等25件民生实事。分期启动攀枝花公园改造提升,新增优化公园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新建公共停车位840个、小区停车位6000个,盘活商业停车位4000个,进一步缓解“停车难”。启动城市立体交通系统建设,进一步缓解城市拥堵。继续开展治理出租车不打表、拒载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城乡非法客运,规范发展网约车和旅游商务租车运营,优化完善公交线路。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实施一次性办理新房购房手续、规范简化二手房交易等,让市民办事方便、出行平安、更有幸福感。
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建设。城镇新增就业不少于1.6万人。全面推进就业、社保、医保“一站式”公共服务保障平台建设。深化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力争年内覆盖90%的城镇社区、60%的农村社区。加大对城市困难人口、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大力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充分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更好发挥社会保障这个稳定器的作用,让市民更有安全感。
大力提升城乡建设水平。根据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需要,启动修编城市总规,加强城市设计和建筑特色管理。加大红格镇、花城新区、火车南站周边公共基础设施和功能性配套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布展,规划建设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大力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开展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高水平推进特色小镇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继续推进危旧房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既有建筑电梯增设。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创建国家健康城市。通过第三轮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进一步提高城市乡村的宜居度,让全体市民沐浴康养胜地的阳光。
八、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推进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混合所有制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确保国有企业全年上缴财政收益同口径增长10%以上。持续深入开展农村土地、集体产权、林权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钒钛高新区和花城新区管理机制创新。完成市、县(区)机构改革。高标准建设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推动电改政策落地,争取更多企业纳入“专线供电”“直供电”试点等。积极开展增量配电业务试点,让企业享受到降低工业电价带来的实惠。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面落实中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和省委省政府具体举措,落实对小微企业首次升规实行专项激励、增加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考核权重等系列含金量高的改革政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建立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一网通办”,争取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审批时限再压减一半,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达90%以上。完成市政务服务中心搬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加大激励和惩戒力度。优化企业关心的政策、政务、市场、法治、人文等“五个环境”,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速不低于10%,让创新创业的激流奔涌,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
九、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打造新时代人民满意政府
加强政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主动向市委报告,全面加强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
加强法治建设。坚持依法决策,落实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法定程序,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法制审核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议案、建议、提案。全面加强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
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到政府自身建设各方面。加强审计监督。推进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建设。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阳光问政问廉”力度,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基层“微腐败”问题。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推进标本兼治,持续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加强作风能力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亲历体验、为民服务”调研活动,提升为民服务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市十项规定实施细则,持之以恒反“四风”。进一步精简考核督查,精简会议文件,让大家能集中精力抓工作、促落实。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培育专业精神,持续提高政府系统工作人员执行力、战斗力。
各位代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下转3版)(上接2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抢抓机遇,善作善成,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攀枝花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一干多支、五区协同:“一干”是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成都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多支”则是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推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竞相发展,形成四川区域发展多个支点支撑的局面。“五区协同”则是强化统筹,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含成都和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推动成都与环成都经济圈协同发展,推动“三州”与内地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内各市(州)之间协同发展。
2.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构建全面立体开放新态势,推动四川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
3.“3+2”新定位新要求: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对攀西经济区和攀枝花提出的“建设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以及“建设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南向开放门户”的新定位新要求。
4.“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一个目标”,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攀枝花。“两篇文章”,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三区联动”,推动攀西经济区、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融合、政策互惠、联动发展。“五个加快建设”,加快建设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以及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南向开放门户,也可简称为:加快建设钒钛之都、康养胜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区域中心城市和南向开放门户。
5.四好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村,是四川省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的目标。
6.尾矿库“库长制”:为加强对尾矿库安全监管,2018年11月,攀枝花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攀枝花尾矿库库长制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政府的领导责任、各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职责,构成领导牵头、部门配合、企业落实、群众参与的多层次、多方位监管网络,消除监管盲区。
7.污染防治“八大战役”: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
8.“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将国企(含企业和科研院所)家属区水、电、气和物业管理职能从国企剥离,转由社会专业单位实施管理。
9.33证合1:将公安、住房城乡建设、商务、交通运输、旅游、海关等16个部门(单位)的32个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办理登记上来。
10.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11.“十大共建”工程:通过实施提升基础条件、加强人才队伍、加强前沿研究、聚焦产业需求、拓展研究领域、争取项目投入、努力培育成果、加强推广应用、创新种养模式、打造先进范例十项关键共建措施,进一步提升中国热科院攀枝花分院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引领支撑能力。
12.乡村振兴“八大行动”:农业质量提升行动、农村三产融合行动、农产品品牌打造行动、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乡风文明建设行动、乡村治理改善行动、公共服务下乡行动和职业农民培育行动。
13.一核一带三谷:“一核”,中心城区优先发展医疗保健、健康管理产业,打造医疗服务基地;“一带”,以盐边县的温泉、森林、农业和省青少年运动训练基地等自然和社会资源为依托,重点打造运动健身休闲养生带;“三谷”,以西区为核心的康养“苏铁谷”、以仁和区为核心的康养“仁和谷”和以米易县为核心的康养“迷昜谷”。
14.六大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区域医疗、妇幼保健、精神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医药治未病和医学教育六大中心。
15.三线精神: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16.专业化招商“三个三”要求:聚焦钒钛产业链延伸、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和阳光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三个目标”,打好产业招商、科技招商、政策招商“三张王牌”,抓好有目标招商、无门槛入驻、“保姆式”服务“三项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