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巫山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5月13日在巫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巫山县人民政府县长 曹邦兴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把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巫峡大地上这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十项行动计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得到生动实践,较好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97亿元,增长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94亿元,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3亿元,增长1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亿元,其中税收7.23亿元,增长10.2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4元,增长10.8%;人民币存贷款余额442.12亿元,同比增长15.72%。 ——过去一年,脱贫攻坚战再传捷报,1204户3481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摘帽,全县人民正大踏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整合资金10.24亿元,实施扶贫项目468个,“两不愁三保障”工作不断巩固提升,全县贫困发生率从0.83%降至0.14%。巫山县承办全市东西部扶贫协作现场会。三峡集团中央定点帮扶将巫山县纳入长江大保护第二批试点。巫山脆李作为第二批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全国推广,中药材产业扶贫在全国作经验交流,巫山成为全国“110”消费扶贫10个核心示范县之一。卢尧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严克美登上70周年大庆脱贫攻坚主题彩车。 ——过去一年,生态旅游焕发生机,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一座山水城,处处是美景!凭借丰富的生态资源,走上生态振兴引领全域旅游的创新发展之路,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五里坡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取得重大进展,大昌湖成功创建国家湿地公园,巫山博物馆创建国家4A景区,小三峡通过国家5A景区复核,成功入榜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晒文化·晒风景”获全市最佳效果奖,全年游客购票155.3万人次,越来越多的群众搭上旅游“顺风车”,就近吃上“旅游饭”。 ——过去一年,巫山脆李备受青睐,巫峡儿女种好“摇钱树”,卖出“好价钱”,小水果变身大产业!巫山脆李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国家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认证,成功颁布地理标志农产品巫山脆李市级标准。巫山脆李连续两年入选“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在人民大会堂向全球推介,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达16.28亿元,荣登全国区域品牌价值50强榜和知名度、好感度10强榜,位居全国李品类第一。巫山脆李荣获“中国气候好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成为重庆果品类最响亮品牌。 ——过去一年,巫山机场“载梦启航”,大山不再是阻隔,翱翔蓝天不再是梦想!十五年磨一剑,巫山机场建成通航,云端机场成为网红打卡点。开通重庆、烟台、广州航线,架起巫山与世界的“空中走廊”。郑万高铁全速推进,控制性工程小三峡隧道完成80%,巫山正阔步迈入“高铁时代”。两巫高速、奉(巫)建高速加快建设,巫官高速、江南高速等积极推进,渝东门户立体式综合交通枢纽呼之欲出,从此,巫峡儿女从这里出发,走向全世界;八方宾客来巫山相聚,拥抱大三峡!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全面贯彻县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以奋发有为的姿态、一往无前的状态,办成了一批大事,办理了一批要事,办好了一批实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三大攻坚战,重点工作扎实有效。脱贫攻坚务实推进。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三精准”。精准识别脱贫监测户、边缘户710户2095人,12866名干部精准帮扶2.46余万户贫困户,对照“一出三不出”标准,做到精准退出,无漏评、错评、错退现象。紧盯“三保障”。中央专项巡视、易地扶贫搬迁监管巡查等反馈问题全面整改。朝阳坪水库维修全面完成,160处问题饮水工程全面整修。动态消除农村实际居住危房,易地扶贫搬迁实地核查整改优秀占比排名全市第一。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基本医疗救助“应助尽助”,建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应签尽签”。教育资助无学生因贫辍学。夯实“三落实”。建成通组公路430公里、通组通畅率80%。农村供电、4G网络覆盖率100%。双龙镇144个项目完成96.5%,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完成100%,三峡集团援建项目完成95%。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1320户3.7亿元,获贷率46%。贫困户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志智双扶不断深入,脱贫成效持续巩固。绿色本底更加厚重。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实施营造林22.9万亩,完成55个关闭矿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石漠化5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0%。深入实施“三水共治”,长江干流水质保持Ⅱ类,三峡后续工作综合考核排名库区第一。完成8座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技改,整治污水偷排直排乱排141处,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4%、83%。实施龙潭沟环境整治、官家溪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28平方公里。江南垃圾填埋场建成投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关闭禁养区养殖场102家,整治公共机构、餐饮企业油烟污染50家。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6%。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永年水泥厂落后产能彻底淘汰退出。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环境安全事件实现“零目标”。重大风险有效防控。多措并举防范财政运行风险,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地灾防治“四重网格化”不断深化,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939处,治理地灾点18个。消防救援指挥中心投用。积极应对30年难遇重大旱情。非洲猪瘟防控有效,稳产保供生猪5万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入,群众安全感指数达99.2%。“枫桥经验”巫山实践十项行动落地落实,稳妥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和积案。 (二)聚焦绿色发展,生态产业提质增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培育绿色生态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6.9:29.4:53.7。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精品景区提档升级。小三峡景区游客中心南广场投用,罗家寨书院启动修缮,马渡河人行索桥开工复建。神女溪漂流中心投用,万亩茶园、红叶博览园加快建设,三峡院子·守望观景台、飞凤峰步道成为网红“打卡地”。当阳大峡谷小石峡游客中心投用。旅游宣传营销创新开展。设立山东、广东等5个营销组,与三峡集团开展“陆地游”,广州、烟台开展“航空游”,航空旅游组团游客首次突破3000人。赴芬兰、瑞士、新加坡和港澳台等地开展推介20余次。要素配套不断完善。石上生花等特色民宿开门迎客。评选“巫山十大江湖菜”。新增旅游厕所20座。全年接待游客1902.8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22亿元,分别增长19.02%、30.02%。生态农业提质增效。经济作物比重达67%,实现农业增加值29.17亿元。规模种植脆李25万亩,产值13.4亿元。稳定种植中药材、柑橘、核桃等产业53万亩。收购烤烟10.61万担,烟农增收1.75亿元。适度规模家庭果园、大业主果园、小单元生产管理等模式逐步推广。建成核心产业融合示范区3个,打造脆李、柑橘等产业示范基地20个。无人机统防统管试点推开,社会化服务成为主流。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41个。100万只蛋鸡养殖项目一期投产,智能化生态养殖开端良好。生态康养稳健起步。完成云端三峡生态康养小镇总体规划和旅游专项规划编制,“一带三心三片区”空间布局基本形成。摩天岭哨路组团环道、水电气等配套基本完善,曲摩线供电工程投用,恒升燃气站建成供气,污水处理厂一期主体完工。摩天岭壹号、凯创·中央公社、三峡·云嶺江山项目加快推进。 (三)聚焦融合发展,新兴产业日趋渐好。着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发展动能。生态工业科学发展。实现工业增加值14.2亿元,培育规上企业4家。创建烟台(巫山)产业园,双创中心电商平台投用,年产6000吨粉丝加工生产线投运。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195MW光伏并网发电,红椿和青山头风电场有序推进。优化建筑石料用灰岩开发利用,培育绿色建筑骨料企业3家。商贸服务业繁荣发展。FM广场、尚熙台等商业综合体初具规模。荣科物流园冷链仓储投用。邮政分拣中心、美每家物流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投运。商品批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加快推进。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0家,实现电子商务交易35.2亿元。外贸出口增长76.5%。科技创新积极发展。设立烟台(巫山)博士工作站,34名博士到站工作。建成企业技术创新中心5个,培育市级创新团队2个,累计培育市级科技型企业47家。“云长制”大数据稳步推进,信息系统迁云率100%,建成政务信息共享平台。金融创新成效显著,“微粒贷”“平安助贷”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效益明显,新增贷款额度40.4亿元,贡献税收6500万元。 (四)聚焦高品质生活,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和城市比翼双飞,城乡发展同频共振。城市拓展快速推进。江东组团土地供应413.75亩,开发中昂新天地、海城·红叶湖畔等房屋建筑41.4万平方米。精彩路、兰泽路、丰盈路等城市主干道建成投用。江东自来水厂建成并试运行。红叶广场、烟雨公园启动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全面建成。早阳组团早阳隧道、朱家坪隧道全线贯通,迎宾大道路基成形,桂花大道、高速互通、高铁站场及站前广场全力推进。边贸物流中心道路全线贯通,亿丰商贸城开市运营。南陵古道儿童游乐园建成投用,新改建房屋35栋。城市环境更加宜居。“五长”制全面建立,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深入推进,“马路办公”成为常态。“两江四岸”治理提升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通过评审。文峰公园、滨江公园等景观品质不断提升。打通宏盛大院至平湖桥、平湖路至滨江路连接道,新建停车场7个、公厕6座。神女市场完成综合改造。启动垃圾分类试点10个,完成垃圾压缩中转站技改、县城垃圾填埋场扩建。夜景灯饰五期投用。城区绿地率达37.89%。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编制完成行政村规划189个。庙宇、红椿、金坪等乡镇场镇绿化美化持续推进,骡坪、官渡、当阳、邓家等乡镇村居特色鲜明,曲尺乡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实施19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改建农村卫生厕所4493户、公厕33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6.1%。创建美丽庭院1050个。官渡镇成功创建市级卫生乡镇。红椿土家族乡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曲尺乡柑园村创建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双龙镇兴凤苑创建市级示范片。 (五)聚焦共建共享,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社会发展更有“温度”,人民幸福更有“质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改(扩)建幼儿园7所,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9.01%、普惠率达92.7%。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南峰小学金科校区、大昌二小投用,新改扩建校舍5万平方米,配备教育教学及生活设备设施4万余套。高中教育质量持续提升,重点本科上线人数突破800人,巫山第二中学独立办学,官渡中学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稳步推进卫生事业。县人民医院早阳分院、妇女儿童医院、中医院摩天岭医院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深化,医共体“三通”试点深入推进。疫苗全程追溯覆盖率100%,“八苗”接种率98%。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档升级3个乡镇、80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新增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1名,巫山烤鱼等7项产品纳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集结出版《巫山诗文》系列丛书,庙宇镇玉米洞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巫山博物馆自主策划《票证年代》入选国家文物局“百优”展览。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城镇新增就业3258人,登记失业率3%以内。持续加强低保动态调整,城乡低保满意度较2016年提高3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保参保率均达95%。为2.62万困难群体购买“民政惠民济困保”。新增社区养老服务机构4个。启动龙盛家园400套人才公寓建设,完成棚户区改造900户。盼望多年的天然气长输管线与国家大网连通,完成江东新城燃气管网建设,县城气化率达95%。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顺利通过市级双拥模范县创建验收。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统计、地方志等工作全面加强,普法、气象、国防、市场监管、慈善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事业迈上新台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六)聚焦动能转换,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改革增动力、以投资促活力。突出改革驱动。“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10069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面领取发布,70%以上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申请。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审批时间大大压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煤矿关闭退出企业转型有序。财税改革不断深化,切实守住“三保”底线。新一轮国企改革顺利推进,47家县属国企完成重组整合。农村“三变改革”稳步开展,有效流转土地16万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两区”划定。打造“三社”融合发展示范点12个。突出重点项目拉动。15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4.8亿元。巫大高速龙雾隧道全面贯通。改造曲尺至哨路、铜鼓至官渡等12条道路。中硐桥水库引水隧洞完成93.2%。庙堂水库开建。招商引资再结硕果,签约项目32个、到位资金48亿元,成功引进山西华鑫、中云建工、中航科建、湖北国梁等一批实力企业。突出民营经济带动。支持民营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授信1000万元,助保贷放款480万元,减税降费1.5亿元。新增担保余额7379万元。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6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000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5%。巫峡神女文旅、南之陵等一批旅游企业加快发展,三峡新能源、三嘉粉丝等一批工业企业快速发展,神女药业、鼎力元药业、天地农业等一批农业企业蓬勃发展。 (七)聚焦作风转变,自身建设全面加强。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和县委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找差距,深入调研查实情,解决了一批发展难题和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坚持重大事项向县委请示、向县人大报告和县政协通报,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258件。全面完成县政府工作部门领导干部经责审计、部门预算和财政收支审计。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共资源交易进一步规范,政府集中采购资金节约率3.8%,项目投资评审审减率5.9%。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圆满完成,部门职责进一步优化。探索“互联网+督查”,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基层减负全面压实,文件会议进一步精减。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加强,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过去一年,走得很坚定、过得很充实。我们勠力同心、奋力争先,接受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国家森林督查、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重大检验,付出了艰辛、洒下了汗水。我们尽心尽力、精心筹备,成功举办第十三届红叶节暨第四届神女杯艺术电影周,成功召开首届长江三峡旅游一体化宣传营销会,成功组织中国拔河俱乐部公开赛和系列体育赛事,展示了巫山人文美、文化美和颜值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高频聚焦,巫山的知名度、美誉度全面提升。我们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颗钉子钉到底,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成功摘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中国天然氧吧”“2019年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中国(重庆)气候旅游目的地”等桂冠;成功获得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国家改革试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建设试点、全市林长制试点等发展机遇,一件件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正破题起势。过去一年,一点一滴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行,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亲切关怀,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县人大、县政协同心同向、监督支持。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以百姓心为心,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干一件成一件,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鼓作气干到底。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巫部队、驻巫单位、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巫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理性地分析,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增速低于预期目标,有周期性市场变化的因素,有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影响,有体制机制不完善的因素,但主要是政府落实债务管控政策、主动调结构优项目、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结果。我们清醒地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全县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不轻;煤矿关闭、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信访稳定还需持续化解,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还不够均衡,民生服务离人民群众期盼还有差距;部分干部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和创先争优意识还需增强,政府职能转变和政风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拖不起、躲不过、绕不开,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直面问题不松劲,解决问题不畏难,以肩负历史的责任感、不负人民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用拼搏赢取巫山发展的光明前景,用奋斗实现巫山人民的美好生活! 二、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0年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确保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打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十项行动计划”,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建好守好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切实当好长江母亲河的“守护人”;全力打造“水陆空铁”立体式渝东门户综合交通枢纽,切实树起重庆内陆开放高地“东大门”;全力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生态环保、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控制性指标达到上级要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具体工作上我们坚决守住下限、努力争取上限。 围绕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聚焦脱贫目标,全面实现“两个确保”。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兑现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确保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切实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实施旧房提升工程,加快宅基地复垦,努力消除农村闲置危旧房屋,逐步实现住房由“安全”向“舒适”提升。持续聚焦特殊贫困群体和两类人员,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等政策,确保现行标准下剩余248户662名贫困人口实现高质量脱贫。确保高质量完成国家全面普查。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深化产业、就业、生态等扶贫利益联结,确保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扎实开展突出问题整改“回头看”,精准推进各类问题整改清零。深化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持续推进消费扶贫、就业扶贫和电商扶贫。 加快通堵消盲,全面巩固脱贫成果。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深化交通扶贫,建成通组公路760公里,通组通畅率90%,继续实施防护栏安全工程。推进水利扶贫,投用中硐桥水库,加快建设庙堂水库,开工东坪、黑龙水库,加快推进大丘塝等7座水库。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立水质监测和长效管护机制,完成龙溪、双庙等7座供水工程,农村集中供水率90%、自来水普及率90%。实施电力扶贫,完成宁江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改造农网10千伏及以下线路133公里。实施信息扶贫,建成200个5G基站及配套项目,行政村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卫生厕所普及率77%。开展庙宇镇永安村、两坪乡周家村等9个垃圾分类试点,98%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厚植脱贫内生动力。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四个不摘”,深化“志智双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全面收官。 (二)筑牢绿色本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面整治突出问题。坚决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守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最后关口。扎实推进“三水共治”。严格落实“河长制”,持续开展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5%、85%。加快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江东库岸综合整治二期。全面落实长江流域禁渔政策,清理整治河湖“四乱”行为。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深入落实“大气十条”,开展高排放车辆执法检查,严控油烟、扬尘等污染。加强 粉尘污染、城市燃煤、生活污染等管控,空气质量优良率95%以上。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深入落实“土十条”,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坚决打击违法占地建设行为。 持续提升生态质量。一江碧水是我们最强的优势,两岸青山是我们最大的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抓好植树补绿。实施以长江“两岸青山·千里林带”为重点的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提升行动,完成营造林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抓好绿色矿山建设和创面复绿,坚决防止开“天窗”、现“断带”。抓好自然地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双赢,持续保护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等生态屏障。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完善保护名录。 严格加强生态监管。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加快形成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金饭碗”。健全绿色生态网络。坚持以林长制统揽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目标责任制落实,统筹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长江流域污染监测和统防统治,共建沿江生态长廊。严把生态发展关口。强化空间环境管控,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坚持招商引资大小不论、污染不要,项目建设生态优先、环保把关。从严处置违法行为。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坚决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三)创新社会治理,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全力防风险。稳妥应对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强化政府性债务动态监控,坚决化解存量、遏制增量。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妥善处理举债与发展的关系。稳妥应对金融风险。开展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等专项整治,强化宣传,严厉打击民间借贷,防止群众上当受骗。妥善应对房地产领域风险。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合理确定土地供应规模和时序。攻坚化解一批房地产开发遗留矛盾,构建房地产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决查处违法建设,加快存量违法建筑处理。 致力保安全。坚持整体把握、聚焦关键,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严守安全底线。扎实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推进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等领域专项治理,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强化地灾防治“四重网格化”管理,加快10个地灾点治理。建立应急四大体系,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全力维护信访稳定。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深入践行“枫桥经验”,扎实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着力化解一批重点信访矛盾和遗留问题。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营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氛围。稳妥应对疫情风险。建立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强化基层卫生防疫,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 (四)打造产业高地,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巫山实践 做靓生态旅游。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0%。突出旅游宣传营销。2020年作为旅游营销年,围绕“神女恋城·红叶巫山”,打好“七张牌”、唱响“四季歌”。开展“全球精准营销”,派驻旅游宣传营销工作组,开展季度旅游推介。依托长江三峡旅游一体化联盟,组织旅游巡回推介,在国际国内主流媒体投放旅游宣传片,立体展示巫山生态“颜值美”、人文“气质佳”。建设9万亩长江沿线红叶景观林,建成红叶博览园,打造“巫山红叶”品牌。五里坡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高水平举办第十四届红叶节,开展一批赛事旅游、节庆旅游、包机旅游,购票突破180万人次。强化旅游要素完善。坚持旅游要素围绕“高铁”配,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等保障能力。新建一批星级酒店、商务酒店和特色民宿,床位数达1.2万张。新建旅游厕所10座。打造文旅融合精品演出节目。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注重景区品质提升。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建成大昌游客中心、小小三峡5D索桥、罗家寨书院,加快双龙镇游客集散中心、旅游文创街和国际游艇旅游度假中心建设,实现小三峡水路环线游。提升神女景区品质,投运万亩茶园、神女天梯悬崖酒店,积极推进巫城文旅小镇、国际旅游度假中心项目。完成神女景区国家5A景区资源评审。投运平河印象。完成高唐“楚王行宫”复建项目,有序推进博物馆二期、龙骨坡遗址A点保护棚工程建设。 做优生态农业。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健全产业体系。抓品种。培育“1+3+2”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优良品种,形成品种优势。稳规模。规模种植脆李28万亩,稳定发展山羊、烤烟、中药材、柑橘和核桃。建基地。建成国家级脆李、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区,新建标准化种植基地10万亩,打造脆李、柑橘等现代农业园2个,创建全国脆李绿色防控示范县。培育山羊标准化示范小区和大型标准化良种仔猪繁育基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强管护。深入推进精细化、科技化、社会化管护,分类制定管理标准,农业产业管护率达92%。推广微耕机械化耕种,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实施福田凌云、培石等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有效灌溉农田10.55万亩。健全生产体系。抓加工。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家,建成道地中药材产业链、脆李商品化处理项目。强研发。加快品种选育、技术创新、智慧农业研发,建成脆李产业技术中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抓品质。健全“田间到餐桌、基地到市场”溯源体系,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100%。健全经营体系。抓组织经营。落实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政策,采取“联户经营”“入股经营”等方式,发展多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合作社全覆盖。抓品牌经营。创建品牌农产品20个,启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实行制度,唱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抓产销对接。搭建销售云平台,建成一批电商小微企业,培育一批集散和仓储中心,畅通线上线下流通体系,让更多农产品“走出深闺被人识”。 做特生态康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筑牢生态康养底色,让巫山成为人们最向往的地方。科学定位。围绕区位、海拔、功能等要素,高品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云端三峡生态康养小镇,唱响“消夏纳凉·休闲度假在三峡”知名度假旅游品牌。完善要素。培育一批“森林人家”。建成郊野公园、运动休闲公园,启动云栖广场、漫行步游道项目。打造集健身医养、文创影视、养老休闲、康养地产一体的康养产业链。有序开发。创建摩天岭全国森林特色小镇,哨路组团加快建设康养地产,春泉组团着力发展健康养老,平槽组团重点打造旅游度假。完成摩天岭壹号三期、凯创·中央公社二期和三峡·云嶺江山一期。突出“四季游”,打造核桃坪、朝元观、红椿等一批特色康养基地。 (五)推动区域协同,开创独具特色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立足定位完善城市功能。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断推进城市扩容提质。江东组团初步建成。出让土地400亩,建成商品房50万平方米。建成丰盈南路、龙水支路、华藻街、妙彩路等6条市政道路。完成红叶广场、三峡主题公园、烟雨公园、旅游综合大楼主体工程和高切坡绿化美化。投用客运换乘中心。建成停车场、供电供气、公交港湾、充电桩及垃圾站等基础设施。启动污水处理厂、体育运动中心、龙门公园和万方支路。早阳组团初具规模。投用早阳隧道、朱家坪隧道。建成迎宾大道、高速互通立交、桂花大道、梨早路。提速推进滨湖南北道路、高铁下穿道路、高铁站前广场。建成早阳组团引水工程。加快改造白子溪及支流。南陵片区开街迎客。改造完成三峡记忆·南陵古道古建筑群,建成投用5D动感影院、VR虚拟现实体验、民俗演艺,博物馆、文化创意街区、艺术酒店对外营运。 精雕细琢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市综合管理“七大工程”,持续深化“大城三管”,营造“近悦远来”的城市环境。让城市更干净。完成船舶废弃物接收处置。启动餐厨垃圾处理场、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加快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完成高唐组团雨污分流。开展中央王府、克拉大都会等13个垃圾分类试点。让城市更畅通。打通金科城至龙潭沟、滨江西路至红石梁码头等道路“中梗阻”。改(扩)建南三路至滨江路左侧道路、高速互通至巫山二中连接道。完成FM广场环形路。建成高唐美食街、西转盘等5个停车场。启动广东路立体绿化停车场和神女市场、水井湾停车场建设。深入推进“马路办公”,从严整治城市乱象,让城市运行井然有序。让城市更靓丽。围绕“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全面实施“坡坎崖墙”绿化美化,城区绿化率达40.9%。建成滨江公园、文峰公园三期。高标准打造“两江四岸”,扮靓城市夜景。 因地制宜加快乡村振兴。围绕“五个振兴”统筹推进、示范打造,努力实现乡村让人们更向往。推进产业振兴。打造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生态康养等特色产业,建成曲尺乡柑园村、建平乡黄岩村、双龙镇安静村等市级产业振兴示范村,创建市级特色旅游村10个。推进生态振兴。立足“自然美”和“人文美”融合,“产业美”和“生活美”共享,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成骡坪镇茶园村等市级生态振兴示范村,创建绿色村庄20个。推进文化振兴。深入挖掘乡贤文化、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培育“一乡一品、一乡一韵”乡村文化,建成双龙镇乌龙村市级文化振兴示范村。推进人才振兴。坚持外引内培,引进专业技术人才300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700名,建设人才公寓500套,建成骡坪镇大垭村市级人才振兴示范点。推进组织振兴。加大软弱涣散和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力度,选优配强村支“两委”干部,建成曲尺乡哨路村市级组织振兴示范村。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70%以上村集体收入超过3万元。 (六)做大开放格局,着力打造重庆内陆开放高地“东大门” 加快拓展开放通道。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持续打好交通三年大会战,加快建成“水陆空铁”立体式渝东门户综合交通枢纽。打通对外“大通道”。力争开通西安—巫山—海口、杭州—巫山—成都、北京—巫山等航线,建设机场拦阻系统,增加盲降系统。加快郑万高铁建设。建成巫山至大昌高速,加快建设奉(巫)建、巫溪至大昌高速,力争开建巫山至官渡高速,积极推进万州至巫山南线高速。升级黄金水道,加快长江支流航道整治,完成神女溪、九码头岸电改造,启动建设红石梁货运码头,推广应用三峡船型。升级改造国省道120公里。畅通对内“连接道”。完成桂花大桥、双龙大桥。力争开建龙门二桥。建成江东新城至文峰观、长江大桥至平安、双龙场镇至龙雾坝和安静村等连接道。改造抱龙镇至楂树坪、红椿至建始公路。投用核桃坪至三合铺旅游公路。加快建设高铁站快速道、县城至曲尺公路二期。积极推进竹贤至平河、大昌古镇至小小三峡等旅游公路建设。 全力打造开放平台。推动四大开放平台协同发展,提升要素集聚和引领辐射能力。县城新区围绕人才人流集聚,加快空间拓展、功能完善,开建江东新城总部经济大楼,引进一批高端房地产、大型商业综合体和高端酒店。边贸中心围绕商贸流通聚集,推动产城融合,全面完成基础设施配套,亿丰国际商贸城汽车销售专业市场、邮政分拣中心投运。建成美每家物流园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加油站等项目。积极引进一批房地产开发、总部经济、电子商务和创客基地等项目。生态康养区围绕康养元素集聚,建成一批户外运动、度假体验、森林养老、家庭亲子、康养医疗、康养地产等康养项目。工业园区加快迭代升级,推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农林产品加工集群发展。完成仟瑞再生资源项目。建设鼎立元药业3000吨饮片加工线。建设市级众创空间孵化平台,新增企业10家。 创新培育开放经济。融入“一区两群”大战略,加快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发展通道经济。聚焦空中、陆地、水上等“有形通道”,统筹金融、大数据、互联网等“无形通道”,大力发展航空航运、高铁高速、港口运输和信息网络经济,构建通道一体化开放型产业供应链,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航空旅客吞吐量8万人次,水路货运吞吐量1200万吨,外贸出口增长10%。培育开放业态。增强现代物流功能,积极培育商品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智慧物流。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0家,电商交易额突破40亿元。增强金融辐射功能,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消费金融、科技金融,积极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来巫设立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 (七)增进民生福祉,竭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实办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幼儿园8所。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建成龙水中小学,完成大昌二小二期、石碑小学改扩建,加快官渡二小建设,大校额、大班额矛盾得到缓解。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得到整体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社区教育示范区创建通过市级验收。融合发展特殊教育。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推进健康中国巫山行动,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试点。投用县中医院江东分院。完成县人民医院早阳分院、中医院摩天岭医院主体施工。加快建设妇女儿童医院。抓紧抓实医共体“三通”改革试点。实施母婴安全、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馆创建国家一级馆,改造提升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文化惠民。加强文艺精品创作,举办“三峡之美在巫山”摄影大赛。加大非遗项目传承培养,积极推进龙骨坡古人类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认真贯彻《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广泛开展赛事活动。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为新时代发展注魂、赋能。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坚持压减一般性支出,财政资金优先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稳就业促创业。精准帮扶建卡贫困户、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关破企业分流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600人以上。稳定公益性岗位3000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900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00万元,稳定转移贫困户劳动力2.1万人。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最低生活保障更加透明合理,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巩固提升。健全劳动保障机制,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织密社会救助网,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50%。实施600户棚户区改造、17个老旧小区改造。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发展老龄、残疾人、红十字和双拥优抚事业,保障妇女、儿童和青少年等合法权益。 (八)突出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发展持续健康运行 统筹投资和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发挥项目投资拉动作用,加快推进长江大保护项目一期,启动二期。重点围绕综合交通、新城建设、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领域,坚持每季度集中开工,保障207个项目投资201.37亿元。持续推进南水北调、抽水蓄能等重大项目前期。抢抓中央扩内需、补短板“窗口期”,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三峡后续、专项基金和政府债券,合理使用开发性、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资金。积极招商引资,提高项目转化落地率。实施精准招商,坚持每季度集中签约,推动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巫山,新签约项目200亿元以上,到位资金60亿元以上,新招商项目开工率30%以上。促进消费升级。加快江东新城、边贸中心等商圈建设,繁荣FM广场、克拉大都会、尚熙台等商业综合体,培育高唐特色商业街和美食街,形成集综合交易市场、商业步行街、美食街协同发展的商贸格局。实施消费品牌行动,培育现代旅游、商贸物流、家政服务、金融服务、绿色健康等消费新业态,发展首店经济,繁荣夜经济。强化消费市场监管,开展消费领域专项整治,提高消费服务质量。 深化改革促创新。坚持以改革促动力、以创新促活力。推动重点改革走深走实。严格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八字方针”,继续支持关闭矿山企业转型发展。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扩围,实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五改”试点,发挥财政资金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提质增效。优化国资布局,激发国企活力,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三社”融合,推进“三变”改革,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推动智能发展见绩见效。引进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研发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平台4个,培育市级科技型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积极培育一批创新企业。推广智能应用,全面推行“云长制”,建设数字云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实施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农业、智慧政务和智慧城管等一批智能应用项目,建成全域智慧旅游指挥中心、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开启智慧城市发展新格局。 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坚持升规与提质并重,压实部门培育市场主体责任,全年新增“四上”企业18家。增强现代工业集聚功能。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家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40亿元。并网发电青山头、红椿风电项目。加快启动垃圾生物发电项目。科学推进绿色建筑骨料项目建设。围绕特色资源,做好旅游产品研发。用好工业园区平台,引导园外分散企业向园内集中。着力农产品“接二连三”,构建农产品加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绿色建材、清洁能源四大支柱产业格局。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形成政商交往“正面”和“负面”清单。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着力优化营商服务环境。落实“支持实体经济企业18条”。开展集中走访精准服务,“一企一策”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民营企业获得商业信用价值贷款,落实企业转贷应急周转金,解决“融资难”。坚持优先安排一定比例土地指标用于民营企业发展,解决“用地难”。全面落实水电气运等各项涉企优惠政策,解决“负担重”。建设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行企业用工准入,解决“人才缺”。健全中小企业维权投诉服务协调机制,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援助,解决“维权难”。建立诚信体系,让诚信守法的企业得到实惠,让违法违规的企业无利可图。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发展的重任、竞争的态势、群众的期盼,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和发展定力,驰而不息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创建精简高效的政务环境。巩固机构改革成果,全面提高政府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全力构建“一域一网一平台”政务服务体系。创响“渝快办”服务品牌,认真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展示“一流服务”。始终把狠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敢于担当、立说立行、一抓到底。严格落实基层减负15条,集中精力抓工作,提高办事效率,体现“一流速度”。健全精准督查机制,积极推行“互联网+督查”,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建立奖勤惩懒制度,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营造“一流政风”。 (二)营造诚信守法的法治氛围。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尽职履责。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重大事项审查制度。严格落实依法行政主体责任,自觉接受各类监督。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责,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充分发挥审计、统计监督作用,扎实整改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反馈意见。加大调解力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加强行政复议,推行行政复议立案标准化、审理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加强行政应诉,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自觉维护司法权威。 (三)打造学习实干的干部队伍。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勤学善思、常学常新。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在学习和实践中增强把握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领。切实增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坚持以“巫山之干”担纲“巫山之赞”,始终把工作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抓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追求,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解决群众关心问题,用实际行动为民办事、取信于民。 (四)严守正风肃纪的廉政底线。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县委实施意见,推动政风党风廉政建设纵深发展。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筑牢拒腐防变的法纪红线、道德底线、权力边线。严管公共资金使用、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源资产运行和工程项目建设,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使清正廉洁成为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把更多的财力用在促发展、惠民生上,共同营造艰苦朴素、干净干事、廉洁从政的优良政风。 各位代表,同志们,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要求,在中共巫山县委领导下,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而不懈奋斗! 名 词 解 释 三精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 三保障: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安全住房有保障。 三落实: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一出三不出”标准:“一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享受帮扶措施或自身努力,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且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出贫困识别标准,有可予以脱贫。“三不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不能脱贫退出。一是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没有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没有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农户;二是虽然享受了扶贫政策,但生产生活条件无明显改善,扶贫成效还需继续巩固的农户;三是当年新识别或返贫的贫困户不作脱贫退出处理。 地灾防治“四重网格化”:实行区县地环站、驻守地质队员、片区负责人(乡镇分管领导)、群测群防员四层网格化管理。 “五长”制:即街长、路长、巷长、楼长和店长。 医共体“三通”:即医通、人通、财通。 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 三水共治: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 巫山“十大”江湖菜:巫山烤鱼、干洋芋果果炖腊蹄、渣辣子回锅肉、酸水洋芋片、风锅腊肉、魔芋土鸡火锅、萝卜炖酥肉、庙党鸡、霉豆渣香青菜汤、香酥宁河虾。 “两点”定位: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 “两地”“两高”目标: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发挥“三个作用”: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六 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八字方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这八字方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管总的要求。 三社融合:供销社、农商行(原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合发展。 三大攻坚战:精准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十项行动计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全域旅游战略行动计划、以交通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提升战略行动计划、城镇提档升级战略行动计划、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行动计划、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战略行动计划、保障和改善民生战略行动计划、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枫桥经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主要内容是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三治融合”,坚持“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 云长制:围绕大力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而提出的管理体系。“云”是公共信息基础设施,数据“上云”后需要进行有效管理。推行“云长制”,旨在进一步细化“管云、管数、管用”的工作任务。 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农村“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城市综合管理“七大工程”:治乱拆违、街净巷洁、路平桥安、整墙修面、灯明景靓、江清水畅、城美山青。 “四乱”行为:“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扶贫资金“五改”试点:改“补”为“奖”,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事后奖补等办法,引导贫困群众自主选择产业项目。改“补”为“贷”,为贫困户提供“3年以内、5万以下、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的信贷支持。改“补”为“保”,政府购买服务,与商业保险机构合作,形成“精准脱贫保+产业脱贫保+防贫返贫保”三保联动的保险扶贫格局。改“补”为“股”,推行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改“补”为“酬”,通过财政扶贫资金一次性建设补助、带动就业示范奖补等方式,引导企业在贫困村发展扶贫车间。 坚持“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 “百优”展览:全国100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大城三管:即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 应急四大体系:即行政管理、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制度保障四大体系。 “一区两群”大战略:由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构成大都市区;由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11个区县的城镇,构成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城镇群;由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6个区县的城镇,构成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 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三集中”指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内设机构向同级实体政务服务大厅集中,政务服务事项向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集中。“三到位”指全部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到位、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 一带三心三片区 :“一带”指“生态康养产业带”,“三心”指“康养度假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生态运动中心”,“三片区”指“摩天云端片区、摩天云居片、摩天云乡片区”。 “一域一网一平台”政务服务体系:“一域”指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规范政务服务事项、优化政务服务流程、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国标准统一、全流程网上办理。“一网”指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进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和互联互通,形成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一平台”指全面对接国家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数据汇聚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撑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