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汕头市澄海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5月14日在汕头市澄海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澄海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王楚彬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牢牢把握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重大历史机遇,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09亿元、可比增长4.1%,规上工业总产值345.13亿元、可比下降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5亿元、下降2.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29.31亿元、增长1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2亿元、增长6.5%,外贸出口总额103.03亿元、增长0.8%,农业总产值75.53亿元、增长3.5%。 (一)着力优服务、增动能,实体经济健康平稳发展。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多措并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暖企惠企护企力度加大,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全年减税降费5.74亿元。金融土地等要素保障能力增强,澄海农村商业银行成功创立,第21批银企合作活动帮助133家企业获得贷款41.9亿元,实现全区控规编制全覆盖,集中处置集体用地批而未供60宗987.24亩,收储产业用地7宗275.52亩。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整合所有投资建设类审批事项设立专项窗口和绿色通道,取消各类涉企涉民证明事项124项,开办企业、一般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时限分别压缩至2个和4个工作日。数字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区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1258项、可办率83.57%,一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接入“粤省事”平台,更多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经济管理规范提升,创新开发应用“澄海区经济主体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开展经济户口清查校核,争取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支持,整出一本全区经济“明白账”,实事求是、逐步消化工业数据历史积淀问题,全年清理经济主体1058个,新增商事主体15336户、“四上”企业141家、一般纳税人515家、“个转企”437家、冠省级名称企业123家、A股上市企业1家、香港上市企业1家。积极应对财税减收压力,针对政策性减税降费、调库、纳税大户缴税额下降等影响区级财政收入的实际困难,全面开展专项用电清理、加强中小企业跟踪辅导、规范小规模纳税人管理、有序推动欠税清缴,多管齐下弥补财税收入缺口。积极向上级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7.5亿元,有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产业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六合现代产业示范区岭海中小微企业创业园通用厂房项目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岭海工业园内岭海路、凤岗路等园区主干道完工通车。创新驱动步伐加快,全年工业技改投资31.6亿元,获得各级扶持补助企业科技创新资金1.38亿元,新增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0家、省级科技项目5个、省高新技术产品83个,新增专利授权4409件、有效注册商标3776件。组织第二届区政府质量奖评选,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成功举办第二届“澄海杯”玩具设计大赛,以赛促创推动玩具设计产业创新发展。上榜2019年中国创新百强区。经贸合作深化拓展,全年新引进外商直接投资1.19亿美元、比增355%,实际吸收外资4794万美元、比增987%,实际增量及增速均居全市各区(县)首位。办好第21届澄海玩博会,协议贸易总额达26.8亿元、比增9%,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热门展会,澄货市场进一步拓展。萝北特色馆建成投入使用,宝奥城跨境电子商务分拣清关中心通过验收,成为粤东首家跨境电商运营平台。 (二)着力抓项目、扩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紧紧抓住汕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沿海经济带东翼重大引擎的有利契机,加快夯基础、补短板、扩投资,全年实施投资重点项目79项,完成投资92.31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点开花,凤东路、中阳大道、潮汕环线高速公路二期澄海段、新型城镇化市政和乡镇道路建设加速推进,国道539线莱美路段、省道231线阳坑桥至立德路段路面改造启动建设,凤翔路、文冠路、广益路、外环北路、玉亭路和市民广场周边道路配套工程等一批道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区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项目全面铺开,隆都污水处理厂完成基础工程建设,清源水质净化厂污水提标项目进入调试阶段,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基本完工,洁源垃圾发电厂二期工程竣工运营、三期扩建工程稳步启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全面完成百河千沟万渠大整治任务,头冲河和南总干沟等中小河流治理完工。韩江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东片取水头部迁移、第二水厂改建和取水头部迁移、中心城区饮用水安全改造和东海岸新城塔岗围片区供水等项目加紧推进。能源设施逐步完善,粤东LNG配套管线工程(澄海段)进入末站建设阶段,220千伏金樟输变电工程启动建设,建成配电网项目212个。 (三)着力强整治、提品质,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汕头筹办亚青会为契机,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持续改善市容环境,提升城乡品质。创文提质持续深化,全年共清理主次干道9.1万条次、内街小巷17万条次、河道沟渠20357条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3.86万宗、查扣违法车辆9100辆,清理乱摆卖行为13.31万宗。深入推进“微笑澄海”“学雷锋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一批先进个人获“汕头市道德模范”“汕头好人”以及广东“新时代好少年”等称号,新增一批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顺利通过创文年度“国检”。城乡品质有效提升,224个自然村完成首轮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全面建立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面实现集中供水、进村村道硬底化,104个自然村完成村道巷道硬底化,174个自然村完成“源头截污、雨污分流”建设任务。国道迎亚青城市环境品质提升示范段改造基本完成,亚青会相关场馆改造建设、坝头片区垃圾临时填埋场整体搬迁工程扎实推进。创森工作有力推进,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5.12%,助力汕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环境质量持续优化,第一批排查的3025家“散乱污”企业全部完成整治,2018年度土地卫片执法工作通过省级检查验收。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和“五清”专项行动,共清理水域面积17平方公里、河道漂浮物4.9万吨、堤岸乱搭建面积26万平方米,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着力补短板、促均衡,乡村振兴发展步伐加快。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标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精准脱贫攻坚扎实推进,落实各级扶贫资金3395万元,所有贫困村及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出列。被省纳入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政策支持范围,享受省级专项财力补助及相关优惠政策。农村综合改革稳妥推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强化集体“三资”管理,全区累计纳入“三资”平台交易8568宗13.16亿元,农村集体“三资”初步实现管理、交易、监督、服务“四统一”。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完成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建成蔬菜设施化生产示范区等16个子项目,6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扶持项目加快建设,新增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各1家,新增区域助农服务平台1个、镇村助农服务中心7个。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完成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和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建成规划建设项目541个。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第一批19个示范村建设,第二批31个示范村建设加快推进,新建和改造一批农村危房、危桥、公厕,完成“四好农村路”年度建设任务。乡村旅游取得新突破,新增2条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5个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东里镇入选首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古港红船”“前美侨风”入选“汕头新八景”。 (五)着力办实事、惠民生,公共事业全面发展进步。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全年财政民生投入35.1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88%。社会保障日臻完善,发放低保、特困人员、临时救助等困难群体救助补助资金5156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2353万元、教育各类补助资金659.5万元。公交服务持续优化,新投放新能源公共汽车50辆,改造升级公交站亭54座,新增公交线路2条。全力抓好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和物价稳控工作,实施地方储备粮仓库扩建,扎实推进生猪屠宰场标准化建设,“菜篮子”“米袋子”得到有效保障。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积极创建“全国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教育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澄海中学白沙校区二期、澄海实验学校宿舍楼、东里中学宿舍楼扩建等工程进展顺利。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全区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达到88.9%。实施“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公开招聘教师211人,师资力量不断壮大。成功承办第34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卫生水平加速提升,区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区中医医院住院楼扩建工程基本完工,区人民医院异地(整体)搬迁新建项目加快推进,东里中心卫生院、溪南镇卫生院升级改造进展顺利,完成76个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任务。积极建立医联体和医疗专科联盟,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分别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市中医医院成立医联体,汕头大学医学院基层医师发展项目落户我区。认真落实重大疾病应急预案,登革热、禽流感等得到有效防控。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平安澄海”建设深入开展,基本完成区镇两级综治视联网系统建设,132个市级、160个区级平安细胞工程示范点创建达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成功打掉上华镇渡头村黑恶势力犯罪团伙。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强化信访源头化解,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圆满完成重大敏感节点信访保障和维稳安保工作。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和服务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问题挂牌整治顺利摘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化解政府隐性债务212.66亿元,稳妥处置P2P网贷、非法集资等涉众型金融风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全年食品药品安全无事故。文化科普惠民事业繁荣发展,完成区博物馆搬迁、区图书馆大楼修缮工程,按照省二级文化站标准提升11个镇级综合文化站建设,完善升级184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注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龟山汉代遗址保护利用和环境整治工作扎实推进,隆都镇寿康里被省认定为潮汕历史文化传播基地。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民“亮眼”行动等惠民活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双拥、气象、档案、地方志、对台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六)着力优作风、增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政府工作各个领域。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学做结合、查改贯通,以行动守初心、以实干担使命,用发展成果体现主题教育成效。高质量完成区政府机构改革任务,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精简科级机构11个,进一步形成职责明确、运行高效的政府治理体系。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严从实整治“四风”突出问题,持续转作风、抓落实、求实效。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切实提升审计监督实效。依法行政扎实推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议案、建议16件,政协提案29件。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建成一批法治学校、法治企业,新增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示范点4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示范点13个,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实现全覆盖,溪南司法所被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 今年年初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将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第一时间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凝聚各方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要求,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把控,严把交通通道输入关,织密织牢村(社区)防控网,全面开展网格化滚动大排查,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局面。规范建立检测诊疗机制,科学设置4个定点观察医疗机构和14个健康监测管理点,严格实施集中健康监测和防控管理。第一时间对确诊患者进行送治诊疗、对其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进行集中健康医学观察,2例国内确诊病例和1例英国输入病例均已治愈出院。有力保障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供应,千方百计采购补足医疗物资,发动社会各界积极捐赠,共接收到善款330多万元和口罩等一大批防护物资。合理调配紧缺防控物资,重点保障医院、健康监测管理点、交通卡口、入户排查等防控一线需求。积极做好粮食、蔬菜、猪肉等生活物资的储备和物价稳控工作,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违法行为,全区农副产品供应正常、价格平稳,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安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学,贯彻落实各级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措施,打出支持防疫物资生产、发放复工复产补贴、奖励业绩增长企业、协助企业防疫防护等政策组合拳,开展“送政策、赠口罩、督防控、促复工”遍访活动,全力支持企业在做好防疫工作前提下复工复产。积极推动农业生产有序开展,制订实施支持农业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若干措施,紧盯农时抢抓农业生产,全力保障正常农业生产秩序。强化各中小学校疫情防控和物资储备,提前部署延后开学工作,积极开展网络在线互动教学,做到“停课不停学”,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学生学业的影响。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加强公益广告、防控工作、防控知识和国家媒体权威信息宣传,统筹全区23个党政网络平台和18个自媒体平台,强化网络巡查监管,把握主导方向,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持续释放权威信息的宣传格局。强化舆论引导,建立每日公开透明发布疫情防控信息机制,有针对性发布权威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讲好防控一线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疫抗疫故事,依法及时处置涉澄舆情违法行为,弘扬社会正能量,形成群防群控的稳定局面。 各位代表,去年以来,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海内外乡亲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驻澄部队官兵、上级驻澄单位、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非常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一是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大型优质产业项目缺乏,财税收支矛盾突出,外贸出口形势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二是城乡品质提升工作任重道远,城乡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城市化步伐仍需加快。三是乡村振兴发展还需持续发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欠账仍较多。四是公共服务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存在不少短板,民生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政府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未能根除,干部队伍的精气神和执行力还需进一步提振。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更加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新的一年,我们既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巨大冲击,也迎来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新机遇,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为根本遵循,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牢牢抓住特区建立40周年契机,谋划推进一批重大改革、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奋力开创澄海工作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和区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慎始如终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0%,农业总产值增长3.0%,外贸出口总额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0.0%。考虑到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还在扩散蔓延,国内外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加,以及澄海经济对外依存度比较高等实际情况,区政府将全力以赴推动计划的执行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并根据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估,使各项目标更加符合澄海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实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以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输入为重点,严格落实防范疫情输入各项工作措施,织密织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治防控网络,最大限度降低传播风险,坚决防止疫情反弹。严格落实分区分级防控要求,实施更为精准的防控措施,继续落实网格化管理,加强重点场所管控和公共活动场所管理,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 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全面落实各级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物流、要素以及产业链配套等各类实际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组织申报重点建设项目复工开工稳投资应急专项贷款,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展,形成有效投资拉动。分类有序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加快复工复产复市,更好满足市民群众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严格按照上级规定适时安排复课相关工作,坚决防止校园发生聚集性疫情,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快生猪屠宰场标准化建设,抓紧推进区地方储备粮仓库扩建,落实“米袋子”“菜篮子”“果篮子”责任制,着力保供应、稳物价,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置急难险重任务能力。举一反三,落实重点传染病监测及疫情防控措施,毫不松懈抓好新冠肺炎、登革热、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防止和控制重大传染疾病爆发流行。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加强集中生产、储备和调度管理,确保关键时刻应急物资调得出、用得上。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排查整治公共卫生环境,努力将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扶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切实降低企业负担。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完善挂钩联系重点企业、项目直通车等亲商助企服务机制,做到有求必应、无需不扰,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持续深化经济主体服务引导规范提升工作,完善“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培育机制,推动更多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深化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企业中长期融资,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充裕资金保障。加大土地收储、出让力度,抓紧做好六合新城片区、塔岗围片区和中阳大道两侧的土地收储工作,适时组织土地公开出让,逐步解决集体工业用地批而未供历史遗留问题,提高土地保障发展能力。 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接好用好市级下放的301项行政职权和26项行政管理事项,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镇(街)管理体制改革,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公益类事业单位优化整合。推进开办企业、办理建设许可等10个重点领域改革攻坚,优化区公共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建设,全面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提升审批服务便民化水平。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广拓展“粤省事”高频便民服务事项应用,配合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网上大厅和实体大厅一体化联动,确保年底前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全覆盖、90%“最多跑一次”。 加快重大产业平台建设。主动对接华侨试验区,进一步完善六合现代产业示范区规划,加快推进六合现代产业示范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争取市将六合现代产业示范区纳入市级重要战略平台。推进岭海中小微企业创业园通用厂房项目建设,力争上半年实现企业入驻。成片整合春天湖工业园区、金樟工业园等园区,形成东部新兴产业园区,与六合现代产业示范区作为岭海工业园未来扩区的两个片区,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工业园区。以点带面、完善配套,整合提升莲南工业区,复制通用厂房模式,提高工业用地亩均产出。充分发挥“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优势,优化提升宝奥城跨境电子商务分拣清关中心硬件设施配套和通关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宝奥城澄海玩具产业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申报工作,打造外贸发展新平台。加快澄海科创中心建设,打造集科研设计、文化创意、人才交流、教育培训、创业孵化、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创新平台。 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紧抓省“双区驱动”“双核联动”战略机遇,鼓励优势企业与大湾区企业在动漫娱乐、毛衫设计等高端研发设计领域强强联合,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实施“政产研·智助强企”工程,支持企业创建省级、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促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实施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撑产业和智能装备、智能玩具、智能穿戴等高端产品,加快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加大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力度,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积极创建“质量强区”,继续实施区政府质量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快维中心作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强化精准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敲门式”精准招商,下大力气挖掘招商引资和经济合作项目,主动承接大湾区城市技术成果孵化和产业转移,争取一批优质企业项目落户澄海。树立“招大商、招好商、招实商”理念,完善区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制度、“一把手”负责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措施,千方百计引进大型优质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提高投资促进和招商引资实效。开展“以商引商”,深化与各地商会协会的投资促进工作,增强与海内外乡亲团体联系,大力发动澄籍乡贤来澄投资,力争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深化拓展商贸开放合作。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支持企业“走出去”建立营销网络、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密切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热门展会、网上展会,编制澄海玩具展厅线上地图,巩固拓展澄货营销市场。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鼓励企业搭建网上展厅,创新采购、销售全链条云端办理,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持续深化与萝北县对口合作,争取更多项目建设和更广领域合作,推动对口合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三)聚焦文明创建,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品质 强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深化创文提质升级,持续开展城乡“六乱”整治,扎实推进“平安交通”创建和交通秩序整治,开展“雷闪”“飞鹰”“清患”系列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违章和运输违规经营行为,营造平安有序的交通环境。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推进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试点工作,开展“七个一”下基层活动,创建一批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和文明单位。深入开展“微笑澄海”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建设文明友善之城,助力汕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持续推动城乡环境提质。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严格落实路长制、门前三包、环卫作业市场化等管理制度,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加大拆违力度,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扎实做好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大力推进农用地违法建房和违规超高层建筑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土地管理秩序持续向好。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强化村级河长、河管员作用,实现河湖巡查监管制度化、常态化。完善城乡生活配套,实施学校、公园、绿地、碧道和农贸市场等公共设施升级改造,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升级。加快汕汾高速公路南澳联络线、汕汾高速公路店市互通立交改造工程建设,启动实施金鸿公路路面拓宽及市政化改造、梅潭大桥新建工程,继续抓紧抓好凤东路、中阳大道、新型城镇化市政和乡镇道路、“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国道539线莱美路段、省道231线阳坑桥至立德路段路面改造,全力推进粤东LNG配套管线工程澄海段、益鑫天然气分布式能源、500千伏澄海变电站、220千伏金樟输变电工程变电站等一批能源项目建设,谋划新建一批5G基站,提升能源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 高效推进亚青会筹备工作。加紧完成亚青会澄海中学白沙校区足球比赛场、澄海区实验高级中学足球训练场2个亚青会比赛训练场地升级改造,加快澄海中学白沙校区、澄海实验高中校区等亚青会比赛场馆周边、国瑞豪生酒店周边和国道324线澄海段外砂桥至莲阳大桥、省道503线金洲大桥至金鸿大桥等9个迎亚青会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工程建设,推进东海岸新城塔岗围片区供水项目建设和坝头片区垃圾临时填埋场整体搬迁工程。开展“清洁家园迎亚青”活动,引导市民当好东道主,营造热情友好氛围。 (四)聚焦打赢三大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抓实脱贫攻坚责任,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四个不摘”要求,巩固脱贫成效。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消费扶贫,拓宽贫困村、贫困户收入渠道,增强相对贫困人口自我“造血”能力。建立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保障体系,统筹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全方位落实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政策。完善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等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确保脱贫不返贫。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水污染防治,全面开展洗楼、洗管、洗井、洗河工作,大力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和牛蛙养殖污染整治,全力加快全区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上半年完成清源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工程、年底前完成乡镇级水源保护区整治,逐步实现清水入河、污水入厂、清污分流。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严厉打击工业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处置和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推动固体废物污染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快洁源垃圾发电厂扩建项目等环保设施建设,启动生活垃圾应急卫生填埋场建设,提升城乡垃圾处理能力。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深入开展“散乱污”专项整治,加强生物质锅炉管理,稳步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推动解决大气污染突出问题。 打好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科创引导基金和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稳妥推进农商行改制工作,力争6月底前挂牌运营。落实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扶持政策,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切实帮助企业降低贸易风险。严厉打击各类金融骗局和金融犯罪,坚决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加强小额信贷担保、民间借贷等管理,坚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坚持科学规范融资举债,统筹用好新增债券资金,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五)聚焦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试点,审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积极盘活利用存量空闲土地、低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空置宅基地,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造升级“三资”管理平台,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法制化、规范化、阳光化。严格执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制度,积极盘活用好涉农统筹资金,鼓励有条件村(社区)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努力探索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新农村建设机制。加快构建新型乡村助农服务示范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完善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推进韩江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涵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河涌整治大提升、冬修水利等工程,抓紧启动一八围老八孔排水闸重建工程、隆都围加固达标工程(二期)、南港避风塘锚地升级改造和整治维护建设,完善城乡防灾减灾体系。加快推进东片取水头部迁移、第二水厂改建和取水头部迁移、老城区供水管网部分改造等工程建设,进一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以获批省级狮头鹅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做大做强狮头鹅产业,推动畜禽、蔬果、花卉等特色产业向集约化、设施化、精品化和产业化发展,扶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品牌农产品生产,打造澄海特色农业品牌。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增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支持龙头企业实施新技术攻关研发,鼓励“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打造本土特色农产品电商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加快前美侨文化风情小镇建设,推动莲华乡村旅游区提质升级,挖掘整合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抓好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厕所革命”,力争6月底前全面完成“源头截污、雨污分流”工作、年底前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100%。完善村庄规划编制,加强乡村农房管控,开展村庄风貌提升试点,推进溪南南砂片、东里樟林片等连线连片开发,加快第二批31个村(社区)美丽乡村建设,启动第三批31个村(社区)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力争年底前80%以上行政村建成干净整洁村、40%以上行政村建成美丽宜居村。 (六)聚焦民生福祉,致力扩大公共服务供给 提升教育均衡化水平。积极创建“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加快推进澄海中学白沙校区二期工程、澄海实验学校和东里中学宿舍楼扩建,确保秋季建成投入使用。加大学前教育扶持力度,加快溪南、上华、莲下、澄华等镇(街道)公办幼儿园建设,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加快汕头市文化艺术学院项目征地、规划、设计等工作,力争在第三季度动工建设。发挥优质学校引领辐射作用,探索组建以澄海实验小学为龙头的教育集团,提高小学均衡发展水平。推进教师“县管校聘”工作,深入实施农村教师支持计划,积极开展教师工作室“送课下乡”,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补齐农村教育短板。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异地(整体)搬迁新建项目建设,抓紧完成区中医医院住院楼、区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启动广益、凤翔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城乡医疗服务水平。落实省“医疗云”计划,加快建立全区卫生健康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卫生健康信息互通互补、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全覆盖。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继续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创建一批妇幼健康计划生育全程服务示范单位。 提升文体惠民质量。继续做好龟山汉代遗址的保护利用及环境整治工作,修缮锡庆堂、秦牧故居、陈慈黉故居、大莱芜炮台等一批文保文物,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抓紧推进樟林古港博物馆(澄海侨史馆)改造建设和基层综合文化站达标升级,补齐文化服务设施短板。规划新建一批社区体育公园,进一步满足群众休闲和健身需求。 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规划建设第八批平安细胞工程,加快村级综治视联网系统建设,全面构建立体化网格化信息化社会安全防控体系。对部分老旧交通信号灯和交通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智能交通,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开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两抢一盗”“黄赌毒”和“三非”外国人等专项整治,扎实开展重点信访事项攻坚化解,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事前预防和源头治理,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快324国道安全隐患综合整治,打造平安国道。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玩具、卷烟、成品油和农资等领域制假售假、假冒伪劣行为。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综合治理,抓好农贸市场农产品快检工作,保障民众“舌尖上的安全”。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区救助站易地修缮搬迁、区福利院和镇级敬老院改造升级,落实低保、特困、残疾人、孤儿等困难群体的保障措施,完善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保障机制,巩固扩大社保覆盖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措施,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复退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和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帮扶工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贯彻落实好省、市十件民生实事的部署,组织实施好我区的各项民生实事,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七)聚焦效能提升,建设高效廉洁法治政府 提高执行能力。结合政府系统存在的实际问题,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挖细查隐形变异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破除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不善为、乱作为以及犹犹豫豫、左思右想、迟迟不动等慢作为问题,提振干部精神面貌和执行力。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落实激励惩戒措施,为勇于负责者负责、为敢于担当者担当,充分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推动知识更新、能力提升,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干部廉政教育和管理,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监管,强化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依法严肃处理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切实防控廉政风险。深化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推进扶贫领域、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专项治理,严厉整治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营造风清气正、廉洁从政的干事创业环境。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高标准、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推进依法治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推行行政程序法定化,推动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把普法工作贯穿于执法工作和服务管理的各个环节。 各位代表,使命催人奋进,征程任重道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务实担当、锐意进取,为加快澄海全面振兴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