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eweiliang 于 2019-12-16 10:06 编辑
2018年北京市延庆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延庆区统计局
北京市延庆区经济社会调查队
(2019年5月) 2018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延庆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聚力聚焦世园冬奥举办筹办工作,协同推动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全年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优化持续推进,民计民生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18年延庆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8975万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6801万元,增长11.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25275万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16899万元,增长4.0%。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649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0:31.5:63.5变化为5.0:34.6:60.4。 图1 2014-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综合能耗:全年全区能源消费量70.1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4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0.4621吨标准煤,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下降2.85%。
财政收支:全年全区完成财政收入727019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1670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增值税44399万元,增长8.9%;企业所得税60246万元,增长53.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01207万元,比上年增长15.2%。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36325万元,比上年增长77.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363350万元,增长10.6%;建安投资完成1755978万元,增长70.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77338万元,增长4.7倍。
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2855万元,比上年增长2.5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67400万元,增长1.5倍;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596070万元,增长71.4%。 图2 2014-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二、主要行业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99644.8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50219.0万元,下降1.3%;林业实现产值70038.7万元,增长1.3倍;牧业实现产值72982.4万元,下降16.7%;渔业实现产值862.3万元,下降63.2%。全年粮食产量72251.0吨,比上年下降11.2%;蔬菜产量58414.7吨,下降0.5%;出栏生猪104316头,增长1.0%;出栏家禽213.7万只,下降13.9%;牛奶产量39701.0吨,下降3.1%;禽蛋产量27849.9吨,下降25.0%;干鲜果品产量10830.4吨,下降40.1%。 图3 2014-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增长速度
工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72584.5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产值503111.9万元,增长19.6%;纺织服装、服饰业实现产值96387.1万元,下降10.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产值43531.1万元,下降 15.8%;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51538.0万元,增长0.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33047.2万元,下降14.5%。
图4 2014-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及增长速度
建筑业:全区建筑业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46352.9万元,比上年下降24.6%。房屋施工面积399.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0.6%。
表5 2018年建筑业产值
商业:按产业经营地核算,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83440万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301293万元,下降0.3%;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682147万元,增长8.5%。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107677万元,比上年下降28.4%。
旅游业:全年A级及主要旅游景区接待游人160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实现旅游收入109175.7万元,增长2.0%;观光民俗旅游接待游人545.5万人次,下降13.9%,实现旅游收入39408.3万元,下降1.1%。 [size=21.3333px]
[size=21.3333px]金融业:年末银行存款余额5119966万元,比上年增长17.0%。银行贷款余额1653331万元,比上年增长31.4%。
[size=21.3333px]三、对外经济
[size=21.3333px]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额14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倍。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355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出口总额9258.6万美元,增长1.8%。
[size=21.3333px]四、交通运输与生态环境
[size=21.3333px]交通运输: 年末全区公路里程达到1833.4公里,比上年末减少0.9公里。全年完成货运量1455万吨,比上年增长55.4%;货运周转量27151万吨公里,增长23.0%;客运量1200万人次,与去年持平。
[size=21.3333px]生态环境:全年造林2800公顷,森林抚育面积2832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9.28%,比上年提高0.58个百分点。绿化覆盖率67.99%,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林木绿化率71.67%,比上年提高0.52个百分点。
[size=21.3333px]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0%。可吸入颗粒物(PM10) 80微克/立方米,增长12.7%。二氧化氮33微克/立方米,下降8.3%。二氧化硫6微克/立方米,下降25.0%。
[size=21.3333px]五、社会事业
[size=21.3333px]教育:全区共有小学28所,招生2321人,在校生12496人,毕业生1958人。普通中学21所,招生2755人,在校生8458人,毕业生2601人。职业中学1所,招生232人,在校生983人,毕业生478人。幼儿园51所,在园幼儿7350人。
[size=21.3333px]卫生: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18个,卫生技术人员258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13人,注册护士995人。全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102张。计划生育率99.58%。
[size=21.3333px]文化:年末全区区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文化娱乐场所28处。文化馆1个,组织文艺活动360次。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数64.1万册。
[size=21.3333px]体育:年末全区共有体育场馆7个。运动学校1所,在校学员72人。全年参加市级比赛47次,获得奖牌8枚,其中,金牌1枚,银牌3枚。组织区级体育比赛44次,共2.1万人参加了比赛。
[size=21.3333px]六、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居民生活
[size=21.3333px]人口:年末全区总户数144352户。其中,农业户70368户。户籍人口286927人。其中,女性142899人。常住人口34.8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4.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3.8%。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20.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8.3%。常住人口出生率8.34‰,死亡率5.62‰。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2.72‰。
[size=21.3333px]就业:全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人数4182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为60.09%。年末全区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2665人,比上年末减少1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3%,比上年下降0.37个百分点。
[size=21.3333px]社会保障:年末全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到98344人,比上年增长4.8%;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22559人,比上年增长1.7%;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到89449人,比上年增长4.1%;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79701人,比上年增长4.0%;参加生育保险人数达到78931人,比上年增长4.6%。
[size=21.3333px]居民生活: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87元,比上年增长7.4%,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3023元,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16元,比上年增长8.0%,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9238元,增长7.9%。全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3.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2.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01平方米。
公报注释:
1.本公报中2018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与上年相比的增速为2018年初步统计数与2017年最终数据比较的结果。
2.产业划分依据国家统计局《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国统字[2012]108号),行业划分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
3.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500万元。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
5.限额以上批发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业单位。
6.限额以上零售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单位。
7.限额以上住宿业是指星级饭店及星级饭店以外年主营业务 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单位。
8.限额以上餐饮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餐饮业单位。
9.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0.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北京市延庆区财政局;金融数据来北京市延庆区发改委;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北京市延庆区商务局;客运货运情况数据来自北京市延庆区交通局;生态环境数据来自北京市延庆区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延庆区生态环境局;教育数据来自北京市延庆区教育委员会;卫生数据来自北京市延庆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文化数据来自北京市延庆区文化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北京市延庆区体育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北京市公安局延庆分局;就业和社保数据来自北京市延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其他数据来自北京市延庆区统计局、北京市延庆区经济社会调查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