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065|回复: 0

[江苏] 2018年海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11 08:54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1575

    主题

    158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272
    发表于 2020-1-16 1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eweiliang 于 2020-1-16 15:27 编辑

    2018年海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海门市统计局
    2019年3月15日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六个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民生福祉日益增进,百姓幸福感提升,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80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609.51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580.69亿元,增长8.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7958元,比上年增长8.0%。名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0位,较上年晋升1位,列江苏省第8位,苏中苏北第1位。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结构4.7:48.8:46.5。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8.5%,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6.2%;新兴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6.5%,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36.1%。
      市场主体活力强劲。全年新登记私营企业3197户,比上年增长38.9%;注册资本1963.04亿元,比上年增长26.5%。新登记个体工商户9916户,比上年增长0.3%。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3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273家,重点服务业企业204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74家,房地产企业95家。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711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89人。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1.9%,衣着类上涨1.7%,居住类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2%,交通和通信类上涨3.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4%,医疗保健类上涨2.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3%。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3.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3.3%。
      
      二、农林牧渔业
      减油增粮效果明显。全年粮食总产量24.62万吨,比上年增加4.78万吨。其中:夏粮6.34万吨,秋粮18.28万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0940公顷,比上年增加10260公顷;棉花面积4400公顷,比上年减少2600公顷;油料面积15710公顷,比上年减少11390公顷;蔬菜面积30100公顷,比上年减少540公顷。
      林牧渔业总体稳定。全年新增造林面积110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26.7%。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9907吨,下降0.2%;禽蛋总产量38190吨,下降1.5%;牛奶总产量3950吨,下降13.2%。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比重达73.2%,家庭农场59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373个。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00公顷,有效灌溉总面积达48333公顷。全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00公顷,节水灌溉总面积达18333公顷。全市新增设施农业面积525公顷,总量达21358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94752万千瓦,增长2.6%。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98.3%。大白皮蚕豆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功举办首届农民丰收节。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运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7%,分注册类型看,民营企业产值增长17.8%,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1.1%。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产值增长17.4%,轻工业产值增长11.2%。
      建筑行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74家,其中,特级资质建筑企业4家,一级资质建筑企业37家,二级资质建筑企业46家。全市建筑业施工人数达36.10万人。建筑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65.60亿元,增长7.9%。全年施工面积1.77亿平方米,增长12.0%;竣工面积0.35亿平方米,下降5.4%。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54万元。全年获得鲁班奖2项、国优工程5项。中南、三建、龙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现代建筑产业园获评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0.43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民间投资384.97亿元,增长15.1%。工业投资260.08亿元,增长7.7%。服务业投资190.35亿元,增长9.3%。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7.10亿元。全年房地产投资67.19亿元,增长29.3%。商品房施工面积604.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85.67万平方米。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积79.5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0.62万平方米。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95.3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7.84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36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5.75亿元,增长9.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23.61亿元,增长9.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365.78亿元,同比增长8.7%;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33.58亿元,同比增长13.1%。
      大众消费总体稳定。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0.8%,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增长17.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4.5%,粮油食品类增长20.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烟酒类增长19.1%,日用品类增长8.7%,饮料类增长14.3%,金银珠宝类下降13.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8%,化妆品类增长4.7%。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有所回落。全年进出口总额202.20亿元,比上年下降41.5%。其中,出口总额177.75亿元,下降45.1%;进口总额24.45亿元,增长14.2%。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出口额92.18亿元,占出口总额比重51.9%。对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出口额分别为112.80亿元、21.20亿元和18.89亿元,列前三位。
      外经合作总体平稳。全年新批外资项目23个,新批增资项目10个,其中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4个。新批协议外资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7.5%;实际到账注册外资3.26亿美元,增长8.6%。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11.29亿美元,增长260.2%;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8.33亿美元,增长111.1%;新派劳务人员1073人,比上年增加428人;年末在外劳务人员3838人,减少30.9%。新批境外投资企业1家,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486万美元。
      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922.7万吨,增长8.4%,公路货物周转量达146402万吨公里,增长7.6%。公路客运量402.50万人,下降6.8%,旅客周转量33510万人公里,下降3.9%。市内等级公路为2562.8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0.05公里,一级公路389.09公里,二级公路110.57公里,三级公路239.88公里,四级公路1783.21公里。宁启铁路建成通车,海门跨入“铁路时代”。
      汽车保有量较快增长。年末汽车保有量20.7万辆,增长9.9%,其中,小型汽车20.25万辆,增长10.7%。年末全市个人汽车保有量为19.18万辆,增长10.4%。
      邮电通信快速发展。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2.16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全年电信业务总收入2.23亿元,增长2.3%。本地电信固定电话用户数14.84万户,比上年减少2.28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101.63万户,比上年增加3.74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133.07万户(含手机用户),比上年增加6.19万户。
      旅游市场有序发展。全市共有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1家,2A级景区1家。旅游星级饭店6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13家,省工业旅游点1家。有旅行社7家,旅行社营业部28家。全年接待游客460.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9% ,其中,国际旅游者人数13.20万人次,增长11.4%。旅游总收入达42.23亿元,增长12.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达1459.23万美元,同比增长12.5%。叠石桥家纺小镇入选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张謇文化旅游景区通过国家4A级景区验收。金盛生态园被评为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0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56.82亿元,增长11.1%,税收占比达80%。分税种看,增值税增长9.3%,营业税增长10.1%,企业所得税增长13.3%,契税增长44.8%。
      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2.71亿元,比上年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19.74亿元,下降0.3%;公共安全支出6.16亿元,增长5.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77亿元,增长29.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07亿元,下降3.7%;科学技术支出6.81亿元,增长123.5%。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商业银行22家,各项存款余额1515.63亿元,比年初增加81.93亿元,增长5.7 %。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83.29亿元,比年初增加69.64亿元,增长8.3%;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410.72亿元,比年初减少27.3亿元。年末金融系统各项贷款余额1066.98亿元,比年初增加97.35亿元,增长10.0%,其中短期贷款426.27亿元,增长14.0%;中长期贷款602.03亿元,增长8.5%。住户消费贷款195.6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7.44亿元,中长期贷款178.19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56家,南通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11家,其中南通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3家,南通市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家,研究生工作站32家,院士工作站6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66%。京海禽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招商局重工获中国专利优秀奖,通光线缆获评省创新型领军企业。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8.51件。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顶尖人才5名,入选省“双创”团队2个、“双创”人才9名。新增高技能人才2615人,每万名劳动力中拥有高技能人才1026人,人才综合竞争力跻身全省十强。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共有普通中学34 所,在校生35140人。其中,高中7所,在校生10853人;初中27所,在校生24287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生5742人。小学41所,在校生4860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02人。各级各类幼儿园64所,在园生22350人。全市教职工数10052人,其中,专职教师8471人。教学质量不断攀升,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本一、本二上线率分别达到60.7%和98.7%,高于省平均上线率35个和37个百分点,清华北大达线16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全市年末共有文化馆(站)13 个,公共图书馆13个、藏书164.48万册。举办各类文化展览会20次,组织文艺活动350次。有专业技术表演团体26个,演出300场次,观众50万人次。文化惠民成效明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省领先。江海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三馆融合”基本完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江海之春等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书香城市示范市通过省级验收。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3100平方米。建成294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 294个村(社区)健身广场。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95个。其中:医院12个,卫生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站、卫生监督所、120急救指挥中心各1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63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006人,注册护士1845人,药师、技师、检验和其他人员1527人。全市拥有实有床位3910张。全年总诊疗病人399.03万人次。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82.66岁。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为100%。三级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诊疗人次增长4.8%。人民医院新院主体工程完工,镇村医疗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医疗资源布局持续优化。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共有体育场地3002个,其中系统内5个。全市共有等级运动员488人,其中,二级56人,三级432人。全市共有等级裁判729人,其中,一级以上66人,二级338人,三级325人。全市共有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3257名,其中,国家级11名,一级116名,二级788名,三级2342名。全年举办大型全民健身演示会37场次,参加各类健身活动达30万人。成功承办环太湖公路自行车赛等重点赛事,第17届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校园足球经验全国推广。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19.28平方米。年内新增建成区绿化面积127.7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6%。市区新增园林绿地面积59.56公顷,园林绿地面积达407.69公顷。全年新安装路灯800盏,路灯盏数达2.84万盏。城区污水日处理能力保持在12万立方米,年污水处理总量达3332.36万立方米。年内新增供水管道64.71公里,新增用户12608户,全年供水总量达 3836.52万立方米,售水量为3284.97万立方米。全市天然气供气管道长度517.49公里,用气人口达34.94万人。
      生态保护持续加强。市区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二氧化硫为0.013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为0.025 毫克/立方米,PM2.5为0.035 毫克/立方米,下降5.4%。全年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达到良好以上的天数为303天,占全年天数的83.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1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5.8分贝。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Ⅲ类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创成省水美乡镇1个、水美村庄3个、美丽乡村2个。完成农村改厕1.58万座。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基本稳定。年末全市户籍人口99.5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682人,人口出生率为6.7‰;死亡人口9599人,人口死亡率为9.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年末常住人口90.4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3万人。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20元,比上年增长9.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877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54元,比上年增长9.5%。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956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362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21元,增长7.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6.7平方米。
      社保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为98.6%,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9.95亿元,增长 32.3%。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96万人,增长3.8%;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6万人,下降2.6%;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70万人,下降0.2%。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为99.0%,医疗保险收入14.52亿元,增长8.2%。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2.37万人,增长8.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7.3万人,下降2.7%。失业保险覆盖率为98.9%,城镇失业保险参保12.3万人,增长0.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8%,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588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25元提高到135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700元。
      社会福利事业扎实推进。全市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778人,其中城镇220人,农村 5558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847万元,其中城镇189万元,农村3658万元。农村临时救济2183人次,农村社会救济供资金额达142.70万元。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托老机构 44个,共有床位7721 张,收养3084人。
      注:(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就业、农业、建筑业、对外贸易、交通、汽车拥有量、邮电、旅游、财政、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住建、环保、人口、居民收入、社会保障、民政等相关数据均来源于部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